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優化營商環境 辦事快了成本降了創新多了

2020-12-09 新華網重慶頻道

    2019年2月11日,渝北區行政服務中心內各個窗口正常運行。渝北出入境辦理平臺前,工作人員正熱情為市民辦理相關業務。記者 齊嵐森 攝

    開欄語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事關發展、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是擴大對外開放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內在要求。作為中西部唯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重慶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全球視野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力求在營造優良的營商環境中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市級各部門、各區縣堅持問題導向,以壯士斷腕的勇氣、久久為功的決心,聚焦市場主體的痛點、難點,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出臺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措,不斷為市場活力充分迸發創造良好環境,為實現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為大力宣傳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對標國際先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安排,積極展示我市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改革舉措和成效,從本期起,我們將開設《在行動·對標國際先進優化營商環境》專欄,敬請關注。

    開辦一家公司,辦完全套手續需要多長時間?

    在重慶,只需要1天。1月2日,九龍坡區行政服務中心,重慶普隆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在1天之內領到了營業執照、公章、發票,並辦結社保參保登記全套手續。這是重慶實施開辦企業「一網、一窗、一次、一日」全流程辦結後,頒發的首張營業執照。

    企業開辦時間從2018年的5個工作日縮短至2019年3個工作日,再縮短到如今1天。高效率背後,是重慶對標對表國際標準、全方位大幅度對營商環境各個方面的持續優化。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等重要指示要求,學習借鑑京滬經驗,成立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市政府分管領導具體抓、各市級部門分頭抓的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機制,市區聯動,協同推進。

    各市級部門對標國際標準和京滬兩地先進經驗做法,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針對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等方面出臺優化提升政策文件,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切實提升各領域政府服務效率、提高市場主體滿意程度。

    以前要幾小時甚至幾天,現在「分分鐘」辦好

    與開辦設立一樣,如今,企業在渝辦理各項事務所需時間均大幅縮短。

    以稅務為例,退稅業務由於涉及報送資料多、審批流程複雜、政策審核嚴格,往往耗時在10個工作日以上。

    2019年8月,市稅務局聯合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打造了「全程電子退庫」系統。通過該系統,所有退稅業務從申請環節,到稅務部門內部資料傳遞,稅務與金庫之間的資料傳遞均實現電子化,各審核環節自動核查退稅疑點,無疑點則智能推送,使退稅業務平均耗時縮減50%以上。

    「6個小時,我就收到增值稅留抵退稅款。」重慶市雲鍾玻璃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李居鳳說,2019年12月10日,她在電子稅務局提起增值稅留抵退稅申請後,僅半天等待,6.6萬元的退稅款就打入了公司帳戶。

    企業所得稅申報,一度被認為是辦理流程最複雜的業務之一。過去,企業財務人員要填寫37張各類表單,僅辦理準備時間就要耗費數個小時。不過現在,這筆繁瑣的業務只需要「分分鐘」。

    如今,登錄重慶市電子稅務局,利用「一表集成」輔助申報系統,納稅人只需如實勾選基礎信息,填寫財務數據,系統就能自動生成申報表及相關附表,並經過邏輯校驗,填充報表信息數據。

    又如,全市不動產登記服務大廳設立綜合窗口,申請人辦理不動產登記、交易和稅收事項只需到綜合窗口,交一次件、與一名工作人員互動即可一次性當場完成申請、繳稅、繳費、領取不動產權證書等全部流程。

    獲得電力服務方面,用戶可通過「渝快辦」「掌上電力」App等網際網路渠道全程網上辦電,申請電力接入由電網企業「一口受理」,僅憑有效主體資格證明即可用電業務全渝「一證通辦」;實施「零審批」服務,低壓小微企業全程辦電環節由5個壓減為2個,大幅壓縮辦電時限。0.4千伏接電工程不再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如涉及道路開挖等審批事項辦結時限由16天以上壓減至2天以內。

    辦理施工許可方面,針對社會投資小型低風險建設項目,我市專門出臺改革措施,取消人防、環評、水保、強制監理、施工圖審查備案、消防、工程檔案驗收、能效測評、竣工驗收備案等手續;項目投資備案與用地規劃許可合併;實行一個窗口辦理和首問責任制;建立基於風險的分類質量監督制度,對納入改革的項目實行施工過程一次檢查。工程勘察費、審圖費由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承擔;免繳人防費、配套費;供排水接入實行零上門、零審批、零收費的「三零」服務……

