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洩露多容易,你真不知道!一個手機號就能洩露所有私密信息,詳細位置都能追蹤!

2021-02-13 中國證券經紀人協作網

前天,一則華住酒店集團的「信息洩露」事件引爆,該酒店集團旗下有包括漢庭、桔子、全季、海友等多家知名酒店,疑似洩露的信息包括1.23億條註冊資料、超過1.3億人的身份證信息、2.4億條的酒店開房記錄在內的近5億條私密數據,在暗網出售,標價8比特幣,或者520門羅幣,約合35萬人民幣

圖片來源:虎嗅網

出售的數據分為3個部分:

包括姓名、手機號、郵箱、身份證號、登陸密碼等信息,全部資料共53G,大約1.23億條記錄;

2、酒店入住登記身份信息

包括姓名、身份證、家庭住址、生日、內部ID號,共22.3G,大約1.3億人身份證信息;

3、酒店開房記錄

包括內部ID號,同房間關聯號、姓名、卡號、手機號、郵箱、入住時間、離開時間、酒店ID號、房間號、消費金額等,共66.2G,約2.4億條記錄。

上述「信息洩露」事件,或者說,每次出現類似的事件,總會喚起大家對隱私保護的擔憂,其實,早在2017年,央視的一則報導,已經告訴了我們,信息洩露,究竟有多麼容易!

我們來回顧一下2017年2月19日,發布於央視的一則新聞報導,新聞標題:《央視調查:只需一個手機號,就能洩露你全部個人信息!

首先,記者登陸了一個專門販賣個人信息的QQ群,裡面的群員多達1946名,非常活躍。身份戶籍、名下資產、手機通話記錄、名下支付寶帳號、全國開房記錄等信息被公開叫賣、種類之多讓人驚訝。

圖片來源:新華網

信息販子聲稱,只要提供對方的手機號就能獲取對方所有隱私信息。

圖片來源:新華網

記者為了驗證信息販子的話是否屬實,經過同事小王授權,將小王的手機號提供給了一個賣家,要求查詢小王的身份信息,對方要價220元。

當日下午,對方發來了一張截圖,上面有小王的照片、身份證號碼、戶籍所在住址、民族、所屬派出所等,隨後,記者又從對方手中買到了小王名下的車輛信息和淘寶」送貨地址

重點是!!!小王確認全部都是真實信息。

圖片來源:新華網

QQ群出售的個人出行軌跡中,每一張滴滴打車記錄要價是55元。

圖片來源:新華網

記者向一名信息販子提供了小王的手機號碼,兩個小時後,對方發來了一張滴滴打車清單,從2016年11月份到2017年1月份,小王每次打車的詳細記錄,從哪裡上車,哪裡下車,上下車的時間精確到秒。

圖片來源:新華網

而經過小王本人確認,這些打車信息與實際情況也是完全匹配的

「小王:這個是去年聖誕節,12月24號晚上9點多,我從單位打車去朝陽區我朋友住的地方玩,時間地點完全一樣,其他的也都對。 」

手機通話記錄,是網上信息黑市裡的熱賣品,價格也是最高的,一般在1500-2000元之間記者向信息販子支付了1500元,要求查詢小王的手機通話記錄。

圖片來源:新華網

第二天,對方發來了一張截圖,上面是小王2016年9月到2017年2月份共6個月的通話記錄,在總計一千多個通話記錄中,詳細記錄著每次通話的來電與去電號碼,通話時間、通話時長、以及每次通話的話費

在QQ群的聊天記錄裡,很多信息販子都表示可以對移動、聯通和電信的手機用戶進行定位,並且聲稱誤差在50米以內,那麼,這些信息販子真的能定位實時位置嗎?記者決定試一試真偽。

