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和服就不能進武大賞櫻花?敏感還是誤會,背後其實有故事

2020-12-11 北京日報客戶端

前段時間,武大賞櫻衝突一度引人關注。起因源於3月24日,兩名男子到武漢大學賞櫻花,遭到武大保安的阻止,並發生肢體衝突。有分析稱,因為其中一名男子穿的疑似和服,遭到阻止。雖然武漢大學隨後通報,衝突是因兩名男子中一人沒有預約而導致。多年前,同樣是櫻花盛開的季節,這裡也發生過將一對穿和服的中國母女逐出校園的事件。關於穿和服能不能進武大賞櫻花,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和服對於武漢大學的櫻花來說,為何如此敏感?這源於武漢大學櫻花的特殊性。武漢大學的櫻花最初是1939年由侵華日軍從日本引進栽種。「日軍」「和服」等字眼疊加在一起,的確能給人不太美好的聯想。

如今,武漢大學內1939年由侵華日軍栽種的櫻花已無存活。現存的櫻花,多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後陸續補種的: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時贈送給周恩來總理1000株大山櫻,其中的20株後被轉贈給武漢大學;1973年,武漢大學又從上海引進了一批山櫻花;1983年,為紀念中日友好10周年,日本京都府贈送了100株垂枝櫻苗;1992年,日本友人會砂田壽夫率團訪問武漢大學,贈送了櫻花樹苗200株。

回到這次賞櫻「和服事件」上來,其實,那名男子穿的既不是真正的和服,也不是唐服,這也折射出現今人們對於傳統服飾文化缺乏正確認知。我們不妨拋開紛爭,來重新了解一下東亞傳統服飾文化的源流。

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飾,它受到中華服飾文化影響非常大,儘管形制與中國的袍服有關聯,但是經過日本歷史與文化的薰陶,它早已成為日本特有的服飾。在歷史上,中國多次遭到日本侵略,特別是抗日戰爭,日本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作為日本民族的重要標誌,中國人對和服也有著複雜的感情。但和服畢竟不是戰爭的產物,更不是戰爭的標籤。如果是穿著侵華日軍的軍服,在中華大地上招搖過市,理應制止並治罪。這幾年,國內也發生過類似的事件,警方對當事人進行了處罰。

在這起事件中,男子穿的並非真正的和服。因為日本對於和服製作有嚴格規定,而且在什麼場合穿什麼和服,也有明確的規定。季節不同,和服在種類、材質、花紋乃至飾品小物的搭配上,都有不同的規則。比如,日本女性的和服,春天以梅花為主題、夏天以菖蒲為主題、秋天以楓樹為主題、冬天以松樹為主題,隨季節變換更換和服。

而且,從視頻上來看,這名男子所穿的所謂「和服」,非常鮮豔,即便是真正的和服,在日本,這種鮮豔風格的和服多為女性所穿,因為日本男性和服以素雅居多。從這個角度來說,衝突事件中男子的著裝,多少有點不得體。

在矛盾衝突中,這名男子也對自己的服裝做出了解釋,強調它是唐裝,其概念也不對。就其服飾形制而言,他所穿的並非唐裝,而是近似漢服。唐裝不是中國傳統服飾,而是現代概念的服飾,以對襟為特徵,使用吉祥圖案的面料縫製的服飾。漢服也不等同於中國傳統服飾,它多指明代及明代之前的漢民族服飾。如今市場上流行的漢服,很多並不符合中國傳統服飾的規制,它們並不是嚴格按照中國歷史上真實的服飾復原,而是添加了很多現代化的元素,面料、工藝、製作都不是按照傳統特色。

其實,在數千年的歷史中,沒有哪個國家或者民族的服飾,不受外來文化影響。中國傳統服飾,特別是漢族服飾,曾受其他民族服飾以及外來文化的影響。比如人們常穿的褲子,並不是漢族原有的服飾,而是北方遊牧民族的服飾。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變革,讓漢人改穿胡人的褲子,到了魏晉南北朝時,北方民族的褲褶再次影響漢人服飾,由此褲子成為漢民族特有的服飾。

和服受中國服飾文化的影響,而同樣,中國的服飾也受到日本的影響。中山裝就是一例。清末,孫中山受到南洋華僑流行的企領文裝以及日本流行的陸軍士官服、學生裝的啟發,在企領裝上增加一條翻領,創立了中山裝。中山裝與西裝、長衫成為民國男性的三大主流服飾。

