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海」登高:鹽城接軌上海這一年,「北上海」成色幾何

2020-12-20 澎湃新聞

在江蘇省鹽城市政府網站上搜索「上海」二字,赫然跳出來八千多條結果。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有關「上海」的這八千多條結果,絕大多數,都是有關鹽城各部門、縣市區,在接軌上海方面所作出的種種努力。

其中,有多達兩千多條都發生在最近這一年內。去年7月底,鹽城市委全會正式確立了「兩海兩綠」的城市發展戰略,其中的一個「海」便是「接軌上海」。

鹽城提出,要通過學習上海、服務上海、聯通上海,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進而融入全球產業鏈,提升城市能級。

他們的願景是,成為北上海「飛地經濟」示範區,以及上海科創成果轉化基地、上海生態旅遊康養基地、上海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簡稱「一區三基地」。

事實上,鹽城距離上海並不算太近。在鹽通、滬通鐵路暫未開通的情況下,鹽城和上海中間隔了個南通不說,其主城區和上海市區的直線距離有兩三百公裡,相當於南京到上海的直線距離。

那麼,地處蘇北、沿海板塊的鹽城,又何來的底氣說自己是「北上海」?「接軌上海」戰略提出這一年時間,鹽城建設「北上海」的成績如何?澎湃新聞日前趕赴鹽城調研採訪。

江蘇鹽城,建湖縣雙湖公園風光。視覺中國 資料圖

鹽城身上越來越濃的「上海印記」

今年5月,鹽城市大豐區向社會群眾徵集大豐高鐵連接線的道路名稱。最終,「滬豐大道」以近40%的得票率成功「奪冠」。

正如去年鹽城市委全會所說,鹽城與上海地緣相近,經濟相融,人文相親。鹽城全面接軌上海,是有歷史和人文淵源的。

就在大豐,上海至今還有一塊面積為307平方公裡的「飛地」,也就是上海農場。

公開資料顯示,那是在1950年,上海開始到大豐建設「北上海」,大批教師、醫生等建設者赴黃海灘涂,在大豐留下了難忘的知青歲月。

如今,上海農場已經成為上海域外最大的現代農業生產基地,被稱作上海市民不可或缺的「米袋子」、「菜籃子」、「奶罐子」。

今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考察上海農場,並指出,「農場是滿足上海市民對優質農副產品需求的重要供應基地、上海城市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另據公開報導,基於上海「飛地」的基礎,大豐也提出了「將全域打造成上海的功能區」的目標,借「海」登高,雄心勃勃。

以大豐上海農場為「感情線」和「橋頭堡」,鹽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一年來多次赴上海,推介城市、拜訪企業、敲定項目。

鹽城市政府官網信息顯示,今年以來,鹽城在上海先後舉辦了「對接服務上海招商周」、「建設新鹽城投資環境說明會」。進入第三季度,鹽城又在上海圍繞生態旅遊主題,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推介。

置身於接軌上海的熱潮,鹽城市發改委副主任萬宏深有體會。他說,推介會、說明會只是一種集中展示,大量工作都做在了平時。

「對於我們來說,去上海,那是說走就走的事情。」萬宏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目前,鹽城有來自各個縣市區、各個部門的500人左右,長期駐紮上海招商。

今年6月,鹽城市駐滬人大代表之家在上海揭牌成立。類似「反向飛地」的思路,鹽城多個區縣都在上海專門購置了辦公用房,組建接軌上海辦公室。

除了駐點招商,還有「敲門招商」。據萬宏介紹,鹽城對上世界500強、上海100強企業名單進行了梳理,市委、市政府「一把手」挨個登門拜訪。

萬宏說,前期也有基層幹部嘀咕,接軌上海這項工作,會長期堅持下去嗎?「去年市委全會到現在,可以說,全面接軌大上海,已經成為全市上上下下的共識。」萬宏表示。

不難發現,鹽城的「上海印記」正越來越濃。

比如,在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長三角不少城市的發改委下面都加掛了「長三角處」的牌子,鹽城的則叫做「接軌上海處(長三角處)」。

