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在線5月27日訊 據長沙晚報記者胡媛媛報導
世界在變化,城市間的競爭已重在營商環境。
驅車長沙城東南,處處能感觸「贏在環境」的暖意。雨花經開區內,大族雷射二期、長步道機器視覺光電產業生產基地、中南智能產業園,一個個重大項目加速落地、加緊施工,熱火朝天的項目建設主場,為雨花撐起新一輪跨越趕超的脊梁。
走進雨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服務大廳,企業辦事人員川流不息。在這裡,1個工作日內你就能一站式、零費用完成企業開辦各個環節,真正實現「進門遞資料、出門當老闆」。
在區域發展過程中,優化營商環境是最持久、最強勁的制勝之道。深諳這一道理的雨花,近年來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網際網路+政務」,為企業鬆綁、為百姓解絆、為市場騰位、為辦事提速,讓企業和群眾成為最直接的受益群體,充分享受營商環境優化的紅利。
「企業是創新發展主體,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道關乎雨花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雨花區委書記張敏多次強調,要通過營商環境的「優」,帶動實現經濟發展的「進」,持續吸引一流人才、高端項目、優秀企業,更好地推動財富品質幸福雨花建設。
雨花區委副書記、區長劉素月表示,要通過營造更高效能的政務環境、更具活力的市場環境、更加公平的法治環境、更可預期的政策環境、更優品質的城市環境,加快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讓企業在雨花更有獲得感、更具幸福感。
將政府行動力,變成企業「心動力」!雨花大地,一幅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圖景躍然而現。
讓人人、事事、處處都是營商環境
城市之間,最能彰顯競爭力的是什麼?曾經,商務成本是不二選擇;今天,答案又是什麼?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著力優化營商環境」被列為2019年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務,不僅「說到」,還要「做到」,更要「做好」,一時間各地紛紛按下優化營商環境加速鍵。面對長沙吹響的行動「集結號」,雨花更是蹄疾步穩、加速改革。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不進是退,慢進也是退」「實現革命性流程再造」……不滿足於小修小補,雨花以實現營商環境工作高標準定位、深層次改革、全方位提升為坐標,向全區發出營商環境再優化的總動員,增強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爭創城市發展新優勢。
夯基壘臺,立梁架柱。雨花區成立由區委書記、區長牽頭抓總的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從機制創新、流程再造、效能革命等多方面下功夫,切實打造便利化、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同時出臺《雨花區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方案》,列出時間表、繪出路線圖,為提升營商環境提供鮮明指引。
創新舉措、深化改革。縱深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園區、城區企業服務中心;簡化企業投資審批,壓減前置審批條件和時限;推動納稅便利化,拓展「電子稅務局」辦稅功能……3個月前,雨花區優化營商環境政策「二十五條」出臺,從營造更高效能的政務環境、更具活力的市場環境、更加公平的法治環境、更可預期的政策環境、更優品質的城市環境五個維度25個方面推出一攬子服務舉措,為項目建設、企業發展保駕護航,讓市場主體在雨花放心投資、放手發展。
壓實責任、強化落實。只有實施剛性的監督約束,才能避免各項改革和行動「一陣風」「走過場」。雨花將營商環境建設納入區委、區政府重點督查事項,量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目標任務,實施項目清單式管理,強化行政追責問責。建立全區「量化考核、綜合排名、定期通報、末位約談」的營商環境考核體系,將營商環境考核與績效考核掛鈎。一條條硬槓槓,力求實現雨花「人人、事事、處處都是營商環境」。
把企業的內生動力、市場的資源配置能力、政府的服務推動力結合起來,努力打造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的「四最」營商環境,雨花正努力交出最溫情的答卷。
16萬+市場主體集聚,雨花「店小二」服務暖心
營商環境是重要的軟實力與核心競爭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哪裡的環境優、哪裡的服務好,企業和資源就會「用腳投票」,往哪裡集聚。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雨花區共有各類市場主體161669戶,佔長沙市場主體總量的17.48%,排名全市第一。16萬+市場主體聚集,雨花正如何以「店小二」的服務,讓優良的營商環境成為企業創新創業的沃土?
