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咖啡館 | 味香不怕弄堂深

2021-02-17 簡杉杉


在上海工作的那段時間,快節奏與愜意微妙地糅合在了我的生活裡。
工作日的高壓工作的動力一部分來自於周末能去某個等待著被發掘的,梧桐樹掩映下的咖啡館裡,做自己想做的事,看書也好,寫東西也罷。把自己完完全全丟進跟窗外車水馬龍相隔開來的時空中。

咖啡館的窗戶仿佛是一個結界,窗外是沾染著生活氣息的吳儂軟語,大叔大媽騎著自行車而過,多半是剛從復興公園跳完舞回來,或是比對著今天市場的菜價。

       

而窗內是一片靜謐與安寧。

上海是一個讓人驚喜連連的地方。從高樓大廈的背後拐進一條小巷,腳底下的落葉踩出微微的反抗聲。抬眼望去,小巷兩邊都是老舊的居民樓,殊不知,推開其中一扇不起眼的門,可能就是另一個小世界。

這種感覺,總讓我想起電影貓的報恩中,女主角帶著好奇與忐忑,跟著引路的貓,冥冥中走進了那個住著貓男爵的貓咪事務所。

古董花園咖啡館(Antique Garden cafe中文名)就坐落在思南路附近,每個周末我都會走大概三個地鐵站的距離,在臨窗的位置呆一個下午。

推開門,全身就被濃鬱、古老的英倫風給包圍。滿目所及是各類復古瓷器,家具。

特別的是,這些家具都是可以出售的,包括身下坐的椅子和身邊的櫥櫃。

咖啡館一共有兩層,一層二層都是咖啡館,還有一個諾大的花園隱匿在庭院內。

第一次來的時候總覺得像穿越到愛麗絲漫遊仙境般不真實。

二層的咖啡館在晚上10點後會變成酒吧,晚上過去,氛圍仍然是輕鬆愜意的,和好友們倚在沙發上把酒(咖啡)言歡。

這座咖啡館的前身是一個家具加雜貨店,經營了若干年後,老闆就將雜貨店改造成咖啡館。

如果要是下午來的話,或許會看到一隻薑黃色的貓靈活地從你身邊一躍而過。這是咖啡館收留的一隻流浪貓。(哼~還有點高冷呢,不給摸毛)。

聖誕節來的時候屋子裡洋溢著濃濃的聖誕風。

古董花園咖啡館tips

雖然它叫tea,它是咖啡館在晚上10點之後供應的雞尾酒,並且,最讓我驚訝的是,杯子形狀是青花瓷,度數很低,口感清香,很適合和朋友小酌。

這是我走進cloudy cafe抬頭看的第一眼。大朵大朵純淨的雲朵掛在碧綠色的天花板上,忍不住讚嘆裝修者的童心未泯,隨後拍了這張照片。

咖啡店是一位特別親切的姐姐來經營的,講話細聲細語,睿智。

她看到我坐到桌子旁邊,很是驚訝:「新來的客人呀?真有緣呀,你是怎麼找到這兒的,朋友介紹的嗎?」

我的答案讓她更驚訝:「不不,我是高德地圖直接搜到的。「

後來姐姐說道,原先這家cloudy cafe是上海的網紅咖啡店,在大眾點評都是人氣很火的。後來,她為了清淨,把咖啡店從大眾點評刪除了,只招能找到的有緣客人。因為咖啡店是在一棟居民樓靠裡面的房間裡,實在是不好找。

能在昏黑的弄堂裡找到這家,實在是頗有緣分。

仿佛像墜入童年的夢境。

我點了一壺熱乎的水果茶,咖啡店的姐姐在吧檯熟練地煮著咖啡。

店裡來的都是店主的老朋友,送花的,聊天的,開沙龍的,聽著那些家常的話題慢慢在咖啡店裡混著咖啡豆的香氣中氤氳,暈開,讓在異鄉的人有了一絲絲莫名的踏實的歸屬感。

這壺暖胃的養生茶,特別適合在冬日來個暖心的talk

煮咖啡的間隙,店主姐姐慢慢跟我聊了起來,問了我在澳門讀大學,在上海一個人工作的體驗。

我倒也是好奇地問回她,之前經營得這麼好的咖啡店,怎麼突然從大眾點評撤了呢?

