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不應該抵制外國的聖誕節?我們的傳統節日就那麼好嗎?

2020-12-20 老唐說事

聖誕節是從西方國家傳過來的節日,慢慢的在中國流傳開來,大家也都開始過聖誕節、過平安夜、裝扮聖誕樹、扮聖誕老人給孩子們發禮物,給孩子們帶來了很多快樂。但是最近開始有人反對過聖誕節,說這是外國人的節日,我們要抵制,我們要過我們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

那麼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就一定好嗎?春節馬上也就要到啦,春節一定好嗎?春節前面還有個小年,也就是23祭灶日,這個小年的來歷你知道嗎?

小年祭灶的來歷很多,我就知道一種,那是小時候聽王爺爺講的,真實性無從查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王爺爺家裡沒有灶畫,王爺爺從來不過小年不祭灶。

王爺爺跟我們講灶王爺是個壞人,為什麼要祭拜她?那是外族統治中原的時候,怕漢民造反,所以每十戶人家就會派一個外族人進行看管,當時老百姓家裡不準有刀具等兇器,包括做飯用的菜刀。那麼做飯的時候需要用刀就必須向這個看管他們的外族人請示,因為他管著做飯用的刀,所以叫他灶王。

當時社會生活艱苦,一般做飯是用不到菜刀的,只有改善生活吃肉的時候才用刀,那你要用外族頭目的刀,自然要得到他的同意,那每次改善生活就要請他先吃飽,不然下次不讓用了。並且這些外族頭目因為有權有武器,所以經常欺男霸女欺壓百姓,老百姓卻是敢怒不敢言。

但是灶王也有離開的時候,那就是臘月23這天,灶王要回去向上級匯報這一年的情況,老百姓害怕灶王說自己的壞話,所以送很多禮品,包括一種叫灶糖的食物,灶糖很黏寓意粘住灶王的嘴,不讓他們說壞話。可見灶王有多可怕,但是他們離開的時候卻是老百姓無人看管的時候,也就是自由的時候。雖然後來沒有灶王看管了,人們還是會紀念這個節日,因為它預示著自由。這也是為什麼灶王爺是壞人,我們還要祭拜他的原因。

所以說不管這個節日有什麼典故和由來,也不管他是中國的節日還是外國的節日,只要能給我們帶了快樂,我們就擁護。要師夷之長以制夷,而不是回到閉關鎖國的年代,那是歷史的退步。大家對抵制聖誕節這件事怎麼看?

