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歷史是一面鏡子,悠久的五千年文明,給後世留下了無數有益的經驗和教訓,中國文化就如同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不經意間得以讓中國歷史根系華夏大地,生生不息。
我們常說華夏文明上下五千年,但其實除了華夏古文明,世界上還有其餘的古代文明,它們的發展進程,不亞於華夏文明。
蘇美爾人在兩河流域建立了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他們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楔形文字,這種文字距今5200年,比我國漢字都要早(以殷商甲骨文為準),蘇美人創下的文明根基影響了整個西方文明的進程,雖然後來被古巴比倫替代了。
古印度文明最出色的應該就是印度教(距今4000多年),印度教對印度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隨著外族入侵,印度宗教的階級劃分也越來越明顯。
一提起古埃及,人們第一時間都能夠想到埃及金字塔,作為古埃及最著名的建築,它本身也攜帶者許多謎團。
在埃及眾多的金字塔當中,最出名的有三座:胡夫金字塔、階梯金字塔、彎曲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又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在我們認知當中,金字塔就是法老的陵墓。
胡夫金字塔建造於公元前2690年,距今5000年左右,這麼一換算,原來古埃及的文明歷史同樣悠久。
那麼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時,中國古人又在做什麼呢?
距今5000年,屬於炎黃二帝的神話時代,同炎黃二帝並存的有紅山文明、良渚文明,此時的中國古文明已經進入了農耕時代,在紅山文明當中還出土了一些玉器,有「無足玉龜」、「蛇形龍玉器」最振奮人心的應該就是「紅山女神」。
考古專家也認為「紅山女神」可能是神話傳說當中的女媧。
女媧是家喻戶曉的創世神,最早登場於《山海經》: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華為神,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
女媧補天時,煉製五彩石,又斷龜鱉以立四極,這些在紅山文明當中都有體現,這也讓專家開始懷疑《山海經》的神話並非是神話。
因為同時期,一個古蜀之地的文明,也在悄悄成型,這個文明在歷史上並沒有提及,它就像是憑空出現一樣,帶給了人們許多謎團,而它跟《山海經》的神話傳說也有許多相似的地方。
這個文明就是三星堆,三星堆屬於青銅文明,建造這個文明的古人擁有著非常嫻熟的煉銅工藝,而且這個文明看上去跟正統的中原文明不一樣,倒是在《山海經》有過一些提及。
在《山海經》當中提到了一顆扶桑神樹: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
三星堆出土的一系列青銅器當中,出土了一尊青銅神樹,上面剛好有十隻金烏,這不由得讓人懷疑神話的真實性。
在四大文明當中,埃及文明雖然神秘,但只是單一文明,而且出現了斷層,中國古文明源頭不一,有中原正統文明、楚地文明、巴蜀三星堆文明。
中國文明博大精深,除了「信史」歷史外,還有神話傳說,這些神話看似玄而又玄,但又有考古實物做支撐,難以想像,在上古時期,古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山海經》包羅萬象,收錄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天文、地理、神話、巫術、宗教、物產、民俗、醫藥、異國。
《山海經》可以說一本經典之作,古往今來,眾多名人大家都對這本書予以高度評價。
筆者向大家推薦一本很實用的白話版《山海經》,除了文字描述之外,還附加了圖冊,現在這4套書只要109元,僅僅是一頓飯錢,對每個人來說,《山海經》都能夠開拓視野,喜歡的朋友點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