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瑞士寄望內需拉動旅遊業恢復

2020-12-1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日內瓦6月2日電  財經觀察:瑞士寄望內需拉動旅遊業恢復

  新華社記者陳俊俠 李葉

  受新冠疫情影響,作為瑞士支柱產業之一的旅遊業遭受重創。瑞士研究機構近日發布報告說,瑞士全境五分之一的旅遊相關企業面臨破產,超3萬名勞動者或將失業。面對衝擊,政府期望通過拉動國內市場消費等方式促進旅遊業復甦。

  據了解,疫情期間瑞士酒店預訂取消率約為80%,4月酒店入住率僅為8%,創歷史同期新低。瑞士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3月入住瑞士酒店的外國遊客人數下降近70%。

  此外,瑞士蘇黎世國際機場報告稱,4月份旅客量減少99.6%,飛機上座率僅為20%。據日內瓦機場統計,疫情嚴重期間平均每天接待不到300名乘客,僅為正常接客量的0.5%,預計2020年將損失至少5000萬瑞郎(1瑞郎約合1.03美元)。

  經濟部門官員表示,預計瑞士2020年旅遊業營業額將銳減35%,到2022年才有望恢復正常。

  疫情導致邊境關閉,國外遊客大幅減少,瑞士旅遊業將希望寄於國內市場。瑞士官員呼籲民眾今年夏天儘量在國內旅行,支持本國旅遊業復甦,重啟經濟。

  為儘快恢復旅遊業,瑞士各州紛紛推出新項目,吸引本地遊客度假消費。格勞賓登州旅遊局局長馬丁·文岑茨說,各州景區已經做好準備展開一場針對國內市場的「營銷大戰」。

  與義大利臨近的瑞士提契諾州曾是瑞士疫情重災區,隨著疫情緩解,該州面向國內遊客推出景區優惠政策,開展「本土旅行」項目,為無法前往義大利度假的民眾提供「替代選擇」。瑞士東部的阿彭策爾地區則與州政府、酒店及瑞士鐵路公司合作,首次推出免費公共運輸政策,在該地區酒店過夜三晚以上的遊客都可以免費乘坐當地火車。

  隨著部分旅遊設施的開放,各景區將安全保障置於重啟工作的首位。如格勞賓登州東部的阿羅薩熊保護區設計了一條幫助遊客保持距離的通道;阿爾卑斯山少女峰地區的火車則面向遊客開放預訂座位甚至整節車廂的業務,幫助乘客減少相互接觸。

  為重振旅遊業,瑞士聯邦政府推出了針對性的救助措施。除向遭受疫情影響的旅遊業從業者發放補助外,瑞士聯邦議會在5月初舉行的新冠疫情時期「特別會議」上通過了4000萬瑞郎的旅遊業援助法案,主要用於支持該行業的市場宣傳活動。

  以日內瓦州為例,州政府擬向當地旅遊業提供450萬瑞郎貸款支持,防止更多企業破產。州政府表示,為吸引更多顧客,七八月份入住日內瓦酒店的遊客僅需支付正常房費的三分之一,其餘部分由州政府補貼。

  在航空業方面,瑞士政府宣布提供約19億瑞郎貸款擔保,幫助航空業渡過難關,其中近13億用於支持航空公司,6億用於支持地面相關業務。

  隨著瑞士疫情呈現平穩趨勢,旅遊業代表呼籲政府加快放鬆相關限制。5月24日在伯爾尼召開的瑞士第二屆「旅遊業峰會」上,瑞士聯邦主席索馬魯加說:「所有人都盼望著一個美好的夏天。」

  為響應旅遊業代表的倡議,瑞士聯邦政府日前決定自6月6日起開放所有營業場所,恢復山地纜車、露營地等旅遊設施的運營,並在保證人際距離的前提下允許300人以內的人群聚集。

