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比我們更發達,美元最大的面值也是100元;英國經濟也不差,英鎊最大的面值也為100元;而辛巴威這種非洲國家可是產生過百萬億一張的面值,越南盾紙幣的最大面值是500000盾。所以經濟發達與否跟發行的貨幣幣面值的大小並沒有任何關係。故而我國的貨幣最大的面額為100元並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貨幣面值的決定因素
貨幣面值是貨幣實際代表的價值量,各國鈔票的面值大小不同系由商品流通的客觀需要決定的。目前來說一國的貨幣面額取值分配,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
(1)一國的商品經濟的發展水平。一國有足夠的商品生產能力,那麼貨幣的正常就不會出現超大的面值,只有商品的供應遠遠不足時,才會產品哄搶,促使百萬、千萬甚至上億的面值誕生。
(2)人民的生活水平,購買力情況,使用貨幣的習慣,這個是各國發行貨幣的一個主因,而我國長期以來使用的基本就是以百以下為單位的貨幣,比如古代的釐、分,比如常見的一錢、一兩,在我國的封建社會裡,作為貨幣的銀錠一般分五十兩、二十五兩、十兩、五兩和一兩等數種,多見的是五十兩重的銀錠。所以截止今日我國發行面值最大的為100元並無新奇。
(3)縮減比例:任何國家的發展過程中都伴隨著通貨膨脹,政府發出的貨幣是「潑出的水」,而自然災害、戰爭、經濟危機等破壞因素,又無時無刻不在延緩經濟發展速度。因此,總是出現貨幣多於商品的情況,故而商品價格上漲是常態。為方便計價,有些國家採取擇時縮小貨幣面值的做法,如我國1955年人民幣抹掉了四個「0」;當然也有少數國家則選擇不變,韓國、日本即是這些少數國家。
世界各國的情況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主幣一般從1到100居多,面額分等為1、2、5、10、20、50、100,大小面值相差100倍。所以我國的貨幣面值也是符合普世觀念的。
在世界貨幣史上鈔票面額最大的有兩個:一是德國1924年發行的面額為100萬億馬克鈔票;二是辛巴威2008年印刷的100萬億辛巴威元,這兩個都是惡性通貨膨脹的結果。
總結
並非說經濟越發達就必須要發行面值越高的貨幣,我國目前面值最高的100元是多重原因所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