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孩子來說,有太多的第一次最正常不過,而對於我這個30歲的大老爺們來說,這兩天的第一次有點多,個個震驚!件件奇葩!
這兩天發生的事件有點多,後半段尤其精彩!
5月24日,大部隊計劃從瀘定騎行到折多塘,為什麼選擇只騎60多公裡到折多塘?
折多塘村,海拔3300米,318線對高原反應的試金石,在這裡睡一晚,如果沒有反應,接著走,有反應,對不起,調頭往回走!
但是,竟然在這兒出了意外!!!
瀘定到折多路線,全程63公裡
清晨,依舊走的很早,在客棧旁邊的早點鋪簡單吃上一口,當然,依舊是一碗麵!
昨天「二姐」在房間研究路線,說去折多塘中間沒有吃飯的地方,所以很多人都選擇買張大餅帶在身上以充飢,事實證明這是無比明智的決定,以後的日子,因為耐飽和不容易壞的特點,大餅、油餅和鍋盔成了最讓人踏實的乾糧。
隊員整理裝備的情境
說實話,挺沒滋沒味的一碗麵條
剛出瀘定就開始緩上,開始的大部隊還是很緊湊,因為今天全部都是爬坡路段,再趕上出城沒幾公裡修建隧道,318改道,路面泥濘不堪,很多力量小、撐控不好隊員只有下來推行,所以前進的速度比較緩慢,整個隊伍也因此開始撕裂成兩股。
阿輝在改道路面上觀看後面的情況
前面的隊員每騎幾公裡看不到後方的隊友,就會主動集結下車休息等候。
我們沿著大渡河騎行,右邊河水和遠山間的雲霧一路相隨,只是路面上的大車突然間增多了不少。
這一年,川藏線上有很多隧道都開始動工,我們每爬一個啞口都會感嘆,不知道什麼時候隧道建好,這裡就只能成為永久的回憶,而現在事實也就是如此。
我一直對身邊的朋友說:想去就趕緊去,別再說等等看這樣的話了!但仿佛現實是一種永恆的「藉口」,更多的人沒有的是打破現實的勇氣!
越騎越熱,把外衣綁在後包上
顧哥帶領後面的隊伍
仔細一看照片才發現,顧哥的負重真的不小,車首包,背著一個書包,後面還夾著一條外胎!!
就此引出來題外話,這也是有一些粉友私信我諮詢的事情在這裡也順便做個提醒:
20多公裡的這個地方,瓦斯溝,是個叉路口,也就是在這個地方,大渡河從右邊丹巴、大小金川方向而來,我們與她的伴侶之行就此結束了。
前方瓦斯溝叉路口
老狼車後面綁的大餅格外招人惦記
過瓦斯溝2公裡,一個S型的兩個回彎,赫然看到山壁上一尊彩色石刻:金剛手菩薩像。當時不只是我,所有的人都立刻有一種已經身在藏區的興奮。
稍微科普一下這尊菩薩像,其實我也是對照著模樣查詢到的。
金剛手菩薩,因手執金剛杵,常侍衛於佛,故稱之。具有除惡降魔的廣大神力,與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合稱「三族姓尊」,分別代表諸佛「力量、慈悲、智慧」三種物質,也是「八大菩薩」(觀世音、彌勒、虛空藏、普賢、金剛手、文殊、地藏、除蓋障)之一。
沿著一條湍急卻不知道名字的小河逆行而上
從瀘定到康定這一路只有這個地方是S彎道,金剛手菩薩像出現的位置著實很有講究!
開始的S彎道
S彎第2彎處的金剛手菩薩
其實金剛手菩薩全身為藍色,這一尊不知道為什麼是肉色,可能是風吹日曬的結果。
小營
這個時候的小營不知道是什麼狀況,但之後,卻十分不好!
這時候已經接近中午,陽光高照,氣溫瞬間提升,前面的幾個隊員包括我看到路邊空水泥地上的幾個大水管子呼呼的噴著水,啥也不顧的衝過去,車子一丟,洗把臉,在屋簷下躲起來吃起大餅。
等了好久,大部隊才上來,老錢說一直看不到我們,他們就在後面一公裡的地方原地就餐,當然,也是大餅就榨菜。
這其實是大車加水點
小伍在加水點啃著大餅
後面隊伍距離我們一公裡路邊吃大餅,圖為東東
「東東」,啊,終於說到你了,和「小營」、「小伍」一樣,標準的90後,那時候都是青澀的年紀,還有點娃娃臉,帥氣還有點酷,話不太多,別看瘦但特別能吃,應該是「搶飯」的能力絕對超燃,本文後面有幾張東東持勺「搶飯」的兇殘照片,膽小勿看!
