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歐洲旅遊中介:倒賣一張回國機票,淨賺15萬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創投內參

作者:江曉川

來源:稜鏡(ID:lengjing_qqfinance)

新冠疫情正在重創歐洲旅遊業。

法國華人旅遊業者告訴《稜鏡》,巴黎已經如臨大敵,3月17日起,出門需要攜帶紙質健康申明表格,不攜帶者將被巡查警察罰款最高375歐元。

巴黎旅遊局表示,包括博物館、紀念館、劇場、音樂廳、歌舞廳及電影院在內的文化設施、餐館、咖啡館、體育設施,以及大部分商店都臨時關閉。

東南歐國家塞爾維亞的防疫措施更為嚴格,已在3月18日起實施宵禁,晚8點到次日早5點,除參與疫情防控的必要人員外,不允許其他人外出。

塞爾維亞旅遊業者告訴《稜鏡》,塞爾維亞已禁止外國人入境。

《華爾街日報》引述歐盟內部市場專員布萊頓(ThierryBreton)的話說,新冠肺炎爆發將讓歐盟旅遊業每月損失10億歐元。

1

中介「不會倒貼一毛錢」

哈爾濱人金宅書在巴黎待了10多年,經營著一家小型旅遊社,僱傭了3-4個中國客服,多年來承接預定機票、酒店,以及一些針對散客的訂票服務。

他的旅行社主要服務中國遊客。

新冠疫情1月下旬在國內爆發,使得金宅書錯失了春節期間赴法旅遊的眾多中國訂單。那時候,已經出發的人當然繼續行程,還沒有出發的幾乎都取消了訂單。

金宅書對《稜鏡》表示,通常情況下,春節訂單佔到歐洲旅遊第一季度近九成訂單,春節過後,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愈演愈烈,「我做碎片化服務和自由行業務,雖然有訂單取消現象,但不會倒貼一毛錢。」

之所以「不會倒貼一毛錢」,主要原因是各大航空公司和酒店集團出臺了針對新冠疫情的免費退訂政策。他此前直接從航空公司和酒店集團預定,屬於一級代理商,可獲得全部退費。

金宅書認為那些宣稱「為用戶退款而墊付大量費用」的公司有誇大之嫌:「他們都是提前收國內用戶的錢,又不會提前採購服務,哪裡會墊錢?」

但企業有沒有面臨壓力?有,主要是二級代理商、大團批發商,以及人力成本過高的企業。

第一,「二級代理商不直接從航司或者酒店拿產品,如果一級代理商難為他,堅持不退,可能會虧錢。」金宅書告訴《稜鏡》。

第二,機票在代理商業務中佔大頭。航司雖有免費改籤政策,但退票回款速度較慢,大量退票勢必影響代理商現金流。

第三,有的代理商將包機或酒店集團採購業務作為重點。與針對散客的碎片化預定不同,這些業務缺少針對疫情的優惠退訂政策,代理商存在虧損可能性。

第四,人工開支過大。金宅書舉例說,此前籤證代辦行業的龍頭「百程旅行」在2月28日宣布無法繼續運轉,啟動清算,「疫情期間業務驟減,人工開銷過大是壓垮百程的最後一根稻草。」

