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忽局編外原創
"別爾哥羅德"號核潛艇下水的資料圖。(圖/塔斯社)
近日,俄羅斯國防部宣布,"別爾哥羅德"號核潛艇開始進行測試。根據俄羅斯海軍的計劃,該艇將在年內完成測試,計劃於2020年前交付俄海軍服役。
"別爾哥羅德"號之所以引起國際軍事觀察家們的重視,是因為它是俄羅斯海軍首個計劃配備核動力"波塞冬"無人潛航器的載體。俄羅斯專家聲稱,"波塞冬"是海戰顛覆者,讓西方國家感覺到非常緊張。
"波塞冬"無人潛航器想像圖。(圖/塔斯社)
"別爾哥羅德"號核潛艇此次進行試航,對俄羅斯海軍來說意義十分重大。它的建成可謂好事多磨。早在1992年7月,該艇就已經開工建造。但是,當時的俄羅斯經濟形勢非常糟糕,無力投入巨資建造。導致該艇開工不久即陷入無限期停工的窘境。直到20年後的2012年12月底,"別爾哥羅德"號才因計劃攜帶"大殺器"——"波塞冬"無人潛航器而得以復活,型號也變更為09852型特殊用途核潛艇。
為了能夠攜帶6枚"波塞冬"無人潛航器,"別爾哥羅德"號設計進行了非常大的修改,總長由原來的154米增加到184米,排水量更是高達2.4萬噸(還有資料稱高達3萬噸),成為俄羅斯當前最大的核潛艇,也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核潛艇。
為了更好地執行任務,"別爾哥羅德"號採用了低噪音螺旋槳,能夠靜悄悄地潛入攻擊區域,悄悄地發射"波塞冬"後離開。
圖為俄國防部公布的潛航器發射核魚雷的想像圖。(圖/俄羅斯國防部)
根據計劃,俄羅斯海軍至少還將建造一艘姊妹艇"哈巴羅夫斯克"號,目前這艘潛艇接近完工,計劃今年內下水,並於2022年服役。
目前,俄羅斯海軍離大國海軍漸行漸遠,水面艦艇尤其是大型水面艦艇和美國甚至中國的差距都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不得不依靠水下核潛艇來保持一點顏面。而被俄羅斯人吹噓成未來海戰形態顛覆者的"波塞冬"無人潛航器就被寄予了越來越大的期望。
這款無人潛航器最早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是在2018年春,當時,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議會國情諮文中,向公眾介紹了俄羅斯這款無人攻擊潛艇的信息。普京稱,這是"獨一無二"的新式核動力無人駕駛水下航行器,可攜帶常規和核彈頭,能夠摧毀敵方基礎設施、航空母艦戰鬥群和其他大型目標。
圖為俄羅斯唯一發布過的"波塞冬"無人潛航器的實體照片。(圖/衛星通訊社)
據俄羅斯國防工業部門透露,這款武器形似大型魚雷,排水量數十噸,實質上是小型機器人核潛艇。這一新型核動力無人潛航器上配備了專門研製的核動力裝置,理論上航程無限。能夠在水下1000米處以高達200公裡的時速沿最佳航線前進,可搭載常規彈頭或20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可以快速隱密地徹底擊毀敵方海岸的加固堡壘與其他大型軍事設施。或者通過人工海嘯,淹沒沿岸城市。
2019年2月,有消息稱,"波塞冬"已經證明了自己的技術特性。俄羅斯專家稱,"波塞冬"俄羅斯對美國部署反導系統的有效回應,將從根本上改變海戰規則,讓敵人海軍只能處於被打擊的地位。對北約潛艇攔截系統來說,"波塞冬"是極為複雜的目標。因為它可一直處於戰鬥狀態,在任何時候完成部署的任務。
由潛艇上施放"波塞冬"無人潛航器的概念圖。(圖/塔斯社)
也許是忌憚俄羅斯在這些領域的突破性進展,美國迫切希望加以限制其發展。7月初,美國總統軍控特使馬歇爾·比林斯利指出,"波塞冬"無人潛航器、"鋯石"超音速反艦飛彈和"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是"可怕的武器",應將其列入《第三階段消減戰略武器條約》框架。否則,美國將拒絕延長《第三階段消減戰略武器條約》。
看來,不論這些武器到最後能否最終研製成功,俄羅斯戰略威懾的意圖已經部分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