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勞創造價值,智慧共享收益,我是E東山,歡迎來到金值成長。
目前恰逢市場所謂的「牛市」,為了幫助身邊的朋友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投資朋友降降牛市的熱,保持些清醒的頭腦,不要被牛市的歪風邪氣帶歪了,所以就寫了一個大家都希望能實現的主題,複利的四個層級。我堅信,如果你能看懂這四個層級,能認識到這四個層級,能學會應用這四個層級,實現複利並不是遙不可及,而且也不會輕易被複利的收益所迷惑。我還那句話,任何只講美好的結果而不講過程和風險的人都是居心叵測。
很多投資者初入到股市,估計聽到過最多的名詞就是「複利」,這個號稱被愛因斯坦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現象,其威力堪比原子彈。的確,按照目前行業廣泛運用的案例,我們也可以一窺究竟。
目前關於「複利」最知名的案例有三個:
第一,股神巴菲特。投資50年左右的時間,年化收益率為20%,最終成為世界頂級投資家並多次榮登世界首富,被行業封神;
第二,棋格放米粒的故事。相傳一個大臣和國王下西洋棋,相約如果國王輸了就在每一個棋格放米粒,按照幾何級的法則,比如第1個格放1粒;第2個格放2粒;第3個格放4粒;第4個格放8粒;第5個格放64粒,以此類推,第64格放的米粒數已經超過了全球數百年的大米產量。如果以年為時間單位來兌現每個格子的大米數量,相當於年化收益率為100%;
第三,0.01的複利。每天進步一點和每天退後一點的長時間複利差距。
例如:1.01的365次方為37.78;1.00的365次方位1;0.99的365次方為0.025;三者相差37.78倍和1511倍。
很多投資者曾經都天真的認為連續抓漲停板的難度和概率都難以長期實現,但是每個交易日保證1%的收益率概率還是非常的大,畢竟每天超過1%漲幅的股票非常多,這樣操作一年就能超過20倍收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有這樣想法的投資者相信後來都對自己的異想天開嗤之以鼻。反過來,如果每天只賠1%,那一年下來,資金也就所剩無幾。
很多投資者看到這樣的案例,都會熱血沸騰,都會折服於複利的巨大威力,甚至很多投資人就是看到或聽到這樣的案例或課程才進入股市,成為一個初級的價值投資者,說白了也是韭菜一顆。
複利不單單是持續穩健的收益這麼簡單,複利也不是價值投資的專有名詞,滿足複利投資必須具備至少4個層級:
第一, 投資時間的複利。
從歷史案例和大數據統計來看,長線價值投資的複利成功率要遠遠高於短線連續交易的成功率。要想在資本市場大概率掙到錢,對於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說價值投資是最好,甚至是唯一的選擇。但是為什麼很多投資者不願意選擇價值投資的方式呢?並不是價值投資要有多高的門檻或要求,主要是因為價值投資需要投資者擁有強大的自控力和耐心,不貪婪,不恐慌,不追高,不懼跌,在熊市信心滿滿,在牛市波瀾不驚,這樣的心態真的不是一般投資者具備的。
所有剛開始進入資本市場的投資者每天都會緊盯大盤和個股,天天關注各種消息和資金,時時分析各種曲線和參數,設定範圍很窄的止盈線和止損線。即便站在上市公司基本面的角度,但所有的操作行為卻受到市場情緒的嚴重影響,屬於偽價值投資者。而出現這一切問題的核心原因就是急,要快速掙錢,要天天掙錢,要時時掙錢,生怕錯過每一個交易日,甚至希望股市天天開門,交易能持續24小時。
這類投資者在乎的是交易的頻率,目的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收益率,這本身與價值投資不符,自然成功的概率很低。如果按照股市「721」比例的原則,每成交一次,成功盈利的概率為10%,交易次數越多,越頻繁,成功的概率就越低,那些你叫的上名的投機高手基本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你模仿不來,也學習不來。
所以,對於絕大多數投資者而言,要想通過複利的方式獲取高額收益,首先得具備時間的複利的能力,控制自己的欲望,堅信自己的選擇,相信時間的價值,畢竟股神的年化收益率也才20%,但就這20%成就了世人無法達到的高度。
說幾個上市公司上市以來的分紅在投資的收益率:
截止到2020年6月底:
保利地產:2006年7月份上市以來年化投資收益率22.42%;
大華股份:2008年8月份上市以來年化投資收益率27.61%;
格力電器:1996年11月份上市以來年化投資收益率24.21%;
貴州茅臺:2002年8月份上市以來年化投資收益率29.97%;
海螺水泥:2002年2月份上市以來年化投資收益率21.38%;
恆瑞醫藥:2000年10月份上市以來年化投資收益率28.77%;
A股能取得這樣收益率的股票並不少,如果你不在牛市的中高部買入這些股票,你的年化投資收益率基本在2-3年左右就可以實現巴菲特級別的收益率,但是為什麼很多人不買呢?
