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證券法將於今年3月1日起實施。作為我國資本市場的根本大法,新證券法對多個重要方面進行了細緻的修改,其中的一項內容,就是全面推進證券發行註冊制度。
證監會表示,按照全面推行註冊制的基本定位,對證券發行制度做了系統的修改完善,充分體現了註冊制改革的決心與方向。同時,考慮到註冊制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新證券法也授權國務院對證券發行註冊制的具體範圍、實施步驟進行規定,為有關板塊和證券品種分步實施註冊制留出了必要的法律空間。
給市場充分磨合期
證券發行註冊制是指證券發行申請人,依法將與證券發行有關的一切信息和資料公開, 製成法律文件,送交證券發行審核機構審查。證券發行審核機構只負責審查發行申請人提供的信息和資料,判斷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的一種制度。其目的是向投資者提供,據以判斷證券實質要件的形式資料,以便做出投資決定,證券註冊並不能成為投資者免受損失的保護傘。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證券法的修訂,是為了適應中國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的現狀,根據市場中出現的一些新變化進行修改,使得證券法更加適用,更能保護投資者利益以及促進資本市場發展。
「此次修訂對於註冊制有具體的部署,科創板試點註冊製取得初步成效,從科創板這塊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向A股其他各個板塊進一步推進,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楊德龍說道。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認為,從成熟資本市場運行經驗看,註冊制對A股所有板塊都是適用的,也應該是A股市場各板塊發展的方向。
「當前,之所以採取分階段逐步實施,主要還是為了降低潛在風險、讓市場各方充分積累經驗,為改革營造更友善的市場環境。」袁華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分析道,註冊制的推進有個過程,同時,市場參與主體的適應和成熟,也需要一些時間去磨合,這就決定了規划過程,需要為未來發展留下空間和容錯量。
證券發行註冊制的推出,明確了未來證券發行的市場化和法制化方向,即證券發行更多依靠市場主體,也就是發行人、中介機構和投資者等參與人之間的博弈,而作為監管者,工作重點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
袁華明認為,隨著註冊制的全面推出,監管層的工作內容也會更多的聚焦於「監管」,即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對公開、公平、公正市場的維護,對企業信息披露內容的真實性、合規性審查,以及對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護等方面。
促進價值投資成主流
袁華明認為,註冊制改革是中國資本市場的裡程碑式變革,會有力推進A股市場的法制化、市場化建設,幫助中國資本市場行穩致遠。
他進一步表示,註冊制的推出,將會使得市場的生態環境更健康。同時,定價體系也有望向成熟資本市場靠攏,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能力將得到加強。結合監管層引導更多國內外長線資金入市的政策逐步落地,機構影響力會加大,A股市場大起大落的情況有望得到改變,價值投資、長期投資會逐步成為市場主流投資風格。
隨著註冊制的進一步推進,有幾點問題需要注意。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夏風光對記者表示,監管層已經明確指出,註冊制改革是我國資本市場的重要工程,這將意味著註冊制改革是今年的工作重點,未來市場供給持續擴大將會是常態。
這在為市場帶來更多優秀企業的同時,也對市場的供需關係帶來考驗。「所以,監管層需要優化存量的同時,加強退市制度的落實,貫徹市場法治化建設,證券市場優勝劣汰的環境也需要進一步成型,只有這樣,資金自發主動選擇優秀企業配置,才會成為一種常態。」夏風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