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八奇觀:藏在地下的鹽教堂,滴鹽水,立白色鹽鍾乳

2020-09-05 小洛說遊

教堂大多都處於地上,恢弘大氣,令人心生嚮往,而在哥倫比亞的西帕基拉處有個地下教堂,它除了有著教堂的神聖威嚴外還有著奇特的鹽鍾乳景觀,被人們稱之為「世界第八奇觀」。

想進入地下鹽教堂,你得先走進一個山洞,洞口有著精緻的礦工浮雕,走進去後,大概走上500米左右路程的坑道,就到達了鹽教堂。

教堂大概高23米,長90米,寬70米。總體位置是在地下的240米處,整個教堂大概能夠容納8000多人。其實我感覺挺疑惑的,這到底是怎樣可以容納這麼多人?

至於哥倫比亞地下鹽教堂裡有什麼?首先大理石製造的石雕十字架肯定能看到,這個十字架會在各色燈光的照射下,顯現不同顏色的十字架。

再往裡走點,你就到了中庭,中庭有一個巨大的地下「天幕」。「天幕」則是有無數個小燈泡組成,通過燈泡的顏色變化,組成一個一個不同的東西,比如國旗、足球,咖啡、綠寶石等。

除此之外,地下鹽教堂還有著一個「礦工體驗遊」的項目,遊客可以戴著礦工的照明燈,手持鐵鍬,到達指定位置體驗礦工勞作的艱苦以及有趣。

我是@小洛說遊,一個97女孩,愛吃,愛旅遊,常居杭州,為你帶來旅遊新資訊!感興趣的話記得關注我哦!

