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議員要搞「擊敗中國法案」,因為中國對美出口醫療物資太多……

2020-12-12 中國經濟網

【環球網報導記者 朱夢穎】用著「中國製造」的醫療物資,還要搞「擊敗中國法案」?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11日報導,3名共和黨參議員當天提出了一項「擊敗中國法案」,旨在提高美國製造業水平,限制對別國處方藥、醫療物資及設備的依賴。

報導稱,這3名共和黨參議員分別是凱莉·萊夫勒、喬尼·恩斯特及特德·克魯茲,這項名為「給北美消費者帶來創業發展」的法案旨在「激勵製藥業以及醫療設備、用品製造商遷往美國」。

報導提到,上述法案是眾議院第6690號「擊敗中國法案」的姊妹法案。這項法案通過修改稅法,為那些願意將藥品、醫療設備和其它供應品生產轉移到美國的企業提供激勵措施。

為了推出這項法案,這三位參議員不遺餘力地解釋箇中理由。但無一例外,都提到了中國。

「長期以來,我們的製造業已經轉移到海外,帶走了美國就業(崗位),危機我們的供應鏈並迫使我們依賴著競爭對手,」這項法案發起人之一萊夫勒稱,「新冠大流行向我們展示了,如此嚴重地依賴其他國家,包括中國,來獲得像藥物、醫療設備及包括防護服、口罩、拭子在內的醫療物資等至關重要的救生物品有多麼危險。現在是時候激勵這些企業把工廠和工作一齊帶回美國了。」

恩斯特稱,新冠危機發出了警告:美國在藥物和醫療用品方面的供應鏈有多麼脆弱。提及中國,她說:「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清楚,在購買個人防護裝備、處方藥和其他基本醫療用品方面,我們國家已經變得太依賴中國共產黨了。」

屢次炒作「中國影響力滲透」的特德·克魯茲這次拿了一個「威脅」說事。據他稱,「中國共產黨的喉舌威脅要切斷美國獲得救生藥品的渠道。由於我們醫療物資和製造產業大部分都外包給了中國,所以這是一個可信的威脅。如果繼續下去,這不僅僅將是一場經濟戰,還是一場真正危機美國人生命的戰爭。」

然而,在這幾位美國議員故意誇大威脅、要「擊敗中國」前不久,美國國務院卻還在要求中國修改出口法規,以方便防疫物資的出口。

美衛生部3月份曾估計,美國每個月需要3億個N95口罩,但美國自身產能遠遠不足以滿足需求,需依賴進口物資。為確保出口醫療用品的質量安全,規範出口秩序,確保各國採購物資的質量,我國自4月起實施新的出口規範。要求產品需向海關報關,並獲得藥監部門批准的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符合進口國當地的質量標準要求。《華爾街日報》當時報導稱,這一出口新規使得美國進口的口罩、試劑盒等醫療物資受阻。隨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我們對中國確保物資質量的努力表示讚賞,但我們不希望這成為防疫物資出口的障礙。」4月15日,蓬佩奧曾表示,華盛頓方面高度重視中國對美國出口的重要防疫物資。

至於中國對美出口的醫療物資,根據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5月24日的表態,僅口罩一項就向美方出口了120億隻以上,相當於為每一位美國人提供了將近40隻口罩。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目前已經超過200萬例。

