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在紹興的大街小巷,你能看見的不只是古蹟,你能嗅到的也不只是文化氛圍,你還能看到許許多多的的美食,你還能聞到撲鼻而來的食物香氣。
「多乎哉,不多也!」孔乙己的這句話火了茴香豆,紅了鹹亨酒店,也使紹興名菜成了來紹旅遊者品味古城食文化的一大流行「食尚」。於是,黴乾菜燜肉、油炸臭豆腐、酒浸棗子等傳統紹式名菜是越吃越香、越吃越流行。
▲龍鬚糖,其外觀潔白綿密、細如龍鬚而得名。龍鬚酥色澤乳白、細絲萬縷、層次清晰、營養豐富、口感酥鬆綿甜、香酥可口、入口即化。它以粉絲為主要原料,經油炸而制度龍鬚酥。現有食用粉絲的方法不能把粉絲作為一種方便食品。
▲由於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寫到關於茴香豆的有趣情節,茴香豆隨著小說的傳播而蜚聲國內外。凡是來到魯迅故裡的旅客,多半都要慕名到附近的鹹亨酒店,身臨其境地品嘗一下茴香豆和紹興老酒,體驗當年孔乙己的生活,欣賞越郡的古樸民風,臨走時還要捎帶幾小袋茴香豆去饋贈親友。
▲藕盒,是用藕、麵粉、雞蛋、豬肉、蔥花、姜等做成。這道小吃建議大家用啤酒代替清水來調糊掛漿,這樣做出的藕盒會非常鮮嫩、香脆。
▲奶油小攀,一種類似蛋撻的紹興特色小吃。像一個圓圓的白色禮帽,它有兩部分組成:上面白白的像一座雪山,是用蛋清起泡沫後做成的;下面是像餅一樣的皮,像一隻小碗,是用麵粉和雞蛋和成後放入烤箱製成的。奶油小攀不但好看,而且好吃,要趁熱吃,趁熱吃底部才會脆脆的,有唇齒留香的感覺。
▲黴乾菜燒餅,肉最好是全部肥肉剁餡兒至少肥肉多點要,餡兒都剁的小塊一點,特別是黴乾菜,這樣才好吃。運氣好的話,在倉橋直街一帶,還能碰到現做現賣的黴乾菜燒餅。
▲蘿蔔絲餅,將蘿蔔洗淨刨成絲,用少許食鹽略醃後,擠去水份,放入蔥末拌勻。另用麵粉和冷水調成漿糊狀,再用白鉛皮做成的橢圓形模勺,底層鋪滿粉漿,放入蘿蔔絲,再用麵漿封面,放入油鍋內煎成金黃色脫模即成,食時美味可口。
▲艾餃,浙江民俗,清明食艾餃,能驅邪禳毒。此餃用鮮嫩艾葉和米粉和勻作皮,包入白糖芝麻屑餡,捏成海燕狀餃子,蒸製而成。其色澤翠綠,味道清香而略帶苦味,食之別有風味。
▲營養豆漿,在榨豆漿的時候,放入枸杞、毛豆、黃豆、芝麻、核桃等,然後放入少量白糖,味道很贊。
▲香油黴莧菜梗,這可是紹興人津津樂道的一道名菜。傳統的臭豆腐就是放在這種天然的黴莧菜梗滷中浸漬出來的,臭豆腐的香味其實也是這種老滷的香味。
▲艾糕,主要食材便是艾葉。一般是在清明節或者端午節吃,艾能開胃,健胃腸,改善膚色,消除消化不良和寒症,增強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