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體制限制,不拘一格降人才

2020-12-21 紅網

目前劃入體制內單位有公務員單位、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單位。按照職能劃分,承擔行政職能的,才可以登記為公務員。承擔公益服務職能的,是事業人員。承擔生產經營職能的,是企業人員。

公務員使用的是行政和參公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事業單位分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單位、自收自支單位,工作人員使用的是事業編制。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也就是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其所需的事業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的一種管理形式。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按差額比例,財政承擔部分,由財政列入預算;單位承擔部分,由單位在稅前列支。

最後一種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顧名思義,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其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要靠自己去市場上賺取。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如果效益好,其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就會高於公務員的待遇,如若單位管理經營不善,單位的工資就沒有保障。比如醫院大都就是差額和自收自支事業單位。

在一個單位幹著同樣的工作,有編制和無編制待遇有很大區別,幹同樣的活,拿著不同的薪酬。

以前一些政策原因直接安排單位職工子弟和退伍軍人進單位。現在進入體制內是凡進必考,要想進入體制內工作都要在編制內招人,進行競爭考試。

在現在單位合併、精簡機構、大部門體制的趨勢下,想進入公務員、全額單位這些「鐵飯碗」單位是不容易的,裡面的工作人員一般也不會再出來另找工作。

公務員、全額事業單位工作穩定,特別是在基層,想要從事業單位調動去公務員單位,自收自支調往全額單位那是特別難的事情。

一些公務員單位缺人手時,因為編制有限,就會在一些事業單位借調人手去單位上班,借調人員的工資還是由原事業單位發放,編制也是在原單位,只是在公務員單位工作。

機關、企事業單位之間人才的流動就像鐵板一塊,基本上無法共享人力資源。公務員編制的除了副科級以上領導去事業單位任職以外,一般都去不了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去公務員就更無可能了。

筆者身邊就有朋友從事業單位借調公務員單位多年,因為人員編制不一樣,至今都無法調動單位。公務員使用行政編制,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國有企業使用企業編制,這幾乎成了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阻止了單位人才的流動。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中國地大物博,民間一樣藏龍臥虎,奇人怪人多了去了。不只是清華北大的才可以稱得上大師,365行行行出狀元。

很多高手確實大隱於市。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以學歷出身看人識人的套路,未必科學。應該打破一些條條框框,做到人盡其才。

有句話叫英雄不問出處,能上天的不一定是龍,能入地的不一定是蟲。985裡照樣有水貨,但凡民間照樣有英雄。明代大醫藥家李時珍曾3次落榜,現有馬雲第一次高考數學考1分。但他們都確有過人之處。

不能唯985 211、分數高低論英雄;不能以編制內外、出身背景論好漢。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的領導、組織部門要結合實際情況,從實際出發,把合適的人安排在適合的崗位上。把人用在不合適的崗位是一種人才浪費。

國務院有政策鼓勵事業單位在職人員不辭職創新創業。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期間依法繼續在原單位參加社會保險;工資、醫療等待遇,由各地各部門根據國家和地方有關政策結合實際確定。這就是接地氣、從實際出發出臺的政策,這是給社會釋放活力,推進發展。

體制內的同志可以把學到的本領更好地服務社會,可以用體制內的眼界處理社會上的問題,更好地促進社會的大融合。

允許一部分體制內人員出來創新創業,不是說在單位上崗就不能夠創造價值,而是單位的條條框框框住了一些人的視野,有特長的人不好施展拳腳。

允許體制內一部分人員踏入社會這個大舞臺,讓他們大膽地放手一搏,可以激發更大的活力,創造更多地價值。

不管是體制內或體制外工作一樣是為國出力,為社會創造財富。不能以每天在單位打卡、露面就是認真工作。要合理用人,以實際成績為衡量標準。

有口才就去營銷,有社會活動能力的可以去社交,有科研產品的可以帶產品入股企業轉換為社會生產力。

除國家安全、涉密等不適合流動性的關鍵崗位外,筆者認為應該弱化編制管理,促進人才自由流動。

幹事業應該像大海一樣包羅萬象,洶湧奔騰,不能夠靜如湖水。要打破常規,凡有利於國家進步,凡有利於社會發展,有利於科技成果轉換,有利於人盡其才的事情都應該支持。

有些事業單位官本位思想嚴重,本應該幹事業的單位,卻喜歡比官位。在科研創新領域產生了「官者通吃」現象,以「行政權力」取代 「專業權力」,在一些事業單位誰「官」大,誰「學術」水平就高。

