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車軟體Uber全球博弈:觸碰出租業利益屢遭抵制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打車軟體Uber在各城市的博弈

  作為打車軟體的「鼻祖」,Uber在世界一些城市也遭封殺,不外以下原因:

  合法性問題,安全問題,但最主要的還是侵犯了當地計程車利益

  2009年Uber在美國舊金山成立,隨即迅速擴張。

  現在,展開一幅世界地圖,人們能夠在全球220個城市找到Uber的身影。提供基於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租車服務,Uber是當仁不讓的先行者。它開啟了一項服務的先河,深刻影響了消費者的生活方式,並且啟發著同行業的後來者。

  截至2014年底,Uber已經是全美估值最高的未上市公司,風光無兩。一個美國段子說:在矽谷,人們分為兩種,接受Uber的,以及抵制Uber的。

  何止矽谷,在世界各地,銳意開疆拓土的Uber也遭受著接二連三的抵制,這些抵制來自當地計程車業者,也來自當地官方。

  Uber到底做了什麼,導致城市當局與之為敵?

  中國臺灣是2014年最後一個出臺政策明確抵制Uber的地區。臺灣交通部門認定Uber涉嫌違法經營計程車業務。再課以超過300萬新臺幣的罰款之後,更是開始調查徹底封殺Uber的可能性。

  這引起Uber的強烈反彈,其臺灣區總經理甚至號召網友抵制「交通部」執法,而官方則強硬表態,只要Uber持續非法經營,就會持續取締,並向Uber美國總公司喊話,要求其出面「終止臺灣區負責人挑釁公權力的荒唐行徑」。

  與當局的動作相配合,臺灣大車隊董事長林村田揚言,若當局允許Uber在臺灣營運,將會跟進另組「白牌車」的臺灣大車隊,臺北市計程車公會也擬募集1000萬元作為民眾檢舉Uber的獎金。

  臺灣之外,去年12月內,Uber還收到了分別來自印度、荷蘭、西班牙和泰國的禁止令。這並不是Uber2014年全部的收穫,在亞洲,還有韓國對Uber說「不」,在歐洲與美洲,則有來自不同國家的計程車司機上街抗議Uber對他們利益的蠶食。

  堅持以「先進駐佔領市場再來解決合法性問題」為擴張戰略的Uber來說遇到了太多的新情況與新難題。

  一名印度籍女性乘客遭到Uber司機性侵,這直接導致了印度新德裡政府下令在全市範圍內禁用Uber,因為Uber未能對其司機進行盡職的背景調查,而這可能對乘客造成潛在的安全威脅。

  這之後,西班牙與泰國在同一天分別通過法院與政府部門下令禁止Uber在當地運營。前者是因為目前西班牙計程車同業聯盟為了抵制Uber而提起的訴訟還未了解,後者則與印度的情形相似,曼谷交通部門要求Uber關閉業務,先解決其司機的管理登記以及商業保險問題。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已經要求Uber停止在該地運營,儘管該地區首府巴塞隆納仍然允許人們使用Uber打車系統。但地區政府要求安全部隊加強對非法計程車服務的管控和稽查。

  荷蘭海牙商業訴訟法院以若干Uber司機不具專業執照、違反荷蘭計程車經營相關法律為由,禁止他們在荷蘭營業。4名被控告的Uber司機因為違反上述法規,將被處以1萬歐元罰款。

  9月初,法蘭克福一家法院發布禁令稱,在召開聽證會判定Uber是否存在不正當行為之前,將先在德國全境封殺 Uber 低成本 Uber Pop 產品,Uber 的高端產品 Uber Black 暫時不會受到影響。該法院指出,Uber的部分司機沒有獲得必要的牌照和保險,而且存在選擇性接單的問題。按照德國法律規定,計程車必須接受任何人的打車要求,不得拒載。這是德國對Uber的最新態度。

  兩個月之前,韓國首爾市政府發表聲明,稱將為封殺Uber尋求法律支持。韓國法律「禁止未註冊的機構或私人車輛進行私人收費運輸服務」。4月時,首爾政府已經對通過 Uber 招攬客戶的司機施以100萬韓元罰款。

  2014年2月份Uber在布魯塞爾推出打車服務,該公司稱有幾百個司機註冊為Uber系統使用者。當地一家計程車公司以「不公平競爭」為由將Uber公司告上法庭。所謂「不公平競爭」包括使用Uber招攬乘客的私家車主不用承受獲取計程車營業執照的複雜程序以及高昂的成本。4月,布魯塞爾一家法院宣布Uber在比利時非法,並表示Uber每做一單生意,就會被罰款1萬歐元。

