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聖誕節,往年每到12.24日,無論是商家,還是校園裡,聖誕氛圍都特別濃厚,聖誕節變成了年輕人的狂歡節。但是今年聖誕節的熱度好像下降了,就像房價一樣,熱乎了好多年,突然就急轉下坡路。現在除了商家做些不痛不癢的節日促銷以外,已經感受不到的聖誕節的濃厚節日氛圍了,為什麼今年的聖誕節突然不熱了呢?
一是根據專家的分析,那是和中產階級的消費降低有關。2018年的經濟不太景氣,導致消費者沒有多餘的錢消費,商家也沒有精力進行營銷。所以,大家才會覺得,今年的聖誕節沒有往年的紅火熱鬧。
二是往年聖誕節過於瘋狂,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學生熱衷於過洋節日,而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等則失去了傳統的文化氛圍,不利於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揚傳播,為了弘揚出傳統文化,防治學生被西化,各大院校對聖誕節等洋節日採取禁止措施。
三是聖誕節我們缺少儀式感,聖誕節我們更多的是關注如何玩,如何吃平安果,商家也想的是如何促銷商品,平安夜那一天如何把蘋果變成金蘋果,獲取更大利潤,畢竟是洋節日,沒有文化底蘊,大家每年都是固定的套路,慢慢的新鮮感喪失,所以聖誕降溫也是必然的。
其實不管洋節土節,我們更多的放鬆心情,畢竟對節日滿懷熱情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為辛苦工作的自己多找一個休閒的理由也不是罪過,我們沒必要什麼事情都上升到民族大義上去,就像現在我們的婚禮不一樣是穿婚紗,傳統節日固然需要弘揚,但是洋節日也不必一禁了之。如何提升生活質量,通過節日放鬆自己心情,提升幸福感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