來源:環球網

相關焦點

  • 美國仍緊缺醫療物資,但必須硬著頭皮扛,因為不好意思求助中國
    對此,擅於甩鍋的川普指責前任總統歐巴馬給他留下了一個爛攤子,醫療系統無法應對新冠疫情也是歐巴馬政府遺留下來的問題。真相究竟是怎樣我們不清楚,但現在美國一線醫療團隊緊缺救治物資是所有人都可以了解到的事實。對於這樣的情況,美國現在必須硬著頭皮扛下去,因為美國政府也不好意思求助中國。
  • 國會通過新國防法案,川普為何要「賴」中國?
    當地時間12月13日,川普發推說,參眾兩院高票通過的「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讓中國成為「最大贏家」,他威脅要否決,推文所有字母都是大寫。國防授權法案事關國防預算,是搭載各種政策措施的工具,因此也是美國國會每年必須通過的為數不多的幾個法案之一。中國因為啥會成為「最大贏家」?
  • 美2021國防法案,升格「威懾中國」
    《國防新聞周刊》報導,眾議院議員稱,新國防法案真正的目的是「改善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處境,並提高應對能力,以遏制中國」。SASC稱,法案將向中國和任何潛在的對手以及美國的盟友發出強烈信號,表明美國將堅定捍衛在這些地區的利益。
  • 川普要否了美國新國防法案:中國是最大贏家!
    【文/觀察者網 趙挪亞】本月,美國國會參眾兩院以壓倒性贊成,通過了所謂川普任內「對中國最為強硬」的7400億美元國防授權法案。但川普當地時間13日在推特上宣稱,這項法案「最大贏家」是中國,並威脅否決。美媒注意到,川普威脅否決上述法案,更有可能因為法案中未包含他要求的取消對社交媒體公司法律保護的條款。
  • 醫療物資購買難、價格貴 美國為對華加徵關稅付出了代價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負責全球衛生事務的高級研究員黃延忠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相比其他國家用「更靈活」地方式採購個人防護裝備,美國徵收關稅「進一步削弱了應對疫情的準備和反應」。如果沒有關稅,美國將在「競爭」進口中國醫療物資上處於「更有利的地位」。
  • 美國正式認可中國KN95口罩!出口醫療物資怎麼找?
    在防控疫情的過程中,由於醫用口罩、防護服等醫護物資的嚴重短缺,歐美對外釋放了巨大的防護用品需求。 截至04月06日17:31,美國確診337637人,從1增長到33.7萬。 美國FDA曾經將中國標準的KN95口罩排除在EUA授權範圍之外。近日,美國FDA在其官網上專門發布針對中國生產的未獲NIOSH認證的呼吸器(口罩)獲得EUA授權的文件。
  • 擔心中國限制稀土磁鐵出口,川普動用1950年代法案
    中國稀土永磁的產量佔全球90%以上,美國有2/3的稀土磁鐵供應來自中國。以上兩個數字,讓川普憂心忡忡,他擔心一旦「中國限制稀土磁鐵出口」,美國相關行業「預計無法提供相關產品產能。」於是,他決定動用1950年代的法案,下令讓國防部開發、購買裝備,增加稀土磁鐵的產量。
  • 8億海鮮換中國醫療物資?澳大利亞擬斥資1.1億,包機向中國出口
    因此,澳大利亞決定,將斥資1.1億澳元,啟動數以百計的緊急航班,幫助當地農產品出口行業實現對中國、日本、新加坡以及阿拉伯出口。同時,澳大利亞還希望回航時,這些飛機可以滿載醫療物資,返回澳大利亞,幫助抗疫。據悉,從墨爾本、雪梨、布裡斯班和珀斯出發的航班將裝載價值超過8億澳元的海鮮。
  • 境外媒體:美國感謝中國醫療物資雪中送炭
    報導稱,美國各州尋找醫療設備的匆忙行動引發了它們與聯邦政府的激烈爭執。川普總統說,美國各州正提出過度的醫療物資申請。他暗示,從中國運往紐約州的這批呼吸機有他一份功勞。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4月5日報導,美國紐約州新冠疫情嚴重。州長科莫4日晚表示,中國捐贈的1000臺呼吸機已運抵紐約。
  • 新華社:美方謬稱中國囤積醫療物資荒誕不經
    ,通過增加進口和減少出口等策略來儲備醫療物資。報告還稱世界各國從中國進口的相關物資從2月開始大幅下降。所謂1月份中國有意隱瞞信息的謬論已經不值一駁。早從1月3日起,中國就開始定期向世衛組織以及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通報疫情。而污衊中國有意減少醫療物資出口囤積物資,純屬荒誕不經。出此謊言,首先是對中國國情缺乏基本常識,對中國應對疫情的事實缺乏基本的了解和同理心。