  在美國,除了誕生地舊金山,Uber在美國城市中的擴張步履維艱,波士頓、紐約都因為Uber對本地計程車行業的衝擊而將其封殺,不過隨後又都解禁。

  Uber「先上車後補票」的進駐策略令其在拉斯韋加斯、奧斯丁與費城都遭遇警方的「嚴重關切」,12 月,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市正式對Uber 提起訴訟,指控後者在運營一種「私人僱用運輸服務」。波特蘭政府要求 Uber 立即終止在波特蘭市範圍內的運營。

  無論是官方還是業者,對於Uber進行抵制的關鍵點都在不正當競爭與非法運營。

  而這都指向私家車接入Uber網絡,其死結則是「計程車營運執照」。

  對於業者來說,Uber在進行擴張時一般會選擇市場成熟度高的地區,而在這類地區,原本的計程車行業已經形成相對完備以及嚴密的利益共同體,面對新加入的競爭者,本地計程車業者必然會對其用盡力氣加以排斥。同時,計程車司機原本需要繳納高昂的計程車執照費用,Uber使不具備這一執照,或者說並未承擔執照費負擔的私家車主與付出過這一成本的計程車司機們進行不正當競爭。在這種競爭條件下,原本的計程車業者利益受損,收入下滑,必然成為Uber堅定的反對者。

  而來自政府層面的禁止令一般基於「非法運營」的理由。在那些實行計程車牌照管制制度的國家,私家車不能直接進入計程車運營系統,在Uber的運營體系中,私家車則能夠輕易地進入其中。司機缺乏管理登記,商業保險的缺失在政府方面看來都構成治安以及安全隱患,不僅與現行法律相衝突,還可能製造潛在的麻煩。如此,官方以及業者對於Uber以及此類的租車服務進行限制乃至抵制就不足為奇了。

  (資訊整理/嶽巍)

