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電影院40歲了,一場特別的光影展也正在天山電影院一樓展出,牆上掛著的吉他,隨處可見的電影明星海報,無不勾起大家的青春回憶。
天山電影院建於1979年,40年來,這座承載著一代長寧人溫馨記憶的著名老電影院,如今已經華麗轉身為虹橋藝術中心,在長寧人心目中,成為永遠都無法替代的地標。
天山電影院落成那一年,正值新中國建立三十周年,不少老長寧人一定對影院的開業記憶猶新。
上世紀80年代初,文化娛樂活動相對貧乏的年代裡,天山電影院見證著無數溫情故事的發生。
作為當年上海西區為數不多的4星級影院,天山電影院前的飛天雕像,曾是代表天山路的的標誌。電影院廣場上熙熙攘攘的夜市,成為那個年代天山路商業一條街繁華的寫照。不少年輕人前來約會,也給這裡增添了不少浪漫氣息。
隨著天山電影院的改造,《飛天》雕塑也被搬到了位於天山路、延安西路、中山西路三路交匯處的一處綠地中。
天山電影院曾經過兩次改造,其中最大規模的一次在2001年,天山電影院與永樂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進行了全新的改造,傳統影院也正式向綜合性多廳影城過渡。其營業大廳設計獨特,紅藍相間的色彩大膽前衛,電影氛圍濃烈卻不張揚,內設7個專業電影放映廳,全部採用精心設計的影院專業觀摩椅,舒適愜意。
值得一提的是,天山電影院也是每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指定放映點,電影節期間,一樓最大影廳總能迎來大批影迷。劉德華、李連杰等明星大腕都曾在這裡和廣大影迷見面。
2012年5月1日23:45,最後一場電影——3D《鐵達尼號》放映完畢後,運營32年之久的天山電影院大幕落下。 5月2日,天山電影院正式停止營業,影院將推倒重建,取而代之的將是全新的虹橋藝術中心。
雖然影院停業,但「天山」的招牌仍深入人心。電影院停業的消息一經傳出,引發大批影迷追憶,不少影迷還特意跑去影院拍照留念。作為滬上老字號影院,「天山」承載了長寧人太多的光影記憶。
2012年12月,天山電影院啟動改建,通過三年半的建設項完成。改建後的天山電影院定名為「虹橋藝術中心」,同時影院部分仍保留「天山電影院」的品牌。
2015年底,煥然一新的天山路888號已經破繭而出,成為一座集多功能劇場、文化藝術展覽、藝術培訓、文化休閒等配套內容,同時體現公益特色的現代化文化藝術中心,不僅觀影功能和硬體設備大幅提升,躋身超一流影院水準,同時擁有一個千座級別的大型劇場,能上演多媒體話劇、音樂劇、演奏會等多種藝術形式的表演,成為名副其實的綜合性文化藝術中心,對區域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為了紀念天山電影院成立40周年,主辦方特意在影院一樓大廳舉辦了「沉澱的歲月,輪迴的光影——2019天山電影院特展」,大家不妨來這裡重拾當年的記憶,還有那些過去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影院展出了大量珍貴的電影海報,1980年的《廬山戀》、1981年的《阿q正傳》、1982年的《牧馬人》、1984年的《高山下的花環》、1986年的《芙蓉鎮》、1987年《末代皇帝》、1988年的《紅高粱》以及1989年的《媽媽再愛我一次》等等,都是上個世紀的頗有影響力的大片。另外,此次展覽的40幅海報來自於一位資深影迷的多年珍藏,機會難得,大家不要錯過。
40年,天山電影院從一家老字號影院變身為一家具有多種文化功能的現代化文化藝術中心,而天山電影院所在的天山路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條天山商業街拓展為新虹橋天山商圈,商業形態從原來的百貨商店蛻變成了業態豐富的商圈,這一區域也已經成為高端、時尚、品質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