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險公司:再演「強者恆強」老故事

2020-12-12 經理人雜誌

新一輪的車險綜改短期內會導致保費規模下降,對財險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壓力。對行業頭部企業來說,規模優勢持續在保費收入獲取與盈利上發揮作用,並助推公司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進而推進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面對更大市場競爭壓力的中小險企,對業務重新定位,主動退出不具有比較競爭優勢的車險市場,或者深入挖掘車險的細分市場、培育核心競爭力已成當務之急。

文/林曉 來源:經理人傳媒旗下《中國保險家》雜誌

從財險保費結構上看,2019年、2020年1-7月,車險保費收入分別佔財險保費的63%、57%,均超過半壁江山。

顯然,車險保費左右和決定財險行業的發展。然而,近年來車險保費增速持續下滑,由2013年的17.87%降至2019年的4.52%。又由於商業車險在車險中佔據主導地位,因此車險總保費走勢與商業車險具有高度相關性。2018年,商業車險保費增速僅為2.62%,直接拖累車險總保費增速跌入個位數區間,僅為4.16%。

車險保費規模增速持續走低,一方面是由於商車費改政策影響下,車均保費有所降低。據相關統計,2018年全國商業險單均保費為3220元,同比降低9.4%。另一方面也受累於新車銷量的持續低迷。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19年中國新車銷量同比下降8.2%,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9.6%。

本次車險綜改最重要的兩個變化,是下調附加費用率上限(從而提高賠付率)和逐步放開自主定價係數浮動範圍,兩者均會對車險保費造成一定的壓力。其中前者會直接影響車均保費,後者則會加大車險市場的競爭從而間接降低車均保費。假設費用率不變,車均保費的下降意外著車險綜合成本率會有所提升,對車險盈利能力也會帶來一定的壓力。

因此,車險綜改必然會倒逼車險公司通過降低費用率去提高盈利能力,從而優化車險成本結構,從根本上影響車險企業的整體競爭格局。

「交強險+車損險+三責險」將成主流模式

從投保險種情況看,長期以來中國車損險的投保率較高,而附加險作為車損險的附加險種投保率較低,與車損險有較大差距。此次改革切實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擴充了保障範圍,將極大提升其投保意願。我們預計雖然改革後車損險價格將低於原車損險與附加險價格的加總,但總體上疊加車損險投保率的升高,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仍將得到擴充,保費收入渠道進一步擴展。

與此同時,中國車險行業產品費率差距不大,過去各險企主要在增值服務上展開競爭,滿足投保人需求。本次改革明確提出把車險增值服務作為商車險「產品」推出,將車險公司車商渠道延展至售後板塊,把非4s的服務場景也納入到車險的展業範圍。這些改革旨在對車險產品進行延展創新,進而創造新的需求點,吸引更多投保人投保。本次車險綜改拓寬了商車險的保障範圍,進一步提升了三責險的責任限額,預計未來「交強險+車損險+三責險」將成為主流投保模式,險企保費收入空間拓寬,長期利好車險行業的發展。

對不同區域市場來說,本次車險綜改將自主渠道係數和自主核保係數整合為自主定價係數的新方案,對不同地區險企產生的影響將有所不同。對於商車費改中已處於雙0.65政策的地區,新方案將原有下限0.4225提升至0.65,且渠道和核保兩個維度仍然無法突破0.65下限限制,因此實質上相當於政策有所收緊。而對於其他地區,儘管也存在下限提升的影響,但只對自主定價係數進行範圍限制,意味著可以突破過去在渠道和核保兩個維度的各自限制。在滿足自主定價係數總的範圍限制的前提下,為險企解放了更多自由裁量空間。我們認為,新方案更有利於綜改期間車險市場的整體穩定性,為下一步完全放開係數限制打好基礎。

三大巨頭市佔率將進一步提升

中國財險市場屬於典型寡佔格局。

2019年,中國車險總保費8183億元,佔財產險保費收入的63%。其中「老三家」中國人保集團、平安財險、太保財險保費收入分別為2629億元、1943億元、932億元,合計佔比達67%,分別佔各自財險比重為61%、72%、70%。

人保集團、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三大財險龍頭市佔率基本保持在65%左右的水平(見下圖表)。而且,2017年中國財險行業CR4指標達70%,CR8指標達82%,集中度較高。橫向比較同期印度(新興市場)及美國、英國(成熟市場)數據,可發現寡佔格局並非中國特例。

在價格惡性競爭下,車險行業綜合成本率常年高居99%,2018年甚至一度達到100.13%,結束了此前連續8年的承保盈利。2019年,嚴監管下綜合成本率重新優化至99%以下。車險綜合成本率情況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險公司的整體盈利狀況,故而產險公司整體承保利潤率或綜合成本率情況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其車險的經營效率。

