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利思維的騙局:十年賺10倍,真的靠譜嗎?

2020-12-21 騰訊網

編者按:幸福的普通人比不幸福的牛人更幸福。

十年賺10倍,靠譜嗎?

假如你買了茅臺股票並拿幾年,就有10倍。

或者買特斯拉or蔚來汽車的股票,不到一年,你就能賺10倍。

「tenbagger」 一詞出自世界級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的自傳《成功投資》一書,意譯為「能翻10倍的股票」。

有人算了一下,假如你想在股市十年變10倍,每年「只」要26%回報即可。

於是,關於複利的傳說,又多了一個美妙的數字:26%。

然而,假如你相信如上「複利法則」,也許就掉入了一個謊言的陷阱

不止在投資領域,關於個人的「成長」和「精進」,也流傳著一年抵N年的夢想。

最近,有人問我:

一個人可以做到持續地每天進步百分之0.1或者說百分之0.05嗎?

如果可以或者說有可能達成的話,關鍵點在哪裡呢?難點在哪裡呢?

我回答:

不可能。

我小時候曾經得過一本武林秘籍,上面介紹了一種看起來很靠譜的方法,讓人學會「飛簷走壁的輕功」。

具體方法是:

挖一個大坑,在裡面墊很多層草蓆,一次墊到接近地面;

每天鍛鍊跳出地面,直至輕鬆自如;

取掉一張草蓆,繼續鍛鍊......

再取掉一張......

每層草蓆才多厚呀,這樣,你就神不知鬼不覺戰勝地心引力,掌握絕世輕功了。

可惜,少年的我胸無大志,沒有親身實踐。

你看,這是不是也是「複利思維」的一種簡化版?

「複利思維」,這個看似有些雞湯的話題,其實包含了「不確定性、連續性、對稱性、預測、冪律分布、肥尾、下注、決策、貝葉斯、長期主義」等好多個有趣的話題。

本文的觀點是:

絕大多數人對於複利的理解是錯誤的;

極少有人能夠靠複利獲利。

以下,是複利謊言背後的10個真相。

真相1:世界被隨機性主宰

未來是極度不確定的。

並不存在一個清晰的軌跡,讓你像爬坡一樣每天進步一點點。

先來看看隨機遊走假說。

這是金融學上的一個假說,認為股票市場的價格,會形成隨機遊走模式,因此它是無法被預測的。

1863年,法國的一名股票掮客朱利·荷紐最早提出這個概念。

1900年,法國數學家路易·巴舍利耶在他的博士論文《投機理論》中討論了類似觀念。

另一條主線是,愛因斯坦在他1905年的一篇論文中,從物理界的角度出發研究了「隨機過程」,揭示了布朗運動,間接證明了原子和分子的存在。

回到金融。又過了整整半個世紀,1953年,莫裡斯·肯德爾提出:

股票市場價格的變動是隨機的主張。

1964年,史隆管理學院的保羅·庫特納出版了《股票市場的隨機性質》。

1965年,尤金·法馬發表了《股票市場價格的隨機遊走》,正式形成這個假說。

1973年,普林斯頓大學波頓·麥基爾教授出版了《漫步華爾街》。

我很早以前看過這本書。很坦率地說,極少有人能夠第一次就讀懂並接受麥基爾苦口婆心的觀點:別瞎折騰了,買點兒指數基金吧!

即使你讀懂了,也不甘心照他說的做。

這本和我一樣老的書裡,許多洞見今天看起來也閃閃發光,例如談及對基本面的專業分析未必靠譜,作者寫道:

無數研究都顯示了與此類似的結果。放射科專家在觀察x光片時,竟然讓30%具有肺病症狀的光片從眼皮底下大大方方地溜走,儘管這些x光片已清清楚楚地說明了疾病的存在。

另一方面實驗證明,精神病院的專業人員竟然不能把瘋子從智者中分離出來。

隨機性是個太大的話題。

笨人很難理解隨機性這回事,而聰明人總覺得自己可以控制隨機性。

例如,我在澳門賭場裡觀察了一陣子,發現在押大小的賭桌前,假如連續出現了十次大,那麼:

新賭徒們就會繼續跟著押大,認為大的火氣正旺;

老賭徒們則會押小,他們認為根據大數定律出現小的概率更大了。

可惜,二者都錯了。新賭徒們迷信,老賭徒們犯了「小數」的謬誤。

一個公正的大小遊戲,每一次或大或小是沒有記憶的。

對於隨機性裡關於「無記憶」的這部分,人類的大腦很難接受。

例如,假如讓你扔100次硬幣,下面哪個結果更「真實」?