她說什麼事情做到一定程度就要學會收斂,把握好那個度,別太注重結果。

之前她是某個公司的高管,做了十年,專程辭職來開咖啡店的。這個咖啡店她開得很享受,享受到了遠離上海的慢節奏。

不緊不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享受過程,有多少人能領悟到且能做到呢?

恍惚間,想起幾年前去大理的時候,碰到一群大叔,在昆明做了很多年的生意,發家致富後來大理經營客棧,每年給一幫車友到東南亞騎哈雷摩託車。他說開客棧的時候跟每個客人交談經歷的過程是他最放鬆的。

      咖啡店一個角落擺放著各類咖啡味道的說明

古董花園咖啡館給人更多驚奇的發現,這家cloudy cafe能讓人卸下全身的疲憊,沉浸在夢境般香甜靜謐的環境中。


Cloudy Cafe TIPS


推薦飲料:

水果茶

地址:

上海寶慶路9弄1號102室(淮海中路)

這個很需要朋友們有很強大的方向感哦~就看你跟這個咖啡館有沒有緣分啦!

Sweat&tears咖啡館的中文名叫做有練咖啡。跟古董花園咖啡館和cloudy coffee不一樣的是,這家咖啡館的背後參雜著幾分「星味」。

有練咖啡是由李宗盛的木製手工吉他品牌 Lee Guitars 與五月天主唱阿信的 StayReal Café 聯手創辦的咖啡店。找來了臺灣首位咖啡大師冠軍林東源作為顧問。

 所以,走進咖啡店中,隨處可見吉他和李宗盛精心挑選的bose音箱來聽音樂。一家將味覺和聽覺融合到極致的咖啡店。

咖啡店外就是商業圈新天地,不是前兩家那麼小眾的咖啡館,卻是一個逛街逛到累,坐下來休憩的好去處。


有練咖啡TIPS

地址:

上海市黃浦區黃陂南路380號新天地新裡5號101-201單元


我記得我還去過紹興路的一家小酒吧,名字挺特別,叫玻璃博物館。一進門的時候,店主大哥扎個小馬尾,蠻是熱情地帶我介紹了這個店的歷史,還一直介紹這條街上他兄弟開的書店和咖啡館。

他身後的梧桐葉肆意地灑滿了整條馬路。

離開上海,最不舍之一的記憶還是這些咖啡館,它有著最像上海也最不像上海的精華。

                         

你可能還想看

六月閱讀觀影小記 | 婚姻、剩女、荷爾蒙與味覺

乾貨 | 殺死日子的無趣與瑣碎,不妨試試它們

南腔北調 | 東北人 臺灣人 廣東人 福建人怎樣打開正確的聊天方式

「給你一次機會,你會再回去美國嗎?"