鹽城各個縣市區都有和上海共建的園區。東臺市委常委會上,該市發改委主任被要求必到現場,定期匯報接軌上海工作。

「雙向接軌」態勢漸顯

努力一年下來,讓鹽城倍感興奮的一個重大變化是「雙向接軌」:上海人開始回訪鹽城。去年9月,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院長黃國英率隊到訪鹽城,探討雙方合作空間。

今年5月,上海市國資委黨組書記、主任白廷輝更是親自帶著上海汽車、光明集團等14家國企的高管和相關負責人到訪鹽城,洽談合作。

用萬宏的話說就是,「這太難得了。」

從「單向接軌」到「雙向互動」的背後,是鹽城在滬鹽合作中主動性的提升,也體現出鹽城對上海想「留什麼」、想「出什麼」的仔細琢磨。

澎湃新聞注意到,鹽城市委書記戴源多次提出,要聚焦「上海總部、鹽城生產」、「上海需要、鹽城配套」、「上海成果、鹽城轉化」以及「上海市場、鹽城供給」的思路。

今年7月,華人運通豪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高合在上海發布,戴源一行到場見證。

這個項目,正是滬鹽各揚其長,通力合作的樣板之一。兩年前,鹽城市和華人運通控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華人運通(江蘇)技術有限公司,目標依託鹽城相對成熟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新能源整車、智能網聯技術等等。為了網羅各地人才,公司的技術研發中心放在了上海,生產基地則位於鹽城。

同樣是在今年,大豐港與上海港籤署了協議,在大豐港合資設立了貨櫃碼頭公司。這意味著,在鹽企業的外貿出口貨物,或將無需通過卡車運至上海港後再出去。

「什麼叫雙向接軌?就是讓他入股你(的公司),讓他把你的事當成他自己的事來做,這樣雙方就都有了積極性。」鹽城市一位官員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澎湃新聞從鹽城市發改委獲悉,在雙向互動的大格局下,今年上半年,鹽城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23個,12個超50億元以上的重特大項目成功籤約。

比如寶鋼鹽城鋼鐵有限公司,已於今年7月底正式註冊。未來,寶鋼將在鹽城濱海港工業園區新建2000萬噸級的「綠色、智慧、精品」鋼鐵生產基地。

還有新能源產業。目前,遠景智慧能源、上海電氣已經先後在鹽城落戶。預計到2020年,鹽城市風電裝機容量將突破750萬千瓦,目標直指「海上三峽」。

軟硬體同步發力「接軌」上海

產業之外,鹽城還扮演著「上海重要農副產品基地」的角色。公開數據顯示,近幾年,鹽城每年都供給了整個上海農副產品市場的約10%。

目前,鹽城已經開通和上海319家醫院的門診聯網結算,而這個數字在去年還只是21。這搞得萬宏有些不敢相信,「數據報到我之後,我還特意打電話過去,讓他們核對一下,結果發現並沒有報錯。」

這一年來,到鹽城旅遊的上海人也越來越多。

鹽城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陳錦還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近一年,到鹽城旅遊的客人中有40%左右都來自上海。這個比例,在前幾年還只是20%~30%的樣子。

陳錦還表示,針對上海遊客,鹽城出臺了一些政策。比如,鹽城在上海多地設置了直通鹽城景區的大巴車,並推出了包含21個景區的年卡,一年200元不限次數。面對即將到來的高鐵時代,鹽城已經提前在高鐵站附近建設遊客集散中心。未來,遊客到站後,即可到附近的集散中心,乘車前往鹽城各大景點。

未來這一周,鹽城將在上海開展新一輪的旅遊推介。據陳錦還介紹,一系列活動中,甚至包括了「社區行」,鹽城生態旅遊資源將深入到上海市普陀區的兩個社區進行路演。

此外,鹽城市總工會等部門也在積極對接上海。畢竟,要打造上海生態旅遊康養基地,上海大量60歲以上的退休職工是可以爭取和吸引的對象。

還有市房管局,看似和接軌上海關係不大的他們也去過上海,學習物業管理行業監管、老舊小區整治及加裝電梯、房產交易及信息化等方面的先進理念。

接軌上海,鹽城在硬體和軟體上同時發力。澎湃新聞從鹽城市發改委獲悉,在營商環境方面,鹽城將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最高標準,參照上海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計劃」,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高質量的政務服務環境。從而,讓上海客商到了鹽城,享受到和上海無差別的服務。

