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越發重視普通話教育

2020-12-13 臺灣頻道

  據新華社香港7月13日電 (記者王小旎)港澳地區中小學普通話水平考試(GAPSK)委員會13日在港舉辦「香港中小學普通話水平發展趨勢及『普教中』之成效」發布會。與會人士普遍認為,內地與香港越發緊密的聯繫使得香港人說普通話的機會增多,香港中小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迫切性越來越高。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校長梁兆棠認為,在全球市場東移的大環境下,會講普通話的優勢顯而易見,例如報考大學時選擇的範疇增加、很多香港公司傾向派員工赴內地工作等。

  觀塘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主席奚炳松表示,大多數家長認為,「普教中」對孩子學習語文的成效較大。「時至今日,普通話對(香港)學生們的重要性絕對不低於英文,是不可或缺的溝通語言。」

  曾任香港教育學院中國語言學系主任的何國祥表示,香港推行「普教中」的中小學數量已逐漸增多,師資也逐漸專業化,有些師生下課後在校園內仍用普通話交談或練習。此外,越來越多的香港人選擇在語言中心補習普通話或聘用家庭教師,可見香港人已越發重視普通話。

相關焦點

  • 業內人士:「香港人已越發重視普通話」
    業內人士:「香港人已越發重視普通話」 2015-07-14 09:21:03與會人士普遍認為,內地與香港越發緊密的聯繫使得香港人說普通話的機會增多,香港中小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迫切性越來越高。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校長梁兆棠認為,在全球市場東移的大環境下,會講普通話的優勢顯而易見,例如報考大學時選擇的範疇增加、很多香港公司傾向派員工赴內地工作等。此外,想要了解國家發展的最新政策,看得懂普通話頻道可直接獲得準確的一手信息。
  • 走近香港中小學教育:普通話和英語是最重視的兩個語言
    人民網香港11月26日電 (易珏、李海元)近日,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校長陳偉佳博士做客人民網香港演播室,向我們介紹了這所中小學的辦學理念、「兩文三語」在香港的教學情況以及學校在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方面的作為
  • 走近香港中小學教育:普通話和英語是最重視的兩個語言
    原標題:走近香港中小學教育:普通話和英語是最重視的兩個語言   人民網香港11月26日電 (易珏、李海元)近日,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校長陳偉佳博士做客人民網香港演播室,向我們介紹了這所中小學的辦學理念、「兩文三語」在香港的教學情況以及學校在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方面的作為。
  • 走近香港教育:普通話和英語是最重視的2個語言
    近日,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校長陳偉佳博士做客人民網香港演播室,向我們介紹了這所中小學的辦學理念、「兩文三語」在香港的教學情況以及學校在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方面的作為。  英文助學生升學  主持人:學校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是怎樣的一個考慮?
  • 越來越多香港人學習普通話
    為了學好普通話,劉富榮花了6個月學習拼音,空餘時間他也會通過看電視、讀報紙練習普通話。學習了近一年,他已經能較好地掌握聲調和句子語法。近年來隨著香港與內地在經貿、社會文化及教育等領域的交流日益緊密,越來越多的香港人在積極學習普通話。
  • 普通話是「外語」?你以為所有香港人都對普通話「無感」嗎?
    由於香港華人多祖籍廣東,廣東話(粵語)成為了他們的共同用語。   香港回歸後從1998年起,香港中大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每年都舉辦獲得國家認可的普通話水平測試;20年來已經有十幾萬人參加了國家級的普通話水平測試。
  • 越來越多香港人學習普通話
    為了學好普通話,劉富榮花了6個月學習拼音,空餘時間他也會通過看電視、讀報紙練習普通話。學習了近一年,他已經能較好地掌握聲調和句子語法。近年來隨著香港與內地在經貿、社會文化及教育等領域的交流日益緊密,越來越多的香港人在積極學習普通話。
  • 普通話是「外語」?你以為所有香港人都對普通話「無感」嗎?
    由於香港華人多祖籍廣東,廣東話(粵語)成為了他們的共同用語。   香港回歸後從1998年起,香港中大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每年都舉辦獲得國家認可的普通話水平測試;20年來已經有十幾萬人參加了國家級的普通話水平測試。
  • 香港小學的中文教育:重視閱讀 學習重點不含拼音
    本欄目邀請常年居住海外的華人父母及教育工作者,寫一寫他們眼中的別樣語文學習。  香港由於一百多年的英殖民歷史,長期以來,中文都處於弱勢地位。直到1974年,港府才通過《法定語文條例》,宣布中文和英文一樣,同為法定語文。然而,與此同時,香港的中文中學數量卻開始減少,至上世紀80年代跌入低谷。