百程此前負責著中國人申請外國籤證的7成業務,而且籤證需要人來做,屬於勞動密集行業。

2

一張機票賣到35萬元

轉機出現了——當歐洲疫情愈演愈烈,眾多留學生和旅歐華人選擇回國「避難」。陡然增加的機票需求為痛失春節旺季的旅遊業者提供了商機。

一位在英留學生向《稜鏡》出示了一張機票價格截圖。3月下旬從倫敦飛上海的商務包機機票,單價賣到35萬元人民幣。

金宅書的第一反應是,「這已經是『黃牛』價了,一手價格大約是20萬元,35萬元賣出一張票,可以賺15萬元。」

公開報導顯示,海航旗下金鹿公務機同樣在做高端商務出行服務,該公司推出從倫敦回國的機票價格是18萬元/張。

金宅書也在出售機票,但比商務包機價格便宜得多:一張經濟艙單程直飛回國的機票售價2.7-4萬元,相當於往年價格的兩到三倍。

「英國留學生回國的需求量很大,這是突然冒出來機會」,金宅書說,「現在英航和維珍(航空)停飛了中國航線,東航和國航砍掉了很多航班,轉機又沒得轉,所以票價非常貴。」

《稜鏡》查閱東航手機app獲悉,未來兩周倫敦到上海的直飛航班均為「候補購票」狀態;國航官方網站顯示,未來兩周均無倫敦到北京的直飛航班。攜程上同樣暫不顯示兩周內倫敦到上海、倫敦到北京的直飛航班。

攜程僅提供轉機機票

為什麼航司官方渠道和大型在線代理商(OTA)無票可售,金宅書卻能拿到機票?他說,自己憑藉的是多年的人脈積累,「各家票務代理跟航司的密切程度不同,機票緊缺時,總有人可以決定誰能買到這些票。」

金宅書現在的節奏是,每天在朋友圈發些機票信息,「賣上5、6張回國機票,賺個3、4萬元,已經連續十多天了。」

業內人士告訴《稜鏡》,航司能從一趟航班中掙到的錢相對固定,增值部分主要來自超售和退改費用。代理商掙錢的法子則相對多元,除加價出票之外,還可以賭退改概率、搭售增值服務、使用裡程票等。

在正常年份,代理銷售一張國際機票,僅能從航司獲得個位數百分比的返傭。

3

沒有人敢去法國遊學了

金宅書將一年分為淡旺兩季,淡季從11月到次年4月,旺季從5月到10月。

按金宅書的經驗,通常情況下,春節之後訂單量將直線下降,「一直要等四、五月份才會慢慢上升。」因此,即便沒有新冠疫情,近期的機票和酒店的預訂生意同樣不旺。

六到八月是暑假,九月是開學季,都是機票和酒店預訂業務的傳統旺季。金宅書認為,這一時間段的生意也不好做:「國內疫情吃緊,學校停課,多數小孩子要在暑假補課。」

原本熱門的暑期遊學市場可能受到打擊。「遊學時間長,單價高,需要更長時間籌備,通常現在和四月就是遊學的報名期」, 金宅書說,目前歐洲學校停擺,已經沒人籌備遊學活動,「當然,國內也沒人報名。

金宅書希望十月份前兩周的國慶假期,旅遊生意將出現轉機。這個時間窗口只有短短半個月,一般十月中旬之後,訂單又會大量下滑。

金宅書的旅行社通常一年收入1500-1700萬元人民幣,但暫時無法預計本年度的收入,「一是疫情不可控,後續走勢不明確;二是每年都有新的業務做起來,舊的業務被淘汰,收入沒法做預測。」

經合組織(OECD)發布的《旅遊趨勢與政策2018》報告顯示,旅遊業在法國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國內旅遊消費總額約佔國內生產總值(GDP)7.5%。其中,法國居民與非居民的旅遊花銷分別佔5%及2.5%。

法國獨立酒店及餐館所有人協會的發言人特勞艾特(Franck Trouet)表示,「情況越來越糟,退訂工作堆積如山。」三分之一的協會會員2月份的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4

歐盟旅遊業每月損失10億歐元

受新冠疫情影響的還包括歐洲新興旅遊國家。

1999年科索沃危機結束後,位於歐洲中部巴爾幹半島的塞爾維亞開始步入正軌,免籤政策吸引越來越多遊客到訪,但新冠疫情打斷這一進程。

2017年,浙江青田人朱沛康在塞爾維亞開了一家名叫瓦爾特的國際旅行社,是塞爾維亞僅有的兩家中資旅行社之一,主要針對華人遊客做巴爾幹半島的高端定製旅遊。

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附近澤蒙山,遠眺薩瓦河畔的景色 圖/朱沛康

朱沛康說,老一輩人對南斯拉夫很有感情。為滿足遊客的需求,他在旅行路線中加入了老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和《橋》的相關場景。