相關焦點

  • 聖誕節該不該過?外來節日真的需要我們批判和抵制嗎
    每年聖誕節臨近的時候,總會出現一種「聖誕節該不該過」的爭議,把一個平常的節日硬生生地給推上了「拋棄中華傳統」、「崇洋媚外」的道德靶心上!好嘛,喜歡過聖誕的人是喜歡洋節、替別人過他們的節日、不發揚傳統文化、娛樂至死的人,國人就不應該這麼做,這種節日就不應該出現!
  • 2018聖誕節又來了!抵制合適嗎?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
    2018聖誕節又來了!抵制合適嗎?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時間進入2018年12月份,接近年尾了,西方的一個重要節日聖誕節也來了,於是,在網上又看到抵制聖誕節的活動。在微信群,很多人轉發一個小學生抵制聖誕節的視頻,未知真假。可能是一些自媒體為了流量而故意為之。今天甚至有文章說:「洋節,再見!國家終於出手!」其實文章內的通知是2017年2月發的,但國家根本沒發過抵制聖誕節的通知。不過,我們看到廊坊官方專門發通知抵制聖誕節活動,這樣合適嗎?
  • 這個聖誕節,咱中國人應不應該過?
    正當人們聖誕節過得不亦樂乎時,一場關于洋節的撕x大戰又開始了。不知道從何時起,各大社交平臺颳起了一股抵制潮。其中不乏為吸引人眼球的多年前謠言「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現在的年輕人都去過洋節了,棄中國傳統節日於不顧,國家的未來堪憂啊!」「不要再稀裡糊塗的過洋節了!你們大肆慶祝的聖誕節,是八國聯軍慶祝丹東屠城的紀念日!」出於種種考慮,全國各大高校、社區也紛紛發布通知,禁止舉辦以「洋節」為主題的活動。
  • 你過聖誕節了嗎?一個外國宗教節日,國人為何如此熱衷湊熱鬧
    她特別興奮的跟我說:「爸爸,今晚是平安夜,明天是聖誕節,好開心啊。」我問她:「你知道什麼是平安夜,什麼是聖誕節嗎?」女兒:「我不知道。」然後我耐心地跟女兒解釋了聖誕節的由來,說這個不是我們的節日,可是當說到我們不要過聖誕節時,她已經滿臉不開心掛臉上了,然後再跟她介紹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時,她直接不願意再聽我講下去,事後,我一直在沉思這個問題,為何一個外國節日在我們國家會這麼火,當然,對一個三歲多的小孩子來說,說明不了任何問題,但實際上,我們很大一部分成年人也都在過聖誕節
  • 聖誕節到底應不應該過?
    明天就是12月25日,人們所說的聖誕節,但是我們發現現在中國比國外都歡迎這個節日,明明是外國的新年,可是現在許多年輕人過得比國內的新年都要熱烈,我們就不禁思考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現在的年輕人都熱衷於國外的節日,而對自己的傳統節日卻毫不關心,不聞不問呢?
  • 聖誕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我們為啥要過聖誕節?
    聖誕節,本來是西方傳統的節日,起源於基督教,又名耶誕節。定於每年的陽曆12月25日舉行儀式,耶穌的誕辰日,所以叫耶誕節。聖誕節也是西方國家以及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亞洲地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以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也在這天過聖誕節,並以聖誕老人送各種神秘禮物的方式來表示慶祝。
  • 外國節日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們應該怎麼看?或許這樣做更好
    我覺得不應該是取消國外的節日,而是應該多宣傳我們中國的節日。讓更多的人了解清楚中國更多的節日。中國廣為人知的節日除了端午、中秋、春節、元宵之外,其他的節日許多人應該只是聽說過,但從來沒有過過吧。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呢?除了上述之外還有清明節、乞巧節、重陽節。
  • 你是不是糾結,應不應該讓孩子過聖誕節?
    家長應不應該讓孩子過聖誕節,並不是我們家長說了算數,孩子有孩子的視角,社會有社會的氛圍。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對社會文化的一個判斷過程,也是一個接受、消化、揚棄的過程。要說孩子過不過聖誕節的問題,我是過來人,有這方面教育孩子的經驗。
  • 中國抵制聖誕節?不該讓中國背這個鍋!
    今天是12月24日平安夜,明天也就是國外的聖誕節啦,小馬在這裡先祝大家聖誕快樂!曾經有過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其它名牌大學的博士後一起寫過一封公開信,提倡中國人應該抵制聖誕節。而且近幾年國內抵制國外洋節的文化也是越演越烈,去年也曾有數個城市禁止布置聖誕節裝飾。於是每年都會有國外的媒體懷揣著某些政治動機不斷地報導著中國排斥國外的節日文化、禁止聖誕節的相關產品銷售。那麼事實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 聖誕節已成過去式,我們只過中國節日,讓中國節永傳
    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一種非常有趣的旅行,因為它不僅可以讓我們去追求詩和遠方,還可以遠離社會的喧鬧,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聖誕節已成過去式,我們只過中國節日,讓中國節永傳現在的人們隨著旅遊的旺盛,購國家的交流越來越頻繁,這樣人們開始吸取西方國家的一些節日,來到我們中國,而且這種形式對於我們中國來說非常的流行。
