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315大調查:千山藥機、輔仁藥業、康得新造假行為最讓消費者...

2020-12-21 同花順財經

又到一年一度的315,消費維權再次成為關注焦點。鳳凰網財經發起了消費投訴大調查,截止北京時間3月15日19:00,有超過142萬的網友參與了投票。資本市場造假年年有!千山藥機、輔仁藥業、康得新的惡劣造假行為最讓消費者印象深刻。

千山藥機(共計169677票,佔比29.05%):兩年虛增4億多利潤,市值從300億元跌到14億元面臨被強制退市。

輔仁藥業(共計122536票,佔比20.98%):公司帳面上的貨幣資金還有18.16億,卻付不出6000萬分紅。

康得新(共計61948票,佔比10.61%):存放在北京銀行西單支行的122億不見了,證監會介入揭開其財務造假。

過去幾年,總有A股上市公司被曝光,如何提前規避這些風險事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2019年「黑天鵝」依然層出不窮,產品造假、財務造假更是成為重災區。大量債務違約、計提巨額商譽減值,或信披嚴重違規等行為,也可能為投資者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上市公司的影響面比普通公司影響面更大,而且還會對個股及相關行業的走勢產生一定影響。但是「維權難」可以說是上中國股市的一顆毒瘤,立案難、訴訟難、賠償難,是中小股民最真實的寫照。每個投資者進入股市時,都會被告知「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但這並不意味著那些上市公司們可以肆無忌憚地傷害投資者的利益,投資者理應受到更多的保護,也有權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利益。

