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當中,幾乎涵蓋了所有題材,愛情、理想、山水、四季。
即便都是寫夏天的,也會因為詩人們的感觸不同,環境不同,而角度不同,描寫不同。
就以描寫夏天的唐詩為例,我們來看看不同的詩人,他們的展現。
《初夏戲題》唐代:徐夤 長養薰風拂曉吹,漸開荷芰落薔薇。青蟲也學莊周夢,化作南園蛺蝶飛。
夏日的風一天比一天溫暖了。
從拂曉時分就開始吹拂,吹開了荷花,凋落了薔薇。
那青色的菜青蟲也學著夢蝶的莊周,變成了蝴蝶,飛舞在花園裡。
《田園樂七首·其四》唐代:王維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唐代詩人王維後期住在輞川別墅當中,少有人打擾。每天和「林叟」聊聊天,倒也是非常的有趣。
他描寫他的田園生活:非常茂密的青草,春天綠草如茵,一直到了秋天,還保持茂盛的綠色。高高的松樹,到了夏天,便會帶來一大片的濃蔭,十分涼爽。
這裡的牛羊不用人趕,它們自己早上出門吃草,晚上就自己回家。
這裡的孩子,十分天真,不知道從衣著上辨認高貴和貧寒。
《竹枝詞二首·其一》唐代: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這首詩大家都非常熟悉。
記得《中國詩詞大會》當中曾經問過一個問題:這首詩裡的是「唱歌聲」還是「踏歌聲」?因為李白的那首《贈汪倫》當中有一句「忽聞岸上踏歌聲」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嗎?
答案其實很簡單:踏歌聲是一邊舞蹈,一邊唱;而「唱歌聲」就是單純的唱。所以,在江上的應該是「唱歌聲」而在岸上的是「踏歌聲」
平靜的江水,岸邊的柳樹垂下綠色的枝條。姑娘忽然聽到自己的心上人在江上唱歌。
她不禁想:他是給我唱的嗎?這就像是天氣:東邊出著太陽,西邊卻下著雨。你說到底是晴天呢還是雨天?你說他到底對我有沒有情呢?
《夏夜》唐代:韋莊傍水遷書榻,開襟納夜涼。星繁愁晝熱,露重覺荷香。蛙吹鳴還息,蛛羅滅又光。正吟秋興賦,桐景下西牆。
唐代詩人韋莊因為夏天太熱了,就把書桌椅子都搬到了水邊。然後敞開衣服,乘著夜涼。
今天晚上又是繁星點點,看樣子,明天又是大晴天。露水很重,更覺得荷花香氣撲鼻。
青蛙在田間一會兒叫,一會兒停。蜘蛛網在燈火下,閃著晶瑩的光。
我正在吟誦《秋興賦》,看到梧桐的影子映在西牆上。
《子夜吳歌·夏歌》唐代:李白鏡湖三百裡,菡萏發荷花。五月西施採,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浙江的鏡湖綿延300裡,仲夏的時候,所有的荷花花苞都綻放了。
五月的時候,西施曾經在這裡採荷花,那時候,看西施的人把若耶溪都堵塞了。
只是,西施剛剛回到家,就被連夜選入了宮中,送去了吳王夫差那裡。
編者:唐代詩人李白的一生,大部分的時間是「逛、喝、逛、喝」,偶爾因為不受重視鬧點脾氣,但靠著粉絲經濟,過得還是挺瀟灑的。
《子夜吳歌》分為春夏秋冬四首,春天寫的是另一個美女,羅敷。我們另選篇章再來介紹吧。
今天我們穿越到了唐朝,看到唐朝五位傑出的詩人他們筆下的夏天,不同的人眼中會看到不同的風景。
你更喜歡哪首呢?歡迎你留言。
感謝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