正如萬宏所說,鹽城全面接軌上海,遠遠不是說「從上海拉幾個項目過來,拉幾車人過來旅遊這麼簡單的。」

長三角一體化「加速期」新坐標下的鹽城價值

事實上,如何在開放沿海、接軌上海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差別化競爭力」,是鹽城近幾年一直在深入思考的課題。

澎湃新聞注意到,在積極與上海互動的同時,鹽城也在「融入長三角」,提出要站在長三角一體化的新坐標繫上,主動把鹽城發展「置於國家戰略中」去考量。

放眼整個長三角,鹽城有什麼?

鹽城市一位官員表示,當地也正在積極思考這個問題。首先,鹽城有空間。鹽城面積達1.7萬平方公裡,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

有「飛地」。依託大豐「飛地」而起的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是上海市唯一由市級層面與外地合作共建的合作園區。

有「開放」,作為韓資高地的鹽城,坐擁長三角地區唯一的對韓合作國家級平臺,也就是中韓(鹽城)產業園。

鹽城市商務局黨委書記、局長王亞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中韓產業園的重要意義在於,這不僅僅是鹽城的產業園,更是長三角的、國家的對外合作平臺。

還有明顯的生態優勢。就在今年7月,位於鹽城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型遺產空白。

這些,都有望成為鹽城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今年年中的鹽城市委全會上,市委書記戴源提出,要在總量擴張的同時注重質量提升,要與「萬億城市」比質量,與同一方陣的兄弟城市比速度。

2018年,鹽城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了5487億元,位居江蘇第七。如果說,萬億級的寧蘇錫屬於第一方陣,南通、徐州和常州位居第二方陣,當下的鹽城算是領跑第三方陣。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城市之間走向互聯互通,長三角城市群格局當下正面臨重構。

據公開報導,連接鹽城、南通和上海的鹽通、滬通鐵路,預計將在明年底前建成通車。屆時,鹽城人去上海,只需一個多小時。

同時,串聯徐州、宿遷、淮安和鹽城的徐宿淮鹽鐵路,今年底就將通車。搭上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徐州,鹽城前往京津冀,以及中西部的通道也瞬間打通。

