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一代梟雄德川家康,他是「神君」,還是叛臣賊子?

2020-12-16 新風聊史

百家原創作者:新風聊史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新風聊史,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述的歷史是日本古代史。德川家康常被稱為「忍者」,這當然不是指他擅長潛藏、密偵、暗殺等等特殊技能,而是指他擅長忍耐,先後臣服或半臣服於今川、織田、豐臣等大勢力,躲在強者背後,一步一步終於走向最後的輝煌。然而在臨終之前,家康卻悍然撕下了這一面具,為了家族和後嗣的安康,對豐臣氏施以雷霆一擊。

一代梟雄德川家康,這位江戶幕府的開創者在他子孫們統治的時代被尊稱為「神君」,譽為千古完人,明治維新、幕府倒臺以後卻轉而與足利尊氏一起被認為是壓制天皇、悖逆朝廷的叛臣賊子。一直到二戰以後,日本的皇國史觀逐漸垮臺,家康才總算得到了比較公允的評價。然而就平民百姓來說,他們最熱愛的是身邊的人間英雄而非高高在上的神靈,神靈應當敬而遠之,人間英雄才能傳揚千古。在這種心態的影響下,家康晚年很多作為遭人詬病,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欺負豐臣氏孤兒寡婦,找藉口攻打大坂城,並最終用陰謀手段將其顛覆了。

其實家康所為並不僅僅如此,且說豐臣秀吉死後就開始了他的造神運動,靈位供奉在京都附近的阿彌陀峰頂,起神號為「豐國大明神」,作為豐臣一氏的祖靈。就在大坂城陷落後不久家康派人前去砸毀了神廟,把所謂「豐國大明神」的牌位也扔到海裡去了做事如此之絕,確實很難得到輿論的諒解。但從家康本身來考慮問題,天下已經是德川家的了,那麼除了天皇不可廢,其他可能影響到德川氏統治的事物,無論是割據勢力,還是精神寄託,都應當被徹底清除,毫無留存,只有這樣才能完成行政上和思想上的統一。既然年已古稀,時日無多,這種可能會遭受罵名的事情還是由自己來親自完成吧,好留一個乾淨純潔的江山給子孫後代。

其實作為封建統治者來說,家康與秀吉並無不同,秀吉殺死了茶道宗師千利休,與其「前後輝映」,家康也害死了千利休的高足、「利休七哲」之一的古田重然。古田重然通稱織部,他把利休的平民茶道武士階層化,可以說對當時影響相當深刻。就在大坂夏之陣結束後不久,家康以織部在關原合戰時內通西軍等藉口,勒令其一族男子全部切腹—此時距離關原合戰已經整整十五年過去了,真乃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大坂豐臣氏的滅亡是在慶長二十年(公元1615年)的五月底,當年閏六月,「大御所」家康下達了「一國一城法,即每國之中都只允許一座城堡存在,其餘的必須盡數毀棄。這一措施進一步削弱了大名們的力量,使其再也無法與幕府相抗衡,而很多勢力較弱的大名甚至因此變得沒有城堡可住,只好把府邸(陣屋)設置在城下町中,使得這些城下町日益繁盛起來,逐漸轉化為現代意義上的城市。

七月,家康授意幕府頒布了《武家諸法度十三條》和《禁中並公家諸法度十七條》前者更進一步加強了對各地大名的控制,使其從戰國時代的割據勢力徹底轉化為幕藩體制下的大小諸侯;後者則加強對天皇朝廷的限制,使天皇和公家除保留祭祀權外,徹底被剝奪了所有的世俗權力。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時代,為了利用天皇朝廷以對抗足利幕府或者為自己塗抹大義名分,對朝廷的鉗制還不算很緊,到了江戶幕府開創後,形勢則猝然改變。幕府對朝廷的高壓政策,間接導致了兩百多年後的「明治維新」,維新志士們抬出朝廷這尊泥菩薩來充當倒幕旗幟,這恐怕是家康所始料不及的吧。

江戶幕府時期的所謂大名,是指臣服於幕府將軍,受賜一萬石以上領地的武士——大名的家臣也有受賜領地的但其名義上的主家是大名而非更高一級的幕府,所以不能稱為大名—也即幕藩體制下的諸侯(藩),歷代改易、新增,數量時有增減,總數超過五百,同時存在的則在三百上下,統稱「江戶三百藩」。諸藩等級分明,若按出身及與幕府的關係,可分為親藩(德川·松平同族)譜代、外樣三類,若按規模大小,則可分為國主、準國主、城主、城主格和無城五等。