圖片來源:新華網

2月10日晚7點左右,記者和同事小王來到了北京西客站北廣場,晚上7點24分,記者要求對方定位小王的實時位置,對方回復了一個字「好」。

圖片來源:新華網

大約9分鐘後,對方發來了兩個字「馬上」。晚上7點41分,也就是開始定位後的17分鐘,對方發來了小王的多張實時位置圖,有平面地圖,也有衛星地圖,其中還清晰標記了經緯度,定位的位置地點是:距離北京西客站北廣場向北約150米

圖片來源:新華網

記者和同事小王隨後又來到北京西單君太百貨附近的天橋上,晚上8點24分,對方再次發來了位置圖,顯示的地址是:北京西單君太百貨旁邊

圖片來源:新華網

看完這些,小編想說:知道真相的我,眼淚留了下來!

了解到上述嚴峻的事實後,小編想儘可能找到關於網民隱私狀況的報告,恰好找到了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放出來讓大家一起了解下。

說明:報告數據和內容來自企鵝智庫,不代表東方財富Choice數據觀點。

2018年8月,企鵝智庫通過企鵝調研平臺對全國範圍網民進行了精準抽樣調查,發布了《中國網民個人隱私狀況調查報告》,報告的核心摘要如下:

1、以「幾個密碼通用於大多數帳號」的中國網民佔比達到50.8%。對自己擁有的所有帳號都採取同一套密碼的人佔14.9%。在信息洩露時,接近六成人選擇僅修改洩露平臺的密碼;

2、註冊帳號時,用戶最不願填寫的信息中,銀行卡號、身份證號、個人詳細地址佔據前三;

3、政府官方網站和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在受訪者群體中分別有著81.4%和64.3%的個人信息存放信任比例;銀行、金融理財、社交應用類平臺成為用戶註冊信息時最信任的行業;

4、基於用戶個人信息來提供的服務,受訪者對文章推薦(71%),商品推薦(55%)的容忍度最高,屬於他們眼中不至於侵犯隱私的生活休閒式數據。

5、對於註冊提交前的「條款協議」,僅16.1%的網民仔細閱讀,大體瀏覽一下的受訪者和直接勾選/點同意的受訪者比例相近,均佔據四成以上。協議字數過多、術語不懂,是用戶不願意認真瀏覽協議的主要原因;

6、郵箱和手機兩種註冊方式中,手機的傾向比率佔49.8%,手機的綁定性和安全性更優;34.1%習慣郵箱註冊,註冊成本低,可「一人多號」是其優點;

7、倘若已有社交帳號的便捷登錄可選,88.1%的受訪者會優先社交帳號登錄;

8、經常擔心自己信息在網上洩露的網民比例佔將近四成,完全不擔心的網民比例不到10%。

該報告主要分為4個部分的內容,

   

    

   

3月26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百度董事長李彥宏表示:中國用戶在個人隱私方面更加開放,一定程度上願用隱私換取方便和效率。

網絡上口誅筆伐者眾多,但這也透露出隱私保護現狀的不容樂觀,這裡不談政策上怎麼規範、法律上怎麼做好立法、執法工作,也不提作為個體公司的責任與操守,謹奉上一些實用的隱私保護技巧。

畢竟,隱私是自己的,改變,也要從自己做起。

二維碼已經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只要掏出手機掃一下別人,或者被別人掃一下,我們就可以做到吃飯不帶錢,認識好友不帶名片,偶爾還可以領取不要錢的小禮品。不過,風險也隨之而來。

解讀:不法分子通常虛擬偽裝一個網站,並生成二維碼,實際上這個網站帶有木馬病毒。受害人掃描該二維碼後,不法分子通過雲端軟體獲取受害人的身份證號、銀行帳號、手機號碼等重要信息,便可輕鬆轉走受害人帳戶裡的錢,有的還將這些個人信息再次出售給其他渠道,從中二次獲利。

