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郎叔帶你吃遍日本(S2)

2021-01-18 一期一會和食研究所

原創作品,歡迎轉載,無需授權申請。但務必註明出自一期一會和食研究中心,並保留本文內二維碼


由同名漫畫改編的美食主題日劇《孤獨のグルメ》不僅在日本人氣爆棚,在中國地區也紅遍大江南北。甚至臺灣地區翻拍了臺灣版的作品。在第四季的時候,作為彩蛋,兩部作品的主人公在臺灣有過一面之緣,點頭之交。


劇中主人公「井之頭五郎」是個資深吃貨,生活平淡無奇,不貪杯,不好色。唯一的興趣就是吃。一直以來,我就想整理一下五郎大叔吃過的日料。但作為懶癌併發症的拖延症,整理這件事就被無限期地擱置下來。這次正值赴日前期,製作路書的時候想起了這個,就一鼓做氣把它整理出來。本文只收錄了五郎大叔所吃過的日本料理與和風中華、和風洋食。其它非日料的料理不做收錄。



第二季


第一話

地區:神奈川県川崎市中原區新丸子町 733

店名:三ちゃん食堂

本話主打料理:蔥肉炒め


在正餐之前都會吃些小甜點的習慣雖然從第一季的後幾集就開始有了,但第二季似乎把這個節奏做成了固定模式。但後幾季又取消了,似乎是觀眾的反響不佳吧。這次叔吃的是「昭和堂」的「クリーム餡蜜」(這個不知道翻譯成啥好,姑且叫它奶油蜜豆寒天凍吧)。或者你們也可以按字幕組那渣翻譯叫。


到了正餐時間,這次五郎叔進的一家中華料理館,原本不打算收錄這一話的,後來看了一下,料理與中餐還是有些區別的,所以勉強收錄。


五郎點的主菜是「蔥肉炒め」(蔥爆肉),配菜有:茗荷天麩羅、海鮮春巻き、チーズ入りウインナー(夾芝士維也納香腸)


這個「蔥肉炒め」,多外觀上看,貌似對應的是咱們這的「蔥爆羊肉」,但在日本羊肉並不是常用的人氣食材,所以這個很可能用的不是羊肉。


這個海鮮春卷做得算是比較正宗的,一般日本做的春卷都很長,這個長度的和中國的差不多。而餡料極為豐富,雖然外觀上看不出來,但五郎在吃的時候念出了裡面的餡料:海老(蝦)、烏賊(魷魚)、蛸(章魚)、蟹,還有沒念到的,聽起來相當豐富。


這個茗荷天婦羅,雖然我沒有吃過被炸成天婦羅的茗荷,但茗荷的味道我知道,大致可以想像得到。味道應該很不錯的說。


芝士維也納香腸,沒吃過,也想像不到,沒辦法評論。


五郎點的這些菜其實都很便宜,但全部加一起就要1500多日元了。



作者訪店時點的「焼肉ライス」,即烤肉飯意思。

這個明顯不是中餐,到有點類似韓國的烤五花蓋飯,但解說透露了調味,用的醬油、味噌、砂糖等,不難想像味道還是和風的。


以及這個看上去以為是カツカレー(炸豬排咖喱)的,但其實不是。

實際上是可樂餅咖喱,這品菜單上並沒有,屬於隱藏菜單。不過話說回來,這麼大的可樂餅我還第一次見。這外觀太容易被人當成炸豬排了。


最後,留個坐標吧。



第二話

地區:東京都中央區日本橋人形町 1-10-8

店名:てんぷら中山

本話主打料理:黒天丼


先看看第二季慣例的餐前甜點。五郎叔要的是「抹茶善哉」

「善哉」就是一種類似於「汁粉」的湯式甜品。這份是抹茶口味的,冰涼的抹茶紅豆湯中,配上軟糯的「白玉」(糯米糰子),加上冰塊。在炎炎夏季,光是想想就覺得爽快。對甜品無愛的我,唯獨對這種湯湯水水的,尤其是涼的茶點還是情有獨鐘的。


叔在聽了一曲三味線後,忽然想吃天婦羅了,也不知道三味線和天婦羅有啥必然的關係?這是強行搭線啊!這思維跳躍的連我這個水瓶座都有點跟不上了。總之,在一番尋找之下,終於進了一家天婦羅店。


叔先點了以下幾種:「女鯒」(鯒科的一種魚,中文名好像叫大眼鯒)、「蓮」(藕片)、「玉蔥」(洋蔥)

女鯒其實並不怎麼好吃,而且旬在冬季,而五郎去這家店的當時正是盛夏,還不在時令。一般來說天婦羅的定番魚是「鱚」(きす)。菜單上明明有的,但叔並沒有點,也許是偶爾想換換口味吧。


