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制多維度改變資本市場生態

2021-01-20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張歆

從數量的絕對原點出發,註冊制經過了近22個月的穩步前行,如今合計已經迎來了逾千家企業的IPO申報。

「千企申報」的幕後,是A股市場包容性的提升:截至目前,科創板已經「集齊」全部上市標準。其中,近85%的企業選擇了第一套標準,近15%的企業分布在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和第五套標準中,但紅籌上市標準一、紅籌上市標準二、特別表決權標準也各有1名-2名「擁躉」。創業板方面,企業選擇的標準雖然同樣更集中與標準一,同時也呈現出多樣化。

「千企申報」的幕後,是投資理念的轉變。當「殼資源」不再稀缺,績差公司的「殼價值」快速走低,退市新規及時「卡位」,上市公司進一步迎來「拼業績」的時代。優質公司的榜樣效應顯現,常態化、多樣化退市也獲得了更多投資者的認可。

「千企申報」的幕後,是中國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謀求上市的逾千家企業,主要來自高科技和創新行業,是新經濟的代表,也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此外,註冊制維度下IPO「千企申報」帶來的隱性改變還有很多。以信息披露為靈魂的註冊制,需要上市公司持續提升信披質量,規則優化與執法效能提升聯袂而來;註冊制與新證券法的「碰撞」,實現了投資者保護格局的提升——新證券法探索適應我國國情的證券民事訴訟制度,規定投資者保護機構可以作為訴訟代表人,按照「明示退出」「默示加入」的訴訟原則,依法為受害投資者提起民事損害賠償訴訟;註冊制同時加快了監管部門「放管服」改革,監管部門進一步摒棄行政審批思維,加強對重大問題的前瞻性研究和政策設計。

筆者相信,進入「千企申報」時代,註冊制擁有了更大規模的市場主體基礎、合格投資者隊伍,也將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優化,並向全面實施註冊制改革的「關鍵一步」穩步邁進。

