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這些點心,誰還敢說北京是美食荒漠?

2021-02-17 BTV暖暖的味道

今天,暖暖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朋友:地道風物(ID:didaofengwu),江湖人稱風物菌,他一直奔走在中國的土地上,探尋最地道的美食風味。他用最溫暖的文字講述中華美食文化,用最真實的影像記錄城鎮市井煙火。

最近,風物菌給大家解決了一個新問題: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好吃?

▲在北京,買點心請認準餑餑鋪子。餑餑,就是點心。 攝影/DC zhang

最近幾十年,各地同胞對北京點心有兩個誤會:一是認為北京沒有好點心——這是當年周作人寫文章說的,好多人就真信了;二是外地朋友對北京點心的認知,完全被「稻香村」一葉障目,不認別家,這讓北京點心有點尷尬。

▲稻香村的山楂鍋盔。許多人初到北京,都會買稻香村的點心。 攝影/盧文

誤會年深日久,北京點心急需表白。北京哪兒的點心最好吃?北京的點心應該怎麼吃?有什麼講究?今天一定給您捋清楚嘍。

說相聲的天津人郭德綱,唱過一首老北京的太平歌詞,叫《餑餑陣》:

▲龍大嬸家的桃酥餅(上)與牛街的龍福餅。 攝影/何嶸

一首太平歌詞,數了幾十種老北京點心,有甜有鹹,有葷有素,唱得人滿嘴流哈喇子,聽完就得直奔餑餑鋪。

老北京所謂的餑餑,即糕點,是老北京離不開的社交神器。舊時北京人崇尚禮儀, 走親訪友、婚喪嫁娶,都靠餑餑交際。去四姑姑家聊點閒話,裝個餑餑匣子;去二大爺家借點東西,裝倆餑餑匣子;多少年不來往的遠房親戚突然造訪,甭管好事壞事,臨走之前,務必讓帶走幾袋子零食白酒——再提倆餑餑匣子。

不帶餑餑就出門,顯得不懂事兒。親朋好友會在背後議論:沒裡兒沒表兒的。

▲老一輩講究,餑餑都拿匣子裝;年輕人就比較簡單,打包盒就行。 攝影/盧文

北京人好排場,講規矩,吃東西時尤甚。餑餑不能亂買,要跟著時令吃:二月吃碎蜜供;三月吃紫蘿餅、玫瑰餅;四、五月的粽子、五毒餅不能錯過;六月的綠豆糕亦不可缺席;七、八月買自來白、自來紅;九月花糕、十月芙蓉糕;十一月的薩其馬很重要;臘月裡,梆硬的糖瓜要上供;正月裡,元宵不吃不吉利。▲老北京名點自來紅與自來白。這是多少北京孩子的童年記(噩)憶(夢)啊。 攝影/DC zhang從前,北京人的「時序食單」極為嚴格,天子腳下,吃塊自來紅也要有形式感,做個藤蘿餅也有一番說辭。很多「窮講究」沒意思,唯有藤蘿餅值得一提。藤蘿餅這種點心,如今極少見了,非常可惜。它是北平人與夏天溫柔的約定。美食家唐魯孫在文章中寫過,夏天時的丁香藤蘿,引得狂蜂醉蝶回舞,餑餑鋪門口就貼起「新添鮮藤蘿餅上市」的紅紙條。藤蘿餅和鮮花餅有些相似,只是把玫瑰換成了藤蘿花,氣味更加清新,口感酥鬆香甜,能夠清晰地感受到花瓣在口腔中零落成泥。夏日午後,一塊餅、一口茶,優雅吃完,吐氣如蘭,一場下午茶几乎變成一種修行。▲北京的鮮花玫瑰餅,餡兒換成藤蘿花,就是藤蘿餅。攝影/何嶸家境好的人家親手做藤蘿餅,最有樂趣。他們往往有一個乾淨的小院,院裡支了爬架,種了一株紫藤。夏天的傍晚,坐在爬架下賞月看花,一日一日看著紫藤逐漸含苞,歲月靜好。待到似開未開,便摘花,洗淨,和油脂丁、白糖、松子拌勻,包上油皮,放到鍋裡蒸。點心蒸好,像包子,但是味道比烘烤的細膩、噴香,還多了浪漫的味道。如今的藤蘿餅,大董烤鴨做得不錯,只在夏天供應。大董價貴,普通人可選桂香春——一家開了二十多年的連鎖點心店。味道也還不錯,只是不如大董的細膩。