藕片沒什麼好介紹的,而洋蔥是剁碎後以「かき揚げ」的形式做的,而西式的做法一般是洋蔥圈。


吃完這些,五郎本打算點海老(蝦)和穴子(星鰻)的。但看到臨桌點了一份看起來黑黑的「天丼」(天婦羅蓋飯),由此產生了濃烈的好奇心和興趣,索性放棄原來的打算,也點了一份同樣的。

一吃才發現,原本打算單點的海老和穴子,這碗天丼裡都有,而且還是特別醬油縮汁版的。與普通蘸天汁(天婦羅專用湯汁)或鹽味的完全不同。然後還有我剛剛提到過的天婦羅定番的「鱚」。


這一餐,五郎叔消費1550日元,字幕組居然聽成1150,渣字幕我都懶得吐槽了。


到了作者訪店環節,作者先點了「烏賊」(魷魚)和「鱚」。

約合RMB12塊錢1份,以天婦羅而言,算是很便宜了。基本上兩到三口一枚,就我而言,怎麼也得吃8枚。而五郎叔還不得吃15枚?當然,天婦羅和壽司一樣,誰也不會認準了一種吃,一般都會嘗嘗各種不同食材的。


然後還有剛才五郎叔也點了,我忘了截圖的「新香」(醬菜),正好補上

約RMB6塊錢一份,是我的話肯定不點。


最後是這份,劇中五郎想點,但只有晚上才供應而留有遺憾的「かき揚げ」

「かき揚げ」是天婦羅的一種炸法,將細碎的食材用麵糊粘成一大塊去炸。所以這個會因裡面的食材變化而價格浮動。這裡面有「帆立」(扇貝)、「海老」(蝦)、「三つ葉」(鴨兒芹),定價800円,約合RMB48塊錢,有點小貴,但天婦羅就是貴,沒辦法。這一份的量大約是6口左右吧,能下一碗飯。


最後留個坐標,老實說這家店我也想去嘗試一下呢。



第三話

地區:東京都中野區沼袋 3-23-2

店名:焼肉平和苑

本期主打料理:焼肉


第二季慣例,餐前甜點。チョコバナナクリームタルト

個人對甜點無愛,不多作介紹了,自己看圖吧。


叔於第二季的首次烤肉。第一季的第八話明顯是韓式烤肉,這次才是真正的日式焼肉。這次叔先點了:山葵カルビ(山葵小排)、三角(肩五花)、丸(腿附近的肉),先上來的是這個「山葵カルビ」

山葵小排(請無視字幕組的渣翻譯,相信我這絕壁不是五花肉)。即使是日式的「焼肉」,一般也是用醬汁和鹽的吃法。像這種使用醬油和山葵的純日式吃法其實也很少見,不過這種的,我個人更喜歡生吃,烤的話我只要8秒單面烤一下,大約3分熟左右才是我的最愛。

放大看一下,這肉的品級相當高。從脂肪分布的紋理來看,這是正經的黑毛和牛,而且目測肉質屬於A5級別的,就算沒有,至少也有A4+了。越是高品級的肉越忌諱烤得過熟,在日本吃烤肉正常情況下,都不會有超過5分熟的。換種說法,7分熟的就已經算烤老了。


然後劇中店員指導五郎叔如何烤得好吃,結果和我預想的完全一樣,店員雖然是雙面烤,但一面只烤了3秒就翻面了,而另一面也沒超過5秒。和我說的8秒差不多。切記,和牛烤過熟就是在糟蹋食材。


接下來是「三角」

所謂三角,其實就是「肩バラ」,翻譯過來就是肩五花,這個才是五花。這個也是只要稍微烤一下表面,淋檸檬汁吃。


再下一道是「丸」

關於這個「丸」,我覺得就是腱子肉,但劇中說是腿附近的肉,這個說法好象又不是腿肉。總之這個部位的肉,脂肪含量偏低,精肉部分比較多。


叔越吃越過癮,於是又追加了「お薦めカルビ」(推薦小排)

雖然還是小排,但這次就不再是醬油山葵那種純和風口味了。而是店家秘制的醬汁。要領是不要一片一片地烤,要整盤倒上一起烤。

請無視字幕組,カルビ是小排,バラ才是五花肉,聽我的沒錯。


然後叔又點了「玉子かけ御飯」(雞蛋拌飯)

