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央行正式決定從今天起發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幣50元、20元、10元、1元紙幣和1元、5角、1角硬幣。
新版紙幣和硬幣在防偽、尺寸、顏色等方面都做了不少調整,但人民幣咱們天天用,已經見怪不怪了,不過其實這背後依然還是有不少學問的,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聊聊貨幣那些事。
新版人民幣為何沒有100元與5元?
此次人們對新版人民幣最大疑惑之一就是,其他面額都有新版,為何就沒有5元和100元的份呢?
根據央行的說法,「50元、20元、10元、1元紙幣與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100元紙幣的防偽技術及其布局形成系列化」。也就是說,15年版100元紙幣所利用的防偽技術在當時發行時已經比其他面額紙幣更為先進,所以此次無需再重複發行。
至於為何沒有5元,央行表示,「近年來持續加大貨幣印製新技術的研發力度,為提高人民幣防偽能力和流通壽命,目前選擇面額較低、流通量較小的5元紙幣進行相關新技術的應用研究,其發行工作另做安排。」
但就這點來看,其原因我想還有其他因素:
1、按照央行的說法,5元紙幣「流通量較小」,為什麼?其實貨幣面額確定並不是說挑幾個吉利數字就OK了的,之所以人民幣只有1、2、5、10這幾個面額,是因為在1~10 這10個數字中,1、2、5、10 能以最少最簡單的加減運算得到其餘所有數字,如1+2=3,2+2=4,10-2=8,10-1=9等等。所以有了其中幾個面額後,就無需印製其他所有數字面額的紙幣了。而5元之所以流通量少,更多的是因為5元面額「高不成低不就」,稍大金額的,10元可以解決;5元以下的,1元可以結算。
2、移動和電子支付的興起,當然無論是紙幣還是硬幣,使用量都會有所下降。
為什麼不發行1000元的紙幣?
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啥日本韓國那麼發達,但貨幣卻那麼「不值錢」呢?
其實貨幣面額大小與一國經濟發展水平幾乎沒什麼關係,但有一個規律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經濟越發達,越穩定的國家,貨幣面額往往不會很大,反而是那些經濟動蕩,存在嚴重通脹的國家,紙幣面額大得驚人。
第一,比如在新中國成立前的1948年,那時解放區的貨幣制度還未統一,但戰後重建又需要大量的貨幣,怎麼辦呢?所以當時在沒有全新幣種和先進防偽技術的支持下,只能發行大面額紙幣以應對市場需求,因此在第一套人民幣中也就有了最大面額50000的紙幣。但隨著之後每套人民幣的更新換代,我國也就逐漸摒棄了大額紙幣。
第二,目前看我國經濟還是非常穩定的,並未發生惡性通脹,現行貨幣面額也基本能滿足交易需求,所以也就沒必要發行大額貨幣。不過最重要的是,如果發行1000元紙幣的話,我想最先膨脹的不是貨幣規模,而是人們的通脹預期和恐慌情緒。這些預期和情緒一旦發酵,人民幣將會被大量拋售,匯率大跌,人們又重新回到囤貨,屯黃金的時代,後果還是挺「殘暴」的。
當然,儘管經濟穩定,咱們也依然要控制貨幣發行量,比如二戰後的日本,為了滿足巨額的重建開支,政府的不斷印鈔行為導致日本國內通脹嚴重,日元快速貶值,匯率從戰前的美元:日元=1:4左右一直大跌至80年代的1:260左右。所以一國的貨幣「值不值錢」,與其政治背景、宏觀政策密不可分。
電子支付時代,紙幣還有發行的必要嗎?
我想說,不僅有必要,而且非常重要。在我們探討它之前,不妨來回答這麼一個問題:錢到底是什麼?
錢是什麼?銀行存款?支付寶的錢?理財基金?股票?嗯,很全面,但是不對。
以上這些其實都只是錢的符號,是錢一種代表形式之一,真正的「錢」,是有國家信用支撐的,對資源或服務的一種支配權,而這種「支配權」最直接的體現便是國家法定貨幣。
所以,如果沒有紙幣作為信用支撐,你的支付寶,股票和理財帳戶裡的數字,就僅僅只是數字而已,代表不了任何財富!也之所以有紙幣的存在,這些數字貨幣和電子貨幣才可以變現,成為真正的財富。正因為此,每個國家的紙幣不僅要持續發行,而且還要更新換代,提升防偽技術。
數字貨幣或出世,如何影響傳統貨幣?
說到數字貨幣,人們大多都會想到比特幣。沒錯,數字貨幣是一種典型的去中心化的新事物,說人話就是只要有一臺電腦,能接入數字貨幣網絡,就相當於一個發行貨幣的央行。但這樣一來致命的弱點就是,它的發行不受限制,所以也就存在著超發、擠兌、價格匯率不穩定和隱私洩露等風險,而這也是許多國家都對數字貨幣持謹慎態度的根本原因,因為以上這些會直接挑戰國家貨幣發行主權的地位。
但是,對於新鮮事物不能一刀切,俗話說去其糟粕,取其精華。2018年3月,時任央行行長周小川當時首次提出「DC/EP」概念,也就是法定數字貨幣。而在今年8月,央行召開2019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時,要求加快推進我國法定數字貨幣(DC/EP)研發步伐。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數字貨幣將會逐漸走進咱們百姓的生活中。那麼,山雨欲來的數字貨幣,又會如何影響傳統貨幣呢?
一個最大的優勢便是降低支付成本。我們都知道,轉帳、提現、跨境結算等,都需要手續費,當然現在儘管銀行基本已取消線上轉帳手續費,但對於企業來說,頻繁的大額交易也會產生不少的結算成本。比如中行的傳統跨境銀行匯款手續費是千分之一,而且時間需要3-5天,但如果通過數字貨幣的話,則可以在數分鐘內以超低成本快速完成匯款。
當然,數字貨幣之於傳統貨幣的最大意義,更多的是在於發揮傳統貨幣所無法做到的支付便利性和職能,最終造福於社會。
對於貨幣,這個最熟悉的陌生人,你今天是不是又多漲見識了呢?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光哥論財(aguchanghe),訂閱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