防範:不要貪圖便宜隨便掃描未知二維碼;掃描後要求填寫個人帳戶信息,應當堅決拒絕;手機安裝正規防病毒軟體,定期掃描手機安全性。

如今,路由器幾乎成為了家庭網絡的標配。市民何先生家裡的上網密碼只有家人才知道,然而其網絡卻突然無法使用,密碼顯示不正確。經調查,何先生家的路由器遭到不法分子的攻擊,其個人信息被盜取,路由器登陸密碼遭到了修改。

解讀:在使用路由器時,用戶往往會忽視對路由器的安全防範,比如設定密碼過於簡單,長時間使用同一密碼。而不法分子則會利用這些「漏洞」入侵家庭網絡,一旦入侵還可能對家裡的智能設施及攝像頭進行惡意攻擊。

防範:修改管理初始帳戶,增加密碼強度;限定路由器管理IP,開啟相關登錄限制措施;隨時關注並清理未知接入設備。

沒錯,充電寶也是需要注意的。掌上移動電子設備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充電寶作為這一類的衍生物,也佔據了重要位置。可許多人並不清楚,充電寶也能洩密。

解讀:市面上有一種被植入木馬程序的「病毒充電寶」,手機一旦連上它充電,病毒就會通過USB接口讀取手機數據,收集個人信息,給受害者帶來損失。

防範:從正規渠道購買移動充電設備;儘量不借用他人充電寶;謹慎使用公共場所提供的免費充電接口。

  

新款手機層出不窮,更換手機的頻率也大大加快,不少人選擇賣掉或者丟棄廢舊手機,而這也變成了個人信息洩露的一個新源頭。

解讀:刪除手機就相當於拆房子,被刪除的數據就像是寫上了「拆遷」兩字的舊房子,只是做了一個標記,在房子真正被推倒之前,我們都能從舊房子裡獲取到一些信息。手機數據刪除後只要儲存路徑沒有被覆蓋,都能通過軟體恢復。

防範:出售舊手機前務必刪除個人信息,拔出手機卡及儲存卡;找專業人士幫助清除手機信息;解除手機應用軟體所關聯的服務。

智慧型手機定位功能可以記錄用戶所在位置、時間段、活動軌跡等信息。近年來,利用手機定位功能實施的犯罪案件也時有發生。

解讀:手機在開啟GPS定位功能後,使用者不做其他防護設置的情況下,會自動記錄用戶地理位置信息。不法分子通過攻擊後臺資料庫,可在手機植入跟蹤軟體,或通過社交軟體收集定位信息。

防範:關閉手機定位系統功能,必要時再開啟;在社交軟體中關閉「附近的人」或「所在位置」設置。

社交網絡工具的廣泛應用,使人們個人情感、生活和學識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展示。然而,這些社交網絡也潛伏著安全隱患。

解讀:社交網絡的「曬幸福」會讓我們不經意間洩露了個人的信息,這些都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信息發布時如果還帶有炫富色彩,就更可能被不懷好意的人盯上。

防範:不要暴露日程、行蹤、貴重物品等;不隨意發布火車票、機票、車牌、孩子照片等信息;關閉位置設置功能;增加好友驗證功能。

生活中,不少商家常常會推出一系列促銷活動,比如辦理會員卡或者填寫問卷調查,需要填寫個人姓名、電話等,有時甚至包括身份證號及家庭住址。

解讀:商家收集到的信息極可能被某些投機人員利用,進行販賣。輕則遭受騷擾,重則造成個人財產損失。

防範:填寫個人信息之前,先明確信息的用途;不隨意填寫個人重要信息;如需提供身份證複印件,一定要做好「僅作……用途,他用無效」的批註。

行動支付盛行,在帶來便利與快捷的同時,隱患也隨之而來,個人信息及財產安全受到威脅。其中,手機簡訊驗證替代銀行密碼,在方便市民操作的同時,也留下了安全隱患。

解讀:當下行動支付不需要開通網銀,只需提供銀行卡卡號、戶名、手機號碼等信息綁定即可。以動態口令作為支付密碼。不法分子從拿到受害人手機和錢包到綁定成功再到轉帳完畢,僅需短短幾分鐘。

