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中午至27日中午,全省民航機場檢查旅客3.4萬人次,移送發熱旅客1人。南京海關對13架次出入境飛機和1880人次出入境人員實施衛生檢疫。2月26日全省航空進出港旅客3.3萬人次,環比增長15.3%。目前,由日韓進入江蘇旅客增多。2月27日,記者來到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實探發現,機場對每一位出港旅客都進行了細緻檢測。
嚴格檢測到港旅客
2月27日13時50分,由韓國首爾飛往南京的OZ349航班降落在祿口國際機場。
「機上共有142名旅客。這幾天,由日韓飛往南京的航班上旅客明顯增多。」南京機場運行指揮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按照最新航班計劃,疫情期間會加強與執飛日韓航班航司的溝通,航司與機場共享航班機組及旅客信息,在機上完成旅客測溫與健康申報工作。如遇發熱等異常情況旅客,航司會及時將信息反饋至運行指揮中心,由運行指揮中心通知海關、邊防和南京市駐機場專班,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進行統一協調處理。
該航班降落前,機組反饋沒有發熱旅客。但142名到港旅客仍然要在機艙內接受海關檢疫人員體溫檢測和健康情況問詢。
「對疑似發熱的旅客,由海關檢疫人員上機對該旅客進行再次體溫檢測及健康情況問詢。對確認發熱的旅客,現場專班負責聯繫市120將其轉送指定發熱門診,同機密切接觸者由機場專用大巴車送至市文旅局指定的愛心賓館進行隔離。」南京市駐機場專班工作人員說。
經詳細檢測,本次航班上未發現體溫高於37.3℃的旅客。所有旅客在辦理入境手續前,還要經過紅外熱成像體溫篩查系統再次測溫。
記者了解到,2月25日,載有166名旅客的OZ349航班飛抵南京後,有3名發熱旅客,兩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現已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處置流程通暢高效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祿口機場的疫情防控工作整體運行良好,各項工作都在緊張有序開展。」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應急救援部主任尹運文介紹,近期,各行各業復工復產,機場旅客量持續上升,機場疫情防控也對工作流程進行了調整、改進、優化。
2月27日,南京祿口機場國內進出港旅客1.61萬,國際進出港旅客447人。
加強日韓航班疫情防控,南京祿口機場航站區管理部副主任丁琛介紹,目前已在國際到達邊防後增設60個移動座椅供旅客分批待檢隔離時休息。在國際到達出口外設置日韓旅客接站專用等候區,內設88個旅客座椅。全天候對航站樓客流密集區域、擺渡車、大巴車等,進行不間斷消毒。航班結束後對相關區域進行深度清潔、全面消毒。
東部機場集團相關人士介紹,目前,鹽城機場已對接韓國仁川機場和執飛首爾至鹽城航班的航空公司,開展政策提示,航班落地前,機場運控中心會向航班機組詢問機上旅客體溫檢測情況和旅客信息登記情況。如得到反饋機上體溫檢測有異常旅客,鹽城機場運控中心會安排該航班停靠應急遠機位,協助機場海關和邊檢對旅客開展旅客體溫檢測、特情處置,協助海關做好發熱旅客和相關人員移送。
「這幾天,機場運行指揮中心常接到機組通知機上有發熱旅客。機場運行指揮會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指揮航班停至疫情防控固定機位,機場醫務人員會在航班到達第一時間登機對該旅客進行體溫複測。」尹運文說起,對於體溫超過37.3℃的發熱旅客,移交駐場衛健人員,由南京市急救中心120送市區指定的發熱門診,密切接觸者或14日內有疫區接觸史的旅客由文旅部門協調,機場地面交通運行部負責轉送市區愛心賓館集中隔離觀察,這一處置流程已變得非常通暢高效。
讓旅客踏踏實實回家
當前,江蘇各機場持續密切關注航空公司航班計劃,持續加大防疫消毒清潔力度。其中,南京祿口機場T2航站樓採用全新風模式進行強制通風,保證適宜的新風量。每天中午、晚上擇機開啟局部氣動窗進行自然通風半小時,夜航結束後,開啟全部450扇氣動窗進行半小時自然通風。採用紫外線消毒燈對航站樓每個空調箱進行24小時持續消毒。
並且,通過南京祿口機場T2航站樓出發和到達區域的「紅外視頻智能體溫監測」系統,所有進出港旅客無發熱症狀,才能「無感」過關。
2月27日下午,在南京機場國際出港和國內出港區,記者留意到幾位等待接機的人,一位周姓南京市民說,「飛機降落2個小時了,但還沒看到要等的人出現。」在國際出港區,一位女士拉著箱子走出來時感嘆,「查得嚴一點是對我們關心,這樣才能踏踏實實回家。」
「這段時間,地面交通運行管理部不斷將重點疫區旅客及發熱症狀旅客送至愛心賓館進行醫學觀察,同時根據衛健委建議,對去過疫區但沒有症狀的南京旅客送回家中進行居家隔離觀察,目的是為了讓旅客從機場到家的這段路程中避免交叉感染,是對所有人負責。」南京祿口機場地面交通運行管理部副主任俞佩說。
嚴格把好進出機場每一道關,既是保障所有到港旅客的健康安全,也是守好南京空港大門的職責。尹運文說,「採取各種檢測措施的目的都是保障所有乘客乃至整個城市市民的健康,絕大多數旅客都能給予理解、配合和支持。」
交匯點記者 梅劍飛
視頻 高鑫
通訊員 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