關於生雞蛋拌飯,很多人褒貶不一。我最開始也有些不適應,後來吃すき焼き(壽喜燒)時,都是蘸著生蛋液吃的,從那時候開始就喜歡上了生雞蛋。後來再吃這個「玉子かけ」也就慢慢喜歡上了。有人說中國的生雞蛋不安全,但我經常吃,也沒吃出問題來。主要是蛋殼上的沙門氏菌,但這種菌怕高溫。只要用開水燙1分鐘。把蛋殼滅下菌,裡面還是生的就沒問題。另外一個中國雞蛋不安全的因素就是新鮮度。日本超市裡賣的雞蛋都是7日內的鮮蛋,如果超過7日沒賣掉的,就撤下架用於加工其它食品了。而中國就沒這個保障,所以新不新鮮只能自己用眼觀察判斷。


作者訪店時除了五郎點過的山葵カルビ之外,還點了「上ミノ」

ミノ是指反芻動物多個胃的第一胃室。而上是指上等的意思,也就是精選。說實話,我沒吃過……看起來很好吃。


還有這個需要預訂才有的「超四角カルビ」

這小排的品質,還有誰?不過2500円的價格(約150RMB),真需要狠下心來才能吃呢。但是比國內的日式烤肉要實在多了。這種品質的肉在國內,這一盤至少要你280,不信大眾點評上搜搜看。


好了,廢話不多說,直接上坐標,這家店也列入我計劃之內。



第四話

地區:群馬県邑楽郡大泉町坂田

店名:

本話主打料理:ブラジル料理

本話是巴西料理,雖說巴西烤肉我還蠻喜歡的,但與日料、和風都無關,所以不做收錄。



第五話

地區:神奈川県橫浜市神奈川區六角橋 1-7-21

店名:キッチン友

本話主打料理:豚肉と玉蔥の大蒜焼き


五郎在神奈川大學的食堂,吃了一份食堂的冰激凌,看上去還不錯。

水果滿豐富的,在日本水果很貴的,這樣一杯只要180円,真的很便宜。約合RMB10元左右。目測裡面的水果有:キウイ(奇異果)、パイナップル(菠蘿)、オレンジ(香橙)、西瓜、バナナ(香蕉)等。


正餐就是這份スペシャル友風焼き(特製友風燒)

友風燒是以店名命名的,並不是一品料理的名稱,這家店店名是「キッチン友」。看上去滿滿一盤子洋蔥,但其實肉被埋在洋蔥下面了,所以這並不是一盤炒洋蔥。反正五郎叔吃得挺歡。


還有這碗「豚汁」(以味噌和酒糟為基底,炒過的豬肉和蔬菜煮的湯)

豚汁是日本料理中非常典型的以豬肉為主食材的湯料理。味道非常棒,另一部日劇《深夜食堂》的片頭就是主角在煮豚汁。


然後就是這個「ハムポテトサラダ」(火腿土豆泥色拉)

老闆娘手作的土豆泥色拉,搭配火腿、番茄和黃瓜。不過看上去沒什麼特別的。


作者訪店時吃的是「友風ハンバーグ」(友風漢堡排)

厚厚的洋蔥粒完全把漢堡排蓋住了。這家店的洋蔥都是白撿來的麼?


還有這個ペテカツランチ

說是比一口炸豬排大一點,實際上大很多好嗎。連飯帶味噌湯一套只要800円,還是蠻划算的。


雖說我個人對這家店的興趣不大,但還是要放個坐標。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試試。



第六話

地區:東京都江戸川區西小巖

店名:

本話主打料理:四川料理

本話為川菜,不做收錄。



第七話

地區:千葉県旭市飯岡(いいおか)三川 5717-102

店名:つちや食堂

本話主打料理:秋刀魚なめろうと蛤の酒蒸し


本話甜點是自家制的芝士蛋糕

看上去蠻好吃的,但是我對甜點就那麼回事。注意力還是放在正餐吧。


叔這次進了一家主營海鮮的食堂。最開始點了份刺身定食和赤貝。

刺身定食,是從當日的小黑板上選2種魚。五郎選的是鮪(金槍魚)和秋刀魚。

而店家說秋刀魚可以做成なめろう。「なめろう」我沒辦法翻譯,中國沒有對應的料理,而且也沒有漢字寫法,總之是生魚料理的一種。主要以鯵(竹莢魚)、秋刀魚等青物魚,加上蔥花和味噌剁碎,剁到出粘性,但又不能過碎,還要保持魚肉有顆粒的口感為佳。字幕組翻譯成「什錦拌」。但我覺得聽了這樣的名字也不會知道到底是什麼東西,還是不要亂起名字的好。


一般來講なめろう主要用的是鯵(竹莢魚)。這家店使用的是秋刀魚,說口味比鯵要甜。秋刀魚類似於鯖(青花魚),是極難保鮮的,死後迅速腐敗。而要做なめろう,必須要特別新鮮的,所以這是沿海城市的特權。