讓你現在買入貴州茅臺、海螺水泥、恆瑞醫藥,你會買嗎?當然不會,因為各種各樣的投資人會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但是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卻沒有在股市賺到1分錢,都淪落為股市的韭菜。
時間是成長的計量器,時間是成長的磨刀石,縱使你實體經濟碩果纍纍,但在全新的資本市場能控制自己情緒甚至是改變性格的人屈指可數。
想要享受時間自由,首先要學會直面時間、了解時間、服從時間、尊重時間進而掌控時間,利用時間,最終獲取時間,享受自由。
時間對於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想要繞開時間,提升投資效率,幹一夜暴富、處處豪賭的事情那是神幹的事情,請首先把自己當人,人做明白了,時間會證明你的能力、業績,歷史會給你最公正的評價。
所以複利投資的第一步:學會時間的複利。
第二,投資能力的複利。
投資是一個成長的過程,絕大多數投資人都是非科班出身,基本上是投資小白,純韭菜一枚,滿腦子都是股神,滿腦子都是超短線方法、感覺每天僅靠點點滑鼠就能獲取財富自由,在這種堪比傳銷營銷的影響下,盲目的開啟了二級市場的投資之路,有的涅槃重生,有的樂極生悲、有的風中秉燭,有的命懸一線,有的垂死掙扎,有的痛定思痛,有的置之死地而後生,也有萬劫不復甚至付出了家庭、財富和生命的代價,讓人唏噓不已,而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天天上演,不絕於耳。
資本市場是和平年代和經濟繁榮時代下最大、最殘酷的無硝煙的財富爭奪戰場。
每一個投資人都是這場戰爭的一位將軍,你手中的資金就是你的士兵,每一次投資都是一場戰役。歷史上有太多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的奇葩案例,而資本市場上這樣的蠢人更是數不勝數,甚至成為主流,成為絕大多數。要想成為身經百戰的將軍,甚至是一方諸侯就必須要經歷痛徹心扉的苦難成長,具備百折不撓的再戰精神,這一切都是能力的增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能經驗的不斷積累,能力同樣也呈現複利的增長,最終進入投資的快車道。
我為何進入資本市場?因為股權投資?因為通貨膨脹?因為經濟發展?因為核心資產?
NO!全都不是,就是因為賺錢,能在短時間內賺錢。每月一個漲停板,一年10萬可翻倍;每周一個漲停板,一年10萬變別墅;每天一個漲停板,一年收益抵首富。跟著莊家走,別人吃肉我喝湯等等,什麼投資某個股票10天收益150%;跟著這個老師抓牛股,8個漲停立翻倍;獨家內幕消息,讓你穩賺不賠等等,即便現在,你隨便在網絡上搜一下股市投資,這樣的廣告和彈窗幾乎佔據了百度搜索的前10頁,為什麼呢?
