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四波疫情的重要原因:自私、自私、自私!

2020-12-12 騰訊網

戳「橙新聞」關注我們

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香港

香港新冠疫情已經爆發到第四波了,每日新增確診數字蹭蹭往上漲,按理說都被疫情按在地上摩擦了快一年了,香港市民應該也被虐出經驗了吧?怎麼某些人的防疫意識似乎還沒有跟上節奏呢?

舞廳老闆娘:我以為跳舞的人抵抗力好

震驚全港的跳舞群組累計有479人染疫,而且確診人數還在逐日增加《跳舞群組殃及一眾香港富婆,這些名媛都確診了…》。

橙子君看了多家港媒的爆料才知道,跳舞群組之所以大爆發根本不是偶然!

跳舞場地

室內跳舞場地空氣不流通,有舞客貼身熱舞就不說了。有舞廳業內人士透露,不少舞客拒絕戴口罩!

一是因為很多人覺得跳舞是運動,戴口罩會令呼吸較困難;二是有人覺得自己」抵抗力強」視疫情如無物;更有一些舞客穿上華麗舞服、畫上精緻妝容妝後,為了展示美而拒戴口罩,「不怕疫情,最緊要靚!」

比如,有匿名者拍照爆料,可見一名三、四歲的男孩坐在舞廳椅子上,旁邊有一名年長婦人,數人則在附近舞池起舞,而且都沒戴口罩.......

知情者透露,小孩身旁婦人是他奶奶,她為了跳舞帶上孫兒到舞廳,自己不戴口罩不說,也沒為孫兒戴上口罩。其間多名不戴口罩男女客人上前逗弄小孩,更有人要求小孩親臉.......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舞廳大爆發是遲早的事,但是舞廳老闆娘卻還覺得意外.......

旺角金儷星舞廳曾有73名患者曾到訪,屬跳舞群組的重災區舞廳。

金儷星老闆娘韻姐現已入住竹篙灣檢疫中心,她承認舞廳環境擁擠,每個時段至少上百人共舞,部分客人不按規定佩戴口罩,有些人已經咳嗽卻還來跳舞,勸也勸不聽。

韻姐還慨嘆,由今年初疫情在香港爆發至今,從未想到舞廳會成為病毒擴散重災區,「真是不知為什麼,我都真是打個問號,跳舞的人明明抵抗力比較好,不知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

......這話說得橙子君都替新冠病毒委屈了,這是看不起誰呢?

「安心出行」真的有用?

除了跳舞群組,餐廳也是重災區。

有3間餐廳的員工和食客先後確診,包括灣仔駱克道的星月居、中環歷山大廈的81/2 Otto e Mezzo Bombana及上環誠信大廈地下的泉章居。

政府稍後會發出公告,要求11月15日或以後曾到過上述3間餐廳的市民接受強制檢測。

說好的強制檢測看起來靠譜……等等,其實橙子君好奇怪啊,你怎麼知道哪些市民去過上述幾間餐廳吃過飯呢?

除了一些熟客或者用電話實名訂位的顧客,其他顧客應該很難追蹤吧?所謂強制檢測是否又成了自願?

難道是靠「安心出行」APP?要知道,這玩意的使用完全是隨緣且自願的啊!內地進行疫情追蹤會靠電訊商發信息提醒,但香港只有一個「安心出行」,下載與否與記錄行程全靠自願,莫非港府打算用愛追蹤?

而且內地的檢測都是爭分奪秒、集中檢測,這餐廳群組檢測時間拖得越長,風險就越高......

特區政府的強制檢測完全建立在人性善良誠實的基礎之上,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佛系的防疫。

疫情措施漏洞百出,歸咎原因就在於一個系統性的防疫策略,給人一種擠牙膏的感覺。更加悲哀的是,特區政府現在不但沒有提出強制全民檢測的勇氣都沒有,連收緊防疫措施也諸多掣肘——

私人利益大過天?