相關焦點

  • 小弄堂也有大美味,藏在上海弄堂裡的那些美味小吃大起底
    >但對於不少上海小囡來說弄堂美食才是其中最地道的美味!今天,小編在這為你送上上海弄堂美食地圖和你一起去尋找那些即將消逝的記憶中的上海美食!  味香齋  人均:25元地址:黃浦區雁蕩路14號行走在雁蕩路上你會看到有家麵館的門口總是排著長隊,37平方米,11張桌子,40個座位的小店裡面總是擠滿了人在等位,全都是為了來品味一口老上海的味道。這就是開了近80年的味香齋。
  • 比徐崢鏡頭下的上海弄堂還美?是這些藏在弄堂裡的美食,快來打卡
    而身為上海人,徐崢更是將上海弄堂濃濃的煙火氣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不禁回想起那個年代的歲月。其實現在的上海弄堂,可不只這些,您仔細尋找,躲在弄堂裡的美食也非常多哦!1.鹹蛋黃鴨肉卷聽名字就流口水了有沒有,這個菜品在當地非常有名。
  • 雁蕩路上開了80年的味香齋,沒想到前身竟然是家咖啡館!
    行走在雁蕩路上你會看到有家麵館的門口總是排著長隊37平方米,11張桌子,40個座位裡面總是擠滿了人在等位有的是衣著時髦的年輕人有的是歲數年邁的老年人全都是為了來品味一口老上海的味道這就是開了80年的味香齋說起味香齋的前身,可能很多人都猜不到,它竟然是一家咖啡館!
  • 老風情襯出洋味道 上海弄堂裡的那些米道與腔調
    高麗燒烤  都說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句話用在上海弄堂裡的餐館怕再合適不過了。無論是「高大上」的洋味,還是接地氣的本地小吃,在秘而不宣的腔調背後,各有各令人嚮往的「米道」。據說,能找到「麼二角落」裡隱秘的美味,已成為考量一個吃貨是否資深的標準之一。
  • 酒香不怕巷子深 這些美食讓你甘願把上海小巷跑遍~
    另外這裡的黃魚面·,雪白的魚肉又大又多,湯汁滾燙濃稠,舌尖頓時被滿滿的鮮香和滿足感包圍。不過,酒香不怕巷子深,雖然店面隱蔽,但能「幾十年如一日」保持復古裝修格局、親民實惠的菜價和讓人讚不絕口的味道。位於上海弄堂深處老房子的這家西餐廳,真的超有格調。誰說深巷子裡沒有優雅舒適的環境, 這家生蠔海鮮餐廳,食材和烹飪都非常嚴苛講究,還有酒單與雪茄呢!
  • 書香茶香百花香,聞香識弄堂,這大概是上海最美的弄堂了!o(*≥▽≤)ツ┏━┓
    弄堂原來可以辣麼美,這大概是上海最美的弄堂了!
  • 上海小飯館「介雲軒」,充滿著無限的弄堂風情
    今天,筆者將為大家介紹下上海小飯館「介雲軒」。「介雲軒」是個有著上海式弄堂風味的小飯館,雖然它所售的不盡然為弄堂口味,但卻充滿著無限的弄堂風情。上海人所謂的弄堂菜,即本幫菜的原始面貌,興起於弄堂之內,經營者多半由飯攤升格而成的小飯館,客層則以藍領階級居多,設備簡陋,價格廉宜。
  • 地道的上海菜,去街裡弄堂尋找老味道
    對於在上海生活了五年的假上海人還不知道哪裡去吃地道的上海菜看到我關愛的眼神了嘛飯香不怕巷子深好吃程度5顆星自己調配的蛋黃醬一勺一口土豆的軟糯和青豆火腿搭配在一起真是絕配還有蛋黃醬的加持那香甜口感急速飆升作為一道地道的老上海小吃
  • 上海故事:弄堂新春
    上海故事:弄堂新春 2020-01-23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探訪上海弄堂之最
    上海是一個摩登大城市,時尚、奢華、張揚是對上海的定義。在看到上海華麗的外在的同時,不知道你能否也可以看到上海的心臟以及靈魂深處。如果你想認識一下真實的、與眾不同的上海,就去上海的弄堂轉轉吧,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上海田子坊:弄堂裡的海派味道
    田子坊位於中國上海泰康路,是裡弄民居味道,弄堂裡除了創意店鋪和畫廊、攝影展,最多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咖啡館。
  • 上海弄堂美食老店新開組和老弄堂美食組,誰更勝一籌呢