這是相當有條件的阿輝,不只有火腿還有可樂
全部隊員在加水點集合啦
同日還有另一支隊伍也在這一路段,在這裡碰到了一起,大家互相打量著對方,不,應該是他們打量著我們,因為我們的隊伍有美女。
瓦斯溝向上5公裡,有個村子叫「日地村」,這是讓每個路過的人都會開個小玩笑的路牌,在大家一路埋頭爬坡的沉寂中,原形畢露的「老錢」大吼一聲衝了過去,在這個牌子下面做起了伏地挺身,後來聊起,老錢說這是我的表演時刻!
老錢,請做好你收隊的本職工作,不要「玩物喪志」啊。。。
逐漸露出馬腳的老錢同志
路過小天都隧道和小天都水電站,過去不久就可以到達康定縣城,這裡漫山的綠植與瀘定到瓦斯溝的荒山有了鮮明的對比,從流水的湍急可以知道,現在的坡度陡然而增!
阿輝緊跟小營和東東,已經出現端倪?
小天都水電站
下面這張照片時隔8年,終於從二姐那裡重見天日,就讓一個不怎麼輕易出鏡的人露幾回小臉吧!胳膊上的白色布套是我的騎行防曬袖套,因為從北京一路過來,身型有了變化,時不時就會滑到手腕的位置,也懶得去管,所以直到現在,膚色依舊古典!
我在小天都隧道前合影
進入康定縣城,道路寬闊整潔,前方隊伍在剛進縣城的大路邊等後面的隊員到來,大家在這裡進行了歷史性的第一次討論:
因為今天是一路的爬坡,海拔上升了小1000米,很多人體力吃不消,這就給原計劃去折多塘打上了一個問號。這還不是關鍵的,隊裡的小營出現了高原反應,肯定是今天不能再向上騎行了。
這樣,大家商量出一個隊伍分開的決定:
一隊,繼續上升到海拔3300米的折多塘休整。
其餘隊員,原地康定休整一晚,第二天上折多塘。
進入康定縣城
縣城在一片開闊地上,天空豁朗
大家在康定縣城路邊開會討論
為了可以更直觀的看出小營的高反狀態,我用一張昨天小營新溝鎮出發時的照片和今天在康定旅館時的照片做一個對比!很明顯的看出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極為不理想!
(小營要是看到她這狀態的照片會不會想滅我的口?!)
小營在新溝鎮
小營高板在康定
其實康定的海拔只有2600多米,一般的情況高反的機率不大,現在想想,也很有可能這幾天的氣候多變加上體力輸出過大沒有休整導致的,這種情況出現會讓人產生不安的情緒,大家心裡慌慌的,穩重起見,大家決定,一部分人在康定休息第二天上折多塘,另一部分體力狀況都很良好的先上折多塘,就這樣,這應該是隊伍的第一次分開行動,也是最後一次!
穿越康定,可見靠山上的巨大佛像!
我、阿輝、小伍、伯爵四個是繼續前行上折多塘的那一小股隊員!
因為在這個地區,3300米的折多塘是人體出現高原反應的分界點,所以出於每個人自我評估的身體狀況,康定和折多塘都是可以進行階段性休整很好的選擇!
今天多雲,我們本來也沒有意識到會看到雪山,但是出縣城這一個坡度很大的大轉彎一上來,也忘記是誰大喊一聲「雪山!」,我們幾個像是後面有老虎追一樣,嗖嗖的拼了命的往上騎,下面的圖裡最遠端那個小尖就可以看到雪山,我們基本上是拼了一裡地到白樓的位置下來拍照!
不知道他們什麼感受啊,反正我是喘了大半天才直起腰來,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上高原別激動!
遠遠看到雪山的一角
現在這裡應該是標準的觀山臺了
哎喲,又露臉啦
後來我研究了一下地圖和拍照的方位,這是對著貢嘎雪山的方向,但是看不見主峰!
進山,一個彎道後,身後的貢嘎山脈愈發清晰,這裡簡直太美了!!!!
連放三張,以示這個位置的重要性!