【本文由@小洛說遊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相關焦點

  • 帕奎拉地下鹽教堂
    帕奎拉地下鹽教堂也是一座世界上比較奇特教堂,它位於首都波哥大50公裡遠的帕奎拉小鎮,小鎮因鹽礦而出名。這個鹽礦已經開採了很久,留下了很多空曠的礦洞。後來這個鹽礦的一個礦主突發奇想,利用採挖後留下的空礦洞修建了一座大型的地下教堂。引起了轟動,使這裡成為了一個著名的景點。每天來這裡觀光的各國遊客川流不息。小鎮的中心,也是鹽礦的大門口豎立著鹽礦工人的銅像。
  • 探秘「鹽」的藝術宮殿 維利奇卡地下鹽礦
    維利奇卡鹽礦是世界上最老的鹽礦之一,曾經給波蘭帶來了無數輝煌,在14世紀時,鹽甚至產出了超過30%的國家收入。1826年到1846年礦中的鹽水被用作溫泉療養。在1950年,鹽礦的一部分地區被闢為博物館建設,對外開放。
  • 世界最大「鹽」教堂,曾是黑暗地下工廠,現在卻成了結婚聖地!
    鹽教堂位於哥倫比亞的錫帕吉拉鎮,是整個哥倫比亞最著名的觀光地之一。曾經這裡是最臭名昭著的地下黑鹽礦,見證了無數血淚交織的故事,如今已成為哥倫比亞的聖地。尋找鹽教堂的位置好,直接從波哥大出來,鹽教會的觀光列車,非常方便,和鹽忘記去了教會的小火車行駛非常慢慢地,單純小花了5.6小時左右,但是值得慶幸的是,沿途的風景的魅力,很長一段旅程也感不到的睡意。來到鹽教堂,看到了一個巨大的礦工像。
  • 新疆首次發現鹽溶喀斯特地貌!在全國範圍內都罕見
    新疆日報記者劉靜攝這是新疆首次發現鹽溶喀斯特地貌新疆地礦局第八地質大隊總工程師範廷賓說從事地質工作30年第一次見到這麼典型的鹽溶喀斯特地貌距離天坑約1公裡的一處峭壁上還有一個由鹽鍾乳形成的鹽溶溶洞溶洞面積大約500平方米有鹽鍾乳、鹽花、鹽筍鹽霜、鹽柱、鹽峰林等形態置身巖鹽溶洞,景象蔚為壯觀。
  • 世界最大「鹽」教堂,曾是「黑暗地下工廠」,現卻成結婚聖地
    鹽教堂,位於哥倫比亞的錫帕吉拉鎮,是整個哥倫比亞最為著名的景點之一。在過去這裡曾是最臭名昭著的地下黑鹽礦,見證無數摻雜著血與淚的故事,現如今它卻變成了哥倫比亞的聖地,所以小編這次哥倫比亞之旅一定要來這裡看看這裡的風景。
  • 哥倫比亞波哥大黃金博物館和地下鹽教堂
    黃金博物館60秒短視頻在距波哥大以北50公裡的錫帕基拉鎮有一個地下鹽教堂。工人們在地面以下100多米處開採鹽。為了祈禱,建立了地下的聖壇。各個十字架在燈光的映襯下顯得靜謐神聖。地下鹽教堂90秒短視頻從波哥大到卡利460公裡,公路路況實際上不錯。
  • 西藏古老的鹽井,不僅保留了歷史痕跡,還展現了傳統製鹽工序
    今天,這個村莊仍然保留著完整而古老的製鹽方式,這是一條活生生的古代茶馬古道。鹽井古鹽場已有1300年的歷史,當地村民至今還在這片「田」裡耕耘。看著瀾滄江兩岸平緩的斜坡,一層層的民用曬鹽平臺建成,形成了千百年來獨一無二的人工曬鹽景觀。不同寬度的鹽場,被稱為陽光和風的作品,浸泡在瀾滄江的水中,倒映著天空和雲彩,令人眼花繚亂。
  • 鹽的故事:訴說鹽的知識、鹽的歷史和鹽的文明
    鹽的故事:訴說鹽的知識、鹽的歷史和鹽的文明人類唯一食用的石頭是什麼?什麼石頭能撼動世界的歷史,引發革命和戰爭?中國的萬裡長城,修建費用來自哪裡?答案只有一個:鹽。如今,這件我們每天都在食用的不起眼的小東西,卻在人類歷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穿梭於中國、埃及、歐洲、美洲,在時空中不斷迴旋,呈現出萬花筒般的世界,記載下令人驚訝的傳奇故事!這本《鹽的故事》以「鹽」為主題,為孩子們全面普及鹽的知識、鹽的歷史和鹽的文明!
  • 鹽礦世界遺產:波蘭維利奇卡鹽礦山
    世界遺產委員會對其入選點評為:維利奇卡和博赫尼亞皇家鹽礦展示了歐洲採礦技術發展的歷史階段,從13世紀到20世紀。畫廊,地下鹽穴的布置和裝飾的方式反映了礦工的社會和宗教傳統,幾個世紀的工具和機械,以及鹽礦的建設管理,提供了地下鹽礦生產的有關社會技術系統的出色證明。
  • 海水淡化中濃鹽水除了製鹽,還有其他「神奇」作用!
    我們都知道「海鹽」,海鹽的產生以海水(北方有的是用地下滷水)作為原料,通過納潮進入蒸發池經過日曬蒸發變成飽和滷水,再經過結晶池中繼續蒸髮結晶,最後人工或機械收鹽堆坨完成。海水淡化技術部通過脫除海水中的大部分鹽類,使處理後的海水達到生活和生產用水的標準。這樣技術不僅可以進行淡化海水產出可直接飲用水的作用,還可以利用濃鹽水進行濃縮曬鹽。海水淡化——濃鹽水製鹽海水淡化後的濃鹽水是可以攤曬製鹽的。