▲稻香村的糕點。其實現在很多胡同裡的老北京,也常去稻香村買點心。 圖/圖蟲·創意

其實說來說去,稻香村實在是個不錯的品牌,最大的優點就是便民、點心全,《餑餑陣》裡提到的點心,稻香村多一半有售。它還兼賣主食和熟食,蒜腸、素什錦甩超市的品牌貨八條街。外地朋友認稻香村,其實北京人也認。逢年過節,本地人互送稻香村,沒毛病。只是老北京人不甘心

這年頭,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幾種網紅點心,北京的網紅點心,首推奶酪。因為奶酪根基深厚。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北京是一座「沒斷奶」的城市

清朝統治中國276年,滿族影響了整個北京城的飲食習慣。曾經的北京,上至皇帝,下至販夫走卒,無奶不歡。而奶酪,是奶製品中的人氣之王。

北京的奶酪,和西方的cheese完全不同。《紅樓夢》裡,襲人愛吃「糖蒸酥酪」,正是此物。

北京奶酪細膩如凝脂,柔軟如涼粉,像布丁,但比布丁「水靈」,是滿洲人日常的冷飲。奶酪的原料是不摻水的牛奶,調入少量酒釀和糖,先以火烤,再用冰鎮,經歷冰火兩重天后,凝結成凍,口感細膩甜美,冰涼沁人心脾。老北京的夏天,沒有空調電扇,吃完午飯,如果能找個陰涼地兒吃一碗酪,那就是天上人間。

從前的京劇名角兒言菊朋說過,喝完加松子仁的酪,仿佛平添幾分仙氣,到了臺上,胡琴高半個調門,都卯得上去。從前的人買酪,可以找挑擔子的,也可以去奶茶鋪。說是叫「奶茶鋪」,其實都是賣酪的,熱牛奶也有,也賣奶製品,但唯獨不賣奶茶。

▲據傳奶酪魏的手藝是打宮廷裡學出來的,擅長製作炒酪乾兒、奶捲兒傳統奶酪,一年四季都有奶酪賣。 攝影/何嶸

如今買酪,「奶酪魏」算是年深日久,客流量依舊。大概是因為他家分店多,牛街、西單、增光路,到處都是。價格不貴,品種豐富:原味奶酪、香芋奶酪、藍莓奶酪。還賣酪幹、鴛鴦奶卷、奶油炸糕

鴛鴦奶卷是用牛奶結成奶皮,一邊卷山楂糕,一邊卷芝麻餡,放在雪白的小盤上,顏色特別好看,口感層次豐富。酪幹是把奶酪烤成乾貨,嚼起來像太妃糖。它方便儲存,不出數兒,非常貴,屬於走親訪友的高端手信。從前,一家奶茶鋪一整天也賣不出去兩斤酪幹。

▲一碗居老北京炸醬麵,也兼賣奶油炸糕。圖/圖蟲·創意

其實除了奶酪魏,北京還有田記奶酪鋪、文宇奶酪,內容大同小異,口感差不太多。十二年前,文宇奶酪曾是南鑼鼓巷一霸,門前每天排大隊,一天只賣300碗。十二年過去,文宇奶酪品質依舊,人氣卻大不如前。幸好當年沒有「網紅」一詞,否則一句「過氣網紅」,實在是老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北京第二家網紅點心,當推白記年糕。白記是牛街老字號,以前開在清真超市裡,後來有了臨街窗口,就被架上了北京年糕界的C位。每到周末,尤其是過年前,白記的年糕盒子能引來雙層的長隊,排隊的人不分年齡,一律裹得嚴嚴實實,原地一站,就是半小時。

▲白記年糕,是一常年排隊的存在。 攝影/toby

白記的年糕,包裝簡陋,一個透明塑料盒裡,江米年糕、黃米年糕、紫米年糕、芝麻卷糕、椰蓉卷糕、山楂糕……七八種混在一起,外形剽悍,色彩豔麗,用料實在,新鮮軟糯。就算老人吃,也不會粘掉假牙。

