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無數人眼中的「香餑餑」,現在卻迎來「倒閉潮」?

2020-12-14 痴經

市場上一直流傳著「一鋪傳三代」這樣的說法,不過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網絡上各種電商平臺的出現,使得商鋪不再有原來的吸引力。大街上隨處可見旺鋪轉讓的招牌,許多局外人看不懂這是什麼情況,心裡還在納悶做生意不是比打工更加賺錢,為什麼越來越少的人選擇開店,甚至商鋪還出現了「退租潮」呢?

多數人都認為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由於電商的出現,大部分的實體店主也覺得生意不景氣是由於電商出現造成的。認為如果電商不出現的話,自己的實體店再發展個十年八年都不是問題,也絕不可能出現現在這種租不出去、賣不掉情況。商鋪淪為「傷鋪」和電商肯定是有一定的關係的,但如果只將原因歸咎於電商的誕生顯然是有點無理取鬧了。歸根結底,造成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還是以下三點。

其一,電商

上面我們已經提到了,電商的出現對於實體店來說確實是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卻不在於此。畢竟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電商的出現是必然的,不過是時間上的早晚罷了。再加上電商比起實體店具有很大的優勢,畢竟電商不需要支付高昂的店面租金,價格上優勢非常明顯。

不過實體店也有自己的優勢是無可替代的,隨著電商的發展壯大,入住的商家越來越多,肯定會存在部分商家為了賺錢忽略產品的質量,導致平臺內商品質量參差不齊,給顧客帶來不好的購物體驗。而實體店店面就在那,產品質量不好隨時可以再回去反饋,退貨、換貨什麼的也更加的方便。不過近年來許多的實體店放棄了這個優勢,眼裡面只有錢,不在乎顧客的購物體驗,生意不好做是必然的。

其二,客流分散

房地產行業的高速發展帶來的是越來越多的房子平地而起,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曾經外行眼中的「香餑餑」商鋪,現在已經可以說是「爛大街」了。從前的商鋪屬於稀缺資產,大部分人花大價錢都搶不到。而現在哪個小區會沒有商鋪?不僅如此,商場、商業街也是越發展越多,不經意間商鋪就淪為了「危險資產」。

商鋪是越建越多,但是消費的人群卻是有限的,隨著商鋪的增多,客流也只會越來越分散,客流量都下降了,生意自然也就不好做了。尤其是對於地理位置不佳的商鋪來說,或許一天都見不到幾個人,最終的結果也只能走向倒閉。商鋪也就這樣迎來了「倒閉潮」,滿大街旺鋪轉租的牌子也隨處可見。

其三,消費力降低

房價一直上漲使得現在大部分年輕人背上了房貸,消費力最強的年輕人,每月的工資剛發下來就要還出去一大部分,消費力自然也就降低了不少。還完房貸手裡的錢已經所剩無幾,再購物的話也就更加傾向於網上的商品,畢竟網上的商品更加的便宜。手裡的流動資金減少,也就不會再大手大腳的去消費,商鋪生意也因此受到了影響。

雖然電商的誕生對實體店造成了一定的衝擊,大部分的實體店生意受到影響,出現了下降的趨勢,但是新零售的出現也是給實體店帶來了一絲曙光。相信抓住這次機遇的話,未來的生意也不會太難做!