但凡告訴你誘人的結果而不講過程和風險的股市宣傳都是詐騙。
我當初就是在這樣鋪天蓋地廣告的長期耳濡目染和牛市期間身邊人鳥槍換炮的感官刺激下開始進入市場,開始了每個人都需要經歷過的韭菜之旅。
這個環境幾乎都是在所謂的「牛市」,因為熊市的悲慘投資收益率根本無法吸引無腦的新股民和新資金。
這是所有新進投資人能力成長的第一關:因為看見,所以相信。
這裡推薦大家看看我之前寫的文章:牛市,股市最大的騙局
在牛市靠運氣掙到錢的幾乎都在熊市憑實力虧光。
A股的牛市是最大的投機市場,是散戶的絞肉機,是財富的收割器。牛市不是對價值的定義,而是新進資金對估值的重新定義。
上市公司沒有牛熊這一說,只有資本市場有牛熊這一說。所以在牛市分析企業的基本面基本都是本末倒置,空中樓閣。明白這個道理,我用了3年多的時間,也在所謂的牛市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牛市是價值投資者提前變現的歷史時機,牛市是各類大佬開班授課的高光時刻,牛市是各路遊資輪番操縱的收割季節,牛市是各種機構融資收費的黃金時期。
估計你從沒見到如此評論牛市的人,畢竟看到太多,想的多些罷了。這樣的看法必然讓很多投資人嗤之以鼻。沒關係,人很難在教育中成長,人在教訓中成長速度最快,畢竟不向市場交學費是很難獲取投資的真經。
在資本市場,你所看見的大部分都是假的,都是陷阱,都是做給你看的。
投資能力成長的第二關:不斷失敗,不斷懷疑。
大師的方法不靈,市場的預測不準,手中的資金不增,投資的信心不穩。投機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極度的興奮和極度的恐慌,買中了收益立現,買車買房不是問題;買不中,資產縮水,遇到持續跌停的股票甚至都無法抽身。所以投機人每天都在情緒的極大波動中,如果你能做到與市場情緒同步,要麼瘋狂要麼死亡;如果情緒與市場情緒不同步,就會每天生活在憂慮當中,心力交瘁。很多投機者根本做不到這一點,這也是投機失敗率非常高的原因之一。
投資能力成長的第三關:分析價值,投機估值。
很多投資者買入市場公認的價值型股票,比如銀行業的龍頭招商銀行,保險業的中國平安,白酒業的貴州茅臺等等,一旦經過自己各種方法分析買入後就認為自己的買入價格就是底線,只要虧錢就是上市公司垃圾,就是股市垃圾,反正就不是自己的錯誤。這就是典型的分析長期價值,投機短期估值的表現。
投資能力成長的第四關:立足價值,重視估值。
對於穩健型價值投資標的,比如銀行業、部分消費股和醫藥股的龍頭企業,就屬於穩健型價值投資標的,首先這類型上市公司具備強大的壁壘,後進的上市公司短時間內很難超越;第二,靠市場容量和企業的規模能維持正常的業績增長;第三,上市公司經歷過資本市場的考驗,已經形成價值型底部資金,建立起成熟的估值體系,估值呈現明顯的牛熊特徵,這樣的股票投資也相對最簡單。
投資能力成長的第五關:著眼發展,忽視波動。
對於成長型價值投資標的,市場往往對其未來的發展會提前給予肯定,資金也會提前拉升股價,主要是拉升估值,而這部分高估值需要靠未來的業績變現來一步步抵消。比如當前的疫苗概念股和免稅概念股,目前都在等待企業的科研成果和財務報表來證明市場的預測。然而這種股票對成果的變現存在時間周期,時間周期越長,估值波動的範圍也越大。就像我告訴你明天彩票能中獎,你會激動的一夜睡不著;告訴你一年後能中大獎,激情幾天後你也就回歸正常生活了。
投資能力成長的第六關:投資股權,掌握核心資源。
經濟的高速發展就是企業的高速發展,社會的財富是由企業創造的,社會財富的傳承也是由企業完成,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優質核心的社會資源會越來越少,核心資源創造價值的能力會越來越強,也是未來對抗通貨膨脹和產業革命的中堅力量。
隨著社會資源不斷的集中,未來中小型企業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小,存活越來越難,尤其是在人工智慧和網際網路+的科技趨勢下,很多普通行業都將會被消滅,未來沒有技術、沒有行業經驗的人將很難在職場中生存。
股市不是用來炒股的,而是通過二級市場購買核心上市企業的股權,進而間接的掌握社會的核心資源。比如銀行業的牌照資源、白酒業的品牌資源、消費業的渠道資源、科技業的智慧財產權資源等等,甚至是上市公司的核心管理層的人才資源,他們可是經濟社會的精英和佼佼者。
