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報:靠發通知抵制不了西方節日

2021-01-12 人民網

原標題:靠發通知抵制不了西方節日

  ■名人坊

  隨著聖誕節來臨,溫州的商場、街上,甚至是微博、微信圈裡都充斥著節日的歡樂氣氛。這幾天,溫州的校長們均收到了一條來自市教育局通知,通知要求「不在校園內舉行任何與聖誕有關的活動」。(《溫州晚報》)

  時至今日,一些「洋節」在國內已經非常流行,成為了很多國人現代生活的一部分。朋友間的祝福、商家的促銷、街面的布置等,都讓這些「洋節」充滿了溫馨喜慶的氣氛。可這次溫州教育局為什麼要發文抵制聖誕節?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發送這個通知的最根本目的還是希望學校能對傳統節日引起重視,而非如現在這般只是一味推崇西方節日。

  該負責人的說法不能說沒有道理。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很多傳統節日也非常有意義,比如端午節、重陽節等。但對於國人來說,這些傳統節日的氣氛確實不如「洋節」來得熱鬧、好玩。相關部門希望校園活動能多宣傳傳統節日,而不是僅僅關注「洋節」,這樣的出發點筆者還是贊同的。然而,宣傳傳統節日是否一定意味著要抵制「洋節」呢?

  在世界逐漸變成地球村的今天,外來文化與傳統文化的融合過程本身就是不可逆轉的。這些「洋節」主要還是為國人提供了新的享受快樂的機會,老百姓需要節日,商家同樣需要多一些節日。「洋節」與傳統節日的關係並不是對立的,完全可以共存共處。如果相關部門想在校園內提倡傳統節日的話,就應該在怎樣推廣中華文化上多下些工夫,而不是靠一紙行政命令抵制「洋節」。再說,就算學校裡沒有相關慶祝活動,可是社會上節日氣氛那麼濃厚,學生們能不受影響嗎?

  時代在發展,我們要弘揚自身傳統文化,但對於「洋節」的到來也不必反應過激。中國的春節在很多國家都已經成為了標誌性的節日,那麼,外國人的節慶在中國流行一下又有何不可?

  趙歐仁

  (清華大學品牌戰略專家)

(來源:北京晨報)