所謂國主,亦稱「國持大名」,即領地涵蓋一國以上的家族。當然啦日本古代作為行政區劃的國,大小不一,如對馬、伊賀、志摩之類,還不如別國一郡為大,而區域最為廣袤的陸奧、出羽二國,一國即接近於山陰、山陽等一道。故此,陸奧的仙臺藩(伊達氏)盛岡藩(南部氏)和出羽的米澤藩(上杉氏)、秋田藩(佐竹氏等亦為國主身份或稱「大身國持」。真正的國主大名(本國持)總數為十二家,大身國持十家。次一等為準國主,包括宇和島藩(伊達氏)柳河藩(立花氏)、二本松藩(丹羽氏)三家。再次一等為城主,也即在「一國一城」以後,依舊能夠佔據各國唯一城池的大名;再下的城主格與無城兩等,則可憐地並無城堡可居了。

把這一切花樣全都搞完以後,德川家康安然地在第二年的四月份與世長辭,享年七十五歲。家康一開始被安葬於久能山,一年後移到關東平原最北部的日光山上,德川氏幕府在那裡興建了一座金碧輝煌的廟宇,稱為「日光東照宮」,以供奉家康的靈位。家康也因此被加上「東照大權現」的神號,高踞山頂,由北往南俯瞰廣袤的關東平原。

且說大坂夏之陣結束後的當年七月十三日,朝廷在幕府的授意下宣布改元「元和」,以象徵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慶長二十年就此改稱元和元年,史稱「元和偃武」,也即延續了將近兩個世紀的戰亂終於終結,基本和平的江戶幕府時代降臨了。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焦點