上圖左側是請某個人類「隨機」畫的,是有意識的隨機;

上圖右側是真正的隨機(應該是模擬的)。

看起來,是不是左邊更隨機一些?

因為右側有太多「連號」,看起來不夠隨機。

實際上,恰恰相反。

這就是人類對隨機性的偏見之一。

世界是隨機的,並不符合「決定論」,更不是線形的。

「複利思維」為什麼看起來如此有吸引力呢?

因為「複利」製造了一種虛幻的確定性。

我們的工作、生活、投資,大多是通過尋求事實和真相,來尋求生活中的確定性。

但是,什麼是確定性?

假如你不能在某個「確定性」之前,加上一個概率數值,那麼這個確定性就是一個大坑。

有次我聽見兒子在打遊戲的時候,和別人說「百分之百確認」,就很認真地對他說:

記住,以後不要說百分之百確認,哪怕某件事你非常非常非常確認,你也只能說我99.999%確認。

進而,你對於事實的「確定性」的判斷,本質而言,其實只是某種信念。

人類事務,就是由一大堆信念在隨機性的沙灘上堆砌而成的。

真相2: 連續性很難實現

複利有一個重要的假設,那就是連續性。

只要你每年賺26%,連續十年,你就可以......

下面,我們來看看連續性有多難。

我在《機會泵:如何管理你的運氣?》一文裡寫道: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現實中很少有福爾摩斯?

通常而言,福爾摩斯的神奇之處,在於他能夠做一連串推理,大致結構是這樣的:

因為A,所以B;因為B,所以C;因為C,所以D;因為D,所以E......

所以,兇手就是大魔王!

之所以極具戲劇性,是因為上述一系列推理,就像雜技團的疊羅漢,疊得越高,越有衝擊力。

然而,現實中很難見到雜技團的這種極度不穩定結構。

我們算個簡單的帳吧:

假如福爾摩斯的每一步推理的靠譜度高達80%(這算料事如神了吧,有這種預測能力去炒股票的話很快會成世界首富),那麼從A推理到E的靠譜度,就是:

80%80%80%80%=40.96%

也就是說,即使每次推理的準確率再高,經過多個環節的疊羅漢,也變成不那麼靠譜了。

對於隨機遊走的股市投資而言,「連續性」更難實現。

別說連續十年每年回報達26%,就連年化10%,也沒多少人做到。

有人根據wind數據分析,全市場只有33位基金經理,連續十年做到年化收益率超過10%。

那麼私募高手們呢?

據統計,10年期年化收益率超過10%的私募基金經理,僅有37人。

複利極大地高估了「連續性」。

時間並不是複利的朋友,更多時候是敵人。

時間「有先有後」的特性,讓我們容易將先發生的作為因,後發生的作為果。

時間「自動駕駛」的特性,讓我們容易以為事件的發生就像將一個雪球滾下山坡。

然而:

時間的先後次序,並不能決定前後的因果關係;

時間的連續性,更不能成為事件連續性的燃料或證據。

休謨早就說過,這麼想是很幼稚的。

作為「致富工具」的所謂「複利思維」,按照休謨的話說,是取決於我們的情緒、習俗和習慣,而不是取決於理性,也不是取決於抽象、永恆的自然定律。

讓我截取休謨的一段話,來擊碎複利的「連續性」謊言

「我們就可以問,它包含著關於數和量方面的任何抽象推理嗎?沒有。

它包含著關於事實和存在的任何經驗推理嗎?沒有。

那麼我們就把它投到火裡去,因為它所能包含的沒有別的,只有詭辯和幻想。」

真相3: 現實是不均勻的

複利的神話裡,還包含著一個假設:

這個世界是均勻的。

然而,現實不僅是不均勻的,而且連「不均勻」的那部分,也很不均勻。

這並非繞口令,而是聰明人對「不均勻」這個概念的多層級理解。

第一層級:理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第二層級:聰明人試圖用「正態分布」來馴服隨機性;

第三層級:理解冪律和肥尾;

第四層級:概率與賠率的不對稱性。(這是下一節的內容)

