外婆家、綠茶、新白鹿和老頭油爆蝦,算是連鎖的杭幫菜四巨頭(講道理四天王之類的不是應該有五個嗎?),各有特色,餘獨愛「老頭兒油爆蝦」!
第一次聽說「老頭兒油爆蝦」的時候,還真以為會有一個老頭兒支著個油鍋在那裡爆蝦,結果還是和「老婆餅」一個道理。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家油爆蝦確實有點東西,而且,他家不僅僅只是油爆蝦!
和另外三家店一樣,景區附近的店最好就不要去了,肯定會排隊的,拿個號,前面有一百個人很正常。相比起來,老頭兒油爆蝦的價格應該要比另外三家稍貴一些,也差不了多少。
既然是吃「老頭兒油爆蝦」,油爆蝦是肯定要點的。
他們家蝦有兩種,河蝦和沼蝦,沼蝦個頭稍大點兒,但很容易沒有沼蝦。
油爆出來的口感都是一樣的,還是那句話,金黃總是伴隨著酥脆,搭配上特製的醬汁,是那麼的入味。
香煎帶魚,這道菜是真的完美契合「金黃總是伴隨著酥脆」。
高端的食材一般只需要簡單的烹飪,帶魚也是如此,只是簡單的下油鍋小炸,再撒上些許鹽,即可。
家裡也能做,但炸不出這樣的金黃,味道大抵是差不多的,只是家常的味道,但已經足夠好吃。
椒鹽小土豆,土豆是我最愛的食材,所以怎麼都是好吃的。
這道椒鹽小土豆還不夠酥脆,至少外皮的硬度沒有我想吃的那樣酥脆,但味道是還不錯的,椒鹽加上香蔥的調味,足矣。
那碟蘸料其實完全不需要,主要我不愛吃醋,而且酸酸鹹鹹的東西總沒有酸酸甜甜的來的美妙。
雪菜春筍燒魷魚,這道菜有些創新,我只能說。
魷魚須的量就肉眼可見的幾根,筍還是蠻多的,燒制的魷魚似乎不怎麼到位,相比起來,我更喜歡幹煸或者鐵板的魷魚須。
醬爆跳跳蛙,這道菜有些說法。
牛蛙的量少得有些可憐了,看起來很深,其實很淺的。
牛蛙是不會跳起來的,不過你可能會因為花椒太多而麻得跳腳!果然取名是一門學問呢。
鐵板烤肉,說實話這道菜讓我蠻失望的。
我第一次吃的時候,是真的放在鐵板上端上來的,那時候烤得很好,皮酥肉嫩。
現在端上來,肉都涼了,遠遠不如當初好吃。
蔥油花蛤,花蛤倒是沒有一粒沙!
做蔥油的話,杭州是不用擔心的,杭州的蔥油都製得很香。
只不過有些不入味,一定要蘸著下面的湯汁吃。
主食的話,點的燒麥,感覺燒麥也沒有那麼好吃。
糯米吃進嘴裡的時候軟綿綿的,太粘牙,外面的皮鹼味似乎也過重了。
現在大家都在推崇創新,傳統的老菜館也面臨著挑戰,都在推陳出新,但在這個過程中,還是有所得失的吧。
新菜的推出是很好的,但傳統的缺失也讓人唏噓。
特別是鐵板烤肉,你用個紙盤子端上來,似乎也跟「環保、節能減排」什麼的口號不沾邊吧。丟失了鐵板之後的烤肉,已經失去了它的靈魂,真心希望「油爆蝦」不要再失去它的靈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