在納入統計的86家財險公司中,共有59家公司的綜合成本率超過100%,佔比68.6%。從不同公司來看,排名前八的保險公司(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大地保險、國壽財險、中華聯合財險、太平財險和陽光財險)綜合成本率為98.23%,中小財險公司綜合成本率為109.01%。

2019年,老三家人保集團、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綜合成本率分別為96.7%、97.2%、97.9%,歸母淨利潤佔整個財產險行業的82%(剔除虧損企業後),其中人保集團利潤佔比40%、中國平安咱33%、中國太保咱9%。2020上半年,這三大龍頭承保利潤率水平分別為2.7%、1.9%、1.7%,顯著優於同業。

此次綜改更加考驗險企的定價能力、銷售能力和費用管控能力,顯然頭部險企抗壓更足。而且,「老三家」科技布局較早,較早加強車險定價能力及數位化經營轉型。就以中國財險為例,疫情期間公司加速線上化轉型,截至2020年6月,家庭自用車客戶線上化率為77.8%,較2019年末提升18.3個百分點;家庭自用車客戶理賠線上化率為91.3%,較2019年提升24.6個百分點。渠道結構持續優化,個人代理渠道保費同比增長13.1%,佔比達到31.3%,同比提升2.5個百分點;直接銷售渠道保費同比增長15.8%,佔比達到33.4%,同比提升3.2個百分點,個人代理和直接銷售渠道佔比的提升有助於公司加強對於渠道的把控。通過打造中心城市數位化經營平臺,公司家庭自用車續保率提高至71.7%,高於系統0.5個百分點。

車險綜改大趨勢下,差異化、科技化、規模化為車險承保盈利的關鍵要素,中國財險、平安產險掌握著絕對主動權。這兩家公司除了客戶積累與技術積累豐富,歷史數據與風控模型能帶來對優質保戶更精確的篩選與管理,理賠支付控制能力強,賠付率優勢將進一步擴大之外,它們網點布局範圍廣,深入縣域與鄉村,線下與020服務能力突出,可充分發揮品牌優勢,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兩家公司對車險服務鏈擁有強大的控制力,可將零配件價格控制在合理範圍內,降低運營成本與費用率。

中小險企轉型勢在必然

中小險企的困境由來已久,商車費改政策背景下,在寡佔市場環境中的中小險企必然面臨更大的承保虧損壓力。

由於網點數目、渠道深度、服務時效以及品牌效應等方面與大公司無法抗衡,中小險企一般只能通過提高手續費的方式來搶佔市場份額,在此前的商車費改就常常處於虧損的境地。商車費改的實施使得多數年份保費充足度進一步下降、賠付率上升,從而進一步擠壓險企費用空間。

憑藉較高市場份額及渠道、服務、品牌等優勢,龍頭險企在市場化競爭環境中具有更強競爭優勢,同時,較行業偏低的費用率使得龍頭在費用率調整上具備更大彈性,從而進一步增強了盈利能力。據統計,2018年車險進入前五大險種且保費過億的財險公司共計55家,合計車險保費約7799億元,合計承保利潤僅24.2億元,同比下降71%,承保利潤率僅0.3%。其中7家公司承保盈利,共盈利110億元,48家公司虧損,共虧損86.8億元。由此可見,中小險企車險業務面臨的巨大壓力。

而且,從費用端看,和發達市場的產險相比,中國的產險公司普遍存在費用率過高的問題。中國產險公司的費用率通常在35%以上,甚至超過40%,而發達市場的費用率通常在30%以下,因此降低車險費用率也一直是近兩年來監管政策的重要方向之一。

這次車險綜改的實施使得多數年份保費充足度進一步下降、賠付率上升,從而進一步擠壓險企費用空間。龍頭險企憑藉較高市場份額及渠道、服務、品牌等優勢,可以繼續在市場化競爭環境中具有更強競爭優勢。

在這樣的狀況下,有些競爭力不強的中小公司經營會更加困難。因為普遍承保虧損以及經營壓力持續擴大,中小險企在閾值監管及報行合一的監管下難以發起費用競爭,反過來強化龍頭公司在市場策略方面擁有的主動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認為,中小險企要在細分市場培育形成核心競爭力,避免市場退出風險。從國際經驗看,車險市場的集中度相對較高,費率市場化使得大公司在固定費用分攤、服務網絡、品牌等諸多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市場集中度呈現進一步上升趨勢。如德國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使得不少中小公司退出車險經營或者進入車險的細分市場;日本車險市場則出現了大面積兼併收購,部分中小主體退出車險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針對這種局面,此次綜改也預見性地提出了相應支持政策。為促進中小財險公司健康發展,健全多層次市場體系,包括支持中小財險公司優先開發差異化、專業化、特色化的創新產品,給予更加寬鬆的附加費用率等監管政策,適當降低償付能力監管要求。