來源:北京晚報 黃 強 新華社圖

流程編輯:RB013

相關焦點

  • 男子被指穿和服進武大賞櫻被保安打:中國人不能打中國人
    【男子被指穿和服進武大賞櫻被保安打:中國人不能打中國人】24日,一男子穿疑似和服進武大賞櫻遭保安毆打。25日,當事男子稱,他穿的是唐裝吳服,不是和服,之前也穿過去別的地方。他表示,「我愛國,我沒穿和服,我是中國人,武漢大學保衛人員也是中國人,中國人不能打中國人。」(上遊新聞)
  • 男子穿和服進武大賞櫻,被保安暴打,網友:打的太輕!
    男子穿和服進武大賞櫻,被保安暴打,網友:打的太輕!近日,武大櫻花盛開,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去參觀。武漢大學裡人擠人,形成了一種「人比花多」的景象。武漢大學的學生也自發組成了「櫻花護衛隊」,就是為了阻止有人毀壞櫻花樹。
  • 男子疑似穿和服進武大賞櫻遭保安毆打,到底是什麼情況?
    武大櫻花火遍全國,每年三四月都不少遊客慕名而來,想要一睹櫻花成片的璀璨美景。有的遊客甚至穿上各式古裝,只為拍出美美的櫻花照。然而近日,一起因在武大賞櫻花而引發的衝突吸引了大家的關注——男子進武大賞櫻遭保安毆打3月24日,武漢大學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男子發生肢體衝突。
  • 穿和服進武大賞櫻花不讓進,保安管得太寬了吧
    一男子和朋友,穿和服進武大校園賞櫻花,遭到保安阻攔,雙方發生肢體衝突。每個人都有選擇穿衣服的權利,武大保安以男子穿和服為由,不讓進入,是不是有些過分了。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標新立異,穿各種各樣奇葩的服裝,有些人甚至穿唐裝,漢服以表明自己熱愛中國服飾文化。走在大街上,更是經常看到這樣的人。
  • 穿和服不能進武大賞櫻花,是愛國情懷,還是任性表現?
    這件事情有三個重點,第一:穿和服真的不能進入武大賞櫻嗎?第二:肢體衝突到底是誰先挑起的。第三:這兩名男子到底是穿的和服還是唐裝。對於到底是唐裝還是和服,這點不好分析,男子說自己是穿的唐服,但是自己是沒有辦法為自己證明的。
  • 穿「和服」進武大賞櫻被保安按倒,不如正常來婺源賞花暢快
    3月24日,武漢大學校方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青年男子發生肢體衝突。 記者稱,衝突起因系其中一名穿著類似和服的男子想要進入武漢大學觀賞櫻花,結果被四名校方保衛人員攔住,稱不歡迎穿和服的男子進入武漢大學,於是雙方發生肢體衝突。
  • 看櫻花為何要穿和服?
    時值櫻花季,武漢大學櫻花盛開,花開花落,優雅唯美。許多愛美的人士喜歡穿上和服,漫步在花瓣飄零的櫻花樹下,享受這一份短暫的浪漫時光。也有一些指責的聲音,認為作為中國人,就不該穿日本的和服,來表現自己最亮麗的外形和最美好的心情。這不,3月24日,一男子穿"和服"進武大賞櫻疑遭保安毆打。那麼,問題來了,賞櫻花時該不該穿和服呢?
  • 男子穿"和服"進武大被保安打:中國人不能打中國人
    3月24日下午,一名青年男子穿著類似和服的服裝,前往武漢大學賞櫻花,遭到校方保衛人員制止,繼而引發肢體衝突。上遊新聞以《青年男子被指穿「和服」進武漢大學賞櫻花,和安保人員發生肢體衝突》為題作了報導。3月25日上午,被指穿「和服」的青年男子主動聯繫上遊新聞記者稱,他穿的是唐裝吳服,不是和服。
  • 校園新鮮事|穿和服進武大賞櫻?武大最新回應來了!
    01 武漢大學3月24日下午,武漢大學教五教學樓旁,一名穿著類似和服的男子和另一穿休閒裝男子欲進校園賞櫻,保衛人員稱其穿和服不讓進入。雙方先是發生語言衝突,穿休閒裝的青年男子爆了粗口,接著兩男子被四名校方保衛人員按在地上。穿著類似和服男子大聲重複喊著:「憑什麼打人?」
  • 李蓬國:男子穿「和服」進武大賞櫻,別拿「自由」說事
    (3月25日《重慶晨報》)「男子穿『和服』進武大賞櫻被打」事件引發熱議,大部分網友及評論員為穿疑似和服的男子(實為外地大學生)抱不平,認為無論他穿的是和服還是唐裝,都屬於個人自由,不必上綱上線,更不該被打。對此,我不能完全贊同,我認為涉事大學生固然不該被打,但穿什麼衣服進武大賞櫻花,也不完全是他的個人「自由」。
  • 這些名人都穿過和服,為什麼你穿和服去武大賞櫻花就活該被打?
    近日,武漢和服賞櫻事件成為微博熱搜事件之一,並高居榜單,熱度不減。很多熱點事件突然出現,就會有更多不明真相的「鍵盤俠」一味指責武漢大學「小家子氣」,其實並非因為和服本身的問題,也並非是賞櫻與穿和服有不可調和的矛盾,而是不知者不該妄言。
