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期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龔自珍詩句必賞

2020-12-21 釋放視覺

↑↑↑ 敬請關注!分享詩詞與經典人物故事,仰望那一場最美的相逢!

龔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sè)人,號定庵(ān),後更名易簡,字伯定;又更名鞏祚,號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學家。漢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出身於世代官宦學者家庭。

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餘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

每天一古人詩詞,一起來欣賞經典詩詞!

《己亥雜詩·其五》

清代: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賞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biān)東指即天涯。

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浩蕩離愁: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蕩:無限。吟鞭:詩人的馬鞭。 東指:東方故裡。 天涯:指離京都遙遠。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落紅:落花。花朵以紅色者為尊貴,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花:比喻國家。即:到。

落花紛紛絕不是無情飄灑,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落紅:落花。花朵以紅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

詩人用移情於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極為瑰麗的境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在詩人看來,落花作為個體,它的生命是終止了;但一當它化作春泥,就能保護、滋養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體身上得以延續,體現出真正的生命價值--終將孕育出一個繁花似錦、絢麗燦爛的春天!這哪裡是落花的葬詞?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

詩人借花落歸根,化為春泥,抒發了自己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這兩句詩也包含了這樣的哲理:「落紅」似乎成了無用之物,但從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護花,仍有價值和作用,它包含著世上的萬事萬物均具有兩面性,「有用」和「無用」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關鍵在於觀察者的視角,在於自身的價值和功用。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也隱喻了詩人雖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命運。從而形象、貼切地展示了作者為國效力的獻身精神。

《己亥雜詩·其二百二十》

清代: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譯賞

九州生氣恃(shì)風雷,萬馬齊喑(yīn)究可哀。

只有狂雷炸響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出勃勃生機,然而社會政局毫無生氣終究是一種悲哀。

九州:中國的別稱之一。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王昌齡《放歌行》:「清樂動千門,皇風被九州」。生氣:生氣勃勃的局面。恃:依靠。萬馬齊喑:比喻社會政局毫無生氣。喑,沉默,不說話。

我勸天公重抖擻(sǒu),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奉勸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規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天公:造物主。抖擻:振作,奮發。降:降生,降臨。

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詩。全詩層次清晰,共分三個層次:第一層,寫了萬馬齊喑,朝野噤聲的死氣沉沉的現實社會。第二層,作者指出了要改變這種沉悶,腐朽的觀狀,就必須依靠風雷激蕩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須經歷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才能使中國變得生機勃勃。第三層,作者認為這樣的力量來源於人材,而朝庭所應該做的就是破格薦用人材,只有這樣,中國才有希望。詩中選用「九州」、「風雷」、「萬馬」、「天公」這樣的具有壯偉特徵的主觀意象,寓意深刻,氣勢磅礴。

詩的前兩句用了兩個比喻,寫出了詩人對當時中國形勢的看法。「萬馬齊喑」比喻在腐朽、殘酷的反動統治下,思想被禁錮,人才被扼殺,到處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現實狀況。「風雷」比喻新興的社會力量,比喻尖銳猛烈的改革。從大處著眼、整體著眼、大氣磅礴、雄渾深邃的藝術境界。詩的後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傳誦的名句。詩人用奇特的想像表現了他熱烈的希望,他期待著優秀傑出人物的湧現,期待著改革大勢形成新的「風雷」、新的生機,一掃籠罩九州的沉悶和遲滯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現實,更憧憬未來、充滿理想。它獨闢奇境,別開生面,呼喚著變革,呼喚未來。

《漫感》

清代:龔自珍

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譯賞

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

從軍疆場的壯志難酬令人悵惘,東南形勢的憂慮情懷注滿詩行。

絕域:隔絕的地域,言其遠。此指我國邊疆。惘(wǎng)然:失志的樣子。指從軍的願望未能實現。東南:指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當時英、美、葡等國已開始在東南沿海一帶的廣州、漳州(今屬廈門)、寧波進行經濟掠奪。詞箋(jiān):寫詩詞的紙,亦可作「詩詞」看。箋,古代小幅而極精緻的紙。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賦詩抒懷和仗劍抗敵是我平生志願,十五年來完全辜負了「狂士」聲名。

負:辜負。十五年:詩人於嘉慶十四年(1809)十八歲時成人立志,在北京與被目為「狂士」的著名詩人王曇訂為忘年交,當時已在社會上小有名氣,從那時到此時,前後正好十五年。

