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歷史:登臨西安鐘樓,感受懷古撫今

2020-12-16 新疆人文風物

這次,我從新疆到西安,一來是散心,二來是因工作。來之前,跟三個戰友同學聯繫,說明到西安的因由。有的二十多年未曾謀面,那是當士兵一個戰壕裡摸爬滾打出來的;有的十幾年未見,那是軍校裡的同學,一起經歷了兩年的熔爐生涯。

戰友們說,來吧,西安歡迎你,我們更歡迎你,來了帶你看看最美的長安城。深知他們的熱情,內心也感受到戰友情誼,儘管古城吸引我對歷史的考究,但也該見見分別二十多年的戰友。

其實,我不是第一次到西安。1993年,當兵第二年探家,跟戰友少敏約好一起回部隊,我去臨潼他家時,按照他說的路線坐車,誰知見到他,他說先不回部隊了,家裡有事續假了。於是他就送我到西安火車站,當時我們在火車站周圍玩了一陣,沒敢跑遠,擔心錯過了開車的時間。

記得火車站前面沒有修建現在的古城牆,是一個偌大的廣場,我們兩個還練習了幾下拳擊測試,看誰的出拳重量達到多少磅。後來,我就獨自回了部隊。

第二次到西安,是2014年11月,因謀生需要路遇西安,也未來得及停留,就匆匆辭別了這座古城。第三次到西安,是因工作需要,短暫的機會,晚上只到大雁塔看了夜景,觀看了音樂噴泉,圍著大雁塔廣場走了一圈。

那時的西安,人來人往,全國各地的人都有,偶爾還能見到說英語的外國人。多年未到昔日的長安城,如今變了大模樣,正因打造旅遊產業,西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西安,這座飽經十三朝的歷史古都,有著無窮的魅力,時刻吸引著國內外的遊客前來踏尋歷史,瞻仰漢唐盛世,傾聽歷史古韻。

入冬不久,我是在早上抵達長安城的,因提前預訂了客房,和家人下了火車,就乘坐公交車到了酒店。辦完入住手續,在旁邊尋到一家早餐店,然後給戰友打電話說了地點,等到第二天辦完事,戰友們過來,一起到朋昌的單位看看,晚上吃飯,不小心喝多了,多年戒酒,逃不過戰友盛情款待。

朋昌安排了遊玩西安的車輛,朋安從郊區趕來,我們就到了鐘樓。朋昌和我同年從部隊下來後,被安置到單位工作,他也就成了我們戰友到西安的聯繫人,誰到了這裡,他都會親自安排好,讓每一位戰友高興而來滿意離開。

登臨鐘樓,要從馬路下面的通道,走到位於十字路口的鐘樓,買票檢票後就可以拾級而上,進入眼瞼的是鐘樓的簡介,在鐘樓的底部也有立著「鐘樓」的牌子,上面寫著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看完歷史記載,我才知道鐘樓建於明朝,後來經過時代的變遷,就成了今天的模樣。

在我的印象裡,西安就是漢唐時期的古城,誰知經歷兩千多年後,原來的古城遺址,經過歷代王朝的重建和修繕,如今的古城牆大部分是明朝時期的建築。

鐘樓的建造,保留了唐宋風格,全部採用的是木製建築模式,特別是鐘樓的周圍,木板上面刻有「嶽母刺字」「單刀赴會」等歷史典故,充滿了歷史文化氣息。走進鐘樓裡面,四周木製牆壁上布局了現代字畫,穹頂上儘是浮雕,各種圖案,彰顯了歷史文化。

這些浮雕,色彩豔麗,內容寓意深遠,向世人訴說著時光荏苒,以及那些值得記載的往事。

站在鐘樓二層,可以漫步四周,四條寬闊的馬路正對鐘樓,北面不遠就是鼓樓,四面仿古建築林立,仿佛讓人置身於古代的都城。不難想像,鐘樓和鼓樓,曾經是這座城池內的最高建築之一。