相關焦點

  • 又一行迎來」倒閉潮「,曾經讓所有人都眼紅,現在沒人敢接手
    所以很多人有錢後都會選擇投資商鋪,以此來保證子孫富貴綿長。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曾經炙手可熱的商鋪,如今成了'高危資產」,這一行業走向了下坡路。物以稀為貴,商鋪不等於旺鋪!過去二十年裡,中國經濟迎來了飛速發展,房地產業走上了快車道;大型購物商場、社區底商等,各種商業地產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現如今,幾乎每條街上都能看到門面轉讓的字樣,即便是人流最多的步行街也是如此。原因就在於;新式商鋪越來越多,而且售價也越來越高,租金也只能跟著漲。
  • 「倒閉潮」席捲這一行?有企業半年0收入,資本扎堆剝離該行業
    2020年是實體店遭受重創的一年,同樣也是民營醫院的「倒閉之年」,或許看到「醫院」兩個字,大家潛意識裡都認為,醫院是不可能倒閉的,畢竟醫院和普通企業的性質不同,既沒有講價一說,也沒有關門歇業的情況。不過我們所說的「倒閉潮」,特指那些民營醫院,醫院和醫院之間也是有差別的,我們認為「絕不會倒閉」的醫院,指的是那些公立醫院,而民營醫院不同,他們的性質是以盈利為目的,就是一般的企業差不多。在民營醫院的發展歷史中,曾經出現了三次較大規模的洗牌,一次是2016年魏則西事件之後,第二次就是2018年多家醫院套保被曝光,而最新的一次,就是2020年的疫情了。
  • 咖啡店迎來「倒閉潮」,多家咖啡店縮減規模,咖啡沒人喝了?
    說到咖啡品牌,很多人還是比較熟悉漫咖啡這個連鎖品牌的,它曾經是咖啡行業的領頭羊,然而如今也逐漸走向了落寞,已經有6成以上的北京門店停止營業,其它城市也陸續出現了關店浪潮。
  • 美媒:美國波士頓中餐廳或迎來「倒閉潮」
    疫情前,華埠日夜熱鬧,用餐尖峰時段停車一位難求,現在白天街上都空無一人。陳文棟說,自己從來未遇到如此情況,經營餐廳這麼多年,這是頭一次被動關店。目前,他旗下的麵包坊開門時間縮短,員工採輪班制,做好個人防護;天氣允許就開門通風,每小時都用消毒紙清潔。
  • 超市將迎來一波倒閉潮?最大「敵手」來了!差距已經很明顯了
    超市可以說是現在很多家庭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消費場所,尤其是在電商沒有普及之前,家庭內的各種生活用品、瓜果蔬菜都會到超市買。但是在網購普及之後,人們的消費習慣逐漸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以致於近幾年超市的生意變得越來越差了。
  • 實體店後,又一行迎來「關停潮」?千萬人被波及,是誰的錯?
    網際網路在我國普及後,也讓我國擁有了更多的機會,不少人抓住網際網路這樣的機會實現了「彎道超車」,但同樣的也有跟不上網際網路時代而被淘汰的人。就好比網際網路在我國普及後電商也孕育而生,實體店行業在電商的衝擊下「體無完膚」,眾多實體因為電商的出現而受影響,最後選擇了關店、倒閉。就連曾經被人們追捧的大型超市,在電商的衝擊下也沒能倖免。這幾年時間中,我國超市行業也迎來了「倒閉潮」不少大型超市就選擇關店、賣身了。
  • 曾經的「香餑餑」變「燙手山芋」,租不出也賣不掉,誰在作祟?
    時間推到沒有智慧型手機,電商也不發達的從前,對於想要掙到更多錢的普通人來說,商鋪就成為了許多行業的香餑餑,不管是做超市生意,還是做餐飲生意,或者是做服裝生意,這些遍布在全國各個角落的商鋪儼然就成了很多人眼中的「聚寶盆」,特別是一些找到不錯地段,租金還不高的一些個體戶,基本開商鋪就等於穩賺不賠
  • 中國製造:這些快被國人淘汰的商品,竟成了老外眼中的香餑餑!
    今年以來,中國國際市場上出現一大怪現象:一些正在被中國消費者淘汰的商品,竟成為了老外眼中的「香餑餑」,此外,中國貨不斷在國外走紅,受到海外消費者瘋搶!連外媒都感嘆:10個美國人買的商品有9個都是中國製造。太戲劇化了!曾經老外看不起「中國製造」,如今卻使勁兒哄搶中國貨!
  • 從「退訂潮」到「搶訂風」 上海年夜飯又成「香餑餑」
    【同期】餐廳經理 王雷  我們年夜飯預定也非常火爆,我們現在訂座率已經將近95%以上了。 我們最早預定的時候,我們在10月份剛開始預定的時候,因為現在上海好多本地居民,因為去年疫情影響年夜飯他們都沒有吃成,然後今年就預定特別踴躍,我們在10月份包房全部已經定掉了。
  • 實體店迎來倒閉潮,為何手機店卻不見關門?
    ,很多實體店剛開張沒多久,不到三個月就倒閉了,倒閉之後下一個老闆繼續「接盤」,裝修、換門面,但沒想到不用多久又倒閉了,連裝修的錢都沒掙回來。每一件事物的衰落,總能找到「替罪羊」,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實體店陷入倒閉潮?究其背後原因有很多,包括租金、行業競爭、電商等,而很多人認為電商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實體店生意的競爭本就激烈,電商的出現猶如火上澆油。
  • 香港藥房迎來「末日」?多家店鋪倒閉,奶粉藥品低價清倉!