一月下旬國內疫情爆發時,國內前往塞爾維亞旅行的人數銳減,瓦爾特業務暫停。在塞爾維亞總統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之前,該旅行社已經完全停業。

塞爾維亞剛從戰爭中緩過勁來,步入正軌不久。朱沛康告訴《稜鏡》,超過20萬塞爾維亞僑民在亞得裡亞海對岸的義大利討生活。目前義大利疫情嚴重,塞爾維亞僑民紛紛回國,不可避免地帶來病毒傳播的風險。

儘管已經歇業,但處於事業開拓期的朱沛康仍然試圖保證僱員的薪水,「我得把服務好的司機留下來」。該公司約20位僱員,超過一半是全職員工。為確保安全,朱沛康讓員工回家躲避。

「前幾天,發了上個月的薪水,後續就得降薪了,只能保證一半的工資。」朱沛康告訴《稜鏡》,正常情況下,塞爾維亞旅行社的僱員大概每人每月可以拿到相當於450-500歐元的薪水,「瓦爾特屬於高待遇——司機在別家一天拿25-30歐元,我們會獎勵到50歐元。」

2018年剛剛起步時,瓦爾特年收入100萬元人民幣,到2019年漲到200萬元。

朱沛康預測,他的現金流還能堅持三個月,如果三個月之後情況沒有好轉,「再堅持下去就比較困難了」。當地金融機構對於小微企業的支持有限,他很難從銀行拿到貸款。

塞爾維亞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該國共有369萬旅客,其中國內旅客與國際旅客各佔一半;較上年增長7.6%。這些旅客共產生1007.3萬過夜天數;其中國內旅客606.3萬,國際旅客401.0萬。

世界旅遊及旅行理事會(WTTC)表示,2017年旅遊產業對塞爾維亞經濟貢獻度為GDP的6.7%。

新冠疫情不僅重創法國和塞爾維亞的旅遊業,《華爾街日報》報引述歐盟內部市場專員布萊頓(Thierry Breton)的話說,疫情爆發導致歐盟旅遊業每個月10億歐元的損失。世界旅遊及旅行理事會則警告稱,新冠疫情將導致全球範圍內削減約5000萬個工作崗位。

路透社引述理事會執行委員梅西納(Virginia Messina)的話預計,當疫情結束後,旅遊業需要最多10個月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