  • 香港人學普通話趨熱 教普通話的內地新移民"吃香"
    1997年成立的香港語言中心負責人曾彩芬小姐告訴記者,香港回歸時,學普通話的人少得可憐,到2006年,香港共有91家公司請他們去給員工上普通話課;而到2012年,這樣的公司已增加到240間,其中有很多都是跨國大公司。她說,以前學普通話,都是學一些日常用語,但現在更多的是商業用語,因為香港回歸,內地經濟極大地吸引了在港的公司。
  • 語言|粵語和普通話:香港的語言政治化
    然而,即使香港人能越來越熟練地用普通話交流,但仍有一部分香港人對說普通話提不起興趣,甚至徹底排斥說普通話。「尤其是在年輕人中,他們整體普通話水平在不斷提高,"陳瑞端說。"不過,一部分年輕人只是單純地排斥普通話。」 對很多年輕人而言,排斥普通話是因為他們認為普通話暗示著香港正在不斷被「內地化」,這正是他們不樂見的。 對普通話的社會排斥心理來源於香港人對其中國身份的疑慮,這一現象令香港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都十分警惕。
  • 香港中大與國家語委續籤普通話水平測試合作協議
    東方網12月17日消息:香港中文大學與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16日在港續籤普通話水平測試合作協議。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表示,從1998年11月至今,中大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共進行了38期普通話水平測試,超過1.9萬名香港市民參加。
  • 一位前香港老師的普通話教學
    在香港出生的徐麗曾在香港教授過4年普通話課程。徐麗從聲母、韻母開始教起,引導學生一步步升級打怪,克服語言障礙,「不是所有學生都喜歡學普通話,但是他們特別喜歡上我的普通話課」。自香港回歸祖國以來,普通話課成為香港中小學核心課程之一,特區政府也開始培養普通話師資。
  • 蔡少芬的普通話非常「好」,她說已經成了香港人的驕傲
    通過以上這兩道領悟能力測試題,可以知道的是蔡少芬在綜藝節目中說的普通話已經成為了一個梗,而非常難得的是,蔡少芬也願意暴露出自己的普通話不好的事實,並且樂觀的面對現實,給大家帶來快樂。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香港的明星裡張家輝好像是不太喜歡「渣渣輝」這個普通話的梗,退掉了代言,還被朋友嘲笑,雖然公開說明網友們開心就好,但依然可以看出並不太樂意大家繼續這樣說他。蔡少芬直接在節目中說,她有的香港朋友也看她的綜藝節目,她的朋友認為蔡少芬的普通話講得非常好,是在為香港爭光。
  • 香港「推普」先鋒:「中國人學普通話天經地義」
    新華社記者呂小煒攝  新華社香港10月18日電(記者陸敏)從19歲開始學習普通話,69歲的香港人許耀賜已經與普通話結緣半個世紀。  走在今天的香港街頭,人們發現,會說普通話的人越來越多了。作為推動者,許耀賜難掩欣慰:「語言是植根於民族靈魂和血脈間的文化符號,對於培育家國認同、弘揚中華文化,意義重大。今天的香港人,更應學好普通話。」
  • 香港人眼中:哪一階層的人群說普通話說得最好?
    據《南華早報》報導,在澳門和香港,粵語作為一種地方方言,被當地人民廣泛使用,說粵語的人口加起來有800萬。相比流行的粵語,97之後香港同胞們的普通話進步有多少?你的普通話說得過香港人嗎?我們的記者在香港街頭採訪了不少居民,看看他們關於普通話的看法~奉上完整版採訪視頻——流量不夠,圖片來湊!
  • 張家輝普通話至今被嘲笑,香港藝人要不要學下普通話
    《紅河》當然成長在港英時代的香港人並沒有學習普通話的環境。個人覺得就算到了今天,梁朝偉講英語都比普通話好多了。似乎從前香港的學校教育體系裡,英語一直是重要的,粵語是日常生活用語,從前對國語頂多是「求求其其」(隨隨便便)的態度。後來移居北京的演員翁虹曾在一篇博文中寫道:「小時候第一次接觸簡體字,是從小人書《西遊記》上看到的。而我母親是重慶人,我父親出生在湖北大冶、在重慶讀書、北京工作。
  • 香港「推普」先鋒許耀賜:「我與普通話結緣半世紀」
    新華社香港10月18日電 題:香港「推普」先鋒許耀賜:「我與普通話結緣半世紀」  新華社記者 陸敏  從19歲開始學習普通話,69歲的香港人許耀賜已經與普通話結緣半個世紀。  走在今天的香港街頭,人們發現,會說普通話的人越來越多了。作為推動者,許耀賜難掩欣慰:「語言是植根於民族靈魂和血脈間的文化符號,對於培育家國認同、弘揚中華文化,意義重大。今天的香港人,更應學好普通話。」  創辦全港第一個「推普」社團  「上世紀70年代香港不少年輕人都心繫祖國。」
  • 聆聽香港聲音:普通話和粵語「雙行線」
    在中資企業的香港人:跟著電視學普通話回歸15年來,隨著香港與內地在政治、經貿、教育以及社會文化等領域的交流逐漸頻繁,普通話在香港的使用日趨廣泛。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今年初發布的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報告顯示,香港約46.5%的人口報稱能說普通話,比2001年大幅上升約13.2%。
  • 普通話——高效溝通的「萬能鑰匙」
    許多人因為受當地方言的影響,在說普通話的時候容易產生語法混淆、詞語混用、語音不標準等方面的問題。其中語音問題往往最容易發現又最難糾正,還容易鬧出各種笑話。近年來,各地普通話的語音問題就經常成為相聲小品和網絡段子的素材,在引起共鳴、博人一笑的同時,也能夠起到引起社會關注、重視普通話發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