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還記得,第一次給兒子過聖誕節,我只是準備了一個挖土機,放在了他的枕邊。第二天一早,兒子睜眼看到禮物,驚喜的語無倫次,興奮度超出以往任何一次得到禮物。
連我自己也未曾預料到,我這樣一個心血來潮的舉動,就此讓聖誕的種子在兒子幼小的心靈裡生根發芽,神奇的聖誕樹就這樣堅定地生長在他的童年裡,不可動搖。
我明白兒子的開心並不單單因為得到了禮物,更多的是聖誕老人帶來的那份驚奇和神秘。
從那以後,兒子對聖誕節的期待和渴望越來越熱切,重視程度遠遠超過對自己生日的期許。
那時兒子對時間還沒有概念,但每當商場和路上商店的櫥窗擺出聖誕樹,他就知道聖誕節要到了!
「媽媽,還有多少天過聖誕節啊?」
「媽媽,聖誕老人生活在什麼地方,他離我們遠不遠?」
「媽媽,咱們家沒有煙囪,聖誕老人從哪裡進來的?」
... ...
雖然兒子的問題多的我頭皮發麻,但我還是希望,他能夠對這個從未謀面的白鬍子老頭一直抱有最純真的期待。
(二)
眾所周知,聖誕節是西方的節日,但這幾年,它在中國異常火爆,每年12月中旬,各大商場和店鋪都會布置的十分有氛圍,街頭巷尾也都播放著聖誕主題的英文歌曲,一時間熱鬧非凡。
今年中國又將迎來聖誕節熱潮,網絡上發起了一個話題:中國人為什麼要過聖誕節?
話題中指出聖誕節的風頭甚至超過了新年,讓中國年味越來越淡。
關於這一觀點,有超過10萬網友發起熱議,並展開激烈爭論,其中有不少網友對於聖誕節非常排斥,因為聖誕節歸根結底是帶有宗教意味的節日,而中國人大多都是無神論者,這種節日和中國人沒有一點關係,過這種節日簡直是無稽之談。並且他們認為這也是一種嚴重的文化入侵的現象,作為中國人應該堅決抵制洋節。
另一隊網友則持相反意見,認為節日過得就是一個氛圍,是一個把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的契機,重要的並不是節日本身。畢竟現在生活壓力大,過節是用來緩解壓力的好辦法,過聖誕節也不能直接認定他們崇洋媚外,他們也很熱愛自己的祖國。
還有不少網友覺得現在的社會是全球化一體的社會,推崇的是中西融合、兼容包並,西方國家現在也過春節,那麼為何不能接受西方的節日聖誕節呢?
(三)
在我看來,聖誕節無關宗教信仰,也不需要高消費,更談不上「忘本」。
為什麼要過聖誕節?我的理由很簡單,只是想讓平淡無奇的生活,多一些儀式感和溫暖;讓兒子的童年,像一隻大大的聖誕襪裝進滿滿的幸福,享受無盡的關愛... ...
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場快樂的遊戲,一場熱烈的儀式,一個讓整個家庭感到幸福的日子。
想想看,在聖誕節的前夜,孩子甜甜的睡夢中,有一位身穿一身紅色棉衣,頭戴紅色聖誕帽,腳穿紅靴子的白鬍子老爺爺,乘著麋鹿拉的雪橇,挨家挨戶地從煙囪進入屋裡,然後偷偷把禮物放在他們裝備的襪子裡。
清晨醒來,孩子懷著滿滿的期待去摸摸聖誕襪、翻翻床頭、在聖誕樹下找找,果然有禮物,這將是怎樣的狂喜!
想像那充滿驚喜的眼神,那種只有他們這個年紀才有的發狂的快樂!
這種快樂,就像我們小時候過新年那樣,穿新衣、貼春聯、拜年、放鞭炮、到處瘋跑... ...
即使那麼多年過去,回憶起來,幸福感也會隨之重生。
而如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過大年的習俗也在慢慢簡化,我們的孩子已經很難感受到我們曾經過年的那種氛圍了,而聖誕節的風靡,卻可以彌補下這個缺憾。
而我目前能做的就是,趁還來得及,努力的呵護著兒子心中的純真爛漫,希望多年以後,他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不會覺得太乏味太單薄。
今日話題:您對中國人過聖誕節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