相關焦點

  • 上證指數繼續強大,強者恆強!
    大金融板塊今天依然展示什麼是強者恆強,農業銀行最高衝到3.3,歷史經驗表明,農行漲到3.3以上,大盤都需要一波有力度的調整。上午10點創業板第一個衝出來,氣勢如虹,最高衝到2635點,然後逐漸回落。量能始終放不出來。今天創業板拉升,是有資金期望今天普漲,打破創業板下行鍥型趨勢的壓制。但是創業板空頭在巨大的獲利盤支撐之下,不可能放棄抵抗,直到創業板指數翻綠也沒有停手。
  • 十年情懷迎全面更新 《冒險島》演繹強者恆強
    原標題:十年情懷迎全面更新 盛大《冒險島》演繹強者恆強   1月18日,盛大遊戲旗下經典2D橫版捲軸網遊《冒險島》正式發布了備受期待的V5新版本。除了全新V矩陣系統及「神秘河」新地圖等更新,這也是時隔十年之後重磅開啟的第五次轉職。
  • 【脫水研報】行穩致遠 強者恆強!2021這樣看白酒?
    原標題:【脫水研報】行穩致遠 強者恆強!2021這樣看白酒?    今日內容:Ⅰ  行穩致遠,強者恆強從近期白酒白塊強者恆強的走勢來看,疫情根本沒有改變白酒的長期發展趨勢,板塊投資價值仍然較高。
  • 明河投資張翎:未來兩年將是「強者恆強」時代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如今,這位曾經的五星級基金經理,在陽光私募的路上依然堅持著自己的節奏和判斷:未來3年的股市,將出現一輪「強者恆強」的結構性行情的演繹過程。投資中最大概率的盈利品種是一些最符合階段經濟增長特徵,並具備持續高速增長能力的上市公司。
  • 輕鬆籌盡顯強者恆強態勢 輕鬆保嚴選成為保險行業黑馬
    來源:時刻頭條市場經濟有一個"馬太效應",其源於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而現在代表的則是企業發展進程中"強者恆強"意思。健康保障平臺輕鬆籌歷經六年時間的發展,就表現出了強者恆強的態勢,在健康保障領域無出其右者。
  • 強者恆強弱者恆弱 廈門衛浴市場催生馬太效應
    一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馬太效應」。   在廈門一家馬桶配件企業做了5年業務員的何阿龍日前告訴記者,無論是客戶維護還是業務拓展,在今年都似乎變得艱難得多。   「業績萎縮,主要是產品漲價惹的禍。」他說,公司因應生產成本而提高產品售價,但導致了老客戶流失,拿下新訂單更不容易。   「相比於廈門同行中的一線品牌,(我們)漲價必然導致競爭力削弱。」
  • 強者恆強,千金難買「老鴨頭」,一旦遇上,不要猶豫,立刻跟上
    強者恆強:「老鴨頭」戰法:股市有句話,叫「千金難買老鴨頭」,指的是一種戰法,老鴨頭戰法,這種技術形態,往往表明主力經過第一輪拉升後,然後進行拉高洗盤,隨後繼續拉升,導致個股出現第二波行情。老鴨頭是短線主力造就一種經典技術形態,通常是主力經過建倉、洗盤、拉高等一系列行為之後所作成的。老鴨頭戰法的重點,則是今如何識別「老鴨頭」。
  • 庫爾斯克會戰的天平,偏向蘇聯,詮釋了「強者恆強」
    強者恆強,蘇軍的必勝信念感染了盟友,贏得了尊重和援助就如同上文所提到的,庫爾斯克大戰爆發後4天,蘇軍幾乎沒有讓德軍有絲毫實質突破,他們與德國人在庫爾斯克的每一個村莊,甚至每一條溝壑裡反覆爭奪。當盟國看到蘇軍並沒有重蹈在1941年閃電戰中崩潰的覆轍後,紛紛出手相助。
  • 強者恆強?沒了溫柔鄉,2019一汽大眾也只能在困頓中掙扎!
    無論是因為市場需求逐漸趨於飽和,還是競爭環境的日益嚴峻,大家都一致認為這個市場仍應該是「強者恆強」的場面。而事實上,哪還有什麼強者恆強,躁動不安的市場給了各家車企前所未有的壓力。從此,車企們紛紛被迫跳脫出安逸的溫柔鄉,2019年即將發生的一切,都只會是重重困境的開端罷了。而困境面前,又有誰會被輕饒。
  • 財險公司最優槓桿率是4.6:暨財險公司槓桿率排行榜
    3、「13精」給出了2010-2019年財險行業不同類型公司的槓桿率。2019年老三家槓桿率3.9;中型財險公司的槓桿率為3.2,小型財險公司的槓桿率是最低的僅為2.8。從統計結果看,老三家中的平安財險、中型公司當中的太平財險、陽光財險,小型公司當中的永誠財險、現代財險、京東安聯,目前的槓桿率水平都已經在最優槓桿率附近了!
  • 平價倒逼企業不斷創新 頭部企業「強者恆強」
    毫無疑問,光伏最核心的技術在中國,最優秀的公司在中國。根據公開信息統計,從年初至8月底,國內共有49家光伏企業宣布了擴產計劃,涉及投資總額近3000億元,各環節產能規模約664吉瓦。從產業鏈環節來看,電池、組件仍是擴產主力軍,尤其是電池,無論是產能規模容量還是投資額度,都要遠高於其他環節。
  • 商改後「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可能是吃了沒「文化」的虧!