在古代,鍾,大多用於報警,而鼓,則是出徵或者凱旋歸來。鐘樓上的大鐘,叫景雲鍾,是唐代鑄造,飽含寓意,鐘體鑄有祥雲、走獅、騰龍等瑞獸圖案,還有唐睿宗李旦親筆銘文,這足以說明鐘樓的歷史久遠,見證了歷史滄桑歲月。

立於鍾旁,仰望景雲鍾,內心不由得生出很多感慨。閉上眼睛,忽聞鐘聲鳴起,外敵入侵消息傳到長安,唐朝的君王,守城的將士,部署作戰計劃,派出軍隊迎戰敵軍。不遠鼓樓大鼓擂起,戰旗招展,軍馬嘶鳴,出徵隊伍,整裝待發。

一場戰役,不知又要犧牲多少將士。國土遭受踐踏,百姓慘遭殺戮,和平統一面對挑戰,保家衛國,是將士們的最終歸宿。

當漫步鐘樓,我想到的是,歷史留下的瑰麗文化,祖先傳承的精神,還有值得銘記的歷史記憶。

西安,這座古代長安城,留下了太多的故事。

無論是今天,還是明天,都值得我們去踏尋歷史,尋找漢唐盛世的足跡。畢竟,這座古城的歷史文化太過於厚重,時光在這裡太過久遠,歲月的痕跡太過深刻,我們要牢記曾經在這裡發生的一切。