複利神話裡描述的那種「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年賺一點點,就能成長為巨人」的場景,在現實中並不會出現。

確切說,在現實世界,99%的時間你會感覺一無所獲,只有那1%的時間會感覺到收穫的喜悅。

即使聰明人理解了隨機性,也會過於相信正態分布的鐘形曲線,而忽視黑天鵝出現的頻率以及導致的破壞。

有些事情是正態分布,或者是薄尾,例如人的身高;

有些事情是冪律分布,或者是肥尾,例如人的財富。

正態分布與冪律分布最大的區別在於,某些現象中,正態分布嚴重低估了極端事件發生的概率。

再比如,當歐巴馬說「我國經濟09年以來增長13%」時,有可能真相是:

美國人只有最富的1%收入增長了;

剩下99%的人收入反而比之前略微下降。

原因是:

財富的分布並非正態分布,而是冪律分布;

美國1%最富有的家庭擁有的財富佔美國家庭財富總額的34.6%。

我隱約覺得,複利神話對人帶來的錯覺,可能與「小數法則」有關,同是賭徒謬誤。

反過來說,我們在有限的空間、有限的時間、有限的樣本量下,高估了大數定律的作用。

大數定律依然起作用,但收斂得可能很慢。如凱恩斯所說的市場非理性的時間比你破產的時間要長。

你也許可以用指數基金來投資,正如博格所說,別去草堆裡找針,乾脆買下整個草堆。

但是,萬一你選錯了草堆呢?

不確定性的一部分,正是分布的「不均勻」。

打個比方,就像你開輛車,打算來一次數千公裡的自駕之旅,計劃一天五百公裡,然後艱難而快樂地抵達目的地,享受挑戰自我的樂趣。

結果呢?也許前三天走得好好的,第四天就陷入一個沼澤地,完全動彈不得。

我想過一個問題:

假如一個難題是均勻的,那就不算一個真正的難題。

例如,我每天做一百道圍棋死活題,一年我就可以升兩段。這並不是一個難題。

問題是沒有這樣一馬平川的難題。

假如有,圍棋可能就不是一個很難的遊戲了。

其實,AI就將圍棋變成了一個均勻的難題。

所以滿大街都是隨便滅掉人類冠軍的圍棋AI了。

又比如「戈壁挑戰」那種人造的均勻的難題,也許只是另外一種精神按摩的商務人士廣場舞而已。

真相4: 回報是不對稱的

我們的世界有太多對稱性,例如對稱的身體,好與壞,陰與陽,正與負,人類對「對稱性」也有很高的期望值。

複利神話,也包含了「對稱性」的幻覺。

然而,由於以下兩個關於「對稱性」的真相,複利神話被戳破了:

1、現實世界裡,財富的委託代理機制的權利和責任是不對稱的;

2、在數學上,不懂期望值會導致概率與賠付之間的不對稱。

塔勒布在《非對稱風險》裡,提及了人類事務的對稱性原則,包括公平、正義、責任感、互惠性。

他尤其嘲諷了金融業的高管們拿別人的錢冒險賺自己的大錢。

該書譯者這樣寫道:

在權利和責任不匹配和非對稱的委託代理機制下,代理人只會考慮如何儘可能地延長遊戲的時間,以便自己能夠獲得更多的業績提成,而不會考慮委託人的總體回報水平。

塔勒布從數學的角度,在概率密度函數中突出了「矩」的概念,揭示了看似能夠產生「長期穩定回報」的投資策略其實隱含了本金全損的巨大風險。

看起來大概率低風險的收益,由於不對稱性(既有機制上的,又有期望值上的),忽視肥尾和黑天鵝,委託人最終會因遭遇爆倉風險而損失全部資產。

戴國晨在解讀《肥尾分布的統計效應》時總結道:

1、重視概率忽視賠付在肥尾條件下會導致更大的問題。

2、肥尾條件下對實際分布估計的微小偏離都可能帶來巨大的賠付偏差。

第一點好理解。例如我最近沒時間下棋,但會在網上看高手下棋並虛擬下注。我並不是總押獲勝概率更大的棋手,而是關注賠率,也就是計算期望值。

從投資看,就是:

一個大概率賠錢的策略不一定是糟糕的策略,只要沒有破產風險且小概率能獲得巨大收益即可,如尾部對衝策略(例如Universa);

