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省鹽城市政府網站上搜索「上海」二字,赫然跳出來八千多條結果。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有關「上海」的這八千多條結果,絕大多數,都是有關鹽城各部門、縣市區,在接軌上海方面所作出的種種努力。
其中,有多達兩千多條都發生在最近這一年內。去年7月底,鹽城市委全會正式確立了「兩海兩綠」的城市發展戰略,其中的一個「海」便是「接軌上海」。
鹽城提出,要通過學習上海、服務上海、聯通上海,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進而融入全球產業鏈,提升城市能級。
他們的願景是,成為北上海「飛地經濟」示範區,以及上海科創成果轉化基地、上海生態旅遊康養基地、上海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簡稱「一區三基地」。
事實上,鹽城距離上海並不算太近。在鹽通、滬通鐵路暫未開通的情況下,鹽城和上海中間隔了個南通不說,其主城區和上海市區的直線距離有兩三百公裡,相當於南京到上海的直線距離。
那麼,地處蘇北、沿海板塊的鹽城,又何來的底氣說自己是「北上海」?「接軌上海」戰略提出這一年時間,鹽城建設「北上海」的成績如何?澎湃新聞日前趕赴鹽城調研採訪。
江蘇鹽城,建湖縣雙湖公園風光。視覺中國 資料圖鹽城身上越來越濃的「上海印記」今年5月,鹽城市大豐區向社會群眾徵集大豐高鐵連接線的道路名稱。最終,「滬豐大道」以近40%的得票率成功「奪冠」。
正如去年鹽城市委全會所說,鹽城與上海地緣相近,經濟相融,人文相親。鹽城全面接軌上海,是有歷史和人文淵源的。
就在大豐,上海至今還有一塊面積為307平方公裡的「飛地」,也就是上海農場。
公開資料顯示,那是在1950年,上海開始到大豐建設「北上海」,大批教師、醫生等建設者赴黃海灘涂,在大豐留下了難忘的知青歲月。
如今,上海農場已經成為上海域外最大的現代農業生產基地,被稱作上海市民不可或缺的「米袋子」、「菜籃子」、「奶罐子」。
今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考察上海農場,並指出,「農場是滿足上海市民對優質農副產品需求的重要供應基地、上海城市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另據公開報導,基於上海「飛地」的基礎,大豐也提出了「將全域打造成上海的功能區」的目標,借「海」登高,雄心勃勃。
以大豐上海農場為「感情線」和「橋頭堡」,鹽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一年來多次赴上海,推介城市、拜訪企業、敲定項目。
鹽城市政府官網信息顯示,今年以來,鹽城在上海先後舉辦了「對接服務上海招商周」、「建設新鹽城投資環境說明會」。進入第三季度,鹽城又在上海圍繞生態旅遊主題,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推介。
置身於接軌上海的熱潮,鹽城市發改委副主任萬宏深有體會。他說,推介會、說明會只是一種集中展示,大量工作都做在了平時。
「對於我們來說,去上海,那是說走就走的事情。」萬宏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目前,鹽城有來自各個縣市區、各個部門的500人左右,長期駐紮上海招商。
今年6月,鹽城市駐滬人大代表之家在上海揭牌成立。類似「反向飛地」的思路,鹽城多個區縣都在上海專門購置了辦公用房,組建接軌上海辦公室。
除了駐點招商,還有「敲門招商」。據萬宏介紹,鹽城對上世界500強、上海100強企業名單進行了梳理,市委、市政府「一把手」挨個登門拜訪。
萬宏說,前期也有基層幹部嘀咕,接軌上海這項工作,會長期堅持下去嗎?「去年市委全會到現在,可以說,全面接軌大上海,已經成為全市上上下下的共識。」萬宏表示。
不難發現,鹽城的「上海印記」正越來越濃。
比如,在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長三角不少城市的發改委下面都加掛了「長三角處」的牌子,鹽城的則叫做「接軌上海處(長三角處)」。
鹽城各個縣市區都有和上海共建的園區。東臺市委常委會上,該市發改委主任被要求必到現場,定期匯報接軌上海工作。
「雙向接軌」態勢漸顯努力一年下來,讓鹽城倍感興奮的一個重大變化是「雙向接軌」:上海人開始回訪鹽城。去年9月,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院長黃國英率隊到訪鹽城,探討雙方合作空間。
今年5月,上海市國資委黨組書記、主任白廷輝更是親自帶著上海汽車、光明集團等14家國企的高管和相關負責人到訪鹽城,洽談合作。
用萬宏的話說就是,「這太難得了。」
從「單向接軌」到「雙向互動」的背後,是鹽城在滬鹽合作中主