相關焦點

  • 中國該不該過聖誕節?如何正確看待西方文化和文化入侵?
    早幾年,人們對以聖誕節為代表的西方節日的熱情日益高過傳統節日,人群當中出現了抵制西方節日的聲音,有學校甚至直接發通知禁止學生「過洋節」。但是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真的有效嗎?抵制「洋節」的背後到底在抵制什麼?
  • 外媒:對西方文化發警告 聖誕節被"趕出"中國校園
    據路透社12月25日報導,北京一家媒體說,坐落於西安的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在校園內掛出了宣傳標語,寫著「爭做華夏優秀兒女,反對媚俗西方洋節」以及「抵禦西方文化擴張」。一名學生對該報記者說,如果他們不觀看強制性觀看的長達3小時的宣傳片,將會受到處分。其他學生說,這些宣傳片中有一部是關於孔子的,老師在一旁把守,防止學生離開。
  • 抵制合適嗎?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
    抵制合適嗎?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時間進入2018年12月份,接近年尾了,西方的一個重要節日聖誕節也來了,於是,在網上又看到抵制聖誕節的活動。在微信群,很多人轉發一個小學生抵制聖誕節的視頻,未知真假。可能是一些自媒體為了流量而故意為之。今天甚至有文章說:「洋節,再見!國家終於出手!」
  • 元旦也是西方的節日,我們抵制聖誕,為什麼不抵制元旦?
    元旦和聖誕節這兩個節日都來源於西方,為什麼我們把元旦列為法定假日,而不把聖誕節列為法定假日呢?我覺得,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我們要分清楚「西化」與「現代化」的區別。
  • 我們應不應該抵制外國的聖誕節?我們的傳統節日就那麼好嗎?
    聖誕節是從西方國家傳過來的節日,慢慢的在中國流傳開來,大家也都開始過聖誕節、過平安夜、裝扮聖誕樹、扮聖誕老人給孩子們發禮物,給孩子們帶來了很多快樂。但是最近開始有人反對過聖誕節,說這是外國人的節日,我們要抵制,我們要過我們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
  • 理性看待西方節日才能實現互利共贏
    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這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也類似於我國過春節。    對於一些高校抵制過聖誕節,網友們也眾說紛紜,各抒己見,有的認為聖誕節是西方人的洋節,作為一名中國人,就應該抵制,不應該崇洋媚外;有的網友也認為別對此太過於神經質,借花獻佛圖個快樂,祈福平安又何嘗不可,我們的心永遠是中國心……。
  • 「網信局要求不準發慶祝聖誕節信息」?警方闢謠
    人民網北京12月25日電(孝金波 鍾亞楠)近日,網傳「網信局不許發慶祝過平安夜和聖誕節的信息」,引起網民關注。24日,雲南網警官方微博發布闢謠稱,經核實,我國並沒有名為「網信局」的部門,且中央網信辦也並未發布此通知。
  • 西方人卻不認可:你們過的是自創節日
    平安夜當日,朋友圈除了曬蘋果和秀恩愛慶祝聖誕節外,還有少數人在拒絕過聖誕節,他們認為過聖誕節是崇洋媚外,所以堅決抵制過洋節,甚至將過聖誕節的行為上升到國家層面,那麼過聖誕節到底是不是崇洋媚外的行為呢?不,不是的。
  • 中國人該不該過西方節日
    今日,看了一群學生發的視頻,我們不過西方人的節日,聖誕節、平安夜不要送禮物給我,我是不會收的……我默默地點了個贊,同時我也在深思剛到12月份滿大街琳琅滿目的聖誕樹,聖誕老人,聖誕禮物……可是,同樣12月份中國的冬至卻幾乎沒人提及。
  • 西方平安夜聖誕節的由來,我們能否提倡過西方節日?
    今天我在群裡及朋友圈上面看到有些人發聖誕節是西方節日提倡不要過。有的甚至發圖造謠說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時在24夜晚慶祝,所以叫「平安夜」等等。這謊言不是體驗你能多愛國,只能讓國際文化交流變得更惡化。後面就成了以記載耶穌為載體的活動節日。聖誕節就像我們的新年。其實每個國家過聖誕節都各有不同,送蘋果很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內涵。因為「蘋」同「平」諧音,祈禱平平安安。
  • 西方又一洋節日在中國遇冷,被吐槽傷風敗俗,我們喜歡自己的節日
    不同的國家有著自己的獨特所在,節日更是能體現出一個國家的文化和特色。有些節日也越來越被各個國家所認可,甚至成為了世界性的節日。中國的一些節日一般都會放假休息,舉國同慶,人們也趁著節日放假的時間外出旅遊或者走親訪友,為自己平時的忙碌騰出一點時間來放鬆自己,釋放壓力。
  • 新政策有關部門禁止過洋節通知?假的!
    網友表示說真的,學校禁止過聖誕節我是很不開心的,說什麼應該淡化洋節弘揚中國文化,外國人也有過春節的呀,而且有些同學信仰基督教,就算不信教,我是覺得接受不同的文化的同時不要忘本就可以了。無獨有偶,溫州市教育局基教處群發簡訊通知本市中小學包括幼兒園,不得在校園裡舉行任何與聖誕主題有關的活動和慶典。湖南高校學生穿著漢服舉著標語上大街呼籲市民抵制聖誕節,抵制西方文化和意識形態入侵,網上也不乏有聲音說從不過外國節日,只過中國傳統節日,極端者更是給過洋節的朋友直接貼上了崇洋媚外的標籤,以示自己的愛國立場。
  • 社區團購遭批,衛龍等品牌發通知抵制
    日前,網上流傳一份衛龍要求經銷商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的通知。通知顯示,衛龍要求所有客戶不得在未授權的情況下為社區團購平臺供貨,否則視為「竄貨」;不管有無補貼,價格不得低於衛龍終端零售價;產生影響惡劣的,取消經銷權。
  • 「洋節」該不該被抵制?傳統節日又該何去何從?中華不衰!
    「洋節」的盛行已不在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些國外節日,如情人節、聖誕節,在國內的流行程度甚至都超過了國外,反觀中華千年歷史中所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到如今似乎只變成了一個放假的理由,傳統節日氣息匱乏,多少人都在感慨,年味變得越來越淡了。今天,聖誕節,你參與到這全球的狂歡中去了嗎?「洋節」該不該被抵制,傳統節日又該何去何從?
  • 黨政部門雖呼籲禁止慶祝洋節日 中國各大城市如常過聖誕
    為迎接聖誕節,北京王府井購物商圈多處擺放聖誕樹等聖誕裝置,吸引不少市民和遊客上前拍照留念。(林展霆攝) 與往年一樣,社交媒體近日也流傳一些呼籲民眾抵制聖誕節的文章,不過據本報記者昨天在北京、上海、重慶等多個大型城市觀察,各地今年的聖誕慶祝氛圍依然濃鬱,並無異於往年。
  • 王法明:抵制聖誕節的背後不是愛國!
    他們會說「中國人不過洋節日」!既然,您可以說「洋話」、用「洋火」、騎「洋車」、穿「洋服」、吃「洋餐」,怎麼就不能過「洋節」了?他會說「過聖誕節就是對中華文化的入侵」,甚至還會說出西方「亡我之心不死」之類話,而這種群情激昂的話一聽還真有道理,很容易被貼上愛國的標籤,所以,抵制聖誕節的分貝似乎和愛國的熱情度成正比。
  • 西方節日感恩節,要不要和我們的孩子過?
    說起感恩節,很多人認為那是西方節日,和我們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祖國的傳統節日不可同日而語,也不應該崇洋媚外過西方節日。也有人認為,現在所謂的節日其實都是商業化製造出來的購物狂歡。因此,這些人都很抵制過感恩節。那麼,我們是否應該陪孩子過感恩節?
  • 元旦和聖誕這兩個節日都來源於西方,為什麼聖誕不能列為法定假日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有人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元旦和聖誕這兩個節日都來源於西方,那麼為什麼我國把元旦列為法定假日,而不把聖誕節列為法定假日呢?還有人說禮拜六、禮拜日也是西方傳來的,那麼我國法律為什麼要規定周末休息呢?我看了一下有很多人都在試圖證明元旦、周末是中國本土假日,然而大多數解釋都顯得很牽強。比如有人說只有教會才說禮拜六、禮拜日,我們說的都是星期六、星期天。
  • 西方傳統節日萬聖節 幼兒園聚會孩子也化裝扮鬼
    幼兒園聚會孩子也化裝  昨天是西方的一個傳統節日——萬聖節,商店裡擺放的各色化裝道具招來不少顧客,除了年輕人,其中還有幼兒園小朋友的家長。據說是幼兒園聚會,老師要求孩子要化裝。面對那些骷髏頭、鬼衣、鬼燈,家長們非常擔心這會嚇到孩子。
  • 家長怒斥萬聖節活動,西方的節日,到底該不該過?
    原來,這家機構組織了一個萬聖節活動,孩子們穿著各式各樣的裝扮,正熱熱鬧鬧地玩著,有家長卻不滿意了,認為不該過西方節日,而應該多給孩子普及愛國知識。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中國的節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主要意義變成了有假可放,這珍貴的幾天被安排上了回家看父母、和朋友旅遊等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