  • 中國的鹽鹽鹽鹽,到底有多美美美美?
    青藏高原鹽湖區,不缺「高富帥」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輕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雪山、草原和「離天最近」的誘惑,讓她既神秘又遙遠。賦予她這種魅力的,還有300多個鹽湖,她們是高原上的星星,讓雪域高原閃耀著永恆的光芒。
  • 為什麼一立方的水加入一立方的鹽,結果卻不是兩立方的鹽水?
    這話題就像一噸水加上一噸鹽的方式,能不能得到兩噸鹽水?其實是不能的,因為常溫下食鹽在水中的溶解度大約只有0.36,也就是一噸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60千克食鹽,所以得到的鹽水是1360千克,而另外640千克仍然將以食鹽的方式存在,所以一立方水加入一立方鹽,得到的就是1.36立方鹽水?
  • 第十一單元鹽和化肥
    (二)幾種常見的鹽1.食鹽(主要成分NaCl)(1)配製生理鹽水(2)調味品(3)工業製取純鹼、燒鹼(4)農業選種(5)融化積雪。2.碳酸鈉:俗名純鹼(水溶液呈鹼性)、蘇打。3.HCO3- 或CO32- :滴加稀鹽酸,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4.氯離子Cl-:滴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澱,再滴加稀硝酸沉澱不消失。5.硫酸根離子SO42-:滴加Ba(NO3)2溶液(或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澱,再滴加稀硝酸沉澱不消失。
  • 用鹽洗臉的好處 用鹽洗臉的注意事項
    用鹽洗臉的好處1、清潔去汙把一小勺細鹽放在手掌心加水3-5滴,再用手指仔細將鹽和水攪拌均勻,然後沾著鹽水從額部自上而下的搽抹,邊搽邊做環開按摩。2、潔膚消炎鹽水洗臉的確可以潔膚消炎,但洗後臉會緊繃,引起皮膚缺水乾裂,缺水肌會導致長痘長斑。
  • 鹽有許多小妙處 鹽水洗頭有什麼好處?
    2.衣物、毛巾等發黴了可以用鹽加檸檬汁進行擦拭清洗。3.鹽有殺菌的功效,在刷牙時放點鹽在牙膏上可以清新口氣,還能加強牙膏的清潔力。4.一時吃不完的蘋果可以放入鹽水中浸泡,防止氧化變黑。5.剛從冰箱拿出來的冰凍肉想要快速解凍可以撒些鹽在上面。
  • 悅性素食-生命之鹽-地球上最純淨的鹽-喜馬拉雅山巖鹽
    約2.8億年前, 喜馬拉雅山從地下5千米開始隆起形成高山地層中的礦物質與海鹽經歷了數億年的高溫擠壓沉澱並結晶成這粉紅色的巖鹽,猶如水晶般晶瑩。長期以來,被當地原住居民稱為"生命之鹽",因為海拔高度與周遭環境, 至今仍然採用傳統方式,人工開採、挑選、清洗、粉碎,之後陽光曬乾,不使用任何現代化的機械和工具。
  • 為什麼中餐廳鹽只有一種白色,西餐廳鹽卻是五顏六色的
    之前講了下有關食鹽的話題,很多網友下面評論問我為什麼西餐廳裡的食鹽有很多種顏色,而中國卻只有一種食鹽還是白色的呢?其實中餐和西餐一直以來就是差異很大的,不論是手法還是製作方式上,甚至是輔料選擇都完全不同。
  • 鹽在烹飪中的作用及用法,附加鹽菜品!
    5.鹽可祛腥祛異味清洗豬肚、豬腸、雞鴨肫等內臟時,加適量鹽,反覆揉搓,不僅能清洗乾淨,而且可除去異味;豆腐乾含有豆腥味,用鹽水漂浸,既除味,又使豆製品色白;把活魚放入濃度為10%的鹽水中養1—2天可除泥腥味。
  • 用鹽水煮雞蛋不會破?鹽水還可以去除苦瓜苦味?告訴你用鹽的妙招
    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調味品了,它作為百味之首,在各種美食麵前,它都是不能缺少的成員。除了在味覺上面,日常生活中還有關於用鹽的小妙招。如用鹽水煮雞蛋不會破、炒豆腐放鹽不容易碎等等,這些做法又靠不靠譜呢?用鹽水煮雞蛋會不會破皮?
  • 昌都的大腳印和芒康鹽田採鹽的精彩體驗
    今天小編給介紹的是藏東明珠美譽的昌都地區,來到滇藏交界的王康縣,捧起碗來嘗嘗這份美味家家面上的鹽巴有芒康陽光的味道。當你看到身後掛著自己哈達的時候,是不是和我一樣,以為又到了哪個神山聖湖或者是埡口,但是仔細望過去,啊這些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