投資首先投的是自己,投資自己的能力,能力的成長也會呈現複利增長趨勢。就跟老師常說的一句話,任何讀過的書都不會白讀,任何犯過的錯都不會白犯,任何走過的路不會白走,只是很多人不汲取經驗教訓罷了。
投資能力的複利增長是投資盈利複利增長的基礎和保障。所以要想實現複利增長,首先要先實現投資能力的複利增長。
這一關很難,付出的學費和代價會很大,但是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這一關我們都需要去過。當你不再問我該買什麼股票,不再問某支股票明天該怎麼走,說明你已經開始上道了。
所以複利投資的第二步:學會能力的複利。
第三,上市公司複利式盈利。
很多價值型投資人取得不錯的投資收益往往都是長期持有一支或者某幾支股票。現行市場上比較知名的投資案例往往集中在格力電器、萬科、貴州茅臺、招商銀行、中國平安等大藍籌股票。通過長期持有,這一類型投資者中的佼佼者甚至經過多年的分紅和送配股,購買成本都已經成為負數。
股價持續上漲,從長期看是因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保持持續上漲,即每股收益呈現持續上漲的趨勢。而上市公司做到每股收益呈現持續上漲是其實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這樣的企業都集中在賽道優質龍頭行業的主要原因。
每股收益呈現持續上漲其實就是一種每股收益的複利增長,是一種幾何級的增長態勢。很多投資人只看重短暫的企業盈利,而常常忽視企業長期的盈利能力。對於一家成熟和成功的上市公司而言,能保證長期、穩健的盈利能力才是公司最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而滿足這一條件一般需要兩個因素:
第一:足夠大的市場和足夠好的賽道。只有市場容量足夠大,上市公司才會有長遠的發展,才會取得複利式的業績增長,即存量市場足夠大。
第二:上市公司具備強大的技術和品牌壁壘。可以在存量市場保持長久的競爭力,也可以通過技術革新不斷的更新傳統市場,創造新的增量市場。
第三:就是同時具備以上兩種情況的企業,尤其以醫藥和部分消費行業為代表的企業。
上述三種情況基本代表上市公司的三種類別。金融業就是靠市場、靠規模、靠經濟體的存量和增量不斷的發展;而製造業,尤其是高科技產業就是靠不斷的技術創新來革新原有市場創造新的消費市場。
一家上市公司如果每年能取得正收益,意味著它的每股收益也會快速增長。以醫藥行業的龍頭企業恆瑞醫藥為例:
2006年至2019年,恆瑞醫藥的淨利潤增速取得了驚人的成績:
恆瑞醫藥在過去4年間,年化淨利潤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26.07%,這就相當於你每年的投資收益率為26.07%一樣。我們都知道,股神巴菲特的年化投資收益率為20%左右,可見恆瑞醫藥創造利潤的能力在階段時間內勝於巴菲特。
價值投資取得複利增長之所以難,是因為我們很難保證連續的投資收益率;
投資可以瞬間進行股權切換,但是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無法短期變換。對於一家企業而言,取得長期的淨利潤增長率會更難。假如一家企業第一年淨利潤為100億,每年保證25%的速度增長,在第四年,淨利潤就應該達到200億元,相當於翻倍;第六年達到300億元,第九年達到600億元,這是非常的困難。這就需要企業每年不僅僅要保證原有的市場規模,同時還要不斷的開發新的市場份額或者創新新的市場領域,同時還要跟同類型競爭者不斷的去競爭。
上圖可以明顯的看出恆瑞醫藥的淨利潤增速呈現指數型,這是典型的複利式業績增長。這也是價值投資的最大魅力和複利投資的核心基礎。
2006年至2019年,恆瑞醫藥的淨利潤漲了25倍多,如果保持估值不變,即恆瑞醫藥的股價也要增長25倍。
2006年年初至2019年年末,恆瑞醫藥的股價分別為0.56元和72.76元,整整漲了近130倍。這裡面估值對股價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一切估值都是以價值為基礎。
恆瑞醫藥強大的研發能力和不斷積累的市場份額給予了資本市場極大的確定性,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和醫藥產業的蓬勃發展,市場也給未來的恆瑞醫藥充足的信心,導致恆瑞醫藥的估值也水漲船高,最終培育出一個標準的價值投資標的。