想企業所想。「原本以為開公司要註冊、刻章、領發票等,需要跑多個部門好幾天才能辦完。沒想到通過雨花區的並聯服務,一天之內企業開辦所需要走的流程全部完成。」站在雨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服務大廳內,湖南諾利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青波欣喜不已。
從今年5月起,雨花區在該大廳原有基礎上,增設了稅務專窗、制印專窗、開戶專窗三類共9個專項服務窗口,市場監管、稅務、銀行、公安等機構均入駐,這也意味著企業開辦所需的註冊登記、發票申領、印章刻制、銀行開戶四個環節,「一站式」就能完成,所花費的時間縮短到1個工作日,雨花也由此成為全省開辦企業最快的區(縣、市)。
「完成企業開辦流程沒花一分錢,尤其沒想到的是,連印章刻制都由政府買單。」李青波樂呵呵地說。在市場監管部門和公安部門通過網上數據交換,實現公章刻制自動備案的基礎上,雨花區更派發「紅利」:統一對新開辦企業免費發放一套四枚印章,包括公章、財務章、法人章和發票專用章。此舉免除了企業開辦審批環節唯一的制度性涉企費用,僅此一項,每年預計可為全區企業總計減少開辦成本300餘萬元。
急企業所急。「仔細閱讀了最新的減稅降費政策,我們企業剛好符合企業所得稅減免一項,粗略估計,企業一年可減免稅超過7萬元。」揚起手機,湖南映晟交通建設工程公司財務部負責人袁霆喜上眉梢。為讓最新的減稅降費政策被企業所知曉,雨花區稅務局打造「掌上課堂」、開展入戶講解,助企業精準找到所需;企業發展需要資金「輸血」,雨花區接連舉辦銀企對接會,政府當紅娘,金融機構為企業量身定製資金解決方案,為企業發展提供「源頭活水」。
謀企業所盼。21世紀的市場競爭,就是創新力的競爭。雨花區開辦「企業家學院」,讓董事長、CEO走進課堂,從辦企思路的突破到經營風險的防範,從管理模式的優化到生產效能的提升,知識的力量激發了創新激情、增強了發展活力。「雨花小微直通車」「企業賦能大課堂」更走進高橋大市場等商戶集聚區域,職能部門負責人現場講解,稅收、社保、法律等方面的一攬子問題,一站式就能獲得答案。
海納百川,百鳥歸林。優良的營商環境釋放強大引力波,今年截至4月上旬,雨花區新增商事主體6562戶,較去年同比增長約18.7%,其中新增企業2733戶,較去年同比增長3.7%。
「最多跑一次」跑進企業群眾心坎
當下的區域競爭就是營商環境的競爭,是制度環境和制度供給的競爭。只有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才能推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為此,雨花區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重點撬動各方面各領域改革,破除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制度障礙,不斷提升服務效能,營造有利於企業創新創業、企業家幹事成事的最佳政務環境。
「足不出戶就辦完了事項申請,真贊。」家住圭塘街道的肖影開辦的公司因業務需要,要在路邊臨時擺放一些宣傳物品,因此要領取《長沙市臨時佔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許可證》。肖影打開雨花區政府官網,點擊辦事服務欄目後,即進入「最多跑一次」系統平臺。註冊登錄、選擇所需辦理事項並提交所需資料,不到一刻鐘就完成了網上申報。更讓肖影驚喜的是,相關證照也將由郵政速遞免費送上門。
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雨花一直在提速:去年5月,該區公布了400餘項「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10天後便率先在內城區啟動「最多跑一次」事項辦理;11月,「最多跑一次」系統平臺在區、街道、社區(村)全面上線,444項事項納入系統平臺。其中由區本級辦理的「最多跑一次」事項中,如不涉及第三方評估、專家評審等特殊環節,在網上申報資料齊全合規的情況下,市民通過「鍵對鍵服務」就能實現「零跑腿」,在家可坐等證照上門。