  據當地媒體報導,部分議員提議推出更加強有力的激勵措施,如向在國內旅行的瑞士居民發放現金優惠券或給予稅收減免等,以加速旅遊業復甦。

相關焦點

  • 財經觀察|瑞士寄望內需拉動旅遊業恢復
    新華社日內瓦6月2日電(記者陳俊俠 李葉)受新冠疫情影響,作為瑞士支柱產業之一的旅遊業遭受重創。瑞士研究機構近日發布報告說,瑞士全境五分之一的旅遊相關企業面臨破產,超3萬名勞動者或將失業。面對衝擊,政府期望通過拉動國內市場消費等方式促進旅遊業復甦。
  • (財經觀察)明年經濟增長將重回正軌 內需擔當「發動機」
    (小標題)經濟增長主要靠內需拉動明年經濟增長靠什麼?內需!從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到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再到「需求側管理」,近期中央一系列部署已經釋放出強烈信號。
  • 瑞士旅遊業有望在6月恢復運營
    原標題:瑞士旅遊業有望在6月恢復運營 來源:駐瑞士聯邦大使館經濟商務處瑞士資訊4月30日消息,作為瑞士政府逐步從新冠病毒防疫封鎖限制措施「退出戰略」的環節之一,包括餐飲業在內的旅遊服務設施,有望於5月恢復正常運營。
  • 十一黃金周的相關數據,再一次證明了拉動內需的重要性
    消費欲望被有效激發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由於前期疫情的影響及本次超長的假期等原因的綜合影響,市場消費熱情終於被有效激發,雖說還沒有完全恢復的以往的全部水平,但也基本上恢復了7層的功力。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唯有拉動內需才能保證經濟持續增長目前的國際形勢可謂紛繁複雜,整體經濟發展動力也已經明顯不足。傳統三駕馬車(出口、投資、消費)中的出口及投資都勢必經受進一步的考驗,目前來看拉動消費才是短期內最好的應對措施。因此我們想要實現進一步的經濟增長,在創新技術的同時,一定要進一步強化內需的拉動。
  • 張惠明:內需拉動利好文旅,西南市場空間尤為廣闊
    張惠明:內需拉動利好文旅,西南市場空間尤為廣闊 2020年12月02日 15:35 來源:鳳凰網房產 鳳凰網房產訊:12月1日-4日,「錨定」2020第八屆鳳凰網全球華人不動產財經盛典開啟,300餘位國內外重量級嘉賓跨洋對話,解讀全球經濟與不動產變局
  • 蔡昉:拉動內需必須加大再分配力度 突破口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蔡昉:拉動內需必須加大再分配力度,突破口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作者:魯西 第一財經獲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近期,「雙循環」一詞成為業內討論和關注的熱點。Q:現在該如何拉動內需?您如何評價我們已經出臺的一些政策對內需的拉動作用?蔡昉:一個國家遭遇衝擊時,財政的刺激能力和救助能力,與儲蓄率特別是政府儲蓄率成正比。按照我們的儲蓄能力,積極財政政策的作用力度可以再大一些,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與美國等儲蓄率不如我國高的國家相比,我們的刺激力度稍微小了一點。
  • 上海海昌海洋公園恢復開放:浦東新區的旅遊業可依靠上海人的內需
    2020年4月18日,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已經恢復了開放,雖然目前依然了限流和限制人數,但是這裡面也算是上海市大型旅遊業項目恢復的重要一步。從上海海昌海洋公園的角度,即便只是服務上海本地人為主,也仍然有很大市場。
  • 財經觀察:韓國經濟釋放復甦信號
    新華社首爾12月14日電 財經觀察:韓國經濟釋放復甦信號新華社記者陸睿近兩個月來,憑藉企穩回升的出口貿易,韓國經濟逐漸恢復向好態勢,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重回正軌。韓國經濟依賴出口拉動,易受全球投資與貿易波動的影響,各項指標對判斷世界經濟形勢具有先導性意義。在一定程度上,韓國經濟回暖也為把脈世界經濟復甦趨勢提供依據。不過,由於疫情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外界對韓國經濟復甦的持續性仍持審慎態度。11月下旬以來,韓國國內迎來新一波疫情擴散,再次敲響防控警鐘。
  • 每日必讀:大興機場「晉升」旅遊景點 布達拉宮恢復對外開放
    第三階段,從7月1日起,將進一步允許其他外國遊客從雅典及各個城市入境希臘,直飛希臘所有機場的國際航班將恢復運營。3、瑞士寄望內需拉動旅遊業恢復,多景區針對國內市場開展營銷近日,瑞士研究機構發布報告說,瑞士全境五分之一的旅遊相關企業面臨破產,超3萬名勞動者或將失業。面對衝擊,政府期望通過拉動國內市場消費等方式促進旅遊業復甦。
  • 每經午時丨長徵八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新華財經觀察...
    每經午時丨長徵八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新華財經觀察:明年經濟增長將重回正軌,內需擔當「發動機」 每日經濟新聞
  • 經濟三駕馬車「瘸了」兩駕,外貿出口困難,內需靠誰拉動?富人?
    如今新冠肺炎正在國外肆虐,國內雖然已經恢復復工,但是出口業務又被按下「暫停鍵」,對於2020年來說,外貿出口業務顯然比較艱難,內需的拉動也要加快速度,靠誰來拉動內需?富人、工人還是農民?三駕馬車「瘸了」兩架,外貿出口或斷崖式下跌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消費、出口、投資。
  • 「財經翻譯官」內需是真的「香」