如果一家企業上一年虧損50%,今年盈利100%,從數據上看淨利潤沒增沒減,但是盈利能力的不穩定,導致資本市場對其信心也不穩定,導致整個估值系統不穩定,呈現忽高忽低,高可以達到數百,低可以變為負的幾百,越是這樣的股票越是證明其企業的核心能力缺乏(除周期性行業),無法穩健長期的佔有市場。但是這樣的股票卻更容易吸引普通投資者的眼光,畢竟從不賺錢到突然賺錢還是有非常多的故事可以講,而散戶就是喜歡聽這樣的神話故事。
強者恆強。現實中任何企業或者個人如果都能保持複利式增長,那麼他最終的成果也會呈現複利式增長,達到強者恆強。
俗語講過,不怕慢,就怕停。現實中有多少投資人投資失敗不都是一味的提升收益率快速增加本金而忽略時間對於穩健而可控收益率的巨大威力。所以,企業的發展需要腳踏實地,而投資更需要腳踏實地。
每天做10個伏地挺身,每天增加10%,第365天就需要做6500多個,但是持續的增加會給你的身體和意志帶來質的變化,其成果要遠遠超過6500個量的意義。
所以投資由量變到質變需要一個長期而困難的過程。
價值投資收益複利增長的前提是企業淨利潤的複利增長,這樣可以降低多次選股的風險。
股價(複利增速)=估值(確定性增速)*價值(淨利潤增速)。
目前,恆瑞醫藥滿足投資時間的複利增長,投資能力的複利增長,企業淨利潤的複利增長三個層級,但是就是這三個層級足以讓長期持有恆瑞醫藥的投資人賺的盆滿缽滿。
所以,選好一個行業、選好一個企業是價值投資的關鍵,尤其是長期價值投資的核心要素。恆瑞醫藥到達天花板了嗎?我看遠遠沒有,雖然數年來這樣的判斷我聽過太多,但是就憑著抗癌領域的空白和恆瑞醫藥的研發能力和市場佔有率,達到天花板還維持尚早。所以堅持是資本市場看似最不屑也是最難達到的一種境界。
第四:稀缺性導致的估值增長複利。
有人問我,既然你講了複利的前三個層級,那麼我該怎麼選股呢?這裡,我先反問一下,你怎麼可以不選這些股呢?
雖然你能說出一堆理由來支持你選擇的股票和投資標的物,你也可以看不上我選擇的品種,但是我選擇股票的方式已經從挑選變成了剔除。
比如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寧波銀行,五糧液、貴州茅臺、瀘州老窖、恆瑞醫藥、華蘭生物、寧德時代等等,請給我一個剔除他們的理由。我可以根據估值的波動調整倉位,甚至部分股票長期持有,無視牛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已經不需要故事,只需要一個穩定、健康、持久的投資標的物,需要跟絕大多數的價值投資者站在一起,無謂激情,無視新高。
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這個道就是價值投資者的共識。聞道有先後,價值有高低,越早明白投資的真諦,就越早獲取「道」的時間收益。
價值投資的精髓就是認識價值的時間成本,有點像開悟。比如貴州茅臺,2010年,我認為貴州茅臺有價值投資的機會而買入。2015年,你認為貴州茅臺有價值投資的機會而買入,而你買入的價格要遠遠高於我,一定程度上是你認可了我之前的價值選擇,只不過時間存在先後,這就是認識價值的時間成本。而我堅持持有,沒有賣出,是我成就了你當前價值的基礎,讓你看到了價值成長的成果。同時,是我和類似我的投資者長期的持有,導致股票在某一價格區間形成階段性稀缺,讓價值的變現能力更強,市場的吸引程度越高,估值貢獻的力度更大。
所以複利的第四個層級:稀缺性導致的估值增長複利。
股票的價格是交易出來的,股票的估值也是市場交易者制定的。理論上,如果你有匹配一支股票足夠的資金,你就能決定股票的估值和價格。對於小市值股票來說就是遊資,對於大市值股票來說就是機構。在資本市場上,真理往往掌握在大資金手中。
凡是認為美股針對某一類型的股票估值就是未來A股某一類型股票估值的投資者都是不成熟的,這種盲目借鑑其他市場進行類比的都是認為外國的月亮圓,盲目的相信自認為的權威。你要知道,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土壤不一樣,憑什麼一夜要求基因一樣。