「不僅實現『最多跑一次』,而且只往就近處跑!」以此為遵循,雨花更將200餘項事項下沉基層,涉及企業和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保障、養老醫療、就業創業等領域,群眾可直接在所屬街道或者社區就近辦理。今年4月起,該區還率先全市將11項食品經營許可事項辦理權限下沉,餐飲服務企業、單位食堂等只需前往就近街(鎮)內的市場監督管理所就可辦理。
積極實現「一張表、一張網、一個廳、跑一次」,全面推進「網上辦、就近辦、減證辦、幫代辦」,雨花以深化改革為推手,不斷為營商環境的優化「加油添碼」。
走進雨花區的社區辦事大廳,不見社保、衛計、社會救助、綜治等多個窗口一字排開,取而代之的只有1至2個「綜合窗口」。近年來,雨花區對全區基層服務點進行優化整合,按「15分鐘生活圈」配備服務網點,並將審批窗口「多窗變一窗」,按街(鎮)設置2至4個窗口,社區(村)設置1至2個窗口的模式,進行「一口式」綜合受理改革。此舉將原街道、社區公共服務中心窗口人員1024人,縮減到目前的278人,人員精簡,辦事效率卻得到提升。
與此同時,雨花還設立街道、社區「幫代辦」隊伍,僅2018年就為全區群眾和企業提供幫(代)辦服務2萬餘件。
改革優環境,改革促發展。在深化改革中,雨花各種所有制經濟各得其所、活力迸發。
企業訴求有通道,面對面懇談成常態
大到企業上市、小到員工交通出行,湖南曉光汽車模具有限公司、養天和大藥房股份有限公司等百家企業與黨委政府負責人面對面,提出的發展難題被立刻交辦、現場解決。不久前,雨花區舉行的政企懇談會,讓企業家們連贊「暖心」。
營商環境就像一根扁擔,一頭擔著城市發展,一頭擔著企業未來。
如何全力打通服務企業的最後一公裡?怎樣從企業最渴望解決、最難辦的事情上取得突破?雨花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全力破解企業發展中的痛點堵點,主動當好親商、富商、安商的「店小二」,讓廣大企業在創業創新的道路上走得自信而堅定。
有抓手。雨花區出臺企業訴求交辦工作制度,不僅通過政企懇談、走訪調研等方式了解企業訴求,企業遇到難題還可撥打訴求受理熱線85882121,或登錄網上受理渠道http://www.yuhua.gov.cn/。按照要求,區營商環境優化辦收到企業合理訴求後,按職責分工提出分辦意見,5個工作日內轉交承辦單位,承辦單位應在收到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辦結,並將結果以書面形式告知企業,因特殊情況無法在規定時限內辦結的,也要及時反饋。
有舉措。今年,政企懇談會、「企業(項目)服務日」在雨花成為常態,由企業開出問題清單,區委、區政府負責人牽頭召集相關部門和街鎮集中會商、現場交辦,幫助企業解決手續辦理、拆遷騰地、基礎配套、信貸融資等難題,推動項目儘早落地開工。
「雨花經開區的貼心服務和辦事高效率,促使了長步道選擇把核心技術沉澱在雨花。」2019湖南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重大項目籤約儀式上,廣州長步道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與雨花經開區現場籤約,推動了長步道機器視覺光電產業生產基地二期在雨花區落地建設。
長步道被譽為中國中高端光學鏡頭領域的「單打冠軍」,其落戶的背後,更是一個個暖心故事:公司的廠房面積需要擴大,雨花經開區積極為其尋找到新建廠房的合適地塊;企業發展需要人才,園區引薦長沙汽車工業學校、長沙市電子工業學校與公司對接,學校更表示,將根據長步道具體需要,探索一套精準化的人才培養模式;舉行專場招聘會,幫解招工難題,為公司管理人員解決5名子女入學問題……雨花服務春風拂面,助企業安心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將好的營商環境變成吸引力、集聚力,鍛造成競爭力、生產力,以此為遵循的雨花,正在打造「財富品質幸福之城」的徵程中加速疾行。
(點擊進入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