    內需為什麼會被這麼著重來強調?2020行至歲末,回顧一年,感慨良多。事實上,消費已經連續六年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即便是在疫情暴發初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今年前兩個月經歷了一輪「急剎車」,但從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來看,11月份已經恢復為同比增長5%,實現連續3個月同比正增長。而這其中,限額以上的通信器材類商品銷售增長40%以上,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均在20%以上。
  • 綜述:歐洲旅遊業遭受重創 將迎後疫情時代「新常態」
    歐盟內部市場委員蒂埃裡·布雷頓4月28日在歐委會視頻會議上說,新冠疫情暴發後,旅遊部門最先受傷卻最後恢復,預計今年旅遊業損失高達70%。「今年基本上是泡湯了。」希臘旅遊業聯合會負責人揚尼斯·雷索斯接受當地一家電臺採訪時說。旅遊業是希臘支柱產業,2018年佔國內生產總值20.6%,就業人口佔全國總就業人口的四分之一。
  • 重磅,文旅部首次公布旅遊業恢復時間!
    官方高調公布旅遊恢復時間表 2020年11月30日,文化和旅遊部聯合發改委、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財政部、交通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下發了關於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 財經觀察:2019年日本經濟形勢前景難定
    新華社東京1月2日電財經觀察:2019年日本經濟形勢前景難定新華社記者劉春燕 錢錚日本內閤府近期判定,日本本輪經濟復甦期已成為二戰後日本經濟復甦持續時間第二長的景氣擴張期。日本企業在2018年加大對固定資產的投資力度,成為拉動經濟復甦的動力之一。此外,東京被選定為2020年夏季奧運會和帕運會的舉辦地,賽場和住宿設施等建設促進了內需,改善了企業收益。同時,從外部環境來看,世界經濟正從國際金融危機後的蕭條中復甦,促進了日本出口增長。但是,專家們普遍認為,2019年日本經濟仍面臨諸多風險。
  • 2020年中國旅遊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疫情下旅遊業恢復快
    旅遊業,國際上稱為旅遊產業,是憑藉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遊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旅遊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遊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這三部分是旅遊業的三大支柱。
  • 2020年中國旅遊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疫情影響下的旅遊業恢復...
    旅遊業,國際上稱為旅遊產業,是憑藉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遊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旅遊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遊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這三部分是旅遊業的三大支柱。
  • 沒有了外國遊客,瑞士旅遊業元氣不足
    在新冠病毒危機的嚴重衝擊之下,瑞士旅遊從業者競相發揮想像力,以求得本土遊客今夏的光顧。但這不足以彌補外國遊客的缺失。估計近幾年內,瑞士旅遊業都無法恢復以往的常態。而對夏季旅遊業業績的預測也不樂觀,預估的酒店及其他旅遊住宿入住率將只能分別達到24%和42%。 根據瑞士西部高等專業學院(HES-SO)進行的一項研究,佔國民生產總值2.9%的瑞士旅遊業或將在2020年內遭受高達87億瑞郎的損失,並將導致近四分之一的旅遊企業破產。
  • 臺當局旅遊卡新政策出臺後 臺灣旅遊業內需也沒了
    【文/觀察者網王世純】「外需」不振的臺灣旅遊業又被新政策衝擊了「內需」,因為現在臺灣公務員可以拿旅遊補助去繳水電費了。臺灣目前有48萬人享受「國民旅遊卡」補助,公務人員每人每年合計補助總額為新臺幣1萬6000元,政府補助總額約每年新臺幣76億元,算上溢出效應增加的消費,每年大概創收100億新臺幣,是臺灣旅遊業內需的基本盤。
  • 新華社:內需是真的「香」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財經翻譯官】內需是真的「香」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內需為什麼會被這麼著重來強調?2020行至歲末,回顧一年,感慨良多。事實上,消費已經連續六年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即便是在疫情暴發初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今年前兩個月經歷了一輪「急剎車」,但從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來看,11月份已經恢復為同比增長5%,實現連續3個月同比正增長。而這其中,限額以上的通信器材類商品銷售增長40%以上,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均在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