一個勝率99.99%的策略也不一定是好策略,如果不能完全規避破產風險前期盈利都會歸零,如槓桿統計套利(例如長期資本)。

關於第二點,塔勒布給出的是數學解釋:

由於存在非線性關係,市場參與者的概率預測誤差和最終賠付誤差完全是兩類分布,概率預測誤差是統計量,在0到1之間,因此誤差分布是薄尾的,而賠付的誤差分布是肥尾的。

稍微總結以上三節,「連續性」的幻覺,對「均勻性」的幻想,「非對稱」的風險和回報,經常是財富的致命殺手。

在這三個「不確定性」殺手的圍剿之下,複利謊言走不了多遠,就粉身碎骨了。

真相5: 勤奮無法替代思考

希望每天進步0.1%,進而疊加出驚人的複利,與其說是一種幻想,不如說是試圖每天都獲得「即時滿足」。

複利神話,其實是一種反智的智力販賣。

為什麼呢?

因為要獲取世俗上的成功,除了運氣之外,你需要兩個步驟:

1、做正確的事情;

2、把事情做正確。

複利神話過於強調第二點,讓人忽略了第一點。

還有那種「每年只要賺26%,十年能變10倍」的說法,除了教會你一點兒小學數學,實在是害死人。

例如談起定投,假如你在一件錯誤的東西上定投,做得再正確也沒用。

在捕鼠夾上雕花,你做得再極致也沒用。

如果你沒有方向,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

真相6: 「種下樹」的驚險一躍

假如說種樹是你說的這種「每天長一點點」,然後長成參天大樹,枝繁葉茂,那麼這裡的關鍵點不是每天長一點點,而是「種下樹」這個「充滿驚險一躍」的大決策。

這類決策,很難外包。

這方面,投資和教育孩子也有點兒像,你應該做一名園丁,而不是木匠。

在一個充滿隨機性的世界裡,並不存在「設計和打造」的木匠。

對未來的預測,和算命沒什麼區別。

那些關於所謂周期預測的神話,當事人其實是像算命先生那樣,提前說了很多模稜兩可的預測。

人們總能從中挑出偶爾對的隻言片語。

連一個不走的鐘一天都能對上兩次呢。

「充滿驚險一躍」的大決策,仍然只是一個「信念」而已。

你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信念」,而不是捍衛自己的觀點。

並且,你需要有一種這樣的心態:種下樹,享受這個過程,哪怕你本人不能親身享受樹蔭。

真相7: 驚濤駭浪裡的貝葉斯

所以,厲害的人,本質上是個貝葉斯主義者。

他們能夠做到:

隨時在根據當前境況重新判斷;

打出無記憶的牌;

不介意自打嘴巴;

勇於自我更新。

他們絕非像驢子拉磨那樣,以為只要堅持轉圈兒就能每天進步。

例如亞馬遜的股票,自上市以來年回報率的確很驚人,但是並不是每天一點點穩定爬坡漲上來的,中途經歷過好幾次大跌,跌到讓人懷疑人生。

那麼,複利神話的「死磕到底」,不正好可以讓人抓住亞馬遜的這種大機會嗎?

問題是,你怎麼知道自己死死抓住的股票是亞馬遜?

在複利思維的「指引」下,有些人喜歡用「不斷攤薄、加倍下注」的投資方法。這是一個複雜的話題,但大多數時候對大多數人而言,這是錯誤的做法。

這兩年,特斯拉的驚人反彈,會讓很多人再次對「死磕到底」與「抓十倍股」產生幻想。

我只能說,從進化的角度,馬斯克是有益於人類的。

市場也給予了馬斯克和貝佐斯比巴菲特還高的回報。

但是造物主並不是自上而下地設計物種,而是自下而上地「演化」。

馬斯克是個好的創新者,但是他作為你的老公,就未必是好的。

當然很多女士會跳起來反對這一觀點。

不過我一貫的觀點是,女性在擇偶上的非理性,從進化的角度看,也保護了物種的豐富性,並且鼓勵了一些必要的冒險家。

這些冒險家以個體的非理性實現了人類群體的理性。

真相8: 牛人需要「北極星+雞血」

概括而言,「複利思維」鼓吹持續每天進步百分之0.05,只是追求一種所謂確定性的幻覺,稍微遇到一點兒風雨就被打散了。

此外,厲害的人還要能夠在沒有任何激勵、沒有任何「進步跡象」的情況下,依然每天打滿雞血。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呢?