相關焦點

  • 疫情下的歐洲旅遊中介:倒賣一張回國機票,淨賺15萬|稜鏡
    金宅書對《稜鏡》表示,通常情況下,春節訂單佔到歐洲旅遊第一季度近九成訂單,春節過後,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愈演愈烈,「我做碎片化服務和自由行業務,雖然有訂單取消現象,但不會倒貼一毛錢。」之所以「不會倒貼一毛錢」,主要原因是各大航空公司和酒店集團出臺了針對新冠疫情的免費退訂政策。
  • 疫情下的歐洲票販子:倒賣一張回國機票,淨賺15萬
    一張3月下旬從倫敦飛上海的商務包機機票價格賣到了35萬元人民幣。「這已經是『黃牛』價了,一手價格大約20萬元,賣掉一張可以賺15萬元。」新冠疫情正在重創歐洲旅遊業。法國華人旅遊業者告訴《稜鏡》,巴黎已經如臨大敵,3月17日起,出門需要攜帶紙質健康申明表格,不攜帶者將被巡查警察罰款最高375歐元。
  • 中介倒賣一張歐洲回國機票最高淨賺十五萬!
    金宅書對小眼說,在正常情況下,春節訂單佔第一季度歐洲旅遊訂單的近90%。春節過後,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加劇。「我做碎片服務和免費旅遊業務。雖然訂單取消了,但我不會倒貼錢的。」「一分錢倒貼」的主要原因是主要航空公司和酒店集團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發布了免費取消政策。
  • 一張機票淨賺15萬!歐洲「黃牛」很瘋狂
    當歐洲疫情愈演愈烈,眾多留學生和旅歐華人選擇回國 " 避難 "。陡然增加的機票需求為痛失春節旺季的旅遊業者提供了商機。 一位在英留學生出示了一張機票價格截圖。3月下旬從倫敦飛上海的商務包機機票,單價賣到 35 萬元人民幣。
  • 一張機票18萬?歐洲華人深陷回國難題
    一張機票18萬?【摘要】 原標題:一張機票18萬?歐洲華人深陷回國難題記者 陳曉雙隨著境外疫情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華人擇返回國內。但由於各地管控措施升級和很多國際航班... 原標題:一張機票18萬?
  • 一張機票18萬?境外疫情不斷升級歐洲華人回國難
    (原標題:一張機票18萬?歐洲華人深陷回國難題)
  • 一張回國機票如何炒到18萬?記者調查揭開票代倒賣「隱秘的角落」
    金融投資報記者 梅婧隨著相關部門對高價票展開調查,今年4月沸沸揚揚的「一張回國機票最高被炒到18萬」這一新聞再度成為大伙兒關注的焦點。「之前從我同學那便宜拿到一張票,賣給了一位急著回國的學生,加了一手賺了4000元。」據李鋒林介紹,其同學是北京一家票代負責人,通過他的關係拿到了一張洛杉磯飛北京的票。由於返點少,他選擇加錢賣出。
  • 一張回國機票炒至18萬!已成立專案組
    8月27日,某商旅公司知情人向記者透露,疫情期間,一張回國經濟艙機票最高被炒到了18萬。今年3月起,隨著海外疫情的擴散,回國航班驟減,國際機票價格水漲船高,回國機票從2-4萬的經濟艙全價炒到10萬元的實際成交價,背後經過了層層加價的多次轉手,加價方卻不一定是擁有正規牌照的機票代理,而是擁有客戶資源的黃牛。
  • 一張「30萬」天價回國機票的誕生.
    截至今日,海外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已經累計超過85萬例
  • 一張回國機票如何被炒成「天價」?
    票代發給記者的電子客票信息隨著相關部門對高價票展開調查,此前沸沸揚揚的「一張回國機票最高被炒到18萬元」這一新聞再度成為關注焦點。金融投資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對於4個月前那場機票風波,不少票代語焉不詳:「那些賣十多萬高價的都被查了,我們就是跟著市場走,掙點錢。」
  • 歐洲回國機票價格飛漲,一張機票賣到18萬,仍擋不住華僑回國步伐
    在最近幾天,歐洲的新冠疫情可以說是到了高發期,很多在外的華人都想要儘快回到國內,所以導致回國的機票價格飛漲。目前,倫敦飛北京的航班售價已經高達五六萬元,而飛上海的公務艙價格也飛漲到18萬。前幾日,一張從倫敦飛往上海的18萬機票引起了眾網友的熱議,據了解,這趟航班的每一個座位的售價都是18萬,一共有40張票。據了解,這是某集團的一個公務包機,飛機上的各種設施都是十分完善的,乘坐環境下相對來說也更加安全。在這趟航班放票兩個小時的時間內,所有的機票就已經賣完了。