    注入「強心劑」,去年我市為企業減負近千億元

    年產20Gwh動力電池,總投資高達100億元。這是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在重慶投資的一個大項目。如今,6棟鋼結構廠房拔地而起,工人正忙於安裝各種複雜設備。項目負責人楊幫棟介紹,一期項目計劃於今年一季度正式投產。

    「在項目落戶重慶的過程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重慶各個方面對於企業的巨大誠意。」楊幫棟說。

    「巨大誠意」,除了行政審批各個環節的高效率,更體現在政府真心實意地幫助企業「省錢」。以電力為例,楊幫棟透露,項目甫一落地,璧山供電公司就專門成立了「比亞迪專變項目共產黨員突擊隊」,第一時間對接,全程跟進服務。同時,供電公司還為比亞迪「量身」設計了「永、臨結合」的供電方案,在項目前期迅速建設了10千伏臨時過渡電源,待投產後提供正式永久性電源,僅此一項,就為比亞迪節省2000萬元以上費用。

    給企業降低用電成本,並非一企一策的偶然之舉,而是常態性、制度化。

    用電容量在160千伏安/千瓦及以下的小微企業低壓接入,由電網企業負責實施電能表(含計量表箱)及表前接電工程,並將電能表安裝在用電地址處,實現低壓小微企業用電接入「零投資」。

    據悉,國網重慶電力全力優化電力營商環境,特別是落實低壓小微企業辦理新裝或增容業務的「零投資」服務,一年預計可為低壓小微企業節省直接投資約7.3億元。」

    下降的遠不止是用電成本。市稅務局數據顯示,2019年前11個月,全市新增減稅338.8億元。在降費方面,2019前11個月,我市新增降費278億元,其中養老保險費率下調,累計降費215.4億元,醫療保險實現降費31.3億元,失業保險實現降費26.6億元,助力製造業、服務業進一步降低用工成本,穩定全市就業預期。

    民營經濟在減稅降費中獲益最大。數據顯示,2019年前11個月,全市包括民營企業和個體經濟在內的民營經濟納稅人,實現新增減稅211.8億元,佔新增減稅總額的62.52%。特別是落實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優惠政策,民營經濟納稅人新增減稅降費54.6億元,佔比92.23%。

    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以來,重慶全面落實中央減稅降費有關要求,陸續推出「支持實體經濟企業18條」等政策措施,為企業減負近千億元,為市場注入「強心劑」、服下「定心丸」,全市高質量發展正向預期不斷增強。

    立足實際不搞「一刀切」,創新舉措層出不窮

    位於北碚蔡家的重慶三華工業有限公司(下稱三華公司)是一家生產和銷售汽車配件的民營企業,產品在國內佔據不小的市場份額,還出口多個國家。幾年前,由於盲目擴張加上經營管理不善,這家企業開始虧損,負債比資產還多出5000多萬元。

    一些債權人向北碚區人民法院提出破產清算的訴訟請求。按照通常做法,債權人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依法受理並裁決,該破產就破產。不過,宣布一家企業破產很容易,但培育一家企業需要數年甚至10年以上時間。同時,破產後,並非所有債權人都能拿到足額償付,還會造成工人失業,帶來潛在的社會風險。

    不搞「一刀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破產重整等司法手段,盡最大力量支持民營企業維繫或恢復生產,經過艱難的說服,債權方終於達成一致。三華公司破產重整的方案得以通過。那些早已抵押的土地使用權、房產、設備等並沒有被拍賣處置,生產得以維繫,產品源源不斷地下線。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三華公司的「起死回生」,折射的是重慶在辦理破產方面的審慎和銳意創新。類似的創新之舉,又如專門成立重慶破產法庭,出臺《破產案件簡化審理工作規範》,擴大破產案件簡易審理範圍等。

    事實上,結合重慶實際情況,在全面優化營商環境中大膽改革,銳意創新,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

