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中國網訊】近日,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6名學生組成的出國放學社會實踐團隊從學校出發,各自奔赴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分別在英國劍橋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韓國釜山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開始了短暫但又充實的8天實踐訪學體驗之旅。
這次社會實踐的主要內容分為兩部分,部分實踐團員參加目的地學校提供的教學活動,包括在倫敦政經參加《會計學基礎》的課程修讀等,而另一部分同學參加學校安排的文化交流活動,包括語言學習,體驗人文風情等。其中,暑期課程包括小組討論,個人展示,結業考試等內容形式。
通過短暫的訪學體驗,小組成員們都感受到了目的地學校濃厚的學術氛圍,緊張的課程安排以及較強的文化包容性。小組成員在最後兩天時間裡,就自己這幾天的所作所得,結合所發放的調查問卷,就中外教育的差異不同點,在線上進行了討論,得出了以下結論:相較於內地學府,海外的大學例如新加坡國立大學等,更加重視整個團隊的協作能力。
在訪學過程中,小組成員發現,老師會對所有學生進行分組,統一布置結課時小組的展示任務,而為了完成這項工作,小組成員之間需要互相溝通協作,合理分工。準備過程,例如搜集材料、ppt製作等都需要整個團隊的協商安排。在課上,講授談判課程的David教授這樣說到,「學校在營造濃鬱開放的學術氛圍的同時,非常重視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因為這種能力在你們今後的不管是學術、生活還是工作中都非常重要。賈伯斯只是少數中的少數,更多人要高質量的完成工作需要有效的團隊協作。」
而對於知識的態度,小組成員也發現了內地學生與海外學生的明顯的區別,與內地學生接收知識的態度不同,質疑和批判,是海外學生的主旋律,大膽表現觀點,大膽猜想,是在課堂上最常見到的狀態。實踐團認為,因為這種對知識的態度,造就了他們善於提出問題的能力。
訪學項目結束時,團隊負責人云方旭在回憶這次愉快並充實的遊學之旅時說到,「這次遊學之旅雖然短暫,不過我們每一位成員都從中收穫很多,知道了在學習和探索知識的同時,更要重視團隊合作的力量。這種協作能力以往常常被我們忽視,但其實它比我們想像中更具有影響力。在項目結束後我們也要把這種協商合作的能力帶回到我們自己的大學,讓團隊協作的力量在我們學校使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