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聞名遐邇的寧海南溪溫泉,最初是如何被發現和開發的?
是誰,成了南溪溫泉的第一批「外來遊客」?
「自古江山文人捧」,哪個大文豪誇過南溪溫泉?
答案盡在美文中……↓↓↓
今年春節,文友小李子一家人去了趟寧海南溪溫泉,歸來她便以文學語言,在QQ「說說」中替那裡的溫泉說了一百個好。初六在單位值班,傍晚傳來春節黃金周寧波各景區遊客接待量的排名信息:溪口、慈城、松蘭山,第四位便是寧海溫泉。這幾天關乎「南溪溫泉」兩個信息,教我想及父輩們曾嘮起過的它的身世——50餘年前南溪溫泉的最初發現和開發。
事情還得從寧波南三縣一段歷史沿革講起。上個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寧海這塊「硬氣」的厚土,曾被象山、奉化「瓜分」:1958年10月撤寧海,併入象山縣;1959年12月,已屬象山縣的深甽、西墊(後簡作「西店」)兩公社劃入奉化縣管轄,整整兩年之後的1961年12月才劃歸剛恢復縣制的寧海縣。那些年,家父在奉化縣委辦公室工作,任檔案館副館長兼管縣委信訪室。1960年初的一天,深甽公社馬岙大隊的群眾寫信向上級反映口糧不足、多人臥病不起問題(當初有相當一部分是真的餓死)。根據縣委第一書記張照田的批示意見,縣委辦公室派家父去實地調查了解。因那時還沒通客運,家父從縣城大橋鎮南門步行,翻山越嶺一百多裡地到達馬岙大隊,了解到群眾的實際困難。第二天回到深甽公社與領導們商議解決辦法。在這次商議中,公社幹部提及了一件新鮮事,說近期群眾在大雪後意外發現,這個公社的南溪岙深谷間,溪底竟冒出熱氣,水熱如湯,大夥感到十分驚奇。此前,家父外地出差時曾到過溫泉,來到這處村民口稱的「熱水潭」一看(寧海人自己叫暖水潭),覺得十有八九是溫泉。
回到奉化縣委後,家父把深甽馬岙大隊群眾口糧確實不足和發現疑似溫泉的兩個情況,向縣委張照田書記作了匯報。縣委對這兩件事很重視,當即組織了一個工作組,由家父陪同,張書記親自率領,隨帶醫生和糧食,租用奉化運輸公司一輛「三卡」運輸車,迎著寒風細雨直奔馬岙。縣裡幹部們召開當地幹部群眾座談會、初步安頓好群眾生活,歸途中他們又特地去考察這股溪底「熱水」。那時,山岙外往內小溪縱橫、亂山對峙,只有一條彎曲的山徑。「三卡」車只能停留在岙口,領導和同志們一起步行入山。走到山谷盡處,果然有溪坑中間冒出的一泓熱水,初步判定約40多度。那些日子,當地群眾已在此攔砌成一個較大的水潭,熱騰騰的水蒸氣不斷地向四周逸散著。大家初次看到這種大自然現象,十分興奮,紛紛取出口杯、毛巾,喝的喝、洗的洗,不亦樂乎!無意間,這些來自奉化縣城的人們,成了南溪溫泉的第一批「外來遊客」。老革命張照田書記也動情地對我家父說:小裘啊,的確是溫泉,這可是大自然賦予我們奉化縣人民的福水!
回城後,張書記將本縣深甽境內發現溫泉的喜訊,向當時的寧波地委作了匯報。最後寧波領導發話:此事你們奉化縣委別操心了,由寧波地區接管籌建工作。當時的浙江省委書記江華聞訊後,也對南溪溫泉開發十分重視。那年5月,浙江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正式進入該區開展工作,打了一口探採結合的溫泉井,水溫47.4度,並勘定這是一處水源豐沛、品質上乘、開發前景十分看好的溫泉!
轉眼到了1961年10月寧海縣重新「獨立」,12月奉化把西店、深甽重歸寧海縣之時,家父去深甽公社辦理文書檔案交接手續。末了,公社書記用自行車帶著家父去南溪岙,看正在建設中的溫泉。一看,這裡已確定為幹部療養所,周邊山林被徵用,浴室也初具規模。兩個人便痛痛快快地洗了一回溫泉澡。
「自古江山文人捧」。1964年,大文豪郭沫若來到南溪溫泉,他說:「全國溫泉多處,都沒有這裡的水質好。」聽聞這裡的山處於天台山脈與四明山脈交接地帶,郭沫若便取兩山之首字曰「天明山」,欣然揮筆題了「天明山南溪溫泉」七字。到上個世紀80年代,南溪溫泉對公眾開放,遂成旅遊勝地。
那個年代,蔣氏故裡溪口鎮和寧波的一些知名寺院也相繼開放,當時寧波民間形成了一句旅遊宣傳口號,叫做「天童育王,東方大港;蔣母墓道,溫泉洗澡。」是的,經過幾代人50餘年不斷建設,寧海南溪溫泉已發展成為中國三大著名溫泉之一。如今的南溪,每年都有眾多的海內外遊客前來沐浴,滌蕩身心,盡情享受大自然捧出的熱乎乎恩澤。
奉化人。以儒養性,以史明志。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寧波文化研究會會員,縣級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著有散文集《溪口覽勝》《從故鄉到異鄉》《溪口談助》;編有文藝類集子《雪竇文華》《雪竇詩夢》,地方史學集《溪口民國墨痕》。
廣告
□ 作者:雪竇松
□ 圖片:來源寧海旅遊微信公眾號
□ 編制:天明小子
□ 審核:聞道悟理
□ 「寧海縣鄉土文化俱樂部」出品
「傳播鄉土文化,弘揚寧海精神」,感謝「寧波東勝」對「鄉土寧海」微信平臺的支持。賜稿郵箱nbnh3889@163.com
xiangtuninghai
長按二維碼,鄉情撲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