    例如,重慶公開口岸經營服務企業場內轉運、吊箱移位、掏箱查驗、交付提箱等作業時限標準,進一步壓縮貨物在重慶口岸場站碼頭的作業時間;規範和調整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嚴格將口岸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鎖定在目錄清單範圍內,實現重慶所有口岸和監管場所7×24小時通關服務保障全覆蓋。

    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以「獲得信貸」為例,近日,市金融監管局聯合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高院、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和重慶銀保監局,制定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優化金融信貸營商環境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圍繞「獲得信貸」指標,提出提高金融擔保增信支持、健全金融信貸容錯機制等十條具體措施,切實提升金融信貸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提出,要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實行小微企業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優惠等方式,對小微企業貸款實現讓利。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進一步縮短融資鏈條,清理不必要的「通道」「過橋」環節,進一步降低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貸款附加成本。

相關焦點

  • 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重慶優化營商環境再提速
    優化營商環境再提速!昨(12)日,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消息,近年來,重慶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對標京滬先進經驗等高對接、全面吸納,市級層面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圍繞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出臺總體優化方案10個、配套政策措施107個。
  • 福州市優化營商環境典型做法
    ..........................................27福州市改革再升級創新舉措助推發展福州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一、總體概況福州市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作為長期推進的重點工作之一,早謀劃、高站位、搶開局,在國內較早全面啟動、系統部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 優化營商環境 新會創新推出「政令十條」
    南方日報供圖   5月23日上午,新會區召開優化營商環境「政令十條」動員會議,對今年三月該區出臺的《新會區優化營商環境「政令十條」總體實施方案》進行動員,要求全區幹部爭當「老實人」「先鋒人」「親商人」「高效人」「貼心人」「有為人」「帶頭人」「創新人」「實幹人」「清白人」等「十種人」。
  • 2020北京兩會報告解讀:優化營商環境 推出辦事套餐
    市長說:落實優化營商環境3.0版改革政策,全面完成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各項任務,推動出臺我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聚焦解決企業、群眾辦事創業全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痛點,再推出一批「一件事套餐服務」。北京營商環境的排名不斷提升,代表北京對投資者更具有吸引力。這說明北京歡迎各地的投資者,願意為新辦企業提供開放的環境。更好的營商環境可以對北京產業升級、成為科技創新中心發揮重要作用。在北京推進的各項改革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施工許可證的辦理方面,北京已經非常出色,特別是縮短了辦理的天數。
  • 優化營商環境,長沙出了本「工具書」
    ——《長沙營商環境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2020》),這部定位為政策庫、工具書、推進器的報告由21世紀經濟研究院編制,首創性的以「解剖麻雀」的方法,展示、分析長沙營商環境優化的成果實效、典型經驗、最佳實踐、創新亮點,通過分析長沙樣本、長沙模式,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推高質量發展提供方法論、參考書。
  • 堅定不移優化營商環境種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營商環境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一個地區市場發育程度、政府管理水平、社會文明進步的綜合體現,直接關係到地區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關係到城市形象。哪裡的營商環境好、服務質量高、辦事效率高、投資成本低,資金、人才、技術的要素就會往哪裡聚集,企業來了也能留得住、發展得好,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力就能夠充分湧現。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就是增強創新力、驅動力。
  •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有哪些新內容新舉措 重慶權威解讀來了
    對優化營商環境又有哪些新舉措?對此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邀請到重慶市發改委、重慶宏觀經濟研究院及相關企業負責人對「條例」作了解讀。最大地回應了企業發展中的「焦慮」「過去我們在優化營商環境上積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經驗,此次將這些經驗做法上升為法規,體現了中國對市場主體發展的支持。」
  • 優化營商環境需處理好十個關係
    營商環境的本質內涵是市場主體在其運營全生命周期所付出時間成本、制度交易成本的效度,其衍生的外延包括法治環境、政務環境、市場環境、要素環境、設施環境、開放環境和社會環境。本文以矛盾論作為方法論,著重分析營商環境建設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認為破解營商環境體制機制障礙、全面優化遼寧營商環境,需要正確處理十大關係。
  • 培育優化營商環境 讓市場主體茁壯成長——「營商環境」成臨沂代表...
