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導記者 朱夢穎】用著「中國製造」的醫療物資,還要搞「擊敗中國法案」?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11日報導,3名共和黨參議員當天提出了一項「擊敗中國法案」,旨在提高美國製造業水平,限制對別國處方藥、醫療物資及設備的依賴。
報導稱,這3名共和黨參議員分別是凱莉·萊夫勒、喬尼·恩斯特及特德·克魯茲,這項名為「給北美消費者帶來創業發展」的法案旨在「激勵製藥業以及醫療設備、用品製造商遷往美國」。
報導提到,上述法案是眾議院第6690號「擊敗中國法案」的姊妹法案。這項法案通過修改稅法,為那些願意將藥品、醫療設備和其它供應品生產轉移到美國的企業提供激勵措施。
為了推出這項法案,這三位參議員不遺餘力地解釋箇中理由。但無一例外,都提到了中國。
「長期以來,我們的製造業已經轉移到海外,帶走了美國就業(崗位),危機我們的供應鏈並迫使我們依賴著競爭對手,」這項法案發起人之一萊夫勒稱,「新冠大流行向我們展示了,如此嚴重地依賴其他國家,包括中國,來獲得像藥物、醫療設備及包括防護服、口罩、拭子在內的醫療物資等至關重要的救生物品有多麼危險。現在是時候激勵這些企業把工廠和工作一齊帶回美國了。」
恩斯特稱,新冠危機發出了警告:美國在藥物和醫療用品方面的供應鏈有多麼脆弱。提及中國,她說:「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清楚,在購買個人防護裝備、處方藥和其他基本醫療用品方面,我們國家已經變得太依賴中國共產黨了。」
屢次炒作「中國影響力滲透」的特德·克魯茲這次拿了一個「威脅」說事。據他稱,「中國共產黨的喉舌威脅要切斷美國獲得救生藥品的渠道。由於我們醫療物資和製造產業大部分都外包給了中國,所以這是一個可信的威脅。如果繼續下去,這不僅僅將是一場經濟戰,還是一場真正危機美國人生命的戰爭。」
然而,在這幾位美國議員故意誇大威脅、要「擊敗中國」前不久,美國國務院卻還在要求中國修改出口法規,以方便防疫物資的出口。
美衛生部3月份曾估計,美國每個月需要3億個N95口罩,但美國自身產能遠遠不足以滿足需求,需依賴進口物資。為確保出口醫療用品的質量安全,規範出口秩序,確保各國採購物資的質量,我國自4月起實施新的出口規範。要求產品需向海關報關,並獲得藥監部門批准的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符合進口國當地的質量標準要求。《華爾街日報》當時報導稱,這一出口新規使得美國進口的口罩、試劑盒等醫療物資受阻。隨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我們對中國確保物資質量的努力表示讚賞,但我們不希望這成為防疫物資出口的障礙。」4月15日,蓬佩奧曾表示,華盛頓方面高度重視中國對美國出口的重要防疫物資。
至於中國對美出口的醫療物資,根據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5月24日的表態,僅口罩一項就向美方出口了120億隻以上,相當於為每一位美國人提供了將近40隻口罩。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目前已經超過200萬例。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