面對疫情急速惡化,有專家倡立即收緊防疫措施,包括食肆提早至晚上10時後關閉。但是餐飲業又不樂意了......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若進一步收緊食肆營業限制,擔心會有很多餐廳"無生意做",甚至"捱不住"。

黃家和

黃家和表示,政府暫未有與業界商討收緊措施,由於下個月是餐飲業傳統旺季,如果政府再收緊措施,基本上有如對業界"宣判死刑",預期餐飲業整體生意額錄得五至六成跌幅,涉及超過60億元生意。

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表示,已向政府建議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包括公務員在家工作、學校停課、食肆提早至晚上10時後要關閉、卡拉OK及演唱會等高危活動要關閉或暫停。

許樹昌表示,病毒經跳舞群組擴散至很多層面,社會已出現廣泛隱形傳播鏈,要防止室內室外人群聚集,如果不立即收緊措施,這輪爆發可能延續至12月底聖誕節及新年。

此外,多名專家曾建議食肆應加強空氣流通,達致每小時最少能換氣6次。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於10月中公布,推出餐飲處所換氣量自願申報計劃,讓食肆申報其處所通風系統每小時的換氣量達標,以便市民識別。

事隔一個多月,截至11月26日,僅55間食肆參加計劃,僅佔全港食肆0.35%,反應頗為冷淡。

敘福樓集團主席及稻苗學會會長黃杰龍表示,計劃的誘因不足,對業界沒有足夠鼓勵性,建議政府增加誘因,譬如承諾已參與計劃的食肆毋須停業,或不會將有關食肆的限客措施收得太緊

政府每推出一項防疫措施,業界就要「講條件」,誰都不願意為了公共利益吃一點點虧~

其實香港社會抱持這種心態很久了——

當幼兒園停課之後,家長們在討論帶小朋友去哪裡遊玩;當限聚令被收緊之後,酒吧餐廳使用各種招數在如何接待更多客人;當外遊不可能之後,市民在酒店裡面瘋狂聚會;當"安心出行"推出之後,有人不分青紅皂白地抵制.......

警方在銅鑼灣一間樓上酒吧向違反限聚令人士發定額罰款通知書。

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歷史級公共衛生事件中,如果每個人都只是在乎自己的「私人利益」,而無視「公共利益」的話,香港還能戰勝這場疫情嗎?

特首林鄭月娥就表示,香港和內地體制不同,強制全民檢測在香港行不通,更說全民檢測是「口號式的建議,難保清零」。

但若講到體制,隔壁的澳門為何防疫如此成功呢,或者再遠一些,英國都曾經幾次強力推出禁足令,對此,特區政府又是否可以用體制不同來解釋?就不能想想辦法嗎?

(本文圖片來自星島、中通社、中新社、商臺及網絡)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橙子君也入駐B站了!