    「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改革紮實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總門戶上線運行,新登記企業總量和增幅連創新高。報告提出,2020年,要聚力流程再造,培育優化「少高優強」營商環境。重點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和發展民營經濟兩個方面狠下功夫,推動服務理念、制度機制全方位深層次變革。
  •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形成創新創業「窪地」
    近年來,南寧市大力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活動、優化營商環境百日攻堅行動,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優化營商環境,一項項新政策密集出臺,一條條新舉措接連推出,利於市場主體茁壯成長的陽光雨露越發充沛,創新創業的「窪地」正在形成。發展實踐證明,優化營商環境已是南寧邁向高質量發展之「密鑰」。
  • 「優化營商環境」在路上,合肥市廬江縣榮獲「2020年度營商環境最具...
    近年來,我國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在過去兩年裡,中國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中的排名從2018年的第78位躍升至2020年的第31位,連續兩年躋身全球改革步伐最快的前十個經濟體之列。2020年1月1日,由國務院發布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實施,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各級政府非常重視,紛紛出臺了各級地方政府的營商環境條例。
  • 多項舉措全國首創 蘇州工業園區發布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行動2020
    7月14日,蘇州工業園區對外發布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行動2020,推出優化營商環境新30條。政策聚焦企業發展需求和優化政府服務兩大緯度,21項舉措全國首創,81項全國領先。  記者梳理發現,政策緊扣企業全生命周期中「一次性」需求事項,通過「減手續、降成本、優服務」,重點聚焦企業設立、施工許可、水電氣接入、不動產登記、清算註銷等辦事流程優化,提高企業辦事效率,提升企業獲得感。針對企業開辦登記仍需跑兩地、審圖測繪業務時長不可控、項目審批各環節仍需重複提交申請資料等市場主體集中反映的30多個共性問題,認真開展比較研究,在方案中都予以了優化和解決。
  • 讓數據多跑路!重慶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重慶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2020-08-31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桂林七星區:創新服務模式 優化營商環境再升級 - 科技服務 - 中國...
    在桂林市七星區,轄區企業的辦稅時間成本、財務成本都在下降,企業得到了很大的便利。  近日,林滔火鍋店的老闆廖林滔在七星區政務辦證大廳收到了一個「新辦企業大禮包」,這是桂林市七星區為新開辦企業送上的專屬「福利」。裡面除了常規的涉稅資料外,還多了一張小小的服務聯繫卡。
  • 多「點」發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新階段要從應對國際經貿規則新變化,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推動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高度,通過完善體制機制要素和條件多「點」發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敲響理念創新「鼓點」,營造多重領先優勢的治理結構。政府應與市場主體和社會主體凝聚共識、建立互信,提升營商環境建設的協同治理能力。
  • 【優化營商環境我承諾】源泉鎮:「思行相宜」優化營商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我承諾】源泉鎮:「思行相宜」優化營商環境 2020-07-29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雨花區積極優化營商環境 變政府行動力為企業「心動力」
    深諳這一道理的雨花,近年來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網際網路+政務」,為企業鬆綁、為百姓解絆、為市場騰位、為辦事提速,讓企業和群眾成為最直接的受益群體,充分享受營商環境優化的紅利。  「企業是創新發展主體,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道關乎雨花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
  • 蘇州工業園區發布優化營商環境新30條
    7月14日,蘇州工業園區發布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行動2020(以下簡稱「新30條」),確定了下一步園區營商環境改革的時間表和「施工圖」,其中100多項改革舉措為全國領先或首創。過去一年,蘇州工業園區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自貿區建設的重要抓手,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重磅推出「營商環境30條」,率先推進審批服務的「1220」改革,創新推出「關助融」惠企新政20多項創新舉措,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新30條」中各項內容全面涵蓋蘇州市行動方案。
  •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解讀三
    通過法治化手段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最大限度激發微觀主體創業創新創造的活力,有利於把微觀主體發展動力更好轉化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對於穩定經濟增長、促進就業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持續深化改革。我國營商環境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和短板,必須在「放管服」改革上有更大突破、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有更大進展。
  • 「獲得電力」時間和成本全面壓縮!天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天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2020-09-02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