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荷茶共芳菲——尖山鎮大山頭村

2020-12-18 磐安新聞網

  大山頭村位於尖山鎮北部,距鎮政府駐地約2公裡,與遠近聞名的管頭烏石村相鄰。大山頭村以前的名字叫作「東吳」,為何更名為「大山頭」,村民們也知之不詳。

  大山頭村海拔525米,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近幾年來,村裡將新農村建設與農家樂開發緊密結合,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池碧水  映照山村閒趣

  走進村裡,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石城水庫那一池碧水。「天光雲影共徘徊」的石城水庫,也是村內最值得駐足遊玩的地方。庫水清澈,波光粼粼,很多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戲,亦真亦幻。水庫邊有讓你享受垂釣之樂的休閒平臺。同時,還建有觀賞水中美景的水上登梯,可以讓你過一把「踏水」之癮。

  整個村莊似乎是圍繞著水庫鋪展開來。水庫東邊是一個運動場,籃球架和各類健身器材齊備。夏夜裡,運動場就成了村民們乘涼聊天、唱歌跳舞的一個文化廣場。水庫南邊是一片茭白田,這些是名副其實的「生態綠色茭白」。茭白上市季節,我們可以看到農戶們身著橡膠背帶褲徜徉在水田裡,把一捆捆茭白送到田埂上。水庫西邊和北邊都是民居,西側緊鄰的是一排保存完好的木質結構古屋長廊,共19間,長達70米,北側緊鄰的則是一排整齊的小洋房,倒影落入水中,古典與現代融合,別具一番特色。

  水庫四周栽種著茶花,村裡大多數綠化帶裡也都遍植茶花。村民們說,如果春天到大山頭村,你就會發現整個村莊都在茶花的懷抱中,美不勝收,美得讓人感慨,美得讓人移不開腳步。

  一條道路  牽繫廿年變化

  對於現在的大山頭村,現年71歲的村民周汝和看在眼裡,樂在心裡。周汝和是村裡第一批入黨的人員之一。1972年,還在尖山煤礦工作的他,與另外兩名村民一起被挑選入黨並成立了一個黨小組。在1998年至1999年期間,他還擔任過一屆村支部書記,村裡的變化,他了如指掌。在他看來,這一切變化的發生,主要是得益於村裡交通條件的改善。

  周汝和家中現在居住的三間兩層磚混結構房子是在1990年建造的。當時,從林莊進來的道路還只是一條窄窄的機耕路,造新房所用的磚頭、水泥板等材料都是靠人力從林莊「運」進來。「造這房子用了70多塊水泥板,全部是僱人從林莊抬進來的。4個人抬一塊,從林莊進村約一公裡的路程走走歇歇,花了好幾天才把70多塊水泥板全部抬完。所用的磚頭也都是僱人挑進來或者用手推車推進來的,費時又費力。」周汝和介紹說。2000年,村裡用新農村改造過程中屋基投標所得的十幾萬元錢作為啟動資金,將林莊通到村裡的道路進行硬化。此後,村民造新房所用的材料都是直接運到村裡面了,省下了不少功夫。

  對於玉山臺地的農民來說,茶葉和茭白是主要經濟來源,大山頭村也不例外。2000年通村公路的硬化也為村民售賣茶葉、茭白帶來了便利。以前村民賣茶葉都是走路到尖山茶葉市場,要花將近半個小時。道路硬化後,村民一般都是騎車前往,節省了不少時間。茭白收購商更是直接進村收購了,而且由於幾撥收購商之間存在競爭,價格要比自己拿到附近村裡去賣時還來得高,村民們既省下了力氣,掙得也多。

  2009年,村裡對房屋之間的路面也進行了硬化。原先的土路全部變成了水泥路,通行方便了很多,整個村莊變得整潔起來。

  2010年,從大元村經大山頭村一直到管頭村的聯村公路的硬化也完成了。這進一步為村裡發展鄉村旅遊經濟創造了有利條件。

  一個「山莊」   打開致富大門

  借著縣裡旅遊產業蓬勃發展的東風,充分利用毗連管頭村的區位優勢和綠水掩映的環境優勢,大山頭村於2010年開始發展農家樂。

  村裡的第一家農家樂——妙佳山莊,是由村民周金錢創辦的。今年51歲的周金錢,原先在尖山鎮上經營一家批發超市,連續開了18年,效益很不錯。「2009年我店裡的香菸零售超過了縣裡菸草專賣店,排在全縣第一位。菸草公司還獎勵我一臺液晶電視、5000元現金呢。」周金錢介紹說。

  2010年初,村裡確立了通過開辦農家樂發展旅遊經濟的計劃,村幹部鼓勵他回村開辦第一家農家樂。一開始,他也擔憂:農家樂真的有發展前途嗎?村裡一些基礎設施沒有完善,農家樂開起來之後,會有人來玩嗎?