  • 閱讀德川家康的「隱忍」
    再比如,日本的文學。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梟雄人物。德川家康對於日本而言就是如此。家康出生在日本戰國時代封閉落後的三河地區。三歲與生母離別,六歲作為人質流寓他國。成年後繼任城主,但內部豪族林立,外部強敵環伺。  為了在亂世中求生存,他不惜充當今川義元的炮灰,剛贏得了自己的生存空間,卻不得不為取信於織田信長,殺妻滅子。信長死後,秀吉搶先控制了局勢。
  • 格局決定結局:目光短視的石田三成,將豐臣家輸給了梟雄德川家康
    關原合戰中倒戈的小早秋德川家康:亂世梟雄,格局遠大德川家康作為的戰國三英傑之一德川家康的人生軌跡就像是股票世界中的「慢牛」一樣,一步一步穩紮穩打,靠著「熬」登上了日本話事人的位置,「活得久,忍得久」也是他的為人和處世哲學。善於隱忍的德川家康有著別人的所不能承受苦,在亂世中艱難生存。
  • 日本戰國時代的三個狠人: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在這些梟雄中,名聲最大的則莫過於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了。在下面的正文中,我會為大家逐一介紹這三位。據布雷特L.沃克所著的日本史記載:早在1586年,秀吉就曾向信長的一位耶穌會知己——弗洛伊斯透露,一旦「日本事態平定」,他便會將其託付給弟弟豐臣秀長,然後便開始謀劃「徵伐朝鮮與中國」。他還揚言,「在九個月內我就能徵服中國」,「我們的君主應遷至明朝首都」。雖然秀吉持續派兵登陸朝鮮,但至死也未能實現自己宏大的心志。
  • 盤點日本戰國時期的8大梟雄,其中德川家康排第七,武田信玄第三
    TOP、8 北條早雲北條早雲原名伊勢長氏,早年並不出名,只是在公卿身邊工作;其實相對其他梟雄而言,北條早雲根本不值一提,不說弱小,但也不強,但他卻是「戰國大名」的先驅,也就是說,他是日本戰國的開啟者;經過了二十餘年的奮鬥,不斷的運用自身優秀智謀來對抗勢力龐大的兩上杉的早雲,終於取下了伊豆與相模兩國
  • 日本戰國人物:「超長待機」的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德川幕府的建立者,又被戲稱為「老烏龜」,因為他特別能「忍」,又特別能活,「熬死」了一個又一個梟雄。德川家康的人生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今川人質、追隨信長、追隨秀吉、建立幕府。清康嫡子松平廣忠藉助今川義元的勢力成為新一代家督,而條件則是讓廣忠的嫡子竹千代(德川家康)到今川家當人質。在將竹千代送往今川家的途中,織田信秀得知這一消息,便出兵將竹千代劫持到了織田家,也因此,竹千代得以認識吉法師(織田信長)。後來由於織田信長的異母兄織田信廣被今川家俘虜,雙方便進行交換,竹千代這才離開了織田家前往今川家。
  • 日本人不喜歡德川家康的深層原因
    我們閱讀山岡莊八的《德川家康》,閱讀山本七平的《德川家康》,閱讀司馬遼太郎的《霸王之家》,閱讀隆慶一郎的《影武者德川家康》。在這些作家的筆下,德川家康顯然是人而不是神,因為我們看到了他夾著尾巴做人的場面,看到了他嚇得小便失禁的場面。但如果是人的話,那為什麼在臨死前留下的遺言,又不說人話而說神話呢?這是個謎。
  • 日本戰國風雲史:酷愛切腹的「老烏龜」德川家康的天下霸主之路
    導語:日本戰國風雲史:酷愛切腹的「老烏龜」德川家康的天下霸主之路眾所周知,亂世之中英雄輩出,群雄並起,凡是能終結亂世的人,無一不是雄才大略之輩。比如我國終結戰國亂世的秦始皇,內平六國,外抗匈奴,氣吞八荒,橫掃六合。
  • 德川家康憑什麼統一日本戰國
    首先,日本戰國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在中國日本戰國史會有很多人關注?  我一直都對一個問題非常感興趣,就是想知道三國史和日本戰國史究竟是怎麼回事(當然,你也可以說我玩光榮的三國志和信長野望玩多了)。  日本戰國實際是15世紀晚期到17世紀早期的100多年裡,日本發生的內戰。
  • 豐臣秀吉好不容易統一了日本,為何卻給德川家康做了嫁衣
    文/寂寞的紅酒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大梟雄,是日本歷史上第一個通過武力統一日本的牛逼人物。雖然豐臣秀吉用了一生的心血終於統一了日本,但他死後權力很快落到德川家康手中,德川家族取代豐臣家族成為日本的實際統治者,德川幕府統治日本長達二百多年。
  • 日本簡史:德川家康與他的新封臣
    如果發生衝突的話,他無法完全依靠親藩的忠誠,更不要說依靠譜代大名,所以最好還是維持令人不安的現狀,而不是打破平衡,帶來不確定的未來。德川家康和他的子孫後代逼迫每一位親藩大名、外様大名、譜代大名一生中一半的時間住在都城江戶,另一半時間住在他們的領地(藩)這種「參勤交代」( sankin kotai)制度還有其他目的。
  • 在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德川家康為何能殺出重圍,建立德川幕府?
    不過,在日本也有一個戰國時代,只是要從中國找出類似的歷史時期的話,它倒與三國時期很像。與三國一樣,日本的戰國時代天皇淪為傀儡,失去實權,大名們割據一方,爭奪霸權,就連結束這個時代的梟雄德川家康,也與司馬懿十分相像。德川家康的家系是三河國的國人富豪松平氏,而松平氏又源自藤原氏,但德川家康卻自稱源自源氏,與天皇牽扯上了血緣關係,這一點和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很像。