相關焦點

  • 《自私的基因》:人是自私的嗎?
    一按「新中國」的說法,自私是萬惡之源,資產階級最自私,萬惡不赦,共產黨大公無私,吃喝住用都由公家提供。到「新新中國」,中國人更加進步,不僅行為不可自私,自私的念頭也要不得,於是,全民「狠鬥私字一閃念」。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到了「最新中國」,自私從首惡的席位上退了下來。
  • 張五常|自私對社會的貢獻
    在科學上,任何能有效地幫助解釋現象的假設都是有用的;只要這個「自私假設」能有效地解釋人類行為,用之也就無傷大雅。幾年前生物學界出過幾本重要的書,用了很多推理及實證,指出自私是由基因遺傳的,是所有動物的天生本性,是改不了的,也是最重要的生存因素。另一方面,唯物辯證法一向認為人的本性可在後天改造;所以曾經有一段很長的日子,在共產政制下,遺傳學是不準列入大學課程的。
  • 孩子自私並非是壞事,「假大方」會害了他們,很多事應該自私點
    但其實這並不是真的自私,而是家長「假大方」,孩子自私有時候並非是壞事,「假大方」更容易傷害他們,很多事自私一點沒壞處。自私的孩子有哪些特點?孩子這樣的行為就是自私的表現,只要是自己看上的物品,不管這個物品是誰的,都要搶佔過來。而孩子之所以行為會這樣的肆無忌憚,都是因為家長過度縱容的緣故。
  • 《道德經》:「自私就是不自私,不自私就是自私」
    01 不自私且能幫助自己可是世人都是自私的,這也是人性的最大弱點。人們確不知。越有私,越不容易成其私。大部分人都活在自欺欺人的狀態。因為他們凡事都認為自己是對的,自己最優秀,一切都是以自己的利益去看問題,對自己沒利的就否認,這也是最悲哀的一面。
  • 又有香港富豪確診!袁國勇:一些有錢人很自私
    香港第四波疫情愈演愈烈,今日(12月6日)新增約95宗確診個案,其中87宗屬本地個案,36宗個案源頭不明。 這波疫情絕不嫌貧愛富,繼名媛群組出現後《跳舞群組殃及一眾香港富婆,這些名媛都確診了…》,一些城中富豪及家人也相繼確診了。
  • 【乾貨】雅思口語|Part3:Selfishness自私
    , bitter, and irritable, is because we're suffering from an opposite problem: an excessive selflessness--an exaggerated modesty, an over-hasty deference to the wishes of everyone but ourselves.然而,因為一些原因我們未能有我們應該有的生活
  • 從自私的人性解讀分離主義
    與《「自私」的基因:基本解釋了整個社會!》兩篇文章中指出過:人類生而自私。我們的一切行為都是自私的,即便是我們平常認為無私的行為歸根結底也還是自私。「無私」與「自私」不是在於自私與否,而是在於不同層面的自私。首先我們要明白分離主義的根本原因是自私。而反分離主義,維護國家領土統一的理念同樣也是自私。兩者之間的不同在於自私在不同層面的顯現。
  • 結婚後會幸福的女人,丈夫往往都比較「自私」
    結婚後會幸福的女人,丈夫往往都很「自私」,你信嗎?自私的表層意思是以自我為中心,但在這裡,這裡的「以自我為中心」應該改成為「以自己的家庭為中心」,對於外界來說,他是自私的,但對於整個家庭來說,他卻甘願付出他的所有,傾盡他的所能。
  • 《自私的基因》
    《自私的基因》是20世紀最經典的著作
  • 自私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嗎?|《自私的基因》
    英國動物學家道金斯的作品《自私的基因》,就是一部從遺傳學的角度來探討物種進化的生物學著作。針對動物進化的問題,道金斯認為自然選擇的基本單位不是個體或種群,而是基因,自私的基因。並把我們人類及其他所有動物都描述成是我們的基因創造的機器。所有的行為都可以歸結為基因的自私行為,即為了更好地複製,傳播。
  • 這部老番,看得我心虐,自私確實必要
    何為自私?狹義上的自私:「自私」的概念通常包含於「自我中心」裡。廣義上的自私:基於個人利益需求做出的行為及反應。通常我們聽到「自私」兩個字的時候,下意識認為是一個貶義詞。但是,我們要辯證的看待一個人自私的行為之後是否以不正當的競爭關係坑害了對方或者第三者。正常的競爭情況下,出現自私的行為是相當正常的,競爭關係不過是當今社會一大生存關係。所以自私本不該被帶上有色眼鏡,一位認為是不好的,需要客觀辯證看待。
  • 「丁克真自私!」「不不不,隨便生孩子的人更自私」