▲白記年糕,從左至右依次為:桂花芝麻糕、驢打滾兒、盆糕、江米年糕。 攝影/何嶸

在白記買年糕,還有個特大的好處:可以順便逛牛街。牛街是老北京回族聚居區,賣上好的牛羊肉、清真點心。買了年糕,回不去家——那邊堵車太厲害。於是大店小攤逛下去,賣鮮牛羊肉的、賣驢打滾、糖火燒的、賣羊眼睛牛舌頭的……食慾和勇氣一路膨脹,吃得紅了眼。偶爾路遇一隻待宰的小羊,捆著四肢躺在路邊,菩薩心腸的肉食者,在那一刻也能動了殺心。

關於「北京到底哪裡的點心最好吃」的更多內容,戳下圖就可以看嘍!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文章)

(不感興趣?向下翻就是了~)

風物菌一直奔走在中國的土地上,

探尋人間至味,品味城鎮煙火。

關注這位行走的風物百科

保證你對於吃這件事,每天都有新認知。

吃,真的不止味覺這麼簡單

▲關注風物菌,口舌生津每一天

「XXX最好吃」風物菌的主打系列。俗話說「我們吃什麼,就是什麼」,美食背後,講述的不僅是氣候、地理,還有人類的活動與遷徙。同樣的食材在神州大地又有怎樣的變化?歡迎收看,「中國到底哪裡的XXX最好吃」~

【中國到底哪裡的餛飩最好吃?】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文章)

【中國到底哪裡的砂鍋最好吃?】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文章)

【中國到底哪裡的螺肉最好吃?】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文章)

【中國到底哪裡的豬肉最好吃?】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文章)

風物菌立志踏遍中國每一寸土地,只為探尋每座城市的神秘,與你分享。這世界有這麼多不一樣,真希望你能見我所見!

南方羊的鮮,北方羊根本不懂!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文章)

【一隻鮁魚餃子,餵飽了半個山東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文章)

甘肅人到底多能吃羊?】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文章)

【中國人吃帶魚地圖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文章)