  之前經營批發超市時,周金錢認識了不少導遊、駕駛員,於是在聊天時他就有意識地跟他們聊一些這方面的話題,他們都說這個可以做做。當時,管頭村農家樂發展得已經較為成熟,一些農家樂經營戶到他這裡批發日常生活用品時,他也趁機向他們取經,他們紛紛表示農家樂這個行業確實很有發展前景。

  周金錢關掉了批發超市,於2010年3月份開始動工建造新房。經過將近7個月的緊張施工、裝修,投資130多萬元的「妙佳山莊」建成了,並趕在10月1日開始對外營業。擁有60個床位、能接待200人同時用餐的妙佳山莊是全縣當時規模最大的農家樂了。

  為了辦好農家樂,周金錢把原本在義烏開著一家電子商務公司的兒子也叫回來一起經營。「兒子主要發揮他在電腦、網絡這方面的專長,負責通過網絡聯繫客源。為此,他在鎮裡開起了一家旅行社。我們山莊現在跟上海一家旅行社長期合作,兒子的旅行社與他們聯網,那邊有多少人報團、什麼時候來、住幾天這些具體信息都可以在第一時間獲知,山莊就根據這些信息提前做好接待準備。」這兩年來,山莊經營情況相當不錯。去年一年,山莊就接待了將近兩萬人次遊客。

  近來,周金錢又產生了提升農家樂品質的想法。「現在的環境和條件比較大眾化,檔次不夠,滿足不了較高要求的遊客。有一次,一批溫州遊客來看了之後轉身就走了,他們說要住那種環境優美的農村小木屋,如果是這樣的鋼筋水泥結構建築,還不如住在城裡。」他正在考慮開發這樣的小木屋。

  妙佳山莊開業之後,村裡陸陸續續開起了金妙熹、萱萱等另外5家農家樂。目前,全村共有農家樂床位近200個。

  一個信念  憧憬美好未來

  目前,大山頭村的農家樂只能接待三個大巴左右的遊客,一些大的旅行團接不下,滿足不了旺季的需求,擴大規模已是刻不容緩。大山頭村在農家樂發展方面的發展潛力也是巨大的。「很多來遊玩的遊客都對我們村稱讚不已。因為跟管頭村只相距約1裡路,住在管頭村的遊客也會在飯後散步到我們村來,不少人都說我們村的環境也很優美,可以發展農家樂。接下來的一段時期內,村裡還是以發展農家樂為主要方向。」村支部書記周善龍說。

  2012年,村裡在改善交通、美化環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林莊到大山頭的通村路原本偏窄,兩輛小車交會也須小心翼翼的。去年村裡花170多萬元進行了拓寬,最寬的有8米;村口的那片茶山上,一條烏石小徑蜿蜒而上,通往山坡上的怡心亭,這是村裡花費13萬元修建的;石城水庫所用的木頭欄杆時間一久容易腐爛,去年全部換成了石質欄杆;為了村莊整潔、美觀,村裡建造了一個日處理能力40噸的汙水處理池,埋設了200米排水排汙管道,完成了兩個花壇的建設、22盞路燈的安裝。

  為了開闢更多的遊玩項目,給發展農家樂創造有利條件,村裡還作了大量有益的嘗試。

  村子後面的茶山上,100多畝的桃李果園已初具規模。春天時,徜徉在「桃花淺深處」,聽著廣播裡傳來蔣大為老師的《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不禁會產生一種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覺。等到成熟季節,遊客們可以體驗一番親手採摘水果的樂趣。「有些樹已經長得比較大,去年夏天時結了不少果。村民們品嘗了一下,很甜。可惜8月強颱風來臨時,桃子基本上都掉光了。」周善龍說。

  運動場邊的10畝田地裡現在一片荒蕪,但夏天時這裡也曾是荷葉亭亭、荷花飄香。為了增添農家樂的趣味,村裡特地建成了這一片蓮藕基地。夏季時,遊客們可以在這裡觀賞荷花,採摘蓮蓬。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是大山頭村的寫照。憑藉著東鄰烏石村、南望尖山鎮的地理位置以及空氣清新、氣候宜人的自然環境,大山頭村定能在鄉村休閒旅遊方面創造一片廣闊天地。

 