    1、「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商業項目改造後出現兩極分化 「三年一小改,十年一大改」的思路在近幾年的商業圖景中清晰可見,幾乎每個城市的大型購物中心都在近十年內進行過一次大的升級改造。
  • 繪家人物誌丨閆澤民:長租公寓的賽道有人離開 強者恆強趨勢明顯
    繪家人物誌丨閆澤民:長租公寓的賽道有人離開 強者恆強趨勢明顯2020-12-08 09:52繪家人物誌 No.032020.12.07●繪家青年公寓資深顧問 閆澤民在行業變革與市場選擇中,失敗者的理由各不相同,但強者恆強趨勢明顯。
  • 民太安財險公估公司被指吹黑哨
    在保險理賠過程中,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洋財險)濰坊中心支公司勾結民太安財產保險公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太安財險公估公司)青島分公司,沆瀣一氣,惡意壓低保險理賠金額,損害我公司的權益。」山東日照匯福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福源公司)董事長吳宗禮日前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反映。
  • 強者恆強!澳洲零售業沒有那麼「寒冷」,財報季節該追漲殺跌嗎?
    血液製品巨頭CSL上漲0.8%,至328.25澳元,該公司宣布上半年利潤增長11%,至18.6億澳元,並上調了全年利潤指引。線上汽車交易網站Carsales.com上漲8.3%,至19.09澳元的歷史新高,儘管澳大利亞新車銷售疲弱,該公司上半年利潤增長了22%,至7120萬澳元。
  • 施輝:中美財險公司市場集中度比較
    中美保險市場財險公司排名前十公司市場份額的分析比較,從兩國財險前三和前十的集中度差異可以看出充分競爭、完全市場化發達國家市場集中度和處於初級階段的中國財險市場集中度有著非常大的差異。美國是全球保險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時還擁有著全世界最大的保險市場。保險這一行業在美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無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 太平洋保險財險:未來財險的競爭,是公司素質的競爭、能力的競爭
    太平洋保險財險董事長表示,雖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但重要的是要能夠在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的變量。在中國的經濟發展進程中,財險始終是朝陽產業,可能比壽險發展的機遇更好、發展的期望更高。太平洋保險財險董事長還表示,財險行業下一波風險並不是來自於車險的市場競爭亂象,而是來自於我們對風險認知的淺薄,包括風險治理、交易對手風險累積、資本約束下的償付能力等方面。而未來財險行業的競爭,不單單是價格競爭,不是單一層次的、單兵突進的競爭,而是公司素質的競爭、能力的競爭。
  • 去年59家財險公司綜合成本率超100%
    ■本報記者 冷翠華  記者近日獲得的一份業內交流數據顯示,2018年,在納入統計的86家財險公司中,共有59家公司的綜合成本率超過100%,公司數量佔比約為68.6%,僅有27家公司的綜合成本率低於100%,公司數量佔比約為
  • 規模優勢+商車費改+低成本率,中國財險(02328)能觸底回升嗎?
    公司 規模優勢+商車費改+低成本率,中國財險(02328)能觸底回升嗎?盈利能力穩健的龍頭險企亞洲財險公司第一、全球單一品牌財險公司第二。2003年11月6日,中國財險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是中國內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金融企業。
  • 強者恆強 7.7萬起 捷途X70 PLUS上市發布
    捷途X70PLUS作為一款為自強青年打造的愛車, 從內到外煥然新生,內外兼修,用實力詮釋強者風範!強者恆強,捷途始終堅持「一切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為用戶打造一個擁有更加智能、生態、便捷的體驗和服務的全新出行方式。奇瑞捷途不斷夯實產品「旅行+」的戰略定位,奇瑞捷途正在成為「旅行+」細分市場的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