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內需是真的「香」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財經翻譯官】內需是真的「香」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指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

內需為什麼會被這麼著重來強調?

2020行至歲末,回顧一年,感慨良多。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特殊背景之下,我國三個季度的經濟表現經歷了一次從「深蹲」到「挺身」再「反彈回正」的跌宕,在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主要經濟體後,近幾個月迎來了投資與進出口的增長,國人對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需求端也難逃「真香定律」。

我國14億人口,人均GDP已經超過1萬美元,今年GDP總量突破100萬億將成定局。新形勢下,國內需求的規模,以及結構的均衡與優化會激發更多內生潛能。

事實上,消費已經連續六年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即便是在疫情暴發初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今年前兩個月經歷了一輪「急剎車」,但從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來看,11月份已經恢復為同比增長5%,實現連續3個月同比正增長。而這其中,限額以上的通信器材類商品銷售增長40%以上,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均在20%以上。

依託網際網路的消費模式變革更是為消費帶來持續性亮點。今年1—11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87792億元,增長15.7%,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以線上雙十一為例,2020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期間,成交額突破4982億;京東「11.11全球熱愛季」累計下單金額突破2715億元;蘇寧易購「雙11」線上訂單量增長75%。可見線上消費完全不顧疫情的「陰霾」,加速「回補」暫時低迷的線下經濟,成為拉動經濟的一股強勁力量。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經濟穩中向好的基礎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強烈。

除了對更好的教育質量、社會保障、醫療服務、目標收入、居住條件等方面的需求,中國年輕消費群體對於「花對的錢」有了全新的定義,對美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譬如,愈發展現出的對消費本身賦予他們的樂趣、滿足感、生活體驗和精神文化的追求。

2018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2019年的會議進一步明確「要充分挖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

不少分析人士達成了共識,擴內需是需求側管理的戰略基點。在此前更為人熟知的供給側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讓需求端協同發力、相互補足,才能更好地促進高質量發展,加速構建新發展格局。

那麼,在提高人們的收入、讓人們更有意願、並擁有更多選擇方面,應該改什麼,怎麼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制度安排。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紮實推進共同富裕。要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要完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要合理增加公共消費,提高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公共服務支出效率。要增強投資增長後勁,繼續發揮關鍵作用。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在2020年的語境之下,這是促進需求在政策層面的著力點的又一次遞進,也為2021年更好滿足消費需求、激發市場自身活力點亮了新一盞指路明燈,它既是對國內消費市場的充分調動,也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必由之路。(文/閆雨昕)