我們精選了近一年內屢次被曝光的涉及「衣、食、住、行、用、金融、醫療」等領域的問題企業,您是否曾中招?哪些最給您添堵?鳳凰網財經誠邀您動動手指,參與我們的投票。

來源: 鳳凰網財經

相關焦點

  • 「瑞華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康得新之後輔仁藥業再爆雷
    7月28日,瑞華會計事務所在官網第一次正面回應康得新事件,認為自己已經盡到審計責任。就在近日,貨幣資金餘額超18億卻付不出6000萬分紅的輔仁藥業,接力康得新又成「驚天一雷」。
  • 瑞華陷造假風波:康得新虛增119億 殃及近60企業
    前腳,深陷康得新虛增119億元利潤的漩渦;後腳,又迎來輔仁藥業17億元貨幣資金消失的雷。康得新自2010年上市以來,審計單位都是瑞華(及其前身),輔仁藥業近7年年報也是由瑞華審計。就在7月31日,大族雷射被媒體曝光其在歐洲建設8年、投資6.7億元的研發運營中心竟只是個酒店。大族雷射最近6年的審計,也是瑞華負責。
  • 康得新財務造假「連環雷」,審計所「瑞華」涉案被查,40餘家IPO企業...
    雖然,事發當日瑞華通過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自辯清白,但在康得新造假引發的調查尚未結案之際,瑞華連續多年負責審計的輔仁藥業也遭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矛頭指向公司「現金蒸發」一事,而該事件也成為瑞華的一顆新雷。  不可否認,對於瑞華事務所,康德新事件的連環雷已經拉響。
  • 瑞華回應康得新造假案:全面履行了應盡的職責義務
    今日,因康得新造假案而被推上風口浪尖的瑞華會計事務所在官網發布「關於康得新項目2015年—2018年年報審計主要工作情況的說明」(以下簡稱「說明」)。說明稱,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康得新公司的審計機構,在康得新項目中對其重大風險項目執行了審計機構能夠執行的應有審計程序,並根據實施的審計程序、獲得的審計證據,對康得新2015年-2017年的財務報表發表了相應的審計意見,對2018年的財務報表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 瑞華事件衝擊波|證監會立案調查,八點說明難消質疑,30餘家企業受影響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宋傑 │ 上海報導康得新虛增利潤119億元,從白馬股淪為*ST康得;因現金分紅而曝雷的醫藥白馬股輔仁藥業,帳面17億資金不翼而飛。一時間,這兩家公司的財務「看門人」——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下稱「瑞華」)成為焦點。
  • 輔仁藥業什麼毛病?
    導讀7月19日下午,輔仁藥業公告稱,因資金安排原因,無法按照原定計劃發放現金紅利。根據輔仁藥業2018年年度分紅方案,計劃共派發現金紅利6271.58萬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末,輔仁藥業帳上的貨幣資金餘額為18.16億元。
  • 涉嫌存在四大違法事實 *ST輔仁成大股東「提款機」
    總體來看,*ST輔仁的問題主要衍生自大股東違規佔資。2015年以來,輔仁藥業將貨幣資金提供給控股股東輔仁集團、輔仁集團母公司輔仁控股使用,但未將提供給輔仁集團、輔仁控股的資金記入財務帳簿,也未對輔仁集團、輔仁控股非經營性佔用上市公司資金情況予以披露,公司的各種違規行為也隨之產生。此外,大股東還存在違規擔保行為。
  • 瑞華再入輿論漩渦,近60家企業公司受其牽連,堪稱A股最坑審計!
    不知道有多少人關注了康得新財務造假的事情,前段時間關於康得新的事情可以說是鬧得沸沸揚揚,長達4年、數額高達119億元的財務造假,這是多麼嚴重的事情呢?很多人尤其是投資者們可以說是對康得新恨到極點,然而除了關注康得新之外,付給給康得新進行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瑞華也成為了眾矢之的。
  • 虛增貨幣上億、關聯擔保不披露,輔仁藥業徹底火了
    來源:經理人雜誌鳳凰網財經深度欄目《啟陽路4號》|出品文|文學秋天遠,傑出天河上近期,一年暴漲16倍的「妖股」中潛股份,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調查信息公布之後,一些散戶股民開始展開維權之路。
  • 鳳凰直擊315:人保財險、華夏銀行、飛豬旅行等16家公司被用戶投訴...
    自1983年國際消費組織確定消費者權益日,到2020年已經走過38個年頭。在一年一度的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鳳凰網財經發布2019年度消費者最想投訴的企業及最信任品牌榜。鳳凰網財經所做的消費者最想投訴的企業調查,開始於2月26日,截至到3月14日晚間21時,共有超過140萬用戶參與。
  • 連踩兩顆年度大雷,連累29個IPO項目暫停!瑞華審計為何失靈了?
    7月5日,康得新119億元財務造假案震驚市場,作為康得新的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自2013年起,連續出具了五年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之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這兩天,事件持續發酵。央視財經記者 孟夏冰: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由於康得新巨額財務造假一案,受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之後它的業務危機就在持續發酵,根據7月26日晚,證監會在網站公布的IPO最新排隊情況顯示,受瑞華所服務的29個IPO項目已經處於中止審查的狀態。
  • 2019年A股十大狗血事件:康美藥業300億現金一夜消失,獐子島扇貝有...
    證監會對ST康美造假案定義為「有預謀、有組織,長期、系統實施財務造假行為,惡意欺騙投資者」,並指出「康美藥業等公司肆意妄為,毫無敬畏法治、敬畏投資者之心,喪失誠信底線,觸碰法治紅線,動搖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根基」,措辭嚴厲史無前例。
  • 百億淨利造假竟審而不察!「康得新案」繼續發酵,瑞華會計所被查,它...
    涉嫌財務造假A股公司背後的審計機構,正在陸續被查。繼康美藥業(600518.SH)的審計機構正中珠江被調查後,據悉,另一家涉嫌財務造假的上市公司康得新(002450.SZ 現*ST康得)背後的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也被立案調查了。四年虛增超過100億利潤!
  • 嚴打康得新財務造假!監管部門布下「天羅地網」全方位立體追責
    該案在回應了市場加大違法違規成本呼聲的同時,表明了「零容忍」的執法態度,也展現了證監會從嚴打擊財務造假的決心。值得關注的是,在立體追責體系建立的基礎上,繼行政處罰後,民事賠償、刑事追責等各個層面環環緊扣、不留死角,務必將讓康得新財務造假付出沉重代價。行政執法祭出組合拳。
  • 審計項目頻爆雷 瑞華所負責人曾說:沒有事務所敢鋌而走險迎合造假!
    2017年10月,瑞華所高層曾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談到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中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的責任,在他看來,由於行政處罰影響事務所業務,審計機構迎合造假的概率幾乎為零,個案中大多是審計師個人行為。(一財)   因康得新巨額財務造假,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近期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而由其擔任審計機構的其他項目近期也接連被摁下
  • 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輔仁藥業)
    依據2005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以下簡稱2005年《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我會對輔仁藥業信息披露違法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審理,並依法向當事人告知了作出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依據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當事人未提出陳述、申辯意見,也未要求聽證。本案現已調查、審理終結。
  • 聚焦資本市場「315」:2019年上市公司五大造假類型大盤點
    文 | 豐遠  編輯 | G3007  今年的「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因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關注度沒有往年那麼高,央視315晚會也早早宣布了延期。但過去一年的資本市場,「造假「與「打假」依然深度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