相關焦點

  • 打造智慧生態的「天空之城」——訪磐安縣尖山鎮黨委書記
    火山噴發形成的玄武巖用來壘成房屋,數百年來屹立不倒,烏石已成為尖山鎮特色旅遊的財富資源。  吳蔚華說,如今的尖山正處在趕超發展的關鍵期、轉型發展的變軌期、旅遊發展的攻堅期、城市建設的質變期。藉助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東風,尖山鎮將結合「四清零、三覆蓋」要求,全力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 牢記總書記囑託 建設重要窗口┃深山小村成為農家樂第一村 ——從...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次調研和指導,如春風化雨,激發了管頭村的創業信心;如指路明燈,指明了管頭村的發展方向;如航海燈塔,指引著管頭村駛向了旅遊經濟藍海。15年來,管頭村幹部群眾牢記總書記的囑託,遵循總書記指引的道路,堅定不移發展旅遊經濟,建成了「金華市農家樂第一村」,打響了烏石村旅遊品牌。
  • 巫溪尖山鎮:漫山黃蜀葵 花開致富路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扶貧故事今年以來,巫溪尖山鎮將產業開發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以綠色農業和特色產業為抓手,通過引進企業,帶動發展中藥材產業黃蜀葵種植,助力群眾增收。劉永策正在採摘黃蜀葵。為解決村民的銷售難題,尖山鎮引進重慶瑞火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建立加工車間,籤署採購協議,安排專人負責黃蜀葵收購。目前,全鎮已設立5個集中收購點,種植戶將採摘的花朵統一送到村級集中收購點,再由收購點運送到加工車間進行烘乾、粉碎、包裝,最後集中銷往江蘇蘇中製藥有限公司,形成了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產業鏈條。
  • 石臺縣大山富硒村農家樂
    農家樂聯繫電話:0566--6638284手機:15385381386(可以加微信)QQ:1256349543大山富硒村是全國罕見的富硒地質區域,2002年2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對這裡的土壤檢測時發現,大山村的土壤含
  • ...建設重要窗口┃深山小村成為農家樂第一村 ——從管頭烏石村的...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次調研和指導,如春風化雨,激發了管頭村的創業信心;如指路明燈,指明了管頭村的發展方向;如航海燈塔,指引著管頭村駛向了旅遊經濟藍海。15年來,管頭村幹部群眾牢記總書記的囑託,遵循總書記指引的道路,堅定不移發展旅遊經濟,建成了「金華市農家樂第一村」,打響了烏石村旅遊品牌。
  • 人間四月芳菲盡,問頂野茶高山行
    人間四月芳菲盡,不負春光不負卿。花色漸褪春將暮,穀雨過後,花紅漸漸稀少,綠茵漸漸繁盛,春茶的採摘也接盡尾聲。
  • 磐安深山小村成為農家樂第一村
    2006年6月13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來到磐安縣尖山鎮管頭村視察調研。在這裡,他訪農家,問遊客,談發展。習總書記的這次調研和指導,如春風化雨,激發了管頭村的創業信心;如指路明燈,指明了管頭村的發展方向;如航海燈塔,指引著管頭村駛向了旅遊經濟藍海。
  • 改變世界茶葉歷史的雲頭大山古茶籽化石
    雲頭大山都是我心中一座神聖的殿堂、一片純潔的淨土。我無時不刻都在懷念著那裡的村村寨寨、父老鄉親、山山水水、森林野草,特別是那枚四球古茶籽化石,總是提醒我是否還惦記著大山裡的日子?是否還惦記著父老鄉親的養育之恩?有時真是一種幸福的回味,它讓我憶起了早已遠去的童年往事。
  • 原始的浙江省磐安縣尖山鎮古街
    浙江省磐安縣尖山鎮古街,仍然象你小時候看到的一樣,是那麼古樸而又自然。於春節前的一天,筆者來到這個小鎮。這樣的小鎮,總是這樣,春節以前的這一天,從喧鬧的集市開始,到人群漸漸消散,最後一班客車開走,於是大小街閭安靜下來,人們都在家過年,吃上最後的年夜大餐。
  • 重慶巫溪尖山鎮:地處高山,集鎮地勢較平,是「康養天堂」