相關焦點

  • 「財經翻譯官」內需是真的「香」
    內需為什麼會被這麼著重來強調?2020行至歲末,回顧一年,感慨良多。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特殊背景之下,我國三個季度的經濟表現經歷了一次從「深蹲」到「挺身」再「反彈回正」的跌宕,在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主要經濟體後,近幾個月迎來了投資與進出口的增長,國人對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需求端也難逃「真香定律」。我國14億人口,人均GDP已經超過1萬美元,今年GDP總量突破100萬億將成定局。
  • 新華社|當印度辣椒、德國牛油、紐西蘭毛肚遇到重慶火鍋
    原標題:印度辣椒遇到重慶火鍋:「品味」中國開放新傳奇新華社重慶12月22日電(記者李勇、張琴、趙宇飛)在印度安得拉邦的種植園內,47歲的農場主帕卡仕·諾普正忙著組織農民們,將一個個火紅的辣椒採摘下來,再進行清洗、晾曬和裝箱。
  • 日本式「爆買」對內需市場的倒逼
    放寬旅遊籤證以及中國留學生籤證,還是基於讓中國人刺激日本經濟。隨著中國遊客增多,中國人在日本也遭遇到了其他市場的尷尬,既有購物受騙也有維權艱難,日本監管機構也不像想像得那麼親民和高效。不久前,新華社記者發文《中國遊客日本受騙誰之過》,揭露了中國遊客在日被宰的情況,如被地接導遊和免稅店騙購高價保健品,無法退貨和投訴無門。
  • (新華社記者王翔攝)
    儘管外部不確定因素猶存,但中國通過挖掘內需市場潛力提振經濟增長,實現經濟更健康發展,中國假日經濟繁榮就是擴大內需的重要體現。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環境下,促進假日經濟能夠充分釋放居民的消費潛力。  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第三季度遊客出遊意願大幅提升,酒店和景區復工比例均達到90%。百度發布的國慶搜索大數據顯示,「國內遊」搜索熱度同比大幅飆升。
  • 擴大內需十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經濟工作重點確定在拉動內需方面,這是一項極有針對性的決策。怎麼拉動內需呢?這裡談談我的看法。一、擴大內需主要指擴大民間消費擴大內需主要指擴大民間消費,也就是說,要提高民間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
  • 新華社評巖坎香&張家城:體育讓夢想照進現實
    新華社發表文章,對兩人的事跡進行了點評,新華社認為是體育讓兩人的夢想照進了現實。因為接觸足球太晚、缺乏系統的學習,巖坎香在雲南昆陸俱樂部試訓後,看了自己與職業的差距,放棄了自己的職業夢想,但是這並不妨礙他繼續自己的足球之路,他表示未來爭取成為一名足球教練,或者是體育老師,這樣可以教孩子踢球。
  • (財經觀察)明年經濟增長將重回正軌 內需擔當「發動機」
    新華社上海12月22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梁敏)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開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開啟。這一年,經濟走勢將如何?增長動力在哪?中國經濟仍是全球「一枝獨秀」嗎?
  • 新華社批馬雲的文章,有一張配圖,內藏玄機!
    這次,馬雲是真的將為自己的隨意付出代價,感覺他有點飄。他之前確實挺厲害,被吹的也有點暈暈乎乎的。不過,在2019年已經有人提醒他了,那篇文章是人民網的一個評論,題目是:《沒有所謂的馬雲時代,只有時代中的馬雲》。文章的背景是在9月10日的時候,馬雲兌現10年前的諾言,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 給內需「火車頭」再加把勁
    專家表示,在經濟增長主要由供給端推動的當下,打開內需空間應是下半年政策的著力點,這就需要從穩定市場主體、增加就業、提高居民收入等方面著手,從而形成以有效需求促進供給、以高質量供給拉動需求的良性互動。專家表示,暢通經濟循環、生產需求循環,離不開供需兩端雙向發力。
  • 財經觀察:瑞士寄望內需拉動旅遊業恢復
    新華社日內瓦6月2日電  財經觀察:瑞士寄望內需拉動旅遊業恢復  新華社記者陳俊俠 李葉  受新冠疫情影響,作為瑞士支柱產業之一的旅遊業遭受重創。瑞士研究機構近日發布報告說,瑞士全境五分之一的旅遊相關企業面臨破產,超3萬名勞動者或將失業。面對衝擊,政府期望通過拉動國內市場消費等方式促進旅遊業復甦。
  • ...局:要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據新華社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聽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工作匯報,研究部署2021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審議《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選舉工作條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 每經15點丨馬雲談中國內需潛力:擴大進口是走向富強的標誌;丹麥...
    每經15點丨馬雲談中國內需潛力:擴大進口是走向富強的標誌;丹麥批准「北溪-2」項目丹麥段管線建設;貴州省委巡視組進駐茅臺 每日經濟新聞
  • 望海樓: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
    明年深化改革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的重點任務之一就是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必須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制度安排。擴大內需的目的和落腳點在於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國中等收入群體已超過4億人,中等收入群體家庭已達1.4億,位居世界第一。
  • 經濟日報評論員文章:想方設法釋放內需潛力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想方設法釋放內需潛力科學判斷當前形勢,著力釋放內需潛力,是有效對衝疫情影響、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的重要戰略。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這些重要部署,既為短期內應對經濟下行壓力釋放了明確政策信號,又為全年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保障。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內需穩,市場才穩;市場穩,經濟才穩。
  • 王高翔:強化內需引領 邁向更高質量發展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12月10日上午,「創新中國製造 培育消費動能」2020中國新消費論壇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辦,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高翔發表了名為「強化內需引領,邁向更高質量發展」的演講。王高翔結合我國目前政策分析了未來產業發展的熱點,提出了一系列建議。
  • 【新華社強烈譴責澳大利亞搜查新華社雪梨分社記者住所】新華社...
    【新華社強烈譴責澳大利亞搜查新華社雪梨分社記者住所】新華社發言人11日發表聲明,對澳大利亞情報部門人員近日野蠻闖入新華社雪梨分社記者住所,粗暴搜查並扣押記者採訪設備和個人物品表示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這位發言人說,《環球時報》9月8日有關報導的情況屬實。
  • 「鐵路+旅遊」撬動民生內需促經濟
    在這樣的環境下,中國鐵路面對消費升級的需求,深耕路網潛力,深挖人民需求,開通多條旅遊線路,創新打造「鐵路+旅遊」新模式,為帶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擴大內需市場、提高經濟活力提供了智慧和方案。「鐵路+旅遊」模式運作成功,關鍵在於服務。
  • 韓國擬放大招拉內需:周五四點下班 高鐵打五折
    圖為韓國首爾明洞購物街海外網2月23日電 據韓媒報導,韓國政府為拉動內需,擬引入每月一次周五四點下班的作息制度。韓國政府於23日召開擴大內需部長會議,公布了拉動內需、改善消費民生的方案。會議指出,目前韓國面臨消費心理萎縮、就業市場低迷的困境,經濟增長受限,需要積極開展擴大內需的政策。為引導民眾增加休閒娛樂方面的活動與消費,方案建議,每月指定一天為「家庭之日」,縮短該日的工作時間。維持總工作時長不變的前提下,將周一到周四的工作時間各延長30分鐘,周五提前2小時即下午4點下班。
  • 王志剛:大陸擴大內需是臺企機遇
    臺北世貿中心董事長王志剛17日在重慶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大陸提出擴大內需政策對於臺灣企業來說是機遇,臺灣的工商企業界對大陸市場也充滿期待。  他說,大陸提出保增長、擴內需政策,對全球企業均有巨大吸引力,臺灣企業界也積極配合這一政策。臺灣與大陸同根同源,更具親和力,也更了解大陸市場需求,因此臺灣企業較之於其他地區企業來講更具優勢。  此次率團來渝舉辦臺灣名品博覽會,王志剛稱這也是為讓大陸民眾更了解臺灣商品,向大陸民眾推介臺灣精品。
  • 盤活內需,南昌老城迎來爆發期
    老城才是內需經濟的釋放點高樓畢竟是城市的面子。老城的活力才是發展的裡子。南昌不是上海,建築上的一江兩岸可以形成,但產業的一江兩岸無法模仿:浦東之所以建成,是大型金融產業的剛性所需。經濟必須依靠內需拉動。南昌東部作為老城縱深區,聚集了大量實體企業和人口,正是內需的釋放點。根據經濟發展規律:要促進內需首先要引導人員流動和商品交換。交通順暢是其最關鍵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