  • 男青年穿和服進武漢大學賞櫻花被暴打 預約也不行?
    三月賞櫻唯有武大 三月正值欣賞櫻花的好季節,但是3月24日一名身穿和服男青年進武漢大學賞櫻花被保安當場按倒打稱倍感委屈爆粗口 稱自己是按照正常流程網上預約刷身份證進入園內的。並再三強調自己穿的是唐裝吳服並非和服。
  • 武大賞櫻衝突涉事男子穿的是和服還是唐裝?其實都錯了
    起因源於3月24日,兩名男子到武漢大學賞櫻花,遭到武大保安的阻止,並發生肢體衝突。作者:黃強有分析稱,因為其中一名男子穿的疑似和服,遭到阻止。雖然武漢大學最終認定,發生衝突是兩名男子中其中一人沒有預約而導致。不過,關於穿和服能不能進武大賞櫻花,一直是近年來人們談論的熱點話題。
  • 被指穿和服進武大賞櫻遭保安打,小夥:我愛國,穿的是唐裝吳服
    把FM1007福建交通廣播設為星標讓1007陪伴你來源:上遊新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近日,有網友爆料,一男子因穿「和服」在武漢大學賞櫻被毆打,引發熱議。「調查兩個重點,到底是唐裝還是和服,以及衝突的全過程。」當事人:一場誤會3月25日上午,被指穿「和服」的青年男子主動聯繫記者稱,他穿的是唐裝吳服,不是和服。記者:你是哪兒人?從哪兒來看櫻花?
  • 周蓬安:「穿和服不能入校賞櫻」,武大過於狹隘了
    周蓬安:「穿和服不能入校賞櫻」,武大過於狹隘了24日,武漢大學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男子發生肢體衝突。據現場一名學生說,事件起因保衛人員稱穿和服不讓進入。有視頻顯示,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男子和另一男子被4名保衛人員按在地上,大聲重複喊著:「憑什麼打人?」,並稱「我穿的是唐裝。」幾天前,筆者看到《男子穿"和服"進武大賞櫻疑遭保安毆打:我穿的唐裝》一文後,就有兩方面不解。一方面,為何穿「和服」就不能入校賞櫻花?西裝也是「洋裝」,八國聯軍燒了咱圓明園,穿西服可以遊覽圓明園嗎?
  • 穿和服不等於精日,但遊客要遵守武漢大學賞櫻花規定
    據武漢大學官方微博消息,近日男子穿疑似和服進武大賞櫻遭保安毆打一事廣受關注。25日晚間,武漢大學對此事回應稱,兩名遊客中一人未辦理預約賞櫻手續。雙方發生衝突前,二人對一位女性安保員屢有言語辱罵。而且,在武漢大學的情況說明中,忽略了遊客穿和服這個網友非常關注的重要問題。穿和服不違法從法律角度說,按照「法無禁止即可為」原則,穿和服不是違法犯罪行為,因為我國沒有一部法律明文規定禁止中國人穿和服。這意味著要不要穿和服是一個人的自由和選擇,他人無權幹涉。在法治社會的今天,一定要有這個基本常識。
  • 穿和服不能在武大賞櫻花是什麼邏輯?
    3月24日下午,一名青年男子穿著類似和服的服裝,前往武漢大學賞櫻花,遭到校方保衛人員制止,繼而引發肢體衝突。上遊新聞以《青年男子被指穿「和服」進武漢大學賞櫻花,和安保人員發生肢體衝突》為題作了報導。  對非專業人士而言,唐裝與和服區別在哪裡,恐怕是一件很難說清的事情。因此,把唐裝看成和服是大概率事件。
  • 男子穿和服進武大賞櫻被打,你怎麼看?
    在接受上遊新聞訪問時,這個青年說自己穿的是唐裝吳服,「保安不讓進,認為是和服。我愛國,之前也穿過去其他地方,下次不穿這樣的衣服去容易引起誤會的地方了。」3月25日上午,武漢大學110回復上遊新聞記者稱,2002年,校方曾出臺過文件規定,穿和服不能入校賞櫻。
  • 穿和服進武大賞櫻被打,何其的諷刺,何其的丟人!
    說是3月24日下午,武漢大學教五教學樓旁,校方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青年男子發生肢體衝突。網上說的原因是因為認定二人穿著和服賞櫻花,故而要將二人趕出武漢大學。對此我以為很是荒唐可笑,堂堂武漢大學,怎麼可能會有這種不符合邏輯的規定,我以為,所謂的衝突,只能是另有原因。
  • 不準穿和服去武大賞櫻花,這是誰的禁忌誰的笑話
    文 | 杜虎  武大櫻花天下有名,武大賞櫻出現連帶爭議,也是屢見不鮮。  3月24日,武大教五教學樓旁,校方保安與兩名賞櫻花的青年發生衝突。次日凌晨,珞珈山派出所回復媒體稱,衝突起因是其中一名青年穿著類似的和服所致。再後來,當事青年受訪說是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