赤貝刺し

赤貝是一年吃2季的,除了夏季產卵期不好吃,秋冬春都很好吃。赤貝最值得稱讚的是彈牙的口感和強烈的腥鮮。


蛤の酒蒸し是日本料理中經典的一種料理手段

用清酒和高湯悶煮出來的蛤,好吃到不要不要的。而有人指出劇中的五郎叔,不是有不能飲酒的設定麼?為什麼吃這個沒事?其實酒類在高溫的作用下,酒精都揮發掉了,只留下醇香與甘甜。同樣,法餐中的紅酒燉蝸牛也是這個道理,吃完了開車也不怕被測酒駕。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蛤要比中國的品種大很多。

這樣看就能知道有多大了吧?大概比中國的要大一倍左右。


最後到了作者訪店的環節,除了五郎吃過的那些,作者還點了アジフライ

西式炸竹莢魚,這個一定要趁熱吃,脆皮咬開之後,綿軟白嫩的魚肉冒著熱氣,真的非常好吃。而且可根據個人喜好,蘸醬汁、醬油、美乃茲、番茄醬等多種口味的吃法。


還有這個隱藏菜單的「北寄貝の天麩羅」

據說是不怎麼做的一品,很多天婦羅專門店都沒有這個。


還有這個サーファー定食

這個衝浪者定食裡沒有海鮮,主菜是生薑焼き+目玉焼き(荷包蛋)+納豆,還送蛋花湯。是補充能量的一套。


最後放坐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試試。



第八話

地區:東京都墨田區両國2-9-6

店名:ちゃんこ大內

本話主打料理:一人ちゃんこ鍋


雖然個人對甜點感情一般,但本期的內容還是相對比較喜歡的——団子

団子是傳統的日本點心,糯米的糰子上淋上各種汁醬,呈現不同的口味。我很喜歡這種口味甜中帶鹹,口感呈軟、糯、粘、韌的多重的體驗的小點心。中間的那個叫「御手洗団子」是最經典、傳統的口味。注意日語的多音詞,在這裡一定要用讀成「みたらし」,千萬別讀成「おてあらい」。讀錯了就是洗手間的意思了。我覺得大家不會想吃「廁所糰子」吧?


既然到了兩國,那一定要嘗嘗相撲鍋了。叔進的這家店提供一人份的相撲鍋。當然,以叔這種絕不餓著肚子等上菜的性格,必然是點了前菜。


「月見山芋千切り」翻譯過來就是「賞月山藥絲」。千切是千本切的略稱,而「本」在日語相當於中文的「根」、「條」、「瓶」等,對長條物體用的量詞。千本切就是千根切,意思就是切絲。而「月見」是「賞月」的意思,同樣「花見」、「雪見」就是賞花、賞雪。因為蛋黃很像天上的月亮,所以這種加了生蛋黃的料理一般都叫月見XXX。比如「月見納豆」、「月見山掛け」等。而日語中漢字「山芋」和中文的意思不一樣,日本的山芋是山藥,而中國的山芋是番薯,不要誤會。


然後火鍋的食材奉上來了。

日本的火鍋以涮為主的雖然有,但並不多,比如「シャブシャブ」。其它大多數還是以煮為主。食材下鍋裡一直煮著,隨吃隨取。


相撲鍋的肉類食材一定要用雞肉。其中腿肉和雞肉丸子是必不可少的,甚至連湯頭都要用雞架熬煮出來的高湯。不能使用豬骨、牛骨等四足動物。

關於相撲鍋,我曾寫過詳細介紹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閱。


吃完鍋裡的食材後,接下來就是「しめ」(收尾)。叔的收尾選的是「饂飩」(烏龍麵)。

還附帶了蔥花和天婦羅屑,說是天婦羅屑但並不是炸天婦羅掉的碎屑,而是專門去炸的。叔的這個選擇並不是最佳的。一般像相撲鍋、魚貝類鍋,湯汁都少油清甜,最好用「雑炊」(粥水)來收尾。而肉類火鍋,比如「すき焼き」(壽喜燒)這種濃重的湯汁的,才更適合烏龍麵。不過無所謂啦,你高興就好。


不過看起來還是蠻誘人的。

只是烏龍麵口味淡了不好吃,因為烏冬本身無味,全靠吸收的湯汁的味道。


又到了作者訪店的環節,作者的前菜是「鰹のたたき」(輕熟鰹魚)

1500日元的前菜,有點貴了。而且用黃瓜和蒜蓉的做法絕非日料常規做法。


作者也點了一人份的相撲鍋。

2650円的價格有點偏貴,折合RMB約160塊左右。2000円以下的話,相信會很受追捧的。


最後放個坐標吧,喜歡的朋友去嘗嘗吧。



第九話

地區:東京都江東區銀座商店街

店名:

本話主打料理:出前

這一集叔業務太忙了,上午三家,下午三家,根本沒時間外食,所以都是採購的出前,在事務所裡吃的。沒有收錄的必要。



第十話

地區:東京都北區中十條2-22-2

店名:田や大眾割烹

本話主打料理:鯖の燻製と甘い玉子焼き


本期甜品,自家製カキ氷。

這是一個冬天,五郎叔本打算進甜品店吃碗熱乎乎的汁粉,暖暖身子。結果卻發現這裡只有刨冰。已經坐了下來,又不好意思直接走人。無奈吃了份刨冰。日本的刨冰顆粒都非常細膩。吃在口中完全沒有冰碴的感覺。是那種綿綿的,沙沙的細緻口感。這份刨冰澆的是特製慄子餡,應該非常好吃。


正餐時,叔進了一家菜品很多的大眾食堂。說是割烹料理,但看菜單和普通的食堂沒有多大差別。五郎上來點了:鯖の燻製(煙燻青花魚)、腿ハム(火腿)、キムチ(韓式泡菜)、カキフライ(西式炸牡蠣)、トンブリ白子(地膚子小魚苗)、ご飯(米飯)和味噌汁(味噌湯)的套餐。


等餐時間先上的免費小菜。都有:一口肉団子(一口肉丸)、オクラ(秋葵)、一口唐揚げ(一口日式炸雞塊)

小菜每天都會有變化,今天趕上的是這些內容。還是很不錯的。


然後就上主菜了。

「白子」(シラス),常被翻譯成小銀魚。但其實並不是,而是好多種魚類的幼苗,一網打上來什麼算什麼。而真正的銀魚在日語裡叫「白魚」(シラウオ)。還有「白子」一定要讀成「シラス」而不是「シラコ」,否則意思就變了,後者是魚類的精巢,我們稱為「魚白」的東西。我前不久寫過文章介紹過這幾種東西,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閱。


煙爋青花魚的確是很罕見的。青花魚保鮮很難,所以一般用醋醃漬,做成「〆鯖」。而產地有條件入手最新鮮的青花魚的,也可以製作刺身和壽司直接生吃。鮮度稍遜一點的可以用於做「塩焼き」(鹽烤)。而煙爋的做法,用得最多的魚類是「鰹」(鰹魚),青花魚很少有這麼做的。


生火腿卷韓式泡菜。雖然沒吃過,但想像中似乎很好吃。畢竟吃過韓式烤肉配泡菜,所以大致能想像得到。


接下來是西式炸牡蠣

這種西式油炸料理與天婦羅不同,最明顯的區別是面衣外邊還要裹一層麵包粉。而這種西式油炸料理,最具代表性的三大食材就是「海老」(蝦)、「牡蠣」、「鯵」(竹莢魚)。命名也很簡單,就是食材名+フライ,炸蝦就是エビフライ、炸牡蠣就是カキフライ、炸竹莢魚就是アジフライ。這個西式炸牡蠣還是相當好吃的,咬開爽脆的面衣,裡面的嫩蠔肉爆漿的口感,簡直讓人無法抗拒。


然後是地膚子小魚苗

「トンブリ」(地膚子)是古代中國作為藥材傳入日本的。後來不知道怎麼的,就變成食材了。我對此物的認知度為0,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吃過就更無從談起了。所以對它的口味、口感完全不清楚。但小魚苗我到吃過,大家只要知道這東西不是銀魚就行了。


吃這點東西怎麼滿足叔的胃口?所以就追加了「玉子焼き」

不過看這圖片我又要吐槽了,這玉子燒做得太粗糙了吧?我初學試做時的作品都比這個卷得好看得多,而且這個蛋液明顯沒充分攪拌。蛋清和蛋黃都沒有均勻融合。在日本這個匠心社會,能把賣相這麼粗糙的料理端給客人的店可真不多。放一張我做的玉子燒對比一下。


作者訪店時除了五郎吃的那些,還點了一些下酒菜,比如「みずこぶ」

實在抱歉,這東西也在我的未知領域,只是從劇中得知是秋田地區的特產。沒吃過,甚至沒見過。無法評論。誰知道這東西是個啥?請不吝賜教。


這個我知道,水蛸の刺身

「水蛸」是「真蛸」科下的一種章魚。因為體形相較其它品種要大得多,所以又叫「大蛸」。有資料記載的最大的個體為9.1米,很多神話傳說裡的海怪就是以它為原型的。但我們只研究作為食材的它,真蛸科的章魚哪個品種都很好吃。肉質堅實,彈牙,清甜。蘸著橘醋吃非常滿足。