  • 德川家康能稱得上日本的司馬懿德川家康的名聲為何比司馬懿好
    曹操生前,司馬懿就是一個秘書,曹氏集團的內部事務他是參與的,這和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之間的關係很不一樣。 如果單獨比較司馬懿和德川家康,兩人實在沒有什麼相似之處,所以德川家康也稱不上什麼日本的司馬懿。
  • 傳說他是德川家康的「私生子」,德川秀忠的心腹,權傾朝野無人及
    伴隨著大阪之戰的結束,太閤豐臣秀吉傾盡畢生心血打造的豐臣政權從此落下帷幕,此戰中的勝利者德川家康成成為了徵夷大將軍,這標誌著紛亂的日本戰國時代就此終結,日本進入了德川家康建立的江戶幕府時代。德川家康在對麾下的將領以及降服的諸國大名重新分配了領地之後把手中的權利教給了兒子德川秀忠,德川秀忠也就是江戶幕府的第二代將軍。此時掌握權力的幕府重臣大都是很早就跟隨德川家康或者是伴隨德川家康一路走來徵討四方的譜代重臣。
  • 實拍上野東照宮,德川家康的神社,巧奪天工,華貴絢爛陽明門
    東照宮是祭祀日本戰國梟雄、江戶幕府締造者德川家康的神社及寺院。在日本共有東照宮約240座,上野東照宮即是其中之一。1627年根據德川家康的遺言建造,1651年江戶幕府第3代將軍德川家光進行大改造,將其改造成金色殿。
  • 日本戰國三傑—德川家康
    1584年,織田信雄與秀吉決裂,德川家康遂與織田信雄維持同盟,以保持他與豐臣秀吉對決的正義性,因為他是以保護織田信長之子的名義對抗豐臣秀吉的。豐臣秀吉最初將他的妹妹朝日姬嫁給德川家康作為正室,德川家康卻無意臣屬;不過當豐臣秀吉將他的生母大政所送往岡崎城作為人質之後,德川家康感受到豐臣秀吉議和的誠意,因而決議臣屬,而他在豐臣陣營也得到了豐臣秀吉的禮遇。
  • 日本史:橫掃!黑田如水幾乎統一九州,德川家康對他也很忌憚
    然而就車臣民之敗落和德川家的崛起這一歷史事件而言所捲起的巨浪卻幾乎涵蓋了整個日本一一從北陸到東海,從奧羽到九州、無數家族在時代的漩中苦苦掙扎。「關原合戰」的幾乎同時,東北方有著名的「長谷堂合戰」爆發,而在西日本,亦有一場大戰不得不提這場戰役的主角便是大名鼎鼎的黑田如水。
  • 日本戰國老烏龜的人質生涯,德川家康是真的慫嗎?
    豐臣秀吉而最終成功統一日本,盤踞在三河縣的臥龍德川家康,因其隱忍和長壽,被戲稱為「戰國老烏龜」。為了證明德川家康的「慫包」,人們還衍生了「鵲論」,即面對同一隻不願意啼叫的喜鵲,如何讓它發聲?德川家康則擺擺手,覺得兩位前輩的方法太過麻煩,說,「我直接在旁邊等著它叫不就好了?」的確在日本戰爭歷史上,他好似一個縮頭烏龜,武田信賴來了,他躲在家裡不敢出門,對待豐臣秀吉,也是打到即止,見好就收。好不容易勇敢一次主動出擊武田信玄,結果被打得屁滾尿流,嚇得把屎都拉在褲子上了,反正丟臉是已經丟到家了,所以為了警示自己不忘恥辱,他叫來畫師記錄這個狼狽的時刻。
  • 日本戰國三雄之——德川家康
    人們通常把日本戰國三雄比喻成三種動物。把織田信長稱為大老虎,很能打,很兇狠。把豐臣秀吉稱為猴子,個矮長得醜,聰明,會籠絡人心。把德川家康稱為狐狸,狡猾,擅長潛藏自己,守株待兔等待時機。德川家康(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1] ,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安土桃山時代三河國大名,江戶幕府第一代徵夷大將軍。日本戰國三英傑(另外兩位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之一。日本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德川家康畫像日本戰國三雄可以說是一個傳承的關係,織田信長死後由下屬豐臣秀吉繼承,豐臣秀吉死後由下屬德川家康繼承。
  • 誰才是關原合戰正義的一方:德川家康東軍雖得勝,卻輸掉日本民心
    而以石田三成等家家臣們看不過去的直接起兵和德川家康作戰。「誓死保衛自己的主家」也是日本武士精神所一直恪守的宗旨,因此石田三成代表的西軍,從道義上來說是符合日本人遵循的「忠義」原則。原本與德川家康走得很近的大谷吉繼,明知不可為但還是義無反顧地加入西軍陣營中,兩人的相識也有點傳奇色彩,因為得了麻風病,在徵朝鮮時候被其他武斷派軍人看不起,是石田三成主動跟他交好,建立了兩人深厚的友誼。甚至於小西行長等人也是受到過石田三成的恩惠而義無反顧的起兵參加西軍。
  • 日本戰國時代,他阻止父親傷害德川家康,卻仍逃不過家康的暗算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他阻止父親傷害德川家康,卻仍逃不過家康的暗算慶長三年(公元1598)八月,豐臣秀吉病逝,德川家康的態度也從這個時候開始轉變。他在豐臣秀吉晚期深受信任,被視為是耿介之臣,一直以五大老之長的身份支撐著豐臣政權,可現在卻私下與伊達政宗、福島正則等大名聯姻,對各大名論功行賞時,更是獨斷專行,毫不掩飾他想藉此分化豐臣政權,剷除異己,進而稱霸日本的意圖。但在豐臣秀吉晚期,被推出的還有五大老之一的前田利家,由於他的活躍,讓德川家康的計謀無法充分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