  • 一張回國機票炒至18萬!北京上海已成立專案組
    8月27日,某商旅公司知情人向記者透露,疫情期間,一張回國經濟艙機票最高被炒到了18萬。今年3月起,隨著海外疫情的擴散,回國航班驟減,國際機票價格水漲船高,回國機票從2-4萬的經濟艙全價炒到10萬元的實際成交價,背後經過了層層加價的多次轉手,加價方卻不一定是擁有正規牌照的機票代理,而是擁有客戶資源的黃牛。
  • 最新| 一張回國機票18萬?航空公司回應了!
    同時,亦有不少公司提供從歐洲回國的商業包機業務,近2萬元的經濟艙機票仍獲得熱烈反響。18萬回國天價機票搶光?金鹿航空:僅是公務機預售有網友近日發帖稱,海航集團旗下的金鹿公務航空有限公司在推出從倫敦飛上海的包機航線後,每張售價18萬元、一共40張的機票迅速售罄,這則信息今天迅速引發社交媒體熱議。
  • 【關注】一張回國機票炒至18萬!北京上海已成立專案組
    8月27日,某商旅公司知情人向記者透露,疫情期間,一張回國經濟艙機票最高被炒到了18萬。  目前,上海和北京公安成立了專案組,以詐騙形式立案調查,有數名旅客成功找代理人退返差價,但90%的旅客並不知情,仍以為是市場溢價行為。
  • 一張回國機票18萬?!歐洲疫情兇猛 張文宏:全球疫情今夏結束已基本...
    原標題:一張回國機票18萬?!歐洲疫情兇猛,超10萬英國民眾請求「封城」…張文宏:全球疫情今夏結束已基本不可能新冠疫情在歐洲迅速蔓延。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截至北京時間3月15日12時,除中國外,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74225例新冠肺炎,中國以外10個國家確診過千。
  • 「機票黃牛」賺取暴利!回國高價票黑幕曝光:轉手一次淨賺10萬
    為了遏制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輸入風險,3月26日,民航局正式發布「一司一國一航線」的通知,國際航班進一步縮減。但隨著海外疫情持續蔓延,以留學生為主的海外華人回國需求猛增,回國機票一票難求。在這種供需緊張的背景下,有不法機票代理鋌而走險,高價轉賣回國機票,擾亂航空市場。業內資深人士對新京報記者透露,「黑」票代目前甚至已經形成了系統化高價倒賣機票的鏈條,層層加價。
  • 倫敦回國機票漲到18萬?歐洲疫情日趨嚴重,華人砸萬元包機回國
    而那些生活在海外的留學生和華人,即便自己如何防護,但街上的當地人仍舊不當回事,不戴口罩,位居高位的人又不作為,那些留學人和華人只能選擇回國,因為在這樣的形勢下,反而中國才是最安全的,與其待在國外提心弔膽,不如回到國內來得更加安全。
  • 一張回國機票最高被炒到18萬!相關部門已開始調查
    今年3月底以來,當我國疫情基本控制住的時候,很不幸海外這些國家疫情紛紛爆發了。尤其是西歐和美國,在那個時候對於廣大的海外華人尤其是海外留學生來講,一張回國的機票是彌足珍貴的,不要說花多少錢,可能你買都買不到。沒辦法,海外疫情太緊張了,我們為了保護全體老百姓,所以不得不出臺「五個一」政策,一家航空公司一個禮拜之內,你往返某一個國家的航線只能有一條,只能有一架飛機。
  • 一張10萬回國機票 消費者被薅幾層羊毛
    在當前入境航班資源十分緊俏的時期,朋友圈中悄然出現的一批動輒10萬餘元一張的回國機票(經濟艙),令不少迫切回國的消費者望而卻步。有知情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部分大票代在當前這一回國航班十分緊缺的時期,通過內部切票、票池分票等方式將搶手的回國機票資源賣出,下級票代再逐級倒手,有時個別「人脈廣」的票代一天就能出手十餘張機票,每日利潤至少有3萬-4萬元。至此,一張售價10萬+的回國機票背後的倒賣鏈條已逐步浮出水面……
  • 一張回國機票18萬?航空公司回應了!
    同時,亦有不少公司提供從歐洲回國的商業包機業務,近2萬元的經濟艙機票仍獲得熱烈反響。 18萬回國天價機票搶光?金鹿航空:僅是公務機預售 有網友近日發帖稱,海航集團旗下的金鹿公務航空有限公司在推出從倫敦飛上海的包機航線後,每張售價18萬元、一共40張的機票迅速售罄,這則信息今天迅速引發社交媒體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