  • 抵制聖誕節從未停止過!到底該不該過聖誕?
    今天是西方傳統宗教節日聖誕節,相信有不少小夥伴還不了解聖誕由來!在大部分小孩子還活在想像裡,聖誕節不就是聖誕老人駕雪橇在天空行走,然後乘小孩子睡覺偷偷把禮物放在床頭,等孩子醒來就可以收到禮物了。不過這一方面也不用那麼考究了,等孩子長大些就知道,每年的聖誕禮物都是爸爸媽媽準備好的,大部分家長都是希望給小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回憶吧!這幾天不就有網友吵著抵制聖誕節?然後該不該過聖誕節這個話題又火了,當然我本人中立,只是進行雙方的各自的理由進行解析。先說一下,為什麼要的抵制一方!
  • 湖南高校大學生身穿漢服現身 高舉標語「抵制聖誕節」
    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熱衷於過聖誕節,甚至成為僅次於春節的「洋節」。聖誕節近年來在中國流行,讓很多人士深感不安:諸多民族傳統節日逐漸被人們淡忘,而洋節逐漸有取代傳統節日的趨勢。因此,不少人發起了「抵制聖誕節」的活動。12月24日,湖南一高校學生身穿漢服,來到長沙太平街的聖誕活動現場,手舉「抵制聖誕節」等標語,呼籲市民回歸中國傳統節日,理性過節。
  • 「洋節」該不該被抵制?傳統節日又該何去何從?中華不衰!
    「洋節」的盛行已不在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些國外節日,如情人節、聖誕節,在國內的流行程度甚至都超過了國外,反觀中華千年歷史中所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到如今似乎只變成了一個放假的理由,傳統節日氣息匱乏,多少人都在感慨,年味變得越來越淡了。今天,聖誕節,你參與到這全球的狂歡中去了嗎?「洋節」該不該被抵制,傳統節日又該何去何從?
  • 有人提倡抵制聖誕節,有人喜歡過聖誕節,信仰和過節是一回事嗎?
    這是一個有關聖誕節的話題。此話題的提出已經有些年了。2014年12月24日,湖南省長沙市,湖南一高校學生身著漢元素來到長沙太平街的聖誕活動現場,手舉「抵制聖誕節」等標語,呼籲市民回歸中國傳統節日。該話題已被收入百度詞條「抵制聖誕節」。
  • 北京晨報:靠發通知抵制不了西方節日
    原標題:靠發通知抵制不了西方節日   ■名人坊   隨著聖誕節來臨,溫州的商場、街上,甚至是微博、微信圈裡都充斥著節日的歡樂氣氛。這幾天,溫州的校長們均收到了一條來自市教育局通知,通知要求「不在校園內舉行任何與聖誕有關的活動」。
  • 為什麼有人抵制聖誕節?真的是為了保護本土文化嗎?
    聖誕節是西方國家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是西方傳統節日,起源於基督教,在每年的12月25日也就是耶穌的生辰日,譯名為「基督彌撒」。在我國有聖誕節送蘋果的習慣,蘋果的「蘋」與平安的「平」同音,於是就有了平安夜送蘋果的習俗,但是有一部分人對這個洋節並不感冒,相反還有排斥心理。 大多有如下幾種觀點:第一種就是比較愛國的,比較推崇本國的節日,如端午節,中秋節, 春節,緬懷我們的先輩以及偉人,畢竟聖誕節是個外來節日,跟本土的文化不搭。
  • 中國人是否應該過聖誕節?首先應該先了解並熱愛我國的傳統節日!
    今天是西方大部分國家一年一度的聖誕節,近些年來,有部分中小學校針對聖誕節發布了「禁令」,這些學校態度較為明確,不建議學生去過洋節,那麼作為中國人,我們是否還應該去和西方人一起慶祝聖誕節呢?有一些年輕人慶祝聖誕節,就被人認為是崇洋媚外,甚至被扣上了「賣國賊」的帽子,作者認為這是相當不理智的行為。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也是強調包容與和睦的,絕不會提倡大家去惡意攻擊他人。過不過聖誕節,完全屬於個人的自由,我們沒有任何權利和理由去說三道四。這個行為,與崇洋媚外毫無關係。我們更不應該藉機去用言語傷害他人,有這個時間,不如多學習我國傳統文化知識。
  • 也說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聖誕節?
    關於聖誕節在中國到底該不該過的爭論一直沒有結束。相當一部分傳統的中國人提出聖誕節是西方的節日,基督徒為了紀念耶穌誕生而產生的節日,我們不是基督徒過什麼聖誕節!這個節日記載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屈辱史,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就不應該過聖誕節。還有一部分人認為,聖誕節是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侵略,是西方和平演變的一種手段,要堅決抵制過聖誕節。當然還有一些人把聖誕節的流行歸結於是商人營銷的一個噱頭,利用聖誕節向中小學生和青年人推銷產品的一個手段,禁止不禁止都無關社會疼癢。
  • 墨香·品質二小|弘揚中華傳統節日 抵制平安夜聖誕節
    「近年來,「平安夜」「聖誕節」、「感恩節」、「萬聖節」等西方洋節在社會上被商家熱捧炒作。廣大青少年辨別能力不強,一些青少年學生盲目跟風效仿,互贈禮品,既給家庭帶來了一定的經濟負擔,也給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帶來了負面影響,混淆了學生正確的思想認知。
  • 外國聖誕節餐桌上面居然不是火雞是這些?老外:這菜是我們的傳統
    在飲食上面我們都受到了時令的影響,講究的是闊什麼樣的實力,什麼樣的節日應該吃什麼樣的食物?不僅如此,對於國外來說,也有著相同的文化影響,眾所周知,中國一年裡最重要的節日就是春節,外國人最重要的節日就是聖誕節。中國人過春節是很講究吃的,象徵團圓的食物是最常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