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歷名山大川是旅行愛好者窮極一生對於自由的嚮往,同時也是對於到達一座城市或一個地方最好的見證,就像是你在一處城市留下了你的足跡,讓你的到來充滿了儀式感,其實登高望遠或遊歷名山不僅是現在的人們所喜愛的遊玩方式,在我國古代就收到文人雅士、遷客騷人的追捧,也算是傳承已久的休閒娛樂方式。
當人登高望遠、指點江山也要看登的是哪座山,可別小瞧這個選擇,登山在古人看來也是很有講究的,不僅是文人墨客即興而為,更多時候是一壺好酒、三兩友人,選擇一處名山,一路把酒言歡,再登頂吟詩作對,也留下了許多千古佳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正是徐霞客留下的千古名句,但是放在先進信息技術發達的時代看來,除了黃山其他的山都不值一提嗎?至少三山五嶽表示不服。
眾所周知,我國疆域遼闊,在這960多萬平方公裡的華夏大地上遍布著數量可觀的名山大川,其中最知名的,也是我國巍峨高山中的代表就是三山五嶽,人們也常常用三山五嶽來泛指中國各地的大好河山,三山是古代華夏時期的傳說之地,五嶽則是中華文化的興盛之所,很多人都知道五嶽是哪五座山,一旦問起三山,不少人就懵了,我猜肯定是各有各的看法。
我先來給普及一下五嶽,三山五嶽中的五嶽在我國歷史上就一直是享有盛譽的名山,分別是位於山西大同的北嶽恆山、衡陽南嶽衡山、西安西嶽華山、泰安東嶽泰山、登封中嶽嵩山,每座山都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恆山之奇、嵩山之峻、恆山之秀、泰山之雄、華山之險,早已聞名於世。
三山的話並沒有一個固定的說法,流傳在世間的版本有很多,第一種說法是華夏傳統文化中的龍脈有關,三山就是三條龍脈,分別為崑崙山脈(嫦娥奔月)、天山山脈(女媧補天)、喜馬拉雅山脈(盤古開天闢地),這種具有神話色彩的三山版本在有一定的可信度,也正是因為這些神話的加持才顯得更加神秘。
還有一種說法則是與我國獨特的道教有關,三山被認為是道教文化中的三座仙山,分別是蓬萊、方丈、瀛洲,經常看小說和電視劇的人應該都這些名詞比較熟悉,這些道教元素也時常出現,但也是僅限於傳說之中,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有點虛無縹緲的感覺,說到這肯定有一些人會說,這些山也是存在的,在中華大地上也能找到,現在用道教仙山命名的只是後人們尋覓到賦予的,真實性有待商榷。
最後一種說法應該是最能讓人接受的,也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就是廣為流傳的三座旅遊名山:黃山、廬山、蕩雁山,其中黃山的名氣肯定是最大的,一句流傳千古的詩句把這座山帶火了不知多少年,詩作者徐霞客對於黃山的評價是相當高的,認為只要看到黃山的風景,就等於是把五嶽的風景全看遍了,其實不然。
雖然說黃山具有非凡的魅力,人們對其的評價也很高,但是中國的名山大川何其之多,很多人窮其一生都走不完祖國山水,不說其他的至少廬山、蕩雁山在我眼裡就不輸黃山,我自己也認為對於大自然和一切未知的事物要保持著好奇又敬畏,我們所不知曉的東西太多了,不能以一座山來以偏概全,廬山位於江西九江,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這一美稱。
其中的三疊泉非常出名,更是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的說法,小編我自己也是有幸到這這裡一次,確實是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完全比我想像中的還要美,山峰在煙霧繚繞中有種縹緲的感覺讓人不僅神往,此外蕩雁山也是值得一去的地方,大龍湫、靈巖、靈峰更是雁蕩三絕,其中的靈巖飛渡更是一絕,既能感受山巒之美,還能體驗在兩峰之間拉一條繩子,人在上面玩耍的極限運動,小編我是覺得很刺激。
你們對三山五嶽有什麼不同的看法?認為蕩雁山和廬山比得過黃山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