    今天要說的尖山鎮,同樣地勢較為平坦,只是較為。尖山鎮駐地,也就是尖山的集鎮地處深山的尖山鎮,難得有一塊平壩,這是怎麼形成的呢?這裡沒有河流,顯然不是河流衝積而成,這和地質運動,或喀斯特地貌有關。後來經過公社化和改鄉,1992年置尖山鎮至今。尖山鎮區位較為獨特,位於巫溪縣西部,和雲陽縣交界。一條國道347是該鎮主要的交通要道,這是一個比較偏僻的小鎮,因為不管到巫溪縣城,還是到雲陽縣城,都有80公裡的樣子,甚至更遠。
  • 大山裡的「節儉總管」 引領節儉生活新風尚
    在重慶市巫溪縣尖山鎮的一個婚禮廚房裡,廚娘們都在忙著準備菜餚,凡事都要「龔總管」把關。  「龔總管」本名龔方清,重慶市巫溪縣尖山鎮司法所所長。  按照巫溪農村的風俗,鄉親家裡只要有紅白喜事,主人家都會委託一位在當地有威望的人全權操辦,總攬酒席、禮儀等事情,這個人在當地被稱為「總管」。  近幾年來,尖山鎮的村民們人情花銷節節攀升,攀比風愈演愈烈。
  • 春茶、頭採茶、頭春茶、明前茶、雨前茶分別是什麼?一次性科普!
    春茶、頭採茶、頭春茶、明前茶、雨前茶……您知道這些茶都是什麼意思嗎?知之為知之,了解的這些詞彙定義的茶友,不妨一同來溫故而知新,更深入了解它們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若是還分不清這些詞彙的朋友,也莫要心慌,只消村姑陳一篇文章,就能讓您捋清這幾種茶之間的關係。
  • 在水一方——尖山鎮陳界村
    呼吸之間,空氣中融合了花兒的芬芳,綠葉的清香,還有湖水清新的氣息……山水藥園 賞心悅目  陳界村位於尖山鎮西南部,地處浙中磐安臺地,坐落在風光旖旎的五丈巖水庫邊,平均海拔530米,氣溫適宜,風景秀麗。全村有農戶74戶,220人口。新農村建設頗有成效:2007年,被評為「縣級示範整治村」,2008年,被評為「市級示範整治村」。
  • 以奇景和富硒茶葉聞名的安徽大山富硒村,隱藏個神龍谷山莊農家院
    而神龍谷山莊就位於素有中國富硒第一村之稱的大山村境內,境內群山疊翠,山巒綿延,河溝縱橫,以世界名茶「霧裡青」和「大山富硒村」而馳名的仙寓山就佇立於這裡,這裡還有無數大小山系相併相連,又有秋浦河源頭支流恭浚河貫穿全境,形成了獨特的「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獨特景觀。
  • 大成鎮:甜柿+大山茶,帶富山裡人
    信宜大成:甜柿+大山茶,帶富山裡人視頻來源:信宜市融媒體中心犀利!信宜大成鎮這個村的一顆甜柿在香港、澳門竟賣80元一個...
  • 安徽大山深處有個長壽村,南京人最喜歡來這裡度假
    沿著盤旋的山路走進富硒大山村,路旁開放的是紫色的豆莢花,細細嫩嫩的小豆莢成串垂下來的樣子,不由讓人看著歡喜,端著一杯富硒茶,站在全村最高的地方俯瞰,白牆黑瓦的徽派民居,和遠處山峰上的雲霧繚繞形成了一幅歲月靜好的山居圖安徽的石臺縣是國家級生態功能區
  • 【龍門鄉村】下埔村:大山經濟風生水起
    這些茶樹很多都是從周邊大山裡移栽過來的,有些還是當年溪口茶廠荒廢之後遺留下的,樹齡達近百年,滄桑而翠綠。每年清明穀雨前後,老樹新茶,生機勃勃,炒制出來,格外清香滑潤,深受懂茶的老茶客的喜愛。在種植過程中,炳叔的小茶園基本是天生天養,很少施肥。九備村的土壤和氣候,本身適宜茶樹生長,只在冬季施上一些花生麩,便能讓茶樹煥發生機。
  • 十裡芳菲——一個需要坐船進去的民宿
    如果你喜歡「十裡芳菲」就把它在身上。美不遠人。 貓爺茶 【貓·爺茶】是當臺灣130年歷史的原葉好茶遇上西溪時,造就出的茶飲品牌。「奶茶」也有「周邊」,可愛的文創化生活用品,把清新文藝帶入生活的每個場景中,讓【貓‧爺茶】不只是一間奶茶好店,更是一間貓趣十足的茶生活鋪子。 吉哥手閒
  • 中國富硒第一村就在安徽的大山深處,南京人最喜歡來這裡度假!
    如果你能夠來到安徽大山深處這樣的一個地方進行度假的話,那麼你就可以發現在安徽大山深處這樣的一個地方就有了一個非常美麗的旅遊景點,而且對於這樣的一個旅遊景點,讓很多人都覺得非常的流連忘返,而且讓很多的人都想要來到這些地方進行旅遊,那麼下面我就來給大家說一說在安徽大山這樣的一個地方的一個旅遊景點
  • 大山裡的「節儉總管」(節約之星)
    尖山鎮民風淳樸,但之前村民們卻有著「好面子」的習慣,尤其是紅白喜事,定要大操大辦。並且,村民們還會專門請一位「管事人」總攬樂隊、酒席等瑣碎事務,稱之為「總管」。  一次偶然的機會,龔方清受託當上了兼職「總管」。面對鋪張浪費的風氣,龔方清想帶頭當個節約的「總管」。如何減少不必要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