相關焦點

  • 等待了30年的註冊制 究竟對中國資本市場意味著什麼?|中國資本力量...
    當然,滬深交易所的勇敢探索、股權分置改革的艱難破局都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史上不朽的豐碑,而註冊制改革對於中國資本市場未來發展的意義同樣深遠。前兩者代表了中國資本市場在艱難中突破思想與體制的桎梏,向舊時代告別;而註冊制則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推來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門,踏上一條註定偉大的道路。回首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從無序到有序,從狂熱到理性。
  • 三大因素改變市場生態 投行轉型更面臨四大歷史機遇
    會上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安青松作了題為《構建良好行業生態 打造高質量投資銀行》的主題演講,主要圍繞註冊制試點、更高水平開放以及新技術運用為證券業發展帶來的新變化展開。在安青松看來,目前有三大因素改變了資本市場生態,對於投行轉型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業正面對革命性挑戰,但同時亦面臨歷史性機遇。
  • 新證券法實施元年 法治建設重塑資本市場生態
    作為資本市場的根本大法,新證券法直擊資本市場焦點難點問題,夯實了資本市場的基礎制度,為全面推進註冊制改革提供了堅強的法制保障。  隨著新證券法的實施,註冊制穩步擴圍、投資者保護全面升級、監管「瘦身」、懲治違法違規行為取得明顯成效。法治供給的進一步有效增加,不僅強化了監管執法效率與效能,也重塑了資本市場的生態。  法治興則市場興,法治強則市場強。
  • 劉俏:註冊制是中國資本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關鍵的一步
    這可能是註冊制對中國資本市場未來發展的作用的重要的底層邏輯。註冊制和市場化的退市制度和加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建設好的資本市場的重要前提。6月12日,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相關政策發布。15日深交所開始受理創業板在審企業IPO等的申請。註冊制只是我們資本市場股票發行制度的一個變革?或者說它有更深遠的歷史意義?我結合幾個點,分享一下對註冊制的思考。
  • 全面註冊制就要來了?市場分化將提速 業績差的公司要當心了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全面註冊制就要來了?市場分化將提速,業績差的公司要當心了註冊制次新股板塊持續拉升,截至發稿,海昌新材、上海凱鑫、華業香料等6股漲停,其餘多股紛紛跟漲。1月15日早盤,註冊制次新股板塊持續拉升,截至發稿,海昌新材、上海凱鑫、華業香料等6股漲停,其餘多股紛紛跟漲。自去年6月22日創業板註冊制開始受理首批企業以來,截至1月14日,註冊制維度下的A股IPO已有「千企申報」。其中,創業板僅用時半年多,就累計受理543家企業的首發申請。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此前撰文指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拓寬直接融資入口。
  • 華泰證券:從創業板註冊制看投行新發展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華泰證券核心觀點創業板註冊制出臺,重塑市場及券業生態4月27日,中央深改委審核通過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方案,隨後證監會和深交所就創業板改革系列配套制度徵求意見我們認為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有望成為存量市場註冊制改革的先行者,將為全面註冊制改革積累經驗,並充分平衡新舊投融資者利益,創業板生態重塑也有望充分激發深層活力。券商是資本市場核心參與者,短期看項目儲備豐富券商有望直接受益,中長期看改革或將驅動券商投行持續推動高階轉型升級。大型券商投行有望憑藉綜合優勢構築核心競爭實力,行業馬太效應或將加劇。
  • 今日視點:新證券法繪註冊制藍圖:全面推進 漸進落地
    畢竟,本次證券法的修改已歷經4年多時間,其醞釀的內容變化不僅契合了資本市場近年來的發展,也為資本市場深化改革開放增加了法治供給,甚至是前瞻性的為深化改革留出了必要的法律空間。但是,偶然的背後也有一種必然。
  • 成熟牛的制度基石——註冊制下的A股市場
    >明確壓實中介機構市場「看門人」法律職責,建立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看門人」法律職責,建立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據深圳發布消息,9月5日至6日,廣東省委書記李希來到深圳證券交易所,強調要落實《意見》精神,    穩步推進註冊制和創業板改革等工作,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功能,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先行示範區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2019年9月9日至10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工作座談會提出資本市場「深改12條」。
  • 資本市場又一座「彩虹橋」裝點一新
    摘要 【資本市場又一座「彩虹橋」裝點一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開啟了創業板改革的序幕。這是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提升資本市場功能的重要安排,也是資本市場存量改革的關鍵一步。
  • 註冊制將全面落地 創投警示「一級市場估值二級化」
    證監會將深入總結試點經驗,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選擇適當時機全面推進註冊制改革,著力提升資本市場功能。伴隨資本市場改革、註冊制逐步推進,創投機構也迫切期待行業迎來「高光」時刻。在創投人士看來,註冊制不只是對整個資本市場,對創投機構、創新企業都有深遠的影響。與此同時,註冊制下,創投機構也面臨「一級市場的估值二極化」,資金端來源機構化帶來的挑戰。
  • 安信證券:註冊制將成A股市場成熟牛的制度基石
    新證券法做出了一系列新制度的改革完善:擴大了證券法的適用範圍;在證券發行上取消了發行審核委員會,IPO由核准制轉為註冊制;進一步規範證券交易制度;新設信息披露和投資者保護兩個專章;大幅度提高證券違規違法成本;明確壓實中介機構市場「看門人」法律職責,建立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新證券法出臺,全面註冊制拉開帷幕。
  • 市場的力量|中國資本市場30年大事記:從股改到註冊制
    兩個事件,標誌著我國改革開放後集中交易的證券市場開始形成。1991年8月2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成立。同年11月30日,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人民幣特種股票(即B股)首發儀式在滬舉行,這是中國利用股權吸引外資的一種嘗試,也是新中國建立以來首次發行這類股票。1992年1月19日,上海股票認購證首次發行。
  • 如是資本張奧平:2021中國資本市場內卷消逝、增量重現
    「2021年中國資本將進入全面註冊制時代,將向美股、港股等全球相對成熟的資本市場,更近一步的靠攏。」張奧平指出,註冊制改革是堪比股權分置改革一樣的綜合性、系統性、全面性的制度性改革。在註冊制時代,企業直接融資比重也將大幅提升,未來將會有更多優秀的企業在中國資本市場實現融資發展。
  • 註冊制分步實施 是為改革營造更友善環境
    作為我國資本市場的根本大法,新證券法對多個重要方面進行了細緻的修改,其中的一項內容,就是全面推進證券發行註冊制度。證監會表示,按照全面推行註冊制的基本定位,對證券發行制度做了系統的修改完善,充分體現了註冊制改革的決心與方向。
  • 《環球經濟熱搜》:註冊制為什麼能夠有序推進?
    註冊制為什麼能夠有序推進?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教授施東輝:「從去年註冊制試點以後,總體來說整個改革可以說運行總體良好,整個推進進程也非常有序。這次為什麼能有序推進?我覺得有幾個原因或是改革的經驗。沒有發行的市場化改革,很多改革就沒有市場化的基礎,所以過程中,資本市場的各種矛盾糾纏在一起,以發行端的市場化跟註冊制改革作為一個突破口,整個社會,包括我們市場的參與主體、各個財經媒體,過程中大家形成了一個高度共識,改革過程中,大家形成了市場合力,共同推動資本市場生態的完善。第二,這次改革比較注重改革的整體配套或是系統化的改革。
  • 註冊制進入「千企申報」時代!創業板半年申報524家
    自2020年6月22日創業板註冊制開始受理首批企業以來,截至2021年1月15日15點,註冊制維度下的A股IPO已有「千企申報」。 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是A股首次在存量市場推進註冊制改革,對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升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等方面意義重大,有助於引導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加大市場出清力度、釋放殼公司佔用的資源、優化投資標的選擇、引導資金流向優質企業、加快價值投資的腳步、抑制過度投資行為以及實現資源流動的良性循環
  • 加華資本宋向前:註冊制改革漫談之二:中國新型現代投行之變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討論為什麼註冊制會是一場許多人都始料未及的「史詩級變革」。不誇張地說,在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歷程中,這樣級別的改革屈指可數,註冊制有過之而無不及。1990年深交所鳴鑼至今,三十年崢嶸歲月稠。我在金融市場從業二十五年有餘,也幾乎伴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每一次突破和成長。
  • 尚福林:穩預期培養市場生態 發揮好資本市場樞紐作用
    資本市場的出現,改變了計劃經濟體制下依靠財政撥款增加資本金的體制,改變了長期以來單純依靠銀行體系的間接融資格局,在引導社會儲蓄轉化為有效投資、拓寬融資渠道、促進資本形成、優化資源配置、分散市場風險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構成了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股票、債券市場規模已居世界第二位,期貨市場已基本覆蓋主要大宗商品品種。
  • 華泰聯合證券江禹:保薦機構應勤勉盡責 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2020年12月4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了《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以下簡稱《業務規則》),《業務規則》在資本市場全面實施註冊制的背景下推出,強調了對保薦機構執業質量評價機制、保薦代表人名單分類機制等六大機制的建立,同時對保薦代表人的登記管理、專業能力水平測試等做出了調整。
  • 資本改變電影市場?
    摘要 隨著各路資本的湧入,我國電影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有業內人士預測,隨著好作品的推出和人們觀影要求的提高,一味投錢的「傻子」很可能越來越少;而認真做電影,希望改善中國電影市場格局的投資者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