最後還有「きりたんぽ鍋」

「きりたんぽ」是指用粳米做的竹輪。米不要完全碾碎,保持一定的顆粒口感為佳。一般都是斜切的,這個是正切的,所以看上去有點怪怪的。


想知道這家店坐標的看這裡。雖然燈籠上和暖簾上的字都好象「岡や」,但這家店的店名是「田や」,用導航搜岡や可是搜不到的哦。



第十一話

地區:東京都足立區千住

店名:

本話主打料理:タイカレーと鶏の汁無し麵

本話為泰國料理,不做收錄。雖然我不懂泰國料理,但發彈幕的網友們一致認為這家店的泰國料理還是相當正宗的。



第十二話

地區:東京都三鷹市上連雀 2-3-7

店名:御食事 樹

本話主打料理:お母さんのコロッケと鰤大根


第二季特色,飯前都得先吃點甜點。五郎這次進了一家很有情懷的茶點店。要了一份鯛焼き和天竜茶的組合。

日本的甜點很多都離不開紅豆餡,無論是饅頭、大福、櫻餅、銅鑼燒都是紅豆餡,當然鯛魚燒也不例外。而天龍茶則是日本天龍川沿岸產的,加工工藝為煎茶。是一種非常著名以地域命名的日本古法茶。就好象我們的西湖龍井。


到了正餐,五郎上來先點了個「三品定食」。所謂三品定食是指店家準備了一些不需要現做的料理,類似於自助的形式擺在吧檯上。客人可以從中隨意選三種的組合。叔選的是:鰤大根(蘿蔔鰤魚)、茄子味噌炒め(味噌炒茄子)、鴨と青菜のマリネ(青菜拌野鴨),然後又單點了2個コロッケ(可樂餅)


五郎先吃的是青菜拌野鴨。

マリネ是マリナード的簡稱,其實就相當於我國東北地區的大拌菜。鴨(カモ)是野鴨的意思,而家鴨的漢字還是家鴨(アヒル)。


接下來是可樂餅。

正如魚香肉絲裡沒有魚一樣,可樂餅裡也沒有可樂。是英語「croquette」的譯音。日語中也是使用的外來語「コロッケ」來表達。是用類似ミンチカツ的製作方法,把肉餡換成土豆泥來做。當然高級一點的會加入其它餡料以增加風味。還是非常好吃的。


接下來是味噌炒茄子

味噌和茄子獨自的味道我都知道。但組合在一起我就想像不出了。但感覺似乎很鹹的樣子。


最後是鰤魚煮蘿蔔。

鰤魚煮蘿蔔是一品經典的傳統日料。雖然很家常,但非常美味。


最後作者訪店時吃的焼きソバ(炒麵)

經典的廟會料理,日本的各種祭り廟會上都會有たこ焼き和焼きソバ。不過這個看起來顏色有點淡。不知道口味如何。


還有這個豚肉スタミナ

スタミナ是營養餐的意思。這個就翻譯成豬肉營養餐吧。看圖片似乎是玉蔥(洋蔥)、椎茸(香菇)、韮(韮菜)、豚肉(豬肉)炒的。有點像中國的家庭料理。


最後把店的坐標給大家。



到此為止第二季完結撒花,本著只收錄日本料理和和風洋食、和風中華的原則,本季未收錄的非日料店較多。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補檔。我們第三季見。