西安太美,長安太久。

歷史從這裡出發,一路而行,穿越時空。

相關焦點

  • 蓮湖地名故事|西安鐘樓的光陰故事
    說起鐘樓也許是西安人介紹家鄉時最先想到的一個景點也許是遊客來西安打卡的第一站也許是在西安長大的你和小夥伴的逛街初體驗……鐘樓在外地遊客心中是西安的地標建築在西安人心中它不僅僅是城市的中心建於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廣濟街口,與鼓樓對峙。昔日樓上懸一口大鐘,用於報警報時,故名「鐘樓」,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年)整體遷移於今址。鐘樓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重樓三層簷,四角攢頂的形式,總高36米,佔地面積1377平方米。1956年8月6日,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鐘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西安的地標建築鐘樓,是中國現存鐘樓中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西安鐘樓位於西安市中心,明城牆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是中國現存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於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於今廣濟街口,與鼓樓相對,西安鐘樓位於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處, 西安 的地標建築,地鐵二號線鐘樓站到達,鐘樓鼓樓套票50元/人,建議下午來打卡,因為夜景比較漂亮,在世紀金花廣場的星巴克裡,就可以遠望鐘樓。登臨鐘樓,可以俯瞰整個 西安 城,鐘樓高36米高,而城內所有建築最大限高36米。
  • 西安鐘樓鼓樓預約門票方法!西安鐘樓雪景圖片
    西安旅遊,一定要去一次鐘樓,它是西安的城市名片之一,歷史悠久,美輪美奐。特別是夜晚的時候,鐘樓上的燈全部亮起,非常迷人,去過的人都覺得很美!西安鐘樓地理位置特別好,位於市中心,是明城牆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在鐘樓上就能看到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風景!鐘樓在所有建築裡特別醒目,它是中國現存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從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
  • 關於西安鐘樓的歷史文化
    其建於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於今廣濟街口,與鼓樓相對,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 年)整體遷移於今址。600多年過去了,這座古老的建築依然透露著莊嚴華美的氣息。 100年前鐘樓舊照 明代西安是西北軍政重鎮,所以無論從建築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來說,西安鐘樓都在中國同類建築中佔有重要位置。
  • 西安鐘樓:迴響歷史鐘聲 承載文明記憶
    中華文明與帝王有關的歷史,有一半是在西安上演的。自公元前十一世紀周王朝第一次在此建都,其後更迭的朝代中,12個王朝的帝君在此統治中國長達千年。千年的歷史長河,天悠悠,水長流,流盡了興衰成敗,蕩盡了豪傑英雄,也留下了千秋故事,以及那沉澱厚重的歷史文化遺存。
  • 西安鐘樓 迴響歷史鐘聲 承載文明記憶
    修繕一新的西安鐘樓。 陝西日報記者 汪曼莉攝 中華文明與帝王有關的歷史,有一半是在西安上演的。千年的歷史長河,天悠悠,水長流,流盡了興衰成敗,蕩盡了豪傑英雄,也留下了千秋故事,以及那沉澱厚重的歷史文化遺存。 在西安市中心,有著600多年歷史的西安鐘樓,是眾多遺存中的經典。它是中國現存眾多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其建築規模和藝術價值居全國同類建築之首。
  • 凌晨兩點視頻素材網,西安鐘樓背後的故事,西安鐘樓視頻素材
    鐘樓位於西安古城的正中心。在西安眾多古蹟中,鐘樓無疑是最耀眼的那一個,也是西安最莊嚴,最雄偉的地標建築。同時鐘樓也是外來遊客第一個必看景點。敲鐘報晨,鐘聲持續了數千年。鐘樓體現了陝西人民的正義與大度。在歷史與現代的融合中,它見證了這座城市的變遷。
  • 西安鐘樓:歷史的蒼鳴
    西安鐘樓:歷史的蒼鳴如果遊客在西安問路的話,你問別人「商務的中心在哪個地方兒?」怕是沒多少人能給你說得明白,但若是你在西安問路,問路人「城市的中心在哪個地方兒?」我想他們給你的答案怕是只有一個——鐘樓!
  • 詩詞裡的懷古惜今: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站在歷史古蹟面前,心中回顧古人的業績或遭遇,從而內心產生共鳴的有感而發,這大概是每個詩人作詩懷古的心路歷程。那些穿越時空依然存在的景或物讓詩人發出物是人非、人世無常的感嘆,抒發出時空更替的興亡之感。精選十首懷古詩詞,一起跟著詩人臨古地——思古人——憶其事——抒己志的懷古心情。
  • 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千年古都西安