    我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幾乎在每一篇討論丁克人群的文章下,總會有人評論「丁克說白了就是自私」,「丁克都是不想付出,只想享受的人,真自私」。不管是出於哪種理由吧,我覺得有必要討論一下到底是丁克更自私還是隨便生孩子的人更自私。
  • 自私的基因-人類自私的科學解釋
    《自私的基因》 理察道金斯 著本書從進化論出發,說明人類的一些自私的心態跟行為源自人類的基因需要生存和延續,因而導致了人類具有自私的本性。在這本書裡,道金斯從遺傳學、生物行為和生態學等方面,向我們闡述一個基本觀點,人的本能註定了我們會自私自利,就連那些看似無私的舉動,其實都摻雜著自私的動機。全書結構第一部分,物種的自私來源於基因的本性。
  • 睿智燈塔-孩子太自私怎麼辦,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感恩
    孩子太自私怎麼辦?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越來越自私,不僅不懂得回報,反而覺得身邊的人都像欠他的一樣,只知道索取,卻從來不會付出,這讓許多家長非常擔心孩子的情況。那麼,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感恩呢?孩子的自私,是家長的溺愛,趁著孩子的性格還沒有形成,父母千萬不要讓悲劇出現在孩子身上。首先,面對孩子的自私行為,家長先不要急著對孩子進行道德的評判。因為孩子畢竟還在成長階段,即便是自私,也不算是可恥的行為,而是自私的程度,我們要教會孩子去把握。
  • 想要愛情長久,不是大方,而是自私一點
    02如果你學會了不那麼大方,偶爾自私一點,那麼,在沒有得到你想要的結果的時候,你就不會崩潰,就不會尋死覓活了。其實,想要愛情長久,不是大方,而是自私一點!在時間上自私一點女人一旦有了愛情,就會不知不覺的疏遠了親情友情,認為只要有愛情就足矣,就大方的把所有的時間都留給男人,所有的時間都陪著男人,都和男人膩在一起。
  • 夫妻自私各自為自己,生活亮紅燈怎麼辦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如果兩個人之間缺乏信任而且自私,各自為了各自的利益在一起,那麼生活中就沒有了任何的趣味而言,那麼如果遇到婚姻兩個人都是自私的,那麼應該怎麼辦呢?建立信任夫妻兩個人生活最重要的是信任,生活中太多猜疑和強制欲會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所以如果兩個人能開誠布公的進行溝通,共同達成共識,建立起相互信任的 基礎,這樣才能使婚姻生活進一步的改善。
  • 《自私的基因》:自私的天性何以使利他成為可能
    2012年,三十周年版的中文版面世,這本來是一個很好地審視以道金斯為代表的新達爾文主義思想的契機,然而遺憾的是,中國思想界的現存範式似乎並不認為把握這個契機有多麼重要。當我在一年之後終於下定決心試圖把新達爾文主義被遮蔽的力量顯現出來時,窗外寒風大作,變黃的樹葉紛紛搖落,似乎並不願意在枝頭多駐足一分鐘,與我共同體會這個顯現的過程。
  • 【無智書齋】《自私的基因》
    》作者:[英] 理察·道金斯譯者:盧允中 張岱雲 陳復加 羅小舟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日:2012-09-01書籍簡介《自私的基因》是20世紀最經典的著作,這版三十周年紀念版,在前版本基礎上有兩章增補和修訂。
  • 尼採:一個人變成利他主義者,不再自私時,也就走到了盡頭
    尼採:一個人變成利他主義者,不再自私時,也就走到了盡頭尼採之所以是哲學史上的特立獨行者,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是他最後瘋了,還有就是他對傳統道德進行了毫不留情的猛烈抨擊。叔本華是世界哲學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的哲學家,在這方面,尼採繼承了他的「偉大的哲學老師」叔本華的觀點,對現代理性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
  • 《長髮公主》愛是一種財富,而自私是一種毒藥!
    而《長髮公主》的故事情節確實也秉承了迪士尼的一貫的風格,有些唱歌的元素,同時又有精美的人物與畫面,最為重要的又是一部非常唯美的公主被解救的愛情故事!02自私是一種毒藥其實自私實際上是一種毒藥,女巫葛朵已經自己獨佔了那段神奇的花朵超過幾個世紀,本身其實就已經足夠奢侈了的,但是葛朵的貪心與欲望促使她想要一直一直擁有這段神奇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