澎湃新聞從鹽城市發改委獲悉,下一步,將推動鹽城、淮安、揚州、泰州城市組團聯動協調發展,創新打造「長三角北翼都市圈」。

此外,鹽城還將積極爭取和推動淮安~鹽城~南通~上海方向的高鐵作為京滬第二通道建設,從而輻射帶動蘇北、沿海等區域發展。

鹽城市發改委副主任萬宏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長三角最大的後發優勢,就在蘇北沿海,「鹽城有這個自信」。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點開可查看鹽城接軌上海一年成績單
    組織開展2020長三角一體化鹽城(上海)合作發展暨「飛地經濟」投資對接活動,實施全市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78項重點項目;加快推進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建設;組織全市園區企業對接上海高校院所;建成上海市外農產品主供應基地37個……回首這一年,向著融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目標奮力奔跑的鹽城,後浪奔湧、動能澎湃,正以更高質量、更大格局、更強合力持續深入接軌上海,主動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
  • 相隔三百公裡,鹽城為何能跨過長江成為上海的「菜籃子」?
    11月20日,2020年鹽城農業接軌上海專場招商推介會在滬舉行,這同時也是第十八屆江蘇名特優農產品(上海)交易會主場推介活動。鹽城市相關領導在會上表示,鹽城是江蘇農業第一大市,各類農產品產量和規模均居江蘇首位。
  • 蘇北唯一列為長三角中心城市的鹽城:深融長三角,接軌大上海
    作為蘇北唯一列為長三角中心城市的鹽城,正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從戰略規劃、交通銜接到產業配套的方方面面,深融長三角、接軌大上海。  抓住「上海核心」,承接上海輻射  「深度融入長三角,鹽城要聚焦『接軌上海』這個核心,努力實現『上海總部、鹽城生產』『上海需要、鹽城配套』『上海成果、鹽城轉化』『上海市場、
  • 蘇北唯一列為長三角中心城市的鹽城:深融長三角,接軌大上海
    作為蘇北唯一列為長三角中心城市的鹽城,正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從戰略規劃、交通銜接到產業配套的方方面面,深融長三角、接軌大上海。」,承接上海輻射「深度融入長三角,鹽城要聚焦『接軌上海』這個核心,努力實現『上海總部、鹽城生產』『上海需要、鹽城配套』『上海成果、鹽城轉化』『上海市場、鹽城供給』。」
  • 2020年鹽城農業接軌上海暨第十八屆江蘇名特優農產品(上海)交易會...
    11月20日,2020年鹽城農業接軌上海暨第十八屆江蘇名特優農產品(上海)交易會在上海國際農展中心盛大開幕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鹽城:唱好「雙城記」 接軌上海邁入快車道
    日前,設計時速350公裡、連接「南沿江」和「通蘇嘉」,通往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的鹽通高鐵通車運營,鹽城正式邁入上海的「同城生活圈」。  1月13日,鹽城市八屆人大五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十四五」期間,鹽城市將全面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開放沿海全面提速,接軌上海全面突破;打造連接東北亞和長三角兩大市場的重要樞紐,建設長三角北翼先進位造業高地。
  • 為什麼鹽城與上海比較「親近」?
    鹽城黨政代表團指出,要積極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思想的具體行動,融入長三角接軌大上海,全力打造「一區三基地」,推動鹽城高質量發展。會議指出,要自覺地把鹽城發展置於國家戰略和整個長三角發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定位和謀劃。
  • 江蘇鹽城接軌上海教育邁出實質性步伐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吳恆廣 曹群 記者 紀秀君)近年來,江蘇省鹽城市教育系統緊緊抓住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的重大機遇,深化與上海教育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提升鹽城教育內涵品質,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滬鹽院科合作籤約、名醫工作室揭牌……鹽城醫療衛生接軌上海再結...
    記者 範進11月7日下午,鹽城市醫療衛生接軌上海懇談會在滬舉行,上海鹽城醫療專業協會30多名專家與鹽城醫療衛生系統同仁齊聚一堂,共商家鄉醫療衛生發展大計。全力推進醫療衛生領域對標上海鹽城始終把「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作為提升開放層次、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積極響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堅定走好「開放沿海、接軌上海,綠色轉型、綠色跨越」發展路徑,鹽滬兩地在園區共建、科創轉化、民生工程等方面全面開展合作,並且向縱深拓展。
