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會發現,身邊的物價都有著不同程度的上漲,不僅如此,我們生活中使用的貨幣面值也越來越大,但是人民幣卻止步於100元面額的貨幣多年,全球多個國家都有千元面值的紙幣,中國為何沒有?
此前,中國有不少經濟學家表態,中國的經濟環境之下,已經到了可以發行1000元人民幣的條件了,但是這個「傳聞」傳了好幾年,到如今仍舊沒有執行。大面額的人民幣有利於結算,而且有助於減少流通成本,我國為何遲遲不發行呢?
在人民幣的發展歷史上,除了第一套人民幣擁有50000元的面值以外,人民幣的最大面值就沒有超過100元。而50000元的人民幣,也只是特殊時期的曇花一現而已。100元才是中國目前最大的紙幣面額。
自從1987年發行100元的紙幣之後,中國連續兩年通貨膨脹率高達18%以上,而通脹我們都知道,和紙幣的發行量脫不開干係。百元大鈔雖說有利於經濟發展,但同時也對通脹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自從有了100元面值的紙幣之後,「分」這個單位已經是名存實亡的狀態了,除了行動支付,我們已經看不到以「分」為單位的結算了。
至於中國為何不推出千元面值的紙幣,我們從全球其他國家的經歷吸取教訓,紙幣面額並不是越大越好。貨幣量超發極其容易引起惡性通脹。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稍有不慎就會跌入深淵。
除了害怕引起通脹之外,還有一點就是避免不法分子鑽漏洞。發行千元大鈔之後,造假者的成本就會大大降低,國家一直都在嚴厲打擊造假紙幣的人,但是一旦發行千元大鈔,那麼這些不法分子的造假成本就會大大降低,市面上假冒的人民幣也會泛濫成災。
再一個就是對於百姓的生活便捷程度,千元大鈔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便捷,大家的日程購物一般都在幾十元左右,如果超過100元大家都會選擇行動支付,1000元一張的紙幣拿去買菜,或許有點「殺雞焉用牛刀」的感覺了。
如今行動支付興起,再不濟還有銀行卡可以刷卡,大家所說的紙幣面額不夠的難題,行動支付通通可以解決,小到一分錢,大到幾十萬元,行動支付都可以完美的解決。所以1000元和500元面額的紙幣,在目前看來還是沒有發行的必要。
至於未來中國是否會推出大面額的人民幣,在筆者看來可能性很小,中國從1987年開始發行100元的紙幣,到如今已經三十多年的時間了,三十年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增速有多高,想必不用多做介紹,所以未來短時間內,中國大概率是不會發行大面額的紙幣。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