  • 美共和黨領袖誓言將推翻歐巴馬醫改法案
    美國總統歐巴馬3日承認,民主黨在中期選舉中失去國會眾議院控制權和多個州長職位,這是一場「慘敗」,「感覺糟糕」。這名民主黨人總統強調,選舉結果顯示選民希望民主、共和兩黨更努力尋求共識。不過,共和黨眾議院領袖博納當天誓言推翻歐巴馬政府一些關鍵政策,包括廢除醫療保險改革法案,「我們將改變航向」。
  • 美國新版「國防授權法案」以臺灣為工具威懾中國
    第三,1260B條款則是關於美臺醫療安全夥伴關係年度報告,1260B條款規定,法案生效後180天開始,美國國防部長在與衛生部長協商後,必須提交參、眾兩院軍事委員會關於與臺灣國防部建立醫療安全夥伴關係可行性的報告,內容包括擬定關於大流行準備與防控的目標、目前及未來關於醫療安全活動計劃的討論、以及在疫苗研發、科學家聯合會議、醫療設備交流協作、美國海軍醫療船安慰號及仁慈號的使用等議題的可行性評估
  • 美國從中國採購的大批醫療物資 已經空運到紐約了
    來源:環球時報美國從中國採購的大批醫療物資,已經空運到紐約了據美國《紐約時報》29日報導,美國白宮官員表示,周日,一架載有重80噸的醫用手套、口罩、防護服和其他醫療用品的商用飛機從上海抵達紐約,這是在美國抗擊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向美國運送急需物資的22架次航班中的第一架次
  • 美國從中國採購的大批醫療物資,已經空運到紐約了
    據美國《紐約時報》29日報導,美國白宮官員表示,周日,一架載有重80噸的醫用手套、口罩、防護服和其他醫療用品的商用飛機從上海抵達紐約,這是在美國抗擊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向美國運送急需物資的22架次航班中的第一架次。
  • 大批美國議員向中方「求助」
    撰文:Daydreamer根據俄塔斯社報導,美國的疫情愈發嚴重,如今已經穩坐「全球第一」,讓人十分堪憂。自疫情發生以後,中國已經向美國出口了大量的防疫物資,但是讓美國擔憂的是,關稅豁免的政策也已經到期。近期,多名美國議員向白宮方面施壓,表示要求延長關稅豁免的時間。
  • ...中方請求醫療物資援助後,又向美國出口大量口罩」,泰國駐華使館...
    【來源:泰國駐華大使館】泰王國駐華大使館就中國多家媒體報導「泰國向中方請求醫療物資援助後,又向美國出口大量口罩」一事的聲明: 就中國多家媒體報導「泰國向中方請求醫療物資援助後,又向美國出口大量口罩」一事的聲明就中國多家線上媒體報導稱「泰國向中方請求醫療物資援助後又向美國出口大量口罩」以致在中國網絡環境中廣泛引發讀者誤解一事,泰王國駐華大使館就事實真相作以下說明:1.新聞報導的內容存在差異,且未指出部分事實:(1)在中國表示中方有能力給予幫助的基礎上,泰國政府接受了中國的醫療物資援助
  • 美國「臺北法案」旨在消耗遏制中國,蔡英文或將島內民眾推入險境
    導讀美國「臺北法案」的通過進一步證明美國的「一中原則」已經空心化。臺灣蔡英文當局的「仇中親美」和「以疫遏中」政策卻極易將臺海局勢和島內民眾推入危險境地。美國想借臺灣蔡英文當局給中國大陸製造更多麻煩,消耗中國大陸的戰略與外交資源,從而在中美競爭中獲取更多優勢。
  • 莫迪一錯再錯,遭議員批評:沒把中國軍隊推走,卻推走了中國投資
    莫迪政府的強硬態度也招致了廣泛的批評,印度聯邦議員桑賈伊·勞特近日表示,莫迪政府不但在外交上搞砸了和中國的關係,國內的問題也沒能處理好,在某種程度上說,莫迪正在把人民越推越遠。該議員批評莫迪政府"沒有把對峙點的中國軍隊推回去,卻把中國對印度的投資推回去了"。
  • 醫療物資出口「身份證」打假
    全球搶購醫療物資的當口,資質認證作為出口的一道閘門,也在緊俏的需求中滋生了灰色生意。北京商報記者通過對多家出口廠商、認證代理機構調查發現,當前醫療器械出口認證套路重重,而一批打著海外認證旗號、行造假牟利之實的認證機構,也於近期進入監管視野。
  • 美國慘被「封鎖」,醫療物資出口名單沒有美國,滋味一定很不好受
    論確診數量,美國毫無疑問應位居榜首,連續幾天確診數目過萬人,不得不令人為美國的疫情發展感到擔憂。現在美國最需要的就是消毒液、口罩等醫療物資,想憑一己之力解決問題明顯是不可能的。剛剛從危機中走出來的中國成為了世界醫生,紛紛將求助的目光看向中國,請中國奉獻技術、奉獻物資、奉獻人力等等。中國正在不負眾望的將一筆筆寶貴的物資送給那些緊缺的國家,不過在中國大力援助的名單上,並沒有看到美國這兩個字。回想美國曾無數次對中國採取封鎖政策,這一次也終於輪到美國體會一下被封鎖的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