    >老弄堂美食組紅燈籠餛飩店 | 長腳湯麵 | 頂特勒粥麵館絕口老弄堂爆魚麵館 | 海強麵館 | 上海口味粽王金太粽 | 阿婆蔥油餅 | 牛肉煎包攤蘭心餐廳 | 永興餐廳 | 大小姐私房菜 | 我家餐廳麵館在弄堂裡,若是看見門口有長腳湯麵的手寫木板,就說明今天是營業的,他家營業時間不定的,老闆看心情的。這家店就只有肉絲菜湯麵一種選擇,面都有筷子那麼粗,肉絲酥嫩爽口,湯味是濃厚的醬油鮮美。
  • 上海田子坊的海派風味與弄堂風情(上)
    田子坊裡四通八達的弄堂, 各式各樣的店鋪,富有特色的畫廊、影廊和特色餐廳、特色咖啡廳「混搭」在一起,繁蕪而不失簡約,緊湊而不失溫馨,形成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的真正精粹,成為上海最具特色、最為迷人的地方。田子坊一名的由來,其銘文記載:田子坊是著名畫家黃永玉給這舊弄堂取得雅號。源自《史記》中記有一位名叫田子方的畫家,取其諧意,其用意自然不言而喻。
  • 文物裡的「上海味道」,上海歷史博物館的「年味大餐」
    1月22日,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主辦的「上海味道·美好生活——老上海飲食文物展」將正式對公眾開放。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特意推車的這頓「年味大餐」將通過眾多飲食文物,展示昔日上海市民一日三餐的變化,表現上海市民飲食習慣、生活的變化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展覽現場步入展廳,濃濃的年味和懷舊感撲面而來。
  • 去處‖探訪上海弄堂之最
    都說愚園路749弄是最狡黠的弄堂,門口是上海最平常的市井圖景,擺放著一些賣雜貨的小攤,推著自行車的居民進進出出的,還以為是非常普通的一處地方
  • 上海弄堂之「最」
    弄堂,這一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在這裡,可以是貧民窟裡精緻的小資生活,也可以是亭子間裡精打細算的柴米油鹽。弄堂裡的故事,也折射出上海的文化。上海的弄堂,烙印著千千萬萬老百姓的生活。有人說,沒有弄堂就沒有上海,也就沒有上海人。上海的老弄堂裡,曾經有過多少人的足跡與記憶,曾經上演著多少故事與傳奇。
  • 老上海石庫門弄堂的昨天和今天
    上海虹口區有個文化街,以前這個區是日本租界,現在很多日式弄堂己經隨著時間推移進行了拆遷,成片的舊式裡弄在推土機下化為斷壁殘垣。四川路上高樓林立,膽小的人會害怕藍色幕牆上的玻璃窗突然倒下砸到頭上。地鐵10號線也貫穿其間,站頭在路口不顯眼處冒了出來。
  • 從弄堂故事解讀上海城市化 弄堂怎樣塑造"上海性格"
    這也是今天上海人住上了獨門獨戶的公寓後,反而會懷念弄堂生活景象的原因。    ●弄堂成就了上海的方言和上海的滑稽戲。上海方言的形成,一直以吸納五湖四海各地讀音、甚至是英語讀音為特色,這種混雜各種讀音的方式,背後意味著各種人群長期混雜在一起交流,弄堂正是為此提供了重要的契機。
  • 上海人都不一定全知道,這10個經典的上海弄堂
    &弄 堂弄堂是上海最具特色的民居形式也是老上海獨一無二的象徵上海人生活在弄堂裡上海人的故事也發生在弄堂裡老上海的弄堂生活你還記得嗎?
  • 小白樺 弄堂裡的上海私房菜
    小白樺 弄堂裡的上海私房菜「我等著你回來,等著你回來,你為什麼不回來,為什麼不回來……」,伴著從黑膠唱片流動而出的,除了蔡琴翻唱出的,曖昧十足的磁性聲音,還有來自這家老上海私房菜館給人的意外驚喜。滿滿一整片牆的老海報,還有唱片機相伴,專業做上海菜的大師傅,在此品味這地道的上海弄堂私房菜,究竟是何種味覺享受?選擇權不在你,在小白樺,沒有完全固定的菜單,不存在點餐的麻煩,提前報上您此次前來的人數和喜好的口感,然後就待這裡的師傅為您推薦安排菜品吧!小編幻想著自己是溫柔似水,吳儂軟語的上海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