關注 地道風物

我們用最專業的攝影作品

最用心的文字

把最地道的中國風貌展給你看

 掃一下,契約生成~ 

各位暖粉們,暖暖會不定期推薦公眾號給大家。

推薦文案由對方公眾號提供,沒有收取任何費用不代表暖暖的觀點噢。

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喜好選擇關注,感謝理解包含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杭州是美食荒漠
    美食再多,沒有特色說杭州是美食荒漠,不僅有些本地人不樂意,外地人也不認可,「杭州都是美食荒漠了,我們這三線小城市難道是月球表面」?實際上,按照餐飲的硬實力排名,杭州餐飲業在中國即使不是最強王者,排個星耀總沒問題。全國範圍內,上海、北京之後,杭州是全年本地生活餐飲消費力第三高的城市[1]。
  • 誰說英國是「美食荒漠」?你們對英國飲食的誤解也太深了
    除此之外,大家聽得最多的恐怕就是被嘲笑了無數次的「國菜」炸魚薯條,以及「美食荒漠」這類的貶義詞了吧。 事實上,英國才不是美食荒漠呢!這一次,澳臻帶大家見識下英國最地道的美食,保證讓你對英國飲食徹底改觀。
  • 誰說浦東是美食荒漠,小陸家嘴美食地圖來了!
    大型全球美食沉浸式味覺之旅!看誰還說我大浦東是美食荒漠!很多人都說浦西網紅雲集、浦東美食荒漠,其實不然蟹家大院:探索·黃金時代推薦菜:蟹黃金蟹黃金如此一碗蟹黃金,需要拆出整整6隻公蟹、6隻母蟹,雞皮色澤鮮亮、雞肉嫩滑緊實,吃起來鹹裡帶著鮮、鮮裡帶著甜,一切都顯得剛好。
  • 「深圳,你這個美食荒漠」 「呵呵~」
    90年代,八卦一路美食街和樂園路美食街就開滿了海鮮大排檔、粵菜小館、早夜茶。說起年輕時在大排檔買過的醉,很多老深圳都擺擺手,笑著說別提了。現在不少老店還保留著上世紀的裝修和迷人的煙火氣,玻璃缸裡遊水的蝦蟹依舊生猛。
  • 杭州到底是不是美食荒漠?
    杭州真的是美食荒漠嗎?杭州本地小吃,不夠出名說杭州是美食荒漠,不僅有些本地人不樂意,外地人也不認可,「杭州都是美食荒漠了,我們這三線小城市難道是月球表面」?實際上,按照餐飲的硬實力排名,杭州餐飲業在中國即使不是最強王者,排個星耀總沒問題。
  • 北京人最愛的地道點心,不止有稻香村,這些也是食客最愛
    提起北京的美食,食客們如數家珍,但是提起北京的知名的點心鋪子,外地人能叫上名字的,估計只有稻香村,有人說北京是點心的荒漠之地,那是沒有認真吃過北京的點心,那北京到底是哪裡的點心,最地道最好吃的呢?過去家境好的人會自己動手做湯,因為家裡有院子,院子裡往往會種一株藤蘿,把藤蘿花,洗乾淨,包上油皮兒,加入糖松子,油脂丁放在鍋裡蒸,這樣做比烘烤得更香,還不太油膩,如今看來能有老北京味的藤蘿餅的就只有大董烤鴨家的了。稻香村,稻香村的糕點依然遠近聞名,而且品種全價格親民,外地人認北京稻香村的點心,北京人也認,稻香村的點心太多了,幾乎全部涵蓋。
  • 都說日本料理精緻,那是因為沒吃過中國這些傳統點心
    都說日本料理精緻,那是因為沒吃過中國這些傳統點心。吃過日料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體會,那就是精美的盤子裡擺放著很少的食物,看起來非常的有品位,有格調。但其實在我國也有很多有格調的傳統甜點,和這些日本的料理比一比,一點都不差,而且歷史也非常的悠久呢!日本的大福,乍一聽這個名字還以為是一個地名,實際上是一種點心。它外皮是糯米做的,裡面包裹著不同的餡料,像草莓、泡芙都能成為餡料,顏色上會有區分,看起來就非常的有食慾。
  • 為什麼說杭州是美食荒漠
    美食再多,沒有特色說杭州是美食荒漠,不僅有些本地人不樂意,外地人也不認可,「杭州都是美食荒漠了,我們這三線小城市難道是月球表面」?實際上,按照餐飲的硬實力排名,杭州餐飲業在中國即使不是最強王者,排個星耀總沒問題。全國範圍內,上海、北京之後,杭州是全年本地生活餐飲消費力第三高的城市[1]。
  • 誰說海澱是美食荒漠?在這裡吃了4年的人表示不服!
    很多網友討論說:如果,把北京畫成美食地圖,那麼海澱就是美食荒漠中的幹地廢墟。還有人說:大名鼎鼎的「食寶街」不是美食天堂,而是程式設計師的工作食堂。如果你在工作日的走進食寶街,你會發現這裡,整齊劃一的格子衫和油光鋥亮的腦門兒。但今天,北北要給海澱正正名了!
  • 在吃這件事兒上,北京總算是跟廣東打了一回平手!
    作為美食之都的廣東,是八大菜系之一粵菜的發源地之一。廣東的好吃程度,可以說是遙遙領先其他地方,但是沒想到,作為美食荒漠的北京,竟然有一天也能因為「吃」這件事兒跟廣東平起平坐。可是你若因此給北京的食物判一個「死刑」,那只能說你太武斷了,你還沒吃過北京的點心呢,怎麼能說北京沒有好吃的呢?北京的點心不僅好吃,甚至還能和廣東的甜品站在一起分庭抗禮!郭德綱在相聲裡,就曾唱過老北京的太平歌詞《餑餑陣》(老北京人都喜歡管點心叫餑餑):花糕蜂糕千層餅, 請來了大八件兒的餑餑要動刀兵。 核桃酥、到口酥親哥兒倆, 薄鬆餅、厚鬆餅二位英雄。