    大唐不夜城以「走進歷史、感受人文、體驗生活」歷史文化為背景,打造升級旅遊規劃,在原遺址重建,景觀逼真,展示大唐盛世盛景,結合現代燈光音效及大唐古建,讓昔日厚重大唐盛世歷史文化場景重現遊客面前,讓人的視覺和聽覺都有了一個全新的感受,移步一景一傳奇故事,漫步其中光華四溢,目不暇接,令人遐想不知身處何處,仿佛人在畫中遊讓人回味無窮,有一種穿越時空夢回大唐盛世的感覺。
  • 登臨宿州涉故臺,感受兩千年前叱吒風雲的農民起義
    可是,他和吳廣率領的抗秦英烈們創造的那一段光輝歷史,卻仍舊像大澤驚雷一樣,千秋萬代,不絕於耳,久久地在人世間轟鳴。作為存留下來的歷史見證,便是那一座歷經兩千餘年風雨剝蝕的涉故臺了!涉故臺,中國第一次農民大起義ー一大澤鄉起義的發端 地,位於宿州市埇橋區西寺坡鎮涉故臺村。
  • 西安鐘樓,歷史見證
    西安鐘樓,位於城牆內東西南北四條路交匯處,與鼓樓相對應,晨鐘暮鼓說的就是鐘樓和鼓樓。每天晚上7點鐘樓會開啟燈光,夜景非常漂亮,也適合攝影愛好者,駐足拍照留念。始建於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是中國現存所有鐘樓中建造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 網紅城市西安鐘樓的前世今生!
    鐘樓位於古城西安的正中心,外地人來西安,鐘樓是第一必看之物。在西安城眾多名勝古蹟中,鐘樓無疑是最光彩奪目的那一個,也是西安最端莊、最雄奇,最氣宇軒昂的標誌性建築。擊鐘報晨,鐘聲綿延千年。鐘樓在方正之中體現著陝西人的正氣與大度,在歷史與現代的交融中,見證著這座城的風雲變遷。唐睿宗李旦景雲二年,在今西大街北廣濟街口以東的「景龍觀」內,鑄了一口高八尺、圓丈五同時鑄有翔鳳的大銅鐘,名「景雲鍾」,並建樓懸鐘於內。這便是西安最早的鐘樓!這口古鐘現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曾對景雲鍾進行錄音,每年除夕之夜作為辭舊迎新的「新年鐘聲」進行播放。
  • 西安一座古建築,與西安鐘樓相距僅200米,擁有百年歷史
    西安一座古建築,與西安鐘樓相距僅200米,擁有百年歷史西安古建筑西安是我國歷史上很輝煌的古都城市,在其境內也留下了許多燦爛的文化遺產,這種文化遺產既包括人文精神遺產,也包含了建築性的遺產,所以無論是在精神上,還是在物質上,都給後世留下了輝煌的成就,所以如今在西安的城市旅遊業中,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來此次旅遊,只為一眼包攬其古建築的輝煌
  • 西安鐘樓書店歷史久遠,卻有你想像不到的美!
    古城西安——座是極少數可令外國人心懷景仰而來頂禮膜拜的偉大中國城市,一座被炒得沸沸揚揚的歷史大都,在我看來,卻是一座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的慢城。來西安旅遊的朋友,或許你會被鐘樓的鎮定自如、大唐芙蓉園的浪漫、大雁塔的古老而深深折服,但是你卻不知道:在繁華的東大街,有一棟與鐘樓遙遙相對的上世紀末的蘇式建築。鵝黃色的牆面配以褐色古樸厚重的浮雕,以及門楣上毛體的「新華書店」四字,素雅而又耐看。他是莘莘學子的學習聖地,是古城西安的又一老地標。
  • 世界四大古都——西安:人文景觀最多最廣泛馳譽中外!國人驕傲!
    人們常說:二十年中國看深圳,一百年中國看上海,一千年中國看北京,而五千年中國則看西安。 西安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同時也是時尚的現代化大都市。兵馬俑十分壯觀,古城很雄偉,明城牆保存的非常好,鐘鼓樓後面的回民小吃街有很多美食。
  • 12月29日西安感受「長安十二時辰」
    俗話說「陝西的黃土埋皇帝」,在省會西安,這種人文歷史底蘊更顯深厚。西安市內遍布人文古蹟,周邊也有許多世界知名風景。現代的西安,早已發展成一個旅遊勝地,值得好好去體會、感受。下面就讓我們走進古都。鐘鼓樓是西安的標誌性建築,位於市中心,鐘樓和鼓樓東西對峙。
  • 盤點西安鐘樓和北京鐘樓的故事,原來鐘樓在古代有這麼多作用!
    大多數鐘樓已經成為當地的地標或旅遊景點。例如,西安鐘樓、古城牆建築和悠久的歷史吸引了無數遊客。第二,西安鐘樓如今,許多城市基本上都有「鐘樓」,其中北京鐘鼓樓和西安鐘樓最為著名。現在,當我們談到「鐘樓」時,我們都會想到西安的鐘樓。位於西安市中心的鐘樓是中國現存最完整、最大的鐘樓建築。
  • 中國年 最西安 上鐘樓
    中國年最西安。到西安過大年的第一選項就應該是登上西安古城中心的地標古代建筑西安鐘樓。西安人把見過大世面見多識廣的人成為鐘鼓樓上的麻雀。實際上在中鼓樓上住著的是小燕子,不是麻雀。每當夏季的清晨和傍晚,鐘樓四周的天空都是小燕子,密密麻麻的穿梭飛舞在鐘樓的四周,速度極快,而且輕巧。
  • 西安鐘樓修繕完畢今日重新開放
    新展廳全景展示鐘樓歷史  本次鐘樓修繕主要對寶頂、屋面、簷口、飛椽、外金柱等進行了兩個多月的閉館維修工作。除了外貌的改善,藉此次機會,西安鐘鼓樓博物館對鐘樓展廳的基本陳列也進行了全新的提升改造。  新基本陳列從鐘樓的歷史、建造工藝、建築職能、歷次修繕等方面做了全面介紹。鐘樓博物館館長王磊說:「希望通過這次提升後的基本陳列,讓遊客一走進展廳就能系統全面地了解到它600年的歷史價值。」  西安鐘樓位於市中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建築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的鐘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