秘密在於:他們既有心中的北極星,又敢於走入黑暗的森林。

此外,別忘了,我們人性和社會性。

牛人們會利用人性和羊群效應。

「北極星+雞血」,幫助他們對資源有更強大的獲取能力。

真相9: 一邊「滾雪球」一邊「補血」

複利思維描述的理想化的滾雪球,在現實中經常會掉血。

高手們需要一邊「滾雪球」,一邊「補血」。

例如特斯拉在中國建廠,蔚來汽車拿到政府投資。

都是生死一線間的「補血」。

為了擁抱大數定律,你需要長期在場,實現遍歷性。

所以投資人要講故事,要製造自己的傳說,要持續募集更多的錢。

他們懂資源聚集效應。

當然,這背後自然還有對「概率權」的理解。

職業投資人和業餘投資者最大的區別之一,在於職業選手有源源不斷的彈藥。

巴菲特有保險公司的浮存金,可以發債(不差錢的他今年四月在日本借了18億美金)。

他還強調所投公司有很好的自由現金流,他有一個極小的總部,只在乎旗下公司的經理人們把賺到的錢源源不斷地交上來。

據知情人士稱,高瓴2020年上半年正在從投資人那裡籌措可能多達130億美元的資金,準備抓住疫情之下經濟當中出現的新機會。

上一次融資是在2018年,最終募集到106億美元,創造了紀錄。

即使牛如巴菲特和高瓴,也在源源不斷地獲得資金,為下一次下注準備籌碼。

只有如此,無限遊戲才可以持續下去,英雄一直留在場上,大數定律發揮作用,財富因為遍歷性中的概率優勢、以及最大化的正期望值得以實現。

這才是「長期主義」背後的道理。

換句話說,他們一邊滾雪球,一邊不斷往前面的雪道上撒雪。

真相10: 西西弗斯向上滾雪球

那麼,批駁複利思維,這是否定了「滾雪球」的存在嗎?

巴菲特不是靠滾雪球成為首富的嗎?

人生也許像是滾雪球,可惜不是順著坡往下滾,而是像西西弗斯那樣往山上滾雪球。

而且,這雪球隨時可能砸下來。

指數型的崩潰,往往比指數型的增長「容易得多」。

所以,即使我們能夠有足夠耐心慢慢變富,慢慢成長,也不能令「變富」和「成長」因為「慢慢」而變得容易。

忘掉複利神話吧。

人類唯一可以什麼都不幹就增加的,只有年齡(也許還有體重)。

人生就像逆水行舟。

即使你只想做一個防守者,也要主動防守。

為自己種下一些樹。

也許惟一能夠每天進步一點點的,只有我們的心靈之樹。

最後

複利神話,是對「躺贏」的另外一種包裝。

很不幸,這個世界並沒有「躺贏」這回事。

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的複利式增長的傳說,甚至包括那些巨無霸公司。

然而,我們並不能以此逆向推導,得出脆弱的「因果關係」,去找成功者的秘籍,指望自己也能實現「十年十倍」的神話。

說起因果,休謨否認「每一個事件都有原因」這一命題的必然性。

那麼,怎麼看「菩薩畏因,凡夫畏果」?

倒是可以從「可證偽性」來看這句話:

菩薩畏因

別去做那些會炸掉的事情。

但是也別指望能找到並複製「成功者」的「因」。

凡夫畏果

即使你種下了善因,而沒有得到善果,甚至得到惡果,也要坦然接受。

那些沒有殺死你的惡果,往往能幫助你更新自己的信念。

大多數人是要當普通人的。

幸福的普通人比不幸福的牛人更幸福。

關 於 本 文

作者:老喻在加

來源:孤獨大腦(ID:lonelybrain)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創平臺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複利的謊言:十年賺10倍,靠譜嗎?
    假如你買了茅臺股票並拿幾年,就有10倍。或者買特斯拉or蔚來汽車的股票,不到一年,你就能賺10倍。「tenbagger」 一詞出自世界級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的自傳《成功投資》一書,意譯為「能翻10倍的股票」。
  • 複利的謊言
    來源:正和島作者:老喻來 源:孤獨大腦(ID:lonelybrain)十年賺10倍,靠譜嗎?假如你買了茅臺股票並拿幾年,就有10倍。或者買特斯拉or蔚來汽車的股票,不到一年,你就能賺10倍。「tenbagger」 一詞出自世界級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的自傳《成功投資》一書,意譯為「能翻10倍的股票」。有人算了一下,假如你想在股市十年變10倍,每年「只」要26%回報即可。
  • 複利的謊言:時間並不是複利的朋友,更多時候是敵人
    十年賺10倍,靠譜嗎? 假如你買了茅臺股票並拿幾年,就有10倍。 或者買特斯拉or蔚來汽車的股票,不到一年,你就能賺10倍。 「tenbagger」 一詞出自世界級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的自傳《成功投資》一書,意譯為「能翻10倍的股票」。 有人算了一下,假如你想在股市十年變10倍,每年「只」要26%回報即可。 於是,關於複利的傳說,又多了一個美妙的數字:26%。
  • 複利的謊言|【經緯低調分享】
    以下,Enjoy: 十年賺10倍,靠譜嗎? 假如你買了茅臺股票並拿幾年,就有10倍。 「tenbagger」 一詞出自世界級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的自傳《成功投資》一書,意譯為「能翻10倍的股票」。
  • 「夜讀」一夜暴富不現實,高回報意味著高風險……複利思維了解一下!
    這是經濟學中典型的複利思維。02什麼是複利思維?我不想探討如何進行房產投資,但我想講講複利思維,那什麼是複利思維呢?為什麼說吳曉波是普通人利用複利思維實現財務自由的典型?有什麼財富秘訣嗎?沒有,就是很簡單的複利思維的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認真做。如此而已。05既然按照複利思維的效應,掙錢很容易,為什麼還有很多人掙不到錢?
  • 十年前買入一百萬元茅臺,堅定持有,到現在能賺多少錢?
    大家知道,投資分為單利和複利,其中複利也就是利滾利,這是很恐怖的。貴州茅臺大家都知道,十年來一路向上,堅定不移。最近甚至有分析師提出了「酒黃金」理論,也就是買茅臺就像買黃金,我覺得簡直是連分析師都開始瘋了。
  • 樂享紅包賺錢是真的還是騙局 樂享紅包靠譜不能提現嗎
    很多人可能聽說過樂享紅包,其實人們一般關注的點就是是不是真的,能不提現,才是重中之重,下面就和小編來看看樂享紅包的詳細介紹吧!  樂享紅包是真的嗎?  先和大家講解一下手機試玩app方面的基礎知識吧。
  • 網上招聘淘寶客服兼職是真的嗎?靠譜嗎?淘寶兼職客服怎麼做
    「網絡網上兼職淘寶客服是真的嗎?淘寶兼職客服怎麼做,一個月多少錢?」對於平時空餘時間不多的上班族、學生來說,網絡刷單兼職是一個很不錯的賺錢行業,對於時間更為充裕的寶媽來說,淘寶兼職客服更為合適。雖然網上有諸多騙子利用淘寶兼職行業進行詐騙,也有律師說淘寶刷單兼職是一個灰色產業,但是哲學家黑格爾也說了,「存在即合理」。
  • 好玩吧挖礦騙局續:好玩吧挖礦能長久嗎?好玩吧上市騙局揭秘!
    好玩吧是資金盤騙局這個本質早在去年9月的時候我就已經說過。好玩吧騙局揭秘:好玩吧挖礦能賺錢嗎?要知道,好玩吧是2019年初上線的,比趣步晚一點,至今也1年多了。很多小白奇怪,尤其是對於趣步,環保幣,好玩吧這三個老牌資金盤。
  • 賺錢的真相:一語道破富人思維的騙局
    賺錢的秘訣,關鍵是先要擁有富人思維,認知到了,錢也就到了,聽懂掌聲。你是否常常聽類似的觀點?真是如此嗎?其實是否定的,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這件事。做這期視頻挺猶豫的,其實會砸了不少人的飯碗,甚至得罪不少同行。