  • 誰說英國是「美食荒漠」?你們對英國飲食的誤解也太深了
    除此之外,大家聽得最多的恐怕就是被嘲笑了無數次的「國菜」炸魚薯條,以及「美食荒漠」這類的貶義詞了吧。 事實上,英國才不是美食荒漠呢!這一次,澳臻帶大家見識下英國最地道的美食,保證讓你對英國飲食徹底改觀。
  • 誰說浦東是美食荒漠,小陸家嘴美食地圖來了!
    大型全球美食沉浸式味覺之旅!看誰還說我大浦東是美食荒漠!很多人都說浦西網紅雲集、浦東美食荒漠,其實不然蟹家大院:探索·黃金時代推薦菜:蟹黃金蟹黃金如此一碗蟹黃金,需要拆出整整6隻公蟹、6隻母蟹,雞皮色澤鮮亮、雞肉嫩滑緊實,吃起來鹹裡帶著鮮、鮮裡帶著甜,一切都顯得剛好。
  • 沒在北京吃過駐京辦,就不配評價北京的美食
    總有人說北京是美食荒漠,他們應該沒吃過駐京辦。 得益於某種先天優勢,北京明明是一張美食地圖。老饕們知道生活在北京的人是幸運的,不用出遠門就能吃遍全國。 「誰說北京沒好吃的,不是還有駐京辦嗎?」 如果在北京找對了方向,坐地鐵都能到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駐京辦的羊肉串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羊肉串沒有之一,既不寡淡,也不是吃一嘴調料的感覺,能吃到食材本身的味道。」
  • 誰再說河南是美食荒漠,就送他去開封逛吃半個月
    總有人說河南是美食的荒漠,其實真正逛吃過中原地區的小編有時候忍不住發出天問:為什麼河南的寶藏小吃還不出圈?在北宋,開封創造過太多的歷史第一:第一個有送外賣的城市,第一個三餐制的城市(在此之前中國人每天都吃兩餐),第一個有夜市的城市,第一個吃烤鴨的城市,甚至是第一個吃刨冰的城市。作為大宋的都城,如今的開封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北宋的飲食風氣,整座城市就是一部帶著鮮活呼吸的《東京夢華錄》。現在的開封市井,還能搜羅不少古書上的美食。
  • 《紅樓夢》美食——點心
    《紅樓夢》裡有許多美食,其中的點心更是惹人喜歡,讓人饞涎欲滴。劉姥姥臨走時,給她帶了一盒子點心,平兒說可以用它裝盤子招待客人。潤楊特別想知道賈府給劉姥姥帶的一匣子點心都是什麼?該有多好吃!儘管不知劉姥姥帶走的什麼點心,不過劉姥姥在大觀園裡吃的點心書裡介紹了。劉姥姥和賈母等吃過飯後,有丫頭送來兩個食盒,每個盒內兩樣點心:這盒內是兩樣蒸食:藕粉桂糖糕和松瓤鵝油卷,那盒內是兩樣炸的:只有一寸來大的螃蟹餡小餃兒和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子。
  • 廣東早茶必吃的4種點心,簡直好吃到爆,沒吃過怎敢說是本地人!
    廣東早茶必吃的4種點心,簡直好吃到爆,沒吃過怎敢說是本地人!廣東早茶是一種當地的民間傳統飲食方式,廣東人喝早茶,可以作為早餐,一般可以從早上吃到中午。不少退休老人家以早茶打發時間,約上幾個好友,邊吃邊聊,一般吃到中午才離開。
  • 小時候過年吃的小點心,下面的這些你吃過幾種?歡迎留言寫下答案
    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我和我的小夥們都在討論小時候吃過的美食和點心,前幾天寫了一篇糖果的文章,大家都很喜歡,其實呢,我們這些8090後的小夥伴們,小時候吃過的點心跟現在的沒法比,那時候吃的都是很少的,但是味道卻很純正,吃起來就永遠都忘不了,特別喜歡。
  • 論美食荒漠和美食之都的辯證 #北京飲食探索方案
    問:為甚末說,「北京是個美食荒漠」 是錯誤的和冤枉的?答:北京per se就是個荒漠,所以請不要冤枉這裡的好吃的。
  • 香港美食沒有"平、靚、正」?!因為你們還沒有吃過這些!
    西貢全記海鮮 吳偉麟:為什麼香港人會記得我們西貢區有海鮮吃呢?來到香港,想感受香港最道地的飲食文化,當然少不了上茶樓嘆「一盅兩件」,上茶樓吃點心,香港人稱之為「飲茶」。 始創於1918年的香港蓮香樓是一間懷舊粵式茶樓。
  • 這些曾經在網上很火的美食,你吃過幾種?
    下面這些網紅食品,你吃過幾種?你最喜歡哪種?鮑師傅在北京只開了14家店。但是街面上叫鮑師傅的點心店至少有6-70家。後來也開到上海了。每家店都排大隊!!鬆軟的蛋糕塗了一層沙拉醬,再裹上厚厚的肉鬆!!熱量高也要吃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