事業單位應該要營造努力幹事業的氛圍,應該去行政化,要能上能下,能出能進。管理就是服務,不能夠一刀切的用行政化模式管理事業單位。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筆者建議打破條條框框,讓體制內人員能進能出,實行體制內外人才共享,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相關焦點

  • 扭轉人才招聘「唯學歷」傾向 不拘一格降人才
    朱 霆教育部近日印發《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提出各省級教育部門要協調和配合有關部門,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用人導向,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目標的人才使用機制
  • 從普寧機械金牌雙星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畢竟能夠成為一個金牌選手還是可以培養的,招進來成為教師教學生知識技能還是有一定欠缺,但是學校這樣子做了,為了是留住人才,發揮人才的特長,用他們的方法特長教會更多的人學會技能,登上國際舞臺為國爭光。出發點相信絕對是好的,也是在人才使用方面能夠破格一些所謂的規則的一種創新吧。畢竟從學生到金牌得主,在到成為學院的教師還是有一定的跨度,但是只要是人才就一定好好使用起來,那怕還差點什麼,人才不可能有什麼都會的人,更不可能有什麼都沒有缺點的,從這裡感受到了作為學院領導的高瞻遠見,是對人才的珍惜,是對人才的渴求,是對人才的寄予厚望的。
  • 不拘一格降人才
    10年「文革」造成的人才斷層、青黃不接和改革開放後人才外流的後果終於顯現出來了,學術和管理骨幹層移出了創造力的高峰時期。在人的問題上,堅持德才兼備,敢於不拘一格;堅持五湖四海,不搞近親繁殖;堅持學術自由,尊重個性發展,這或許可以看作是北大獨特的精神魅力所在。——在800餘名博士教師中,國外學成歸來的近300人,畢業於國內院校的近300人,北大自己培養的200多人,三種學緣大體上各佔三分之一,避免了「近親繁殖」,促進了學術交流、碰撞與升華。
  • 美人如玉劍如虹、不拘一格降人才,許多名句出於他的詩
    美人如玉劍如虹、不拘一格降人才,許多名句出於他的詩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老張註:此詩作者呼喚風雷般的變革,以開闢新的天地。要實現這種變革,就是解放人才。名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選才用人一定要堅持「唯才是舉」的原則要求人才,泛指各行各業中的領軍人物。那些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並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才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人才從本質上講應該是人力資源中那些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能力和素質」是衡量一個是否是人才的兩個最重要的標準。韓愈在《師說》篇裡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一個人的能力與素質常常表現為某種程度的專業性或局限性。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才的發現與使用要堅持「唯才是舉」的原則要求,以能夠解決某一個方面的具體問題為標準,不必求全責備,甚至也不必思前想後。
  • 「龔自珍」除了不拘一格降人才,原來這一句也是他說的!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最後這兩句大家肯定不陌生,如果這個你也不熟那「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總能讓你想起自己學生時代學的詩,其實還有一個大家常說的成語「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個常常被大家引用的成語就是出自龔自珍的《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觸》詩:「一發不可牽,牽之動全身。」
  • 124期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龔自珍詩句必賞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譯賞九州生氣恃(shì)風雷,萬馬齊喑(yīn)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sǒu),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奉勸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規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天公:造物主。抖擻:振作,奮發。降:降生,降臨。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詩。
  • 不拘一格降人才 民生銀行「新竹計劃」攬英才
    是人才。在資訊發達的今天,網羅天下英傑已成為企業巨輪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成功企業的背後,必然聚集著大批高素質人才。民生銀行西安分行通過有效地識人、知人、用人,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高質量的金融人才。「新竹計劃」攬英才2016年7月,在「歌舞新竹」晚會的精彩節目中,民生銀行西安分行2016新員工「新竹計劃」圓滿結訓。
  • 打破常規建機制 不拘一格用人才 甘肅214人通過「綠色通道」晉升...