關注一期一會和食研究中心,獲取最專業最全面的日料相關知識


喜歡本文請分享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孤獨的美食家」日本旅行地圖:五郎叔吃過的絕贊烤肉店!
    五郎叔在這集裡就先嘗試嘗試了人氣芥末牛小排,味道不說很獨特了,就連烤法都有專門的手法!雖然是芥末牛小排,但是一點也不辣,如果喜歡吃芥末的朋友可以大膽放心的嘗試,口感的話雖然是肉但卻吃出了刺身的柔軟!五郎叔稱之為「烤刺身」!!有時候小編真的很佩服日本的飲食文化,每種肉品都有自己的獨特吃法,比如「三角」」圓形」肉要滴上檸檬汁烤,清爽又可口!再比如「主打牛五花」一片一片烤就不好了吃了!
  • 「孤獨的美食家」日本旅行地圖:五郎叔吃過的絕贊烤肉店!
    五郎叔在這集裡就先嘗試嘗試了人氣芥末牛小排,味道不說很獨特了,就連烤法都有專門的手法!雖然是芥末牛小排,但是一點也不辣,如果喜歡吃芥末的朋友可以大膽放心的嘗試,口感的話雖然是肉但卻吃出了刺身的柔軟!五郎叔稱之為「烤刺身」!!有時候小編真的很佩服日本的飲食文化,每種肉品都有自己的獨特吃法,比如「三角」」圓形」肉要滴上檸檬汁烤,清爽又可口!再比如「主打牛五花」一片一片烤就不好了吃了!
  • 五郎帶大家吃遍天下美食!
    一直喜歡看美食節目,像日本經典的《孤獨的美食家》,八季追下來真的過癮。井之頭五郎大叔將享用一餐試作初戀一般,其虔誠的態度和真誠的表情把觀眾口味都調動起來,口水肆虐。美味孕於平凡五郎在日本東京獨自經營一家進口雜貨店。因工作需要他經常出發到日本各地拜訪客戶。在工作間隙,尋獲美味對五郎來說乃頭等大事。
  • 《孤獨的美食家》第八季來了,五郎叔第一集就吃掉4710日元,真豪
    根據報導第8季將圍繞「勿忘初心」為主題,挑戰甜點特輯和美食剪輯等全新的主題,一定會讓愛吃的你大吃一驚。另外,那些藏在名不見經傳的街頭巷尾的美食也不容錯過。正如周星星在《食神》中所說:「沒錯只有用心才能做出最棒的菜式!」我們的五郎叔也將勿忘初心進行每一次的美食尋找!而本季的第一集就來到了橫濱的中華美食城!
  • 《孤獨的美食家》第八季開張,五郎在日本吃了廣東菜
    一連串莫名其妙的佔卜,反正我是沒看懂,可能這是日本文化的無釐頭吧。奪門而出的五郎得到了一個口令——你的幸運方向是東南。這一段無釐頭的鋪梗,居然鋪了六分鐘。也是醉了。(沒辦法,美食劇的需要嘛,要不然編劇的功能怎麼體現,是吧。)你說巧不巧,五郎此時正好置身日本的中華美食街。那麼好吧,叔的肚子又餓了。開始找餐廳,不停看門外的菜單。
  • 美食 | 「孤獨的美食家」全8季美食探店地圖:五郎叔吃過的那些絕贊東南亞餐飲店!
    五郎叔也是胃口大,一口氣全部點了個遍呀!其中韓式天婦羅溫暖柔和的味道,與日式的天婦羅相比更好入口!泡菜豬肉卷,兩者相遇簡直是火星撞地球般的美味!炒雜菜不用說,吃了第一口就不禁讓人想吃米飯了!正好五郎叔點了紫菜卷,很多餡料,手藝精細和炒雜菜絕配了!韓國料理獨特的衝擊力就是「辣」,這點正好在炒烏賊上體現了!
  • 五郎叔一個人開衝繩料理慶典,居然一個人吃這麼多東西!
    目黑區中目黑的天然鹽烤黑島豬、Taco飯、胡蘿蔔絲炒雞蛋、排骨蕎麥麵結束了一天疲憊的五郎叔,來到了日本的目黑區中目黑,在製作資料的時候什麼都沒吃就跑出來了。雞肉排套餐特製日式醬,保質保量,物超所值之選,來吃雞肉排的五郎叔今天卻沒時間感嘆這些了,得快點吃才能不耽誤約好的時間,狼吞虎咽的五郎叔大概是把這些當成餐前小吃了吧,吃飯起身去付帳最後離開的動作簡直一氣呵成,見過客戶的五郎叔站在小橋上感嘆著風景真好啊,春天快點來吧,感嘆感嘆著..就又餓了..呦西快去覓食吧!
  • 孤獨的美食家,五郎淪陷鐵板料理的美味,中華料理果然博大精深!
    大家好,今天五郎帶大家吃毛澤東排骨和黑炒飯,這一集的飯場是涉谷區的神宮前。瀧山這個老朋友真是坑爹啊,明明是自己叫五郎出來的,還遲到了三十分鐘,給五郎氣得東西都不吃了。但是好在坑貨朋友給了五郎一個大單子,善解人意的五郎就選擇原諒他吧。
  • 原來五郎叔在大過年吃這些東西!
    原來五郎叔在大過年吃這些東西! 今年也一直在忙碌的五郎叔 除夕夜本應在出差地福岡 悠閒地度過 但由於商談顧客的原因
  • 五郎叔一個人開衝繩料理慶典,居然一個人吃這麼多東西!
