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車軟體Uber在各城市的博弈
作為打車軟體的「鼻祖」,Uber在世界一些城市也遭封殺,不外以下原因:
合法性問題,安全問題,但最主要的還是侵犯了當地計程車利益
2009年Uber在美國舊金山成立,隨即迅速擴張。
現在,展開一幅世界地圖,人們能夠在全球220個城市找到Uber的身影。提供基於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租車服務,Uber是當仁不讓的先行者。它開啟了一項服務的先河,深刻影響了消費者的生活方式,並且啟發著同行業的後來者。
截至2014年底,Uber已經是全美估值最高的未上市公司,風光無兩。一個美國段子說:在矽谷,人們分為兩種,接受Uber的,以及抵制Uber的。
何止矽谷,在世界各地,銳意開疆拓土的Uber也遭受著接二連三的抵制,這些抵制來自當地計程車業者,也來自當地官方。
Uber到底做了什麼,導致城市當局與之為敵?
中國臺灣是2014年最後一個出臺政策明確抵制Uber的地區。臺灣交通部門認定Uber涉嫌違法經營計程車業務。再課以超過300萬新臺幣的罰款之後,更是開始調查徹底封殺Uber的可能性。
這引起Uber的強烈反彈,其臺灣區總經理甚至號召網友抵制「交通部」執法,而官方則強硬表態,只要Uber持續非法經營,就會持續取締,並向Uber美國總公司喊話,要求其出面「終止臺灣區負責人挑釁公權力的荒唐行徑」。
與當局的動作相配合,臺灣大車隊董事長林村田揚言,若當局允許Uber在臺灣營運,將會跟進另組「白牌車」的臺灣大車隊,臺北市計程車公會也擬募集1000萬元作為民眾檢舉Uber的獎金。
臺灣之外,去年12月內,Uber還收到了分別來自印度、荷蘭、西班牙和泰國的禁止令。這並不是Uber2014年全部的收穫,在亞洲,還有韓國對Uber說「不」,在歐洲與美洲,則有來自不同國家的計程車司機上街抗議Uber對他們利益的蠶食。
堅持以「先進駐佔領市場再來解決合法性問題」為擴張戰略的Uber來說遇到了太多的新情況與新難題。
一名印度籍女性乘客遭到Uber司機性侵,這直接導致了印度新德裡政府下令在全市範圍內禁用Uber,因為Uber未能對其司機進行盡職的背景調查,而這可能對乘客造成潛在的安全威脅。
這之後,西班牙與泰國在同一天分別通過法院與政府部門下令禁止Uber在當地運營。前者是因為目前西班牙計程車同業聯盟為了抵制Uber而提起的訴訟還未了解,後者則與印度的情形相似,曼谷交通部門要求Uber關閉業務,先解決其司機的管理登記以及商業保險問題。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已經要求Uber停止在該地運營,儘管該地區首府巴塞隆納仍然允許人們使用Uber打車系統。但地區政府要求安全部隊加強對非法計程車服務的管控和稽查。
荷蘭海牙商業訴訟法院以若干Uber司機不具專業執照、違反荷蘭計程車經營相關法律為由,禁止他們在荷蘭營業。4名被控告的Uber司機因為違反上述法規,將被處以1萬歐元罰款。
9月初,法蘭克福一家法院發布禁令稱,在召開聽證會判定Uber是否存在不正當行為之前,將先在德國全境封殺 Uber 低成本 Uber Pop 產品,Uber 的高端產品 Uber Black 暫時不會受到影響。該法院指出,Uber的部分司機沒有獲得必要的牌照和保險,而且存在選擇性接單的問題。按照德國法律規定,計程車必須接受任何人的打車要求,不得拒載。這是德國對Uber的最新態度。
兩個月之前,韓國首爾市政府發表聲明,稱將為封殺Uber尋求法律支持。韓國法律「禁止未註冊的機構或私人車輛進行私人收費運輸服務」。4月時,首爾政府已經對通過 Uber 招攬客戶的司機施以100萬韓元罰款。
2014年2月份Uber在布魯塞爾推出打車服務,該公司稱有幾百個司機註冊為Uber系統使用者。當地一家計程車公司以「不公平競爭」為由將Uber公司告上法庭。所謂「不公平競爭」包括使用Uber招攬乘客的私家車主不用承受獲取計程車營業執照的複雜程序以及高昂的成本。4月,布魯塞爾一家法院宣布Uber在比利時非法,並表示Uber每做一單生意,就會被罰款1萬歐元。
在美國,除了誕生地舊金山,Uber在美國城市中的擴張步履維艱,波士頓、紐約都因為Uber對本地計程車行業的衝擊而將其封殺,不過隨後又都解禁。
Uber「先上車後補票」的進駐策略令其在拉斯韋加斯、奧斯丁與費城都遭遇警方的「嚴重關切」,12 月,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市正式對Uber 提起訴訟,指控後者在運營一種「私人僱用運輸服務」。波特蘭政府要求 Uber 立即終止在波特蘭市範圍內的運營。
無論是官方還是業者,對於Uber進行抵制的關鍵點都在不正當競爭與非法運營。
而這都指向私家車接入Uber網絡,其死結則是「計程車營運執照」。
對於業者來說,Uber在進行擴張時一般會選擇市場成熟度高的地區,而在這類地區,原本的計程車行業已經形成相對完備以及嚴密的利益共同體,面對新加入的競爭者,本地計程車業者必然會對其用盡力氣加以排斥。同時,計程車司機原本需要繳納高昂的計程車執照費用,Uber使不具備這一執照,或者說並未承擔執照費負擔的私家車主與付出過這一成本的計程車司機們進行不正當競爭。在這種競爭條件下,原本的計程車業者利益受損,收入下滑,必然成為Uber堅定的反對者。
而來自政府層面的禁止令一般基於「非法運營」的理由。在那些實行計程車牌照管制制度的國家,私家車不能直接進入計程車運營系統,在Uber的運營體系中,私家車則能夠輕易地進入其中。司機缺乏管理登記,商業保險的缺失在政府方面看來都構成治安以及安全隱患,不僅與現行法律相衝突,還可能製造潛在的麻煩。如此,官方以及業者對於Uber以及此類的租車服務進行限制乃至抵制就不足為奇了。
(資訊整理/嶽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