上市公司的業績在年年增長,但是上市公司的股票就那麼多(暫不考慮配送,對於價值型股票影響程度不大),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被市場認可或者其在經濟市場中表現優異,勢必會受到市場的追捧,導致股票會被大量買入而拉升股價。這裡面有長期的價值投資者,他們會長期持有股票;這裡也有投機者,當股票大漲後擇時賣出;這裡也有後知後覺的價值投資者,無奈靠多年持有來降低估值。原因很簡單,在某一時間,匹配一支股票價值的股票數量是有限的,但同一時間的投資者是過多的,供求之間的矛盾導致只有少部分投資者能獲得量價匹配的股票。
比如800一股的貴州茅臺你願意買嗎?想也沒用,市場目前還沒有這樣的傻子會按這個價格賣給你?但是1800一股的貴州茅臺你願意買嗎?估計很多人不願意買。為什麼,絕大多數投資者都喜歡搶,就像同樣一盆飯,自己吃就沒勁,大家搶著吃才香。沒辦法,這就是人性的弱點。
所以,對於價值型投資股票存在三個矛盾:
第一,長期的業績增長空間與有限數量流通股票的矛盾(這也是很多投資者把大量解禁作為利空的原因之一);
第二,階段性匹配價值的股票數量與市場投資者需求量的矛盾;
第三,長期價值投資者持股數量與流通市場交易股票數量的矛盾;
以上三種矛盾,將導致具備長期價值投資屬性的流通股票數量越來越少,勢必會造成股價增長的速度越來越快。假設針對同一利好消息,1億流通股和1千萬流通股對於消息的交易程度明顯不一樣,這也是為什麼出現板塊輪動或者板塊級別的利好消息時,小盤股的漲幅一定超過大盤股的漲幅,就是流通股的數量決定資金對利好消息的反映程度不一樣。這時候估值的變動將對股價漲幅的貢獻會更大,造成估值呈現逐步上漲的趨勢。
價值類投資股票的底部邏輯估值是由價值類投資者建立的。
任何牛市頂部或者脫離實際價值的股票頂部價格都是由投機類投資者建立的。
簡單說就是牛市的頂部是投機者,熊市的底部是價值投資者。為什麼在熊市股票在跌到一定程度就跌不動了,是誰在築底,是價值投資者,是他們在構建一支股票的底部估值邏輯。至於頂部,那都是瘋子幹的事情。
上圖藍色線就是貴州茅臺的估值線(PE-TTM),我們可以看到在2014年熊市的年初,到達估值底部(我稱之為第一戰略級估值觸底,之前都是在消化07年牛市的高估值,未來會說),2018年熊市的年末,估值再次觸底(我稱之為第二戰略級估值觸底),顯然後者的估值數據要高於前者。這就是茅臺成為A股最具價值投資標後市場追捧的結果。
上圖就是貴州茅臺投資的兩個階段估值對股價的貢獻程度。估值對於股價的貢獻,顯然在2014年是一個戰略級的拐點,也是市場級的戴維斯雙擊的起點。07年至14年,雖然貴州茅臺的累計淨利潤高達893%,但股價僅僅上漲了192%,原因就是07年的世紀大牛市透支了太多的未來市場的估值,而這部分估值需要靠企業的業績增長逐步抵消,這一過程用了7年,能在這個時期賺到錢的才是真正的高手。2014年,市場估值終於達到低點,此後在第二階段貴州茅臺雖然淨利潤增速遠不如第一階段,但是股價的漲幅卻遠遠超過第一階段,原因就是整體估值開始做正貢獻,高達162%。(14年和18年年末是歷史最好的投資機會,不僅僅是很多股票低估,而且是股市整體低估,這個階段的投資者能充分的享受到什麼叫「勢」)
貴州茅臺就是典型的稀缺性導致估值增長複利的股票。
貴州茅臺是A股唯一的具備中國獨有的奢侈品產品股票。也是A股唯一具備雙價值投資屬性,即茅臺酒具備投資收藏的屬性,茅臺股票具備投資的屬性。而且貴州茅臺的品牌獨有性和產品的稀缺性導致貴州茅臺的投資確定性在A股非常強。
這裡不多分析茅臺的投資屬性,但是機構抱團投資貴州茅臺,價值投資者扎堆於貴州茅臺是不爭的事實,這就導致未來貴州茅臺的估值增速會越來越快,會給市場一種炒作的錯覺,其實這就是價值類股票稀缺導致估值逐步呈現複利式增長。因為短期價值類股票數量不足以滿足市場的交易需求。
當你每次考試都進步時,父母對孩子的想像力也會逐步放大,預想的周期也會變長,因為任何環境中,精英總是稀缺的,而精英受到的關注度和想像力從不稀缺,會被逐步放大,這裡對未來的估值就是基於當前價值的確定性為基礎。這也是人性。股票是人交易出來的,所以股票也是人性的一種群體表現。
稀缺性導致估值增長複利是我對複利的第四種認識,也是對類似貴州茅臺,恆瑞醫藥等類型股票的當前認知。當然,他們也會出現階段性高估,也需要未來的收益來降低估值,但那些都改變不了價值投資者對於他們底部邏輯的構建和價值成長的信心。
另外我給讀者準備了[799本投資理財相關書籍],歡迎私信我來領取。
關注本公眾號「金值成長」,下期分享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