這是一首充滿強烈愛國主義激情的詩篇,詩中吐露仗劍從軍的愛國情懷,也抒發出壯志難酬的憂憤與悵惘。

「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兩句,感慨立功邊塞之志不能如願,只得借詩把閒散於東南的滿腔幽恨抒發出來。由「絕域從軍」即一向關注的西北邊疆局勢遙遙說起,實指那種「氣寒西北何人劍」的經世雄心,可是現實中哪裡能尋得這樣一個舞臺。早在十年前,他就已經清醒地認識到「縱使文章驚海內,紙上蒼生而已!似春水、幹卿甚事」(《金縷曲·癸酉秋出都述懷有賦》),如今不也還是落得「幽恨滿詞箋」的結局麼?那麼所謂「幽恨」又何指?詩人嘗自陳:「怨去吹簫,狂來說劍,兩樣銷魂味」(《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或者大展雄才,或者遠避塵囂,這是他平生心事之不可割分的兩個層面。於是有下文「負盡狂名」的情極之語,鬱勃蒼涼,令人聳然動容。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後兩句直抒胸臆。詩人在《己亥雜詩》中曾有「少年擊劍更吹簫,劍氣簫心一例消」的憤慨,正可作這兩句的註腳。立志革新的詩人,本想以「劍」與「簫」這一武一文來實現改革社會的願望,而今寫了一些滿紙幽恨的詞章,絲毫無助於補偏救弊,豈不是徒具狂名!全詩意境雄渾,感情奔放,有強烈的感人力量。

↓↓↓記得點讚哦,喜歡就分享和收藏!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就出自這裡!鎮江寶塔山公園...
    尤其是每年的三月到四月,鎮江及周邊的遊客都喜歡到寶塔山公園賞梅花和櫻花,能免費遊玩,自然喜大普慶,要奔走相告。 位於鎮江城區東片的寶塔山,原名「鼎石山」,因為山上的「僧伽塔」而得名「寶塔山」。不過,很少人知道,這座「僧伽塔」是從江北的古泗州城遷移到鎮江,又幾經變遷方才坐落於此。
  • 「龔自珍」除了不拘一格降人才,原來這一句也是他說的!
    說到龔自珍可能有些人不是很熟悉,但是這首《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這個常常被大家引用的成語就是出自龔自珍的《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觸》詩:「一發不可牽,牽之動全身。」龔自珍一個晚清詩人,雖出生於一個世代官宦家庭,但是他的仕途之路確一直不順。他並不像大多數詩人一考就中,幾次鄉式都名落孫山,直到26歲才中舉。
  • 美人如玉劍如虹、不拘一格降人才,許多名句出於他的詩
    美人如玉劍如虹、不拘一格降人才,許多名句出於他的詩>文/老張在路上有詩歌論者說,晚清詩壇的健將,龔自珍的知名度數得上前三。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號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崑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龔自珍的詩多詠懷和諷喻之作。
  • 晚清時期的龔自珍 為何說清朝「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為何在那個時候留下了這四句詩,而這首詩又為何引起了如此多的共鳴,以致廣為傳頌,還流傳至今呢?這首詩是龔自珍罷官南歸,路過鎮江時所寫的。龔自珍在詩後自注,「過鎮江,見賽玉皇及風神雷神者,禱詞萬數。道士乞撰青詞。」說明這還是一首應景之作的青詞,並非特意為之。龔自珍當年在京之時負有才名,每作一首新詩,京中士子便競相傳閱,引為談資。但一百多年後,反而是這首無心插柳的青詞流傳最廣。
  •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選才用人一定要堅持「唯才是舉」的原則要求人才,泛指各行各業中的領軍人物。那些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並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才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人才從本質上講應該是人力資源中那些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能力和素質」是衡量一個是否是人才的兩個最重要的標準。韓愈在《師說》篇裡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一個人的能力與素質常常表現為某種程度的專業性或局限性。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才的發現與使用要堅持「唯才是舉」的原則要求,以能夠解決某一個方面的具體問題為標準,不必求全責備,甚至也不必思前想後。
  • 打破體制限制,不拘一格降人才
    機關、企事業單位之間人才的流動就像鐵板一塊,基本上無法共享人力資源。公務員編制的除了副科級以上領導去事業單位任職以外,一般都去不了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去公務員就更無可能了。筆者身邊就有朋友從事業單位借調公務員單位多年,因為人員編制不一樣,至今都無法調動單位。
  • 龔自珍:翱翔在歷史的文學殿堂裡
    這個人的名字我想大家耳熟能詳,他是清代的明星。龔自珍是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他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某天晚上,我無意間走進一片叢林裡。
  • 龔自珍最為令人感動的一首詩,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清朝的詩人中當屬龔自珍成就最高,他的很多作品也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例如「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田橫五百人安在,難道歸來盡列侯?「等等,那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句,並且這些詩句寫得極為抒情,也很是唯美,另外也是充滿了一種深刻的哲理。
  •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別樣龔自珍
    提到龔自珍,大家最先想到的,恐怕是中學學的那首「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了吧!這句詩傳唱千古,在很多地方都能夠聽到,表現了詩人不甘消極的性格和熱忱的愛國之心;又或是「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表現了他對於人才的強烈願望和自己國家不作為的一種深刻的遺憾。
  • 關於樂於助人的古現代詩句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數學>正文關於樂於助人的古現代詩句 2012-03-12 11:40 來源:百度貼吧
  • 龔自珍最有名的10首詩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
  • 龔自珍看到早年收藏的海棠花瓣,於是有感而發,寫下一首傷感的詞
    龔自珍,字璱人,清朝著名的詩人、詞人、文學家、思想家;他很的作品也是膾炙人口,例如《已亥雜詩》,一共有315首,其中有很多都是經典之作,裡面的名句也是深入人心,「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照人膽似秦時月,送我情如嶺上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