防範:手機、身份證和銀行卡,儘量不要放在一起;支付密碼與銀行卡密碼不要相同;如果手機丟失,及時關閉無線支付業務並報案;手機內不要儲存重要信息。

為了「看家」方便,智能攝像頭開始走進人們家庭,便於隨時查看家中老人小孩的情況,同時防止盜竊。然而,「家庭攝像頭遭破解」的新聞卻連連發生,「看家」成了「被看家」。

解讀:智能攝像頭通過手機連接,進行設置查看,但部分攝像頭在連接時並無身份驗證機制,出現漏洞,只要下載播放器就能「在線觀看」他人隱私。

防範:正規途徑購買設備、修改密碼、發現漏洞應停止使用,避免安裝在臥室等隱私區域;及時關注軟體提醒,如綁定的手機收到驗證碼簡訊,應立刻修改密碼。

公共場所免費WIFI越來越多,人們進入酒店、餐館、商場等公共場所也習慣先打開WIFI功能,連接免費信號。但這其實深藏危險,你連接的網絡或許就有釣魚WIFI。

解讀:釣魚WIFI的成本很低,黑客一般只需幾百元便可以設置一個釣魚WIFI,並在公共場合部署,且名稱也與正規免費WIFI近似。

防範:關閉自動連接功能,不要連接未知WIFI,定期修改密碼,在使用未知WIFI時不要輸入個人的帳戶密碼。

點擊上方圖片加入「傳燈微店尋找分銷員計劃」

爆倉!5天內發貨【優雅 性感】冰絲性感吊帶睡裙 可拆卸胸墊 四件套/五件套◆

相關焦點

  • 開機就會洩露信息,竟連關機都沒用?我們的手機是如何被追蹤的?
    手機除了洩露信息還能被定位雖然手機產業發展了,可是相關服務卻一直沒有到位。在今年315大會上爆料出來的「APP信息洩露」和所謂的「探針盒子」更是讓每個人捏了一把汗。可是就在大家關注信息洩露時,卻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你的手機會被定位。
  • 網上「黑市」:你的私密信息幾十元就能查到
    央視記者親測:只需手機號,就能把你身份財產查個底兒掉!  剛剛買了房,裝修公司的電話就打過來了,剛剛買了車,保險公司的電話就跟過來了……  屬於隱私的個人信息被洩露,讓人煩心更讓人憂心。近期,央視記者就發現一些信息販子在網絡上公然叫賣,聲稱只要提供一個人的手機號碼,就能查到其所有私密的個人信息,而且範圍覆蓋全國。果真如此嗎?央視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微信發原圖洩露位置信息?試了下真可以,這是最靠譜預防教程
    今天,央視新聞一則報導引發手機用戶的恐慌,標題是《以後微信發照片別再發「原圖」了!可能暴露位置信息》,報導講的是,如果你在微信上給好友或者微信群發送自己拍攝的照片,就會洩露自己的位置行蹤。位置,是用戶最重視的隱私信息之一。一張照片就能輕易洩露?小雷(微信ID:leitech)第一時間進行測試,結果是,這個報導說的現象確實存在。
  • 一個手機號就能查到你所有信息:戶籍、資產、通話記錄...
    一個手機號就能查到你所有信息:戶籍、資產、通話記錄、滴滴帳單... | 黑馬早報 2017-02-20 07:57
  • 一個手機號能扒出多少個人信息 這個真相你知道嗎?
    在如今這個網絡信息發達的時代,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一個陌生人?手相?星座?心理測試題?這些都不如一個手機號碼管用。只需要這個人的手機號碼,就能夠在網上查到他的所有私密個人信息,甚至可以比他自己還要了解自己。
  • 手機連接免費WiFi原來會洩露這麼多信息,恍然大悟