相關焦點

  • 因地制宜 打車軟體Uber印度推出三輪摩的打車服務
    因地制宜 打車軟體Uber印度推出三輪摩的打車服務 時間:2015-04-09 22:07:02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Uber是什麼意思?Uber(優步)打車軟體如何盈利?
    而Uber更像是一種理科生的利益思維,讓機器和算法按照效率最大化原則去調節市場。  「搶單」的中心化思維還可以優化到補貼戰中。這個中心化大腦知道哪裡有很多車沒有乘客,哪裡有打車的乘客沒有車,這就需要中心將多餘的車輛引導向乘客密集的地方。但如果司機開車去乘客多的地方則會付出多餘的油費和時間,這時候系統就可以通過最小的補貼引導司機去乘客最密集的地方。
  • Uber是什麼 優步打車使用方法【詳解】
    Uber(優步)是一款來自美國的打車軟體。Uber不僅僅是一款打車應用,而是為乘客提供一種高端和更私人的出行方案。目前現在Uber已經進駐中國,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款高大上的打車應用。  在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交戰熱鬧的時候,美國的打車應用uber進入中國。
  • 臺灣能不能用uber打車 臺北高雄能不能用uber打網約車
    由於臺灣當局認定uber「不合法」,不少臺灣民眾只好偷偷使用uber軟體,但由此也出現了保險賠償、人身安全等問題。­  「uber司機沒經過嚴格考試,而且車輛都是私家車,還被認定為『不合法』,若發生車禍事故或消費糾紛,不知道找誰來解決。」
  • 打車軟體在港惹爭議:乘客點讚叫好 的哥罷工抵制
    林少權攝  「打車軟體風靡全球」,擁有近2萬輛計程車的香港,「打車APP」這兩年也開始風生水起,甚至開始危及傳統模式,令香港的士司機有種「飯碗被搶」之感。因抗議打車軟體協助私家車和客貨車(香港稱「白牌車」)提供非法載客服務,香港的士司機日前發動反「非法載客取酬」大聯盟慢駛遊行,要求特區政府執法加強監管。
  • 日本為什麼沒有打車軟體
    要說日本完全沒有打車軟體,也不盡然。美國打車軟體uber今年宣布進軍日本,也搞起了補貼促銷。但uber有別於我們的打車概念,它提供的是一種僱車服務,起板就是1個小時或者15公裡,收費高達6250日元(370元人民幣)。真正的計程車打車軟體,在日本還是一片空白。
  • 滴滴打車入駐多倫多,我終於能拋棄uber了麼?
    >滴滴出行在國內 就相當於我們在北美使的Uber其實現在這個時代大家出門如果需要打車的話 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手機軟體路上叫車的話在北美是很難招手叫到的現在在國內的也是很難在路邊叫上車的而生活菌今天看到了一則消息
  • 韓國10萬出租司機罷工抵制拼車軟體 已不是第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拼車軟體推遲上線,但仍然沒有平復計程車行業的憤怒。為此,12月20日凌晨4時起,韓國計程車團體開始長達24小時的罷工,來抵制Kakao公司推出的拼車軟體car pool。當天下午,10萬多名計程車司機還要在首爾汝矣島舉行第三輪大規模集會,從汝矣島遊行至麻浦大路。
  • 支付寶上線「境外打車」!比比Uber、Grab...哪款打車軟體更具性價比?
    境外打車你會使用哪款打車軟體?Uber?Bolt還是Grab?面對各式各樣的打車App,是否可以一鍵就能滿足在不同國家的打車需求?近日,支付寶正式上線「境外打車」小程序,對於中國遊客而言,終於第一次可以有一個APP「打」遍全球。
  • 打車軟體公司推出「專車」服務 遭計程車司機抵制
    南京浦口捷順達公司的計程車司機譚中宏,在卸載了「滴滴打車」軟體半個多月後,最近又重新安裝了該軟體。  譚中宏原來是「滴滴打車」軟體的受益者和忠實用戶。可最近他和同行們突然感覺到來自「滴滴打車」軟體的威脅,因為打車軟體近期重點推廣的另一項業務——專車服務。
  • 盤點外國打車軟體哪家強
    新華網北京8月9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在快節奏的都市,打車是困擾市民的一大難題。自從有了打車軟體,打車方便多了。如今滴滴打車、快的打車等打車軟體已成為國人手機裡的必備軟體,那麼走出國門打車軟體該怎麼玩呢?小編就來為您盤點不同國家的必備打車軟體。
  • 日本為什麼沒有滴滴打車 /Uber?
    你必須給計程車公司打電話預約,如果你想去東京成田機場,或者去東京羽田機場,想利用他們的定額制的計程車,對不起,那得提前一個小時預約,否則沒戲。我們在中國的一些大中城市,如果想打車的話,利用滴滴打車或者快車、專車的 APP 軟體,動動手指就能很快約到車,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十分便捷。
  • 受新冠病毒的影響,兩大打車軟體Uber和Lyft暫停「共享乘車」服務
    截至周二,全球共有185067例COVID-19感染者,其中美國有4661例。周一,海灣地區的公共衛生官員命令居民在接下來的三周內都要在適當的地方避難,除了「最基本的需要」外,不要離開家。紐約州的新羅謝爾上周被宣布為隔離區,麻薩諸塞州、俄亥俄州、紐約州和伊利諾州也被宣布為隔離區,下令在全州範圍內關閉所有不重要的業務,如酒吧和餐館。
  • Uber打車變形金剛霸氣上路
    你還在為Uber打車可以租用特斯拉而興奮嗎?可是達拉斯、鳳凰城和洛杉磯三個城市的用戶已經可以通過Uber打車租用變形金剛上路了。Uber打車會在一周內輾轉以上三個城市,用戶只需打開應用,選擇變形金剛圖標即可租用這輛變形金剛。
  • 滴滴打車如何避免悲劇發生?鳳姐出高招,網友:美國uber咋樣?
    滴滴打車如何避免悲劇發生?鳳姐出高招,網友:美國uber咋樣?滴滴打車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橫空出世,因為它的方便快捷等優點迅速發展起來,結合方便的網上支付方式,以閃電俠一樣的速度搶佔了打車界的半壁江山,不僅吞併了優步,還擠佔了神州專車市場,甚至讓計程車顯得有些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雖然曾經引起過憤憤不平的計程車司機們集體抵制,到人氣絲毫不減。但有利必有弊,滴滴肯定也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的。
  • 如今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打車軟體都過得怎麼樣?
    使用軟體進行打車是我們現在常用的一種出行方式。打車軟體也慢慢地在我們的手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雖然打車軟體十分風靡,但是它因為營銷模式和註冊模式帶來一定的安全潛在風險的同時,對傳統經過國家註冊認證的計程車行業打擊巨大。
  • 打車軟體應用籌劃組成聯盟 共同對抗Uber
    網易科技訊 1月12日消息,全球的打車軟體應用可能很快組成聯盟,以對抗Uber。而據參與此事的拼車公司高管介紹,風險投資公司Softbank Capital致力於促成此事。
  • 廈門打車怎麼收費?滴滴、uber、易到各有優點
    在廈門打車,你是習慣用滴滴、uber還是易到呢?其實,這些軟體各有各的有點,小夥伴可以自己瞧瞧哦!  當然了,很多人不喜歡在軟體上預約,叫車,要出去,直接馬路上攔截,或者打個電話預約,也是很多人習慣的做法。
  • 滴滴結盟美國第二大打車軟體 將戰火燒至Uber後院
    原標題:滴滴結盟美國第二大打車軟體 將戰火燒至Uber後院   在此之前的9月18日,滴滴快的還剛剛宣布與打車應用軟體Lyft公司合作,投資Lyft公司1億美元。   「這次合作能夠達成,很大程度上在於Lyft的規模沒有Uber那麼大,從市值比較上就可見一斑,全球前6名估值最高的打車軟體中,Uber的估值遠遠領先後面5名加起來的市值。」有業內人士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