    香港藥房迎來「末日」?多家店鋪倒閉,奶粉藥品低價清倉! 以往,每逢有親戚朋友去香港 都會讓他們幫手買藥品或者奶粉 而現在,用「藥房末日」來形容
  • 日本百貨店迎來倒閉潮 各使奇招扭轉現狀
    致使這兩年間,走進日本百貨店時,那份冷清讓人難以提起購物的欲望。日前東京有樂町西武百貨店的關張,更給原本就不景氣的日本百貨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一年11家百貨店關門  東京在今年聖誕節期間,最慘澹的消息莫過於有著26年歷史的西武百貨有樂町店的關張。  12月25日閉店當天全場特賣,吸引了6萬人前來搶購。
  • 半年關閉上萬家,又一行業陷入倒閉潮,一代人的回憶就此結束?
    然而,網吧這個曾火了二十年的行業,在近些年竟然不知覺間便逐漸沒落了,尤其是今年疫情之時,更是掀起了一大批的倒閉潮,據統計,截止12月份,全國倒閉的網吧幾乎達到了3萬家。其實,網吧的大規模倒閉,並非僅僅受疫情影響,其實在八年前,就已有衰退的跡象,只不過在2016年實現了反彈。
  • 外行人眼中的「香餑餑」,變了?朝九晚五的體面活,為何總在加班
    而現在工廠工資開得再高,年輕人也不願意進廠,認為在廠裡上班「丟面子」。然而一月3千的文員工作,卻成為了大部分年輕人的選擇。當然文員這類型的工作,雖然看上去體面,但實際工資還是很低的。要說市場工資較高的行業,很多人自然會羨慕在銀行工作的人。畢竟說起銀行,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工資高、工作輕鬆這樣的標籤。但是離職老員工卻透露,這些其實都是外界對銀行的誤解。
  • 卡普蘭倒閉了?!曾經排隊都要買的店,現在都涼了.
    但餐飲門店開門的寥寥無幾甚至還有倒閉了的店比如卡普蘭它沒了emmmm···>是否有你排過隊充過卡的店說到火鍋,蕪湖倒閉的火鍋店實在不少。無數明星大咖必選的火鍋!堅持使用一次性牛油鍋底的大龍燚它走了!還記得剛開店的大龍燚幾乎是蕪湖最難排隊的火鍋店,卻沒想到走的如此暗淡。
  • 漁民新村臨江店停業了 疫情過後餐飲業可能迎來「倒閉潮」
    此前,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和紅餐網聯合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企業影響情況調研報告》,其中有37.8%的餐企表示,如果找不到資金來源,在3月份可能會因為資金斷裂面臨倒閉危機。而現金能夠撐到1-3個月的餐企也只有47.6%,足以支撐3個月以上的僅為14.6%。
  • 香港旺角一中式酒樓突然結業 業界:擔心爆發倒閉潮
    有業界人士估計,若暴力衝突持續多2至3個月,飲食業勢將爆發大規模結業潮。29日突然倒閉的旺角新升海鮮酒家,在區內經營11年,2016年重新裝修,據了解該店曾經名為新星海鮮酒家,近年改為新升海鮮酒家。29日正常上班時,見到酒家落閘倒閉,感到很無奈。員工稱,現在「手停口停」,擔心當前飲食業情況下,很難找新工作。香港餐務管理協會會長楊位醒稱,暑假向來是中式酒樓淡季,亂港衝突令經營環境「雪上加霜」。他稱酒樓已盡出奇招吸客,例如點心68折、全單85折優惠等,但是「以往人均消費140至150元(港幣,下同),現在僅75元」。
  • 西安的城中村:曾經是受年輕人"歡迎"的地方,現在終於迎來終點
    這裡,也有著很多的旅遊景區,受到很多人的歡迎。歷史景點,現代的網紅景點。這些都受到無數人的追捧。在這裡,能夠感受到穿越古今的神奇感覺。這裡,每年都會接待成千上萬的遊客,旅遊產業也為這個城市帶來了很多的收益,但是,除過旅遊業之外,這裡還有很多的其他產業,在為西安努力著。這裡截止到2019年,GDP達到九千多億元。
  • 農家樂為何頻繁倒閉,曾經風靡一時,如今迎來「關門潮」
    農家樂是農像想城市人提供一種回歸自然從而活動放鬆的休閒旅遊方式,它與普通的旅遊方式有所差別,農家樂更注重於放鬆和享受美食。風靡全國的農家樂社會在快速的發展,高強度的生活節奏,使得人們不得不選擇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如今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很少有機會自己做飯,尤其對於中青年人來說,下館子和點外賣成為了一種習慣。
  • 這所985是文科生眼中的香餑餑,人文社科排全國第一,比北大還牛
    不同側重點的高校對於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吸引力是不盡同的,比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這所學校對理科生吸引力巨大,但是對文科生卻沒什麼吸引力,同樣,有這麼一所高校,它是文科生眼中的香餑餑,但是很多理科生卻說它研究的東西太「虛」。這所985大學是文科生眼中的香餑餑,人文社科排全國第一,比北大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