    很多手機用戶都有連接免費或公共WiFi的習慣,但是你知道嗎?連接免費的WiFi可能會洩露我們的很多隱私,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呢?很多手機用戶都習慣連接公司的WiFi網絡,這時候如果使用微信聊一些私密話題,可能會出現信息洩露的情況,因為WiFi的ap是廠商和商家是可以把控的,所有我們手機數據都會在WiFi的ap上直接暴露給WiFi的搭建者。如果我們使用免費的WiFi網絡時,那麼我們的電腦屏幕以及相關的聊天內容,還有郵件都會被監控方掌握其中的信息,甚至,我們一些登陸的帳號和密碼也會暴露。
  • 肯德基宅急送洩露顧客信息 輸入手機號可知地址
    日前,央視一則關於《必勝客網上訂餐涉嫌洩露顧客信息》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根據報導,只要輸入曾訂過餐的顧客的手機號碼,就能查到其送餐地址,但具體的門牌號被蓋上了「*」號。記者查詢發現,與必勝客同屬百勝餐飲集團的肯德基宅急送存在同樣問題。  令人擔心的是,經過簡單處理的個人信息,通過一定方式判斷,還是能基本鎖定訂戶位置。
  • 陳喬恩自爆手機號遭洩露,明星個人信息洩露事件已不是第一次
    陳喬恩稱,被洩露後「動不動就接到理財投資」的騷擾電話。事實上,明星隱私信息洩露早已經成為了重災區。明星的手機號、航班號、身份證號、護照號、家庭地址、出行行程等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2020年6月,女團THE9成員虞書欣在微博發文稱,自己的朋友圈內容被售賣,其從出道開始發的朋友圈,每一次都有人洩露,並且直言賺這種錢既沒有道德也沒有意義。2020年9月,包括吳磊、李晨、江映蓉等在內的多名藝人被曝航空裡程被盜刷,涉及用戶身份證號、手機號、帳戶密碼等多種個人信息。
  • 明星航班信息微博上遭公然叫賣 信息洩露屢禁不絕
    原標題:明星航班信息微博上公然叫賣孫楊、傅園慧身份證號40元一個,300元「我知道的明星手機號、證件號,打包帶走」。從普通旅客莫名收到「航班取消、改籤」的簡訊,到明星航班信息屢被洩露,究竟誰是「身份證+航班信息」洩露背後的黑手?
  • 明星航班信息公然叫賣 誰是個人信息洩露背後黑手
    孫楊、傅園慧身份證號40元一個,300元「我知道的明星手機號、證件號,打包帶走」。從普通旅客莫名收到「航班取消、改籤」的簡訊,到明星航班信息屢被洩露,究竟誰是明星「身份證+航班信息」洩露背後的黑手?記者調查發現,這樣的明星航班信息倒賣在微博上可謂司空見慣,隨意搜索都能找到數十個倒賣帳號,大部分都是以「明星航班+後綴」的形式存在。「私信我,『想知道××,×月×日×飛×航班』國內、國外航班,支付後立馬回復;也可以自己買證件號碼查詢,買號碼送查詢方法。長期招代理,價格好商量!」
  • 一個手機號能洩露全部信息 3家餓了麼餐廳被查
    今天,我們的重磅新聞既包括3家「餓了麼」違規餐廳被依法查處,北京市消協實驗結果數據顯示超半數空氣淨化器存問題,又包括央視調查發現,只要一個手機號能洩露全部信息。接下來,就讓我們先「覽」為敬吧。1、3家「餓了麼」違規餐廳被依法查處日前,3家來自「餓了麼」平臺的違規餐廳被北京大興區食藥監局查處。
  • 直擊販賣個人信息亂象:查身份信息 只需提供手機號
    近期,記者發現,一些信息販子在網絡上公然叫賣:只要提供一個人的手機號碼,就能查到他所有私密的個人信息,而且範圍覆蓋全國。果真如此嗎?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網上「黑市」個人信息隨意買賣  記者登錄了一個專門販賣個人信息的QQ群,裡面的群員多達1946名,非常活躍。
