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各主要城市公布2020年前三季度GDP,天津前三季度GDP總和10095億,南京10601億,猛然發現南京已經在經濟總量上全面趕超天津,邁入全國前十行列,老牌經濟強市天津跌出前十,首都北京依然在堅守著來自北方城市的經濟殊榮。中國經濟版圖實際上已經進入南方時代,那麼北方城市真的就坐以待斃看著經濟發展的天平向南方靠攏嗎?
南北城市分界一直都以秦嶺淮河為基準,南北方之間的文化、飲食、經濟發展模式都存在差異化。經濟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北方總體扮演著權力中樞的作用,南方也是經濟建設中樞。而到了近代,特別是新中國剛剛成立,中國的經濟重心是在北方,特別是以東北三省為代表的重工業、製造業地區。擁有獨立完整的產業鏈、教育體系、社會文化體系等,再加上東北擁有豐富的土地、礦產、石油資源。所以以東北為代表的北方城市成為了新中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這其中就有北京、瀋陽、哈爾濱、天津、大連等城市。經濟建設成就舉世矚目,曾經的北方城市可謂風光無限。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實行開放型市場經濟,曾經的計劃經濟模式被市場經濟模式取代,東南沿海為代表的南方城市大力招商引資,發展出了完整的工業產業規模,經濟發展實現逆襲,反觀曾經的老牌北方城市,經濟發展陷入迷茫之中。當我們認為南方經濟大時代即將來臨之際,北方一些新興城市崛起,重新塑造南北方城市經濟建設格局。
以河南鄭州、陝西西安、山東濟南、京津冀城市群為代表的新興北方城市逐漸崛起,用行動詮釋著北方城市的經濟復興。
先看鄭州,作為人口大省河南省省會,鄭州的發展寄託著上億河南人民的願望。幾年前的鄭州經濟上還不及湖南長沙,短短幾年過去了,鄭州已經成為可以挑戰中部龍頭武漢市,曾經的中部單核發展已經變成雙核發展。而且可喜可賀的是2016年,鄭州成功被列為國家中心城市頭銜,如今的鄭州是黑夜裡的一束光,照耀著北方大地,為北方城市經濟建設帶來希望。
再來到擁有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史的自古帝王都:西安,歷史上大多是一座王朝的權力中心,這也與北京這座權力中心城市遙相呼應。而當前東部沿海經濟發展外溢,發展道路自東向西延伸,西部大開發戰略、一帶一路建設等多重戰略級別規劃將拉升西安的城市地位。
再看山東濟南,濟南近年來合併萊蕪,全省打造濟南為新的經濟增長極,未來發展令人期待。
最後來到京津冀城市群,作為北方最強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的發展是北方城市崛起關鍵「先生」,更是指揮樞紐,近年來一些人總是喜歡用長三角珠三角去對比京津冀。殊不知長三角珠三角經過市場經濟的改革深度發展,模式已經固定化,而京津冀目前處於改革起步階段,要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其探索,等到京津冀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將會直接聯動北方城市群經濟體實現跨越式崛起。
今天的北方,面臨的經濟發展道路任重而道遠,如何利用政策轉化為經濟發展是要探索的話題,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給了一大堆,但是依舊離不開老的經濟發展模式:重工業,當生態環保經濟發展方向到來以後,這種經濟轉型的陣痛一直刺痛著北方城市發展。先發展後治理的模式已經成為歷史,不符合當代經濟發展的結構架層,當降速發展下來了以後,面對人口外流現象又顯得無可奈何。
最後,隨著目前周邊外部環境的壓迫以及國外高科技產業的技術封鎖,東南沿海經濟組織必將往內陸地區延伸,此時的北方經濟發展將迎來空前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