    原標題:打破常規建機制 不拘一格用人才甘肅214人通過「綠色通道」晉升高級職稱中國甘肅網12月6日訊據甘肅日報報導(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魏娟 見習記者 王梓懿)對於酒鋼集團職工梁克韜來說,這是十分厚重的肯定
  •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就出自這裡!鎮江寶塔山公園...
    而不得不說的是,中學課本中龔自珍的千古名詩「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源自這裡。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老道長對這首有「風雷」「天公」的祭文連連贊好,其實這首詩是巧借題詠、抨擊時弊、渴求變革、氣勢磅礴的佳作。是龔自珍發出的最有力的疾呼,激撼了此後的一代又一代人。這首聲情沉烈的《己亥雜詩》為大夜漫天的晚清時代,開啟了一個文學潮流。 兩年後,龔自珍在丹陽的雲陽書院猝然去世!
  • ...桃園三結義」——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年間打破哪些體制機制「藩籬」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 題:從「三國演義」到「桃園三結義」——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年間打破哪些體制機制「藩籬」新華社記者李嘉瑞春節剛過,位於河北省滄州市的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內,很多醫藥企業已經開工生產
  • 不唯地域引進人才 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液體色母不僅能幫助企業產品降本提效,且兼具環保效益,對於以食品行業為支柱產業的晉江來說,市場需求廣大。」曾福泉告訴記者,僅與盼盼集團的合作就為約克帶來每年300多萬元的銷售額,去年,公司銷售額超6000萬元。
  • 不拘一格用人才石灣公仔創新發展
    記者從佛山歷史文化叢書之《石灣窯研究》中發現,在古玩行尚未發展成熟時,花盆行制定了不拘一格求人才的行規,不少古玩行的陶塑名家通過付費就能跨行工作,依靠眾多人才的智慧,花盆行製作出流傳後世的瓦脊精品之作;與此同時,正是先有了瓦脊人物創作的成熟基礎,才有了石灣案臺人物陶塑日後的輝煌景象。
  • 不拘一格降人才!雨花區探索打破基層幹部上升「天花板」
    「1+5」文件出臺以來,雨花區積極貫徹省委決策部署,持續用力抓基層、打基礎、固根本,圍繞「明職權、暢通道、優待遇、留人才、減負擔」出臺配套政策文件,進一步促進職能、項目、資金、力量向基層下沉,不斷提高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幹部晉升渠道窄、隊伍穩定難是制約基層事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 星雲長老高度評價五祖弘忍大師不拘一格降人才
    當時六祖在黃梅,五百人中眼獨開,五祖弘忍大師不拘一格降人才。慧能大師開悟後回到廣東傳法,弟子遍布全世界,這是廣東的光榮,嶺南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其傳播最早可追溯至漢朝張騫出使西域。到了唐朝,玄奘大師將老子的《道德經》翻譯成梵文傳播到印度,成為把中國文化傳播到國際的第一人。
  • 積極探索構建人才共享機制(新知新覺)
    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用好用活人才這一戰略資源,需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強調「要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鬆綁,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盡展其長」。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應積極探索構建人才共享機制。人才共享機制的主要特徵是非獨佔,強調對人才的共同享有。相對於傳統用人機制而言,人才共享機制在三個方面實現了突破:一是突破傳統人才使用觀念的束縛。
  • 用改革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王研全面放開全省城鎮、城區戶口遷移政策;全面落實居住證制度;支持國有企事業單位打破身份、行業、部門和所有制限制,公開招用各類人才……近日,雲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促勞動力和人才流動,支持國有企事業單位打破身份限制招用人才
  • 深圳明德實驗學校:聘任教師不拘一格,「多元化」人才激發團隊活力
    數據分析顯示,近年來,深圳明德實驗學校對於優秀人才的吸引力日益提升。明德教師憑藉著專業的教學能力、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獨樹一幟的教學風格,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去行政化以及獨立的教師招聘體制,也賦予了帶給明德更多的嘗試與探索。  多元名師團隊,照亮學子逐夢道路今年三十出頭的高中部高一「未來班」班主任王惠珍,是明德「元老級」教師。
  • 全球招聘48名人才,打破公務員戶籍等限制!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
    9月17日,大興機場臨空區(大興)管委會及其平臺公司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將公開招聘48名具有國際視野、專業化能力的優秀人才。大興機場臨空區(大興)管委會為市政府派出機構,創新用人體制,推行全員聘任制,實行市場導向的薪酬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