不出幾公裡到達折多塘,按照二姐的指示入住「四郎翁姆青年旅舍」,在當時很好找,一進村口就有明顯的標誌。
四郎翁姆,本地土生土長的藏族小姑娘,第一批在折多塘開青旅的人家,小姑娘熱情,愛笑,喜歡和人聊天開玩笑,遇到事情處理果斷,頭腦活絡,這些都成就了四郎翁姆在騎行圈的名氣。
到了之後學會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扎西得勒,很好奇和興奮,趕快把我繪製的地圖拿出來讓她幫我用藏文留言。
與四郎翁姆的合影
我們四個被分配到了一個四人間,四張藏床頭對頭腳對腳,樣式有點像古代的睡榻,我一直都懷疑它的舒適性,事實情況是,我一沾就著。
讓我驚訝的是,身為藏族的四郎翁姆一直在學習藏文,她說藏語說沒問題,但是大家書寫都基本普及漢文,所以藏文的學習一直是個短板,畢竟是藏族人哪有不會寫的。這本書上有用漢文翻譯過來的發音,所以簡單易懂,只是要背下來真的好難啊。
後來他們描述在康定發生的事,哎,這些人太不靠譜了!
在康定的青旅,發生了8人間1男7女的狀況!
這個幸福的男人是原形畢露的「老錢」!!!
不過有「二姐」這顆定海神針,「老錢」守身如玉!
康定的青旅,老錢、二姐和高反的小營
還有不靠譜的「老狼」,光天化日讓別人盯著吃雪糕!
最不靠譜的就是二姐,你為什麼帶著男生去買衛生巾!
二姐說:我買是真用,他買。。。也是真用。
後來,很多沒有騎行褲的男隊員都購買了ABC牌衛生巾,還很自豪的說:用了才知道真的好!
再後來他們竟然舉一反三的發明出把衛生巾墊在鞋裡面吸汗的功效。。。
這真是應了哪位大神在牆壁上的留言:只有幾類人來騎西藏,不是神經病就是瘋子!
買到合適衛生巾的爾奇興高彩列的樣子
帶貨達人「二姐」,把衛生巾買給男人
5月25日,經過一晚的休息,小營的身體已經恢復如初,還是年輕人啊!
康定的隊員起程上升到折多塘,全體隊員再次相聚!四郎翁姆的客棧瞬間爆滿。
擠爆一整間屋子的單車
折多塘的食物蔬菜都要到康定去購買,或是從康定運送過來, 記得四郎翁姆說一星期才過來一次,如何負擔每天這麼多張嘴成了廚子阿爸每天要操心的事。
一般來說,路過這裡的騎行者都是晚到早出,也就是早晚兩頓飯菜就可以,中午這頓飯通常不在食物計劃內的,但是這次我們的休整搞得阿爸有點措手不及。他最後煮了一大盆白菜面,並保證每人一個荷包蛋!阿爸犯愁的說,你們太能吃啦!把我的雞蛋都吃沒啦,過兩天才能送來!
中午的一頓慶功面!山東人「叮」說 不能沒有大蒜!
這真的是一盆面,實打實的!
龍行的盆一直讓大家眼紅,裝的多吃的爽!
即然在折多塘休息一天,最不能錯過的,就是泡!溫!泉!還是戶外野溫泉!
這個溫泉在村子後身的半山腰上,最開始是一個水泡子,後來村裡人就用石頭圍起來,男、女分時段來,我是昨天來泡的,那時候沒什麼人,不管別的,先感受一下再說。
我拍的什麼鬼,溫泉呢!!!
這個時候正好是蟲草季,全村的人閒的時候都到山上爬著去挖蟲草,聽刷蟲草的阿媽說,娃們在5-6月都會放假,叫蟲草假期,幫著大人一起去找蟲草。
在他們這裡還有一個小小的產業鏈,年輕人在山上找回的蟲草就開摩託送到這裡,再由阿媽們用小牙刷一個個仔細的刷掉上面的泥土,一個蟲草的完整度和個頭大小決定了它的價值。
而就是在這裡,隊裡們的老狼和爾齊開始迷戀上這些小東西。
剛挖出來的蟲草
刷蟲草的阿媽
晚上,隨著另一支隊伍的到來,吃飯的場面有些失控,大家都擔心吃不飽,拼了命的往嘴裡塞,那陣仗真是有點幾天沒吃飯的架勢!!我們其實還好,因為休整了一天,另一支剛到的隊伍那叫一個兇殘!
兩菜一湯,還有肉片
能拿到飯勺就是勝利
看小營的狀況已經不需再擔擾啦!!
這張照片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的狀況,看來我們隊的隊員還是太靦腆,顧哥和阿輝被嚇的都不敢動筷子!
一張大桌10人,2菜1湯!
土豆,白菜兩菜
還有白菜湯
其實當時對我們來說真的很幸福啦,不管怎麼樣能吃到熱乎乎的大米飯還有帶肉片的炒菜就不會有任何的怨言,走在這條路上的人都是平等的,你的選擇決定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