  • ...信息遭洩露!你的姓名和電話能賣多少錢?「信息販子」價目表曝光→
    日前,市民王先生前往一快遞代收點取快遞時被告知,代收點已推出新規:為防止偷竊和誤拿,所有前來取件的人必須拍照存檔,才可取走快遞。回到住處,王先生按照公安部門提醒,撕下寫有自己姓名、地址、電話號碼的運單並撕碎,但他知道這樣也解決不了問題:「就算我做好自我保護,但快遞企業有我的信息,信息洩露環節很多。」
  • 網上黑市買賣個人信息,用手機號身份財產全查清
    近期,央視記者就發現一些信息販子在網絡上公然叫賣,聲稱只要提供一個人的手機號碼,就能查到其所有私密的個人信息,而且範圍覆蓋全國。果真如此嗎?央視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網上「黑市」個人信息隨意買賣記者登錄了一個專門販賣個人信息的QQ群,裡面的群員多達1946名,非常活躍。
  • 航空公司APP洩露航班信息 80元能買到鹿晗航班行程
    在此節點,新京報推出關於「個人信息洩露」的系列調查報導。我們將通過對航空、徵信、銀行卡等領域的調查,以期找到個人信息洩露的源頭。「不知道有多少人手中握著我的資料和信息。」一次偶然的「退票」風波,讓林琳(化名)發現自己的信息在網上暴露了。更嚴重的是,外人能夠通過手機APP對林琳的飛機票進行退票、改籤等操作。
  • 手持身份證照片網上能輕易搜到 信息是如何洩露的?
    在網上搜索「手持身份證」,竟然在搜索結果裡看到了自己的身份證信息?!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或許因為你隨意註冊了一家不正規的貸款網站並提交了自己的信息,也可能只是貪圖小便宜在街邊體驗了一次「拍照掃碼」領禮品。  關鍵詞搜出大量身份證照  「想知道個人信息怎麼洩露的嗎?在網上搜索一下『手持身份證』,好可怕!」
  • APP洩露航班信息 80元能買到兩份鹿晗航班行程
    在此節點,新京報推出關於「個人信息洩露」的系列調查報導。我們將通過對航空、徵信、銀行卡等領域的調查,以期找到個人信息洩露的源頭。「不知道有多少人手中握著我的資料和信息。」一次偶然的「退票」風波,讓林琳(化名)發現自己的信息在網上暴露了。更嚴重的是,外人能夠通過手機APP對林琳的飛機票進行退票、改籤等操作。
  • 明星信息販賣背後:數據洩露來源難追蹤,衍生代拍、刷關等產業
    來源:經濟日報「能不能別幫我值機了,我機票都刷不出來了。」11月4日晚上八點半,藝人李汶翰發布了這條微博,再次揭開藝人信息販賣的黑幕一角。因個人信息被曝光,導致藝人被私生飯值機、蹲守宿舍酒店、安裝竊聽器、追車、夜間打電話騷擾的情況並不少見。
  • 停車軟體被指存洩露定位風險,律師:運營者應確保信息安全
    因為王先生停車時,用了這個:海峽導報微信公眾號 圖取卡、排隊、備零錢,傳統的停車方式不僅效率低,也不方便,現在越來越多的停車場開始使用智能停車軟體。無須取卡,繳費通過手機就能完成,但便利的同時停車信息也可能會洩露!!
  • APP洩露航班信息 明星證件號售80元-500元不等價格
    我們將通過對航空、徵信、銀行卡等領域的調查,以期找到個人信息洩露的源頭。  「不知道有多少人手中握著我的資料和信息。」一次偶然的「退票」風波,讓林琳(化名)發現自己的信息在網上暴露了。  更嚴重的是,外人能夠通過手機APP對林琳的飛機票進行退票、改籤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