    目黑區中目黑的天然鹽烤黑島豬、Taco飯、胡蘿蔔絲炒雞蛋、排骨蕎麥麵結束了一天疲憊的五郎叔,來到了日本的目黑區中目黑,在製作資料的時候什麼都沒吃就跑出來了。雞肉排套餐特製日式醬,保質保量,物超所值之選,來吃雞肉排的五郎叔今天卻沒時間感嘆這些了,得快點吃才能不耽誤約好的時間,狼吞虎咽的五郎叔大概是把這些當成餐前小吃了吧,吃飯起身去付帳最後離開的動作簡直一氣呵成,見過客戶的五郎叔站在小橋上感嘆著風景真好啊,春天快點來吧,感嘆感嘆著..就又餓了..呦西快去覓食吧!
  • 五郎叔說好吃到嘴巴裂開的的治癒料理
    (文末還有一首坂本九的《SUKIYAKI》) 日本美食神劇-《孤獨的美食家》第五季最後一集,五郎叔在東京都豐島區一家市井小店,吃上州牛壽喜鍋
  • 孤獨的美食家,五郎終於去鳥取了,鳥取真香!
    說到鳥取,估計大部分日本人的印象都會是鳥取砂丘。這集就是從砂丘展開的。五郎和當地接待站在砂丘上。雖然已經做好了砂丘很小的準備,但實際上竟然很廣闊?鳥取砂丘,面朝日本海。它歷經近10萬年的洗禮,強勁的海風不斷改造著砂丘的形狀,形成了如今類似沙漠的風貌。砂丘的高低起伏不一,最高處可達90米。此外,若當日有風,便能看到美麗的「風紋」圖案。
  • 《孤獨的美食家7》在韓國拍攝 五郎叔吃烤肉
    由松重豐主演的漫改劇《孤獨的美食家》第7季正在熱播,再次掀起吃貨對五郎叔的崇拜,畢竟看到他吃飯就無比幸福!早前官方宣布這一季有兩集會在韓國拍攝,五郎叔會吃烤肉。現在播放的集數確定為第9集與第10集,將於6月1日、6月8日播出,官方也發布了相關劇照。《孤獨的美食家》漫畫由久住昌之擔任原作,谷口治郎作畫,谷口治郎在2017年2月去世,享年69歲。
  • 飯掃光神劇《孤獨的美食家》第七季來了,你吃了嗎?
    最近大型吃播節目《孤獨的美食家》第7季終於上線了!飢餓的閃電又在日本上空劈開。《孤獨的美食家》系列講的是一位99%精力都用來找食物的大叔井之頭五郎在日本乃至全球的尋味之旅。這個幾乎是獨角戲的美食番播出到第七個年頭,在豆瓣上平均得分到了9分,最新的第七季更是吃出了9.5分新高度!
  • 來,藝萌帶你吃遍日本
    ▼日本遊記 Travel in Japan「差差!你知道嗎!日本好多好吃的!哈哈!大坂燒是用%&*…還有那個拉麵&*(*…""哎!哎!停!說好給我帶的好吃的呢?拿來~」「嗯..嗯?那個我先去忙下照片哈..我走啦~」
  • 五郎又開始吃吃吃!《孤獨的美食家》第六季也要來了……
    這一次的《孤獨的美食家》2017新春SP帶大家吃土!  不過幸好這只是我們五郎的一個噩夢。睡醒的五郎立馬開始了吃吃吃的路途...不過這是啥情況??竟然滿員了!(果然被你吃過之後就火了吧!)    沒事我們換一家...啥???關門了??
  • 日劇《孤獨的美食家》全七季登陸B站 五郎叔正式入駐
    日劇《孤獨的美食家》以美食和氣氛一直為人稱道,4月20日晚,B站(Bilibili、嗶哩嗶哩)宣布已經買下版權,全七季在B站獨家放送,五郎叔正式入駐!《孤獨的美食家》,是由日本漫畫家久住昌之原作、谷口治郎作畫的一部漫畫,1994年於《月刊PANJA》開始連載至1996年,2008年1月15日於周刊《SPA!》上復活,目前不定期連載中。
  • 《白色巨塔》的財前五郎告訴你,為何在日本入贅的地位比親生的高
    《白色巨塔》中財前五郎和黑川五郎的關係當富士電視臺將《白色巨塔》作為45周年臺慶的重頭戲推出時,可能也不會想到這部幫助主演唐澤壽明走出偶像派人設登上演藝事業高峰的電視劇竟然有機會成為日本醫療劇的標杆。這部劇有著許許多多的象徵和指代,比如其中有一個鏡頭是唐澤壽明飾演的主角財前五郎望向奧斯威辛集中營運送猶太人用的鐵路的分叉口,暗示了救死扶傷的醫生和奪人性命的魔鬼其實就是一個轉身的距離,又比如本劇的片名的含義由財前五郎的情人花森慶子口中說出:我就是從那座白色巨塔裡逃出來的,才會愛上有機會戰勝它的財前,更是暗示了醫療體系內部的森嚴壁壘。
  • 來到日本吃什麼到正宗日料?跟著日劇《孤獨的美食家》去探店沒錯
    看著「吃播」五郎叔美滋滋地吃飯,手裡的泡麵都能變得更香,堪稱名副其實的下飯劇。一人,三餐,美食讓幸福如此簡單,不知道治癒了多少都市裡寂寞生活的單身男女。正如劇中片頭所言:「不被任何人打擾,毫無顧忌的吃東西,是一種孤傲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