  • 鹽城農業接軌上海做好「融合」文章 讓「菜園子」無縫對接「菜籃子」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重點宣傳推介鹽城農業農村發展成就、農業農村投資環境和「鹽之有味」農產品,全力打造上海及長三角地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今天下午,鹽城在滬舉辦2020鹽城農業接軌上海專場招商推介會暨第十八屆江蘇名特優農產品(上海)交易會主場推介活動,一批農產品深加工、農業融合發展等重大項目成功籤約
  • 為什麼說上海、鹽城是兄弟關係
    而在上海,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鹽城大豐,「大豐農場」關乎著上海近十萬家庭的悲歡離合。1950年,上海百廢待興,除了有正常職業和正常生活的市民學生之外,還有許多無業游民及流浪兒童亟待安置,而上海缺乏可以永久性收納他們的場所。時任上海市長陳毅想到了鹽城,他非常熟悉當地的地形,一面是海,餘下便是灘涂、鹽鹼地,荒無人煙,非常適合收容和改造。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鹽城:唱好「雙城記」 接軌上海邁入快車道
    日前,設計時速350公裡、連接「南沿江」和「通蘇嘉」,通往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的鹽通高鐵通車運營,鹽城正式邁入上海的「同城生活圈」。  1月13日,鹽城市八屆人大五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十四五」期間,鹽城市將全面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開放沿海全面提速,接軌上海全面突破;打造連接東北亞和長三角兩大市場的重要樞紐,建設長三角北翼先進位造業高地。
  • 為什麼鹽城與上海比較「親近」?
    鹽城黨政代表團指出,要積極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思想的具體行動,融入長三角接軌大上海,全力打造「一區三基地」,推動鹽城高質量發展。會議指出,要自覺地把鹽城發展置於國家戰略和整個長三角發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定位和謀劃。
  • 將鹽城文化帶到上海來!2020「滬動鹽城」文旅周開幕
    借著這股東風,12月22日,在   從12月22日起,宣傳文化旅遊周將在鹽城和上海同步開展多項交流活動,包括「世遺精靈吉祥麋鹿」楊國美麋鹿攝影展、「把我的幸福告訴遠方」主題詩歌創作、「飛馳鹽城滋味新年」上海至鹽城高鐵遊首發啟動儀式、「中韓(鹽城)產業園」高鐵列車冠名及首發儀式、鹽城黃海溼地國際攝影大賽等。
  • 「北上海」不是南通,鹽城大豐人說他們才是正宗的
    隨著鹽通高鐵建設的迅速推進,按計劃今年底鹽城人能坐高鐵直達上海。最近,一向以「北上海」自居的鹽城大豐區在接軌上海上發力。7月18日,大豐舉辦了接軌上海重大項目開工籤約活動,總投資270.6億元,涉及新能源、智能製造、食品加工、研學旅遊等多個領域。
  • 【接軌上海跑出「加速度」】產業升級,開拓經濟新藍海
    西伏河「科創走廊」是我區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以建設「鹽城科創策源地、江蘇科創新陣地、長三角科創協同地」為目標,著力打造「科技創新高地」的關鍵舉措。作為該走廊的核心區域,西伏河數字智能創新社區仿佛一塊「磁石」,短短一年的時間,吸引了行深智能無人車、中迪機器人、創澤機器人等10多家科創企業相繼落戶,引領著科技先行的時代發展潮流,匯聚起一股科創產業發展的「硬核」力量。
  • 嘉善縣域科學發展啟示錄 借梯登高 「大」開放破「小」困局
    原標題:嘉善縣域科學發展啟示錄 借梯登高 「大」開放破「小」困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縣域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一環。「郡縣治,天下安。」地處江浙滬兩省一市交會處的浙江嘉善縣,利用區位優勢借梯登高,用「大」開放破「小」困局,探索出一條獨特的縣域科學發展之路。
  • 為什麼說上海、鹽城是兄弟關係
    而在上海,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鹽城大豐,「大豐農場」關乎著上海近十萬家庭的悲歡離合。1950年,上海百廢待興,除了有正常職業和正常生活的市民學生之外,還有許多無業游民及流浪兒童亟待安置,而上海缺乏可以永久性收納他們的場所。時任上海市長陳毅想到了鹽城,他非常熟悉當地的地形,一面是海,餘下便是灘涂、鹽鹼地,荒無人煙,非常適合收容和改造。
  • 我蘇論政|鹽城市委書記戴源:接軌上海 推動「一區三基地」建設
    江蘇省人大代表、鹽城市委書記戴源   鹽城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重要指示要求和本次兩會的精神,全力以赴地來推動鹽城高質量發展。   具體來說,一要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全力推動寶武、金光等重大項目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努力實現鹽城產業發展的轉型升級;二要進一步貫徹好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戰略,以中心區的站位、同城化的思維、一體化的標準推進接軌上海,推動「一區三基地
  • 上海至鹽城即將邁入高鐵時代
    原標題:上海至鹽城即將邁入高鐵時代   上海和鹽城之間即將邁入高鐵時代,目前,鹽通高鐵正在進行試運行,預計將於12月底具備開通運營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