  • 世界第八大奇蹟「複利」讓普通人也可以投資理財
    我們學習投資理財的目的,不僅是為了不讓錢貶值,更重要的是,可以藉助一個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複利)的力量來創造更多的財富。什麼是複利呢?簡單來說就是把本金產生的利息加入原來的本金去投資,再生利息,不斷重複,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利滾利。
  • 掛機賺錢平臺靠譜嗎?小編給你分析一下你就知道!
    網際網路上賺錢,靠的就是思維和執行能力。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腳踏實地,最後才能夠發家致富。一味地想走捷徑的人,中途也許會賺到點錢,但是到最後一定是一無所成。有的人想走捷徑、想偷懶,那麼就會有人給你做套,這就是人性所在。
  • 閃電雞靠譜嗎是不是騙局 閃電雞是幹什麼的怎麼玩介紹
    閃電雞app是一款既能網購省錢又能賺錢的軟體,許多用戶都加入其中了,那麼閃電雞靠譜嗎?閃電雞是不是騙局2019?下面小編為您詳細的介紹一下閃電雞app。  閃電雞靠譜嗎是不是騙局?  靠譜,大家進入下載了解一下就知道了。  閃電雞平臺是直接連接淘寶網的,在閃電雞平臺上可領淘寶網商品的眾多隱形優惠券,購物更便宜。
  • 抖音主播保底是真的嗎 加公會能拿底薪是真的還是騙局?
    抖音主播保底是真的嗎?加公會能拿底薪是真的還是騙局?有底薪,這是公會對主播的一種扶持政策,尤其是新人時期的信心扶持,但是一般都有責任和時長的限制,並不是開播了就有保底的。 抖音主播保底是真的嗎?加公會能拿底薪是真的還是騙局?
  • 網購酒水均是假酒,中國的酒,真的這麼不靠譜嗎?!
    作為一名酒業人士,每次與普通消費者打交道時,經常會被問:「這瓶酒是真的嗎?」,「如何分辨真酒和假酒?」此時,心中只能呵呵了。不知道從何時起,中國消費者對「酒」築起了一道高高的防線。據調查,真酒還是假酒,是中國消費者在購買酒時面臨的最簡單、也是最大的問題。消費者似乎已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說到酒,條件性反射就是假酒。假酒已然成為中國永遠的痛。
  • 複利的魔力
    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掌舵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投資公司從1965年至2019年的55年光陰裡,伯郡的市值年均複利回報率為20.3%。巴菲特用55年的時間使得期初的1美元變成了3744062美元;我們不必要求印第安人能夠達到巴菲特的投資收益水平,但也可以計算下看看複利的威力。
  • 資本故事10:麥道夫騙局&趙丹陽與巴菲特的午餐
    世界上最牛的旁氏騙局——前納斯達克主席,從1990到2009長達20年,涉案金額600億美元。2009年6月29日,阿道夫向自己的兒子坦白,自己從未做過任何投資,只是把新投資者的錢回報給老投資者。隨後,隨後被自己的兒子告發,美國宣判70歲的麥道夫150年監禁(美國這個制度很奇怪,有熟悉美國法律的朋友能解釋一下嗎?)
  • 星球聯盟賺錢是真的騙局嗎 星球聯盟怎麼快速賺錢攻略分享
    星球聯盟賺錢是真的嗎?星球聯盟是一款日常上網就可以輕鬆賺錢的app,目前還是非常不錯的,那麼這是真的假的,是不是騙局,下面小編在此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星球聯盟賺錢是真的嗎  星球聯盟不是騙局哦,小賺也沒什麼錢,也不知道有什麼可以被他騙的,總之一句話,不去任何投資和衝錢就行了,至於星球聯盟提現是真的嗎這個問題來說,就小賺自己的幾次提現來看,星球聯盟提現絕對是真的,大家可以看看小賺的提現圖!  星球聯盟怎麼賺錢?
  • 複利的四個層級(投資經驗的分享),文末有彩蛋
    如果以年為時間單位來兌現每個格子的大米數量,相當於年化收益率為100%;第三,0.01的複利。每天進步一點和每天退後一點的長時間複利差距。例如:1.01的365次方為37.78;1.00的365次方位1;0.99的365次方為0.025;三者相差37.78倍和1511倍。
  • 投資指數基金,複利從哪裡來的呢?
    多來幾次,就會有低買高賣的複利效應。第二種複利:公司盈利再投入但是在實際投資過程中,很長時間裡,我們都是在持有指數基金。如果只是持有指數基金,還會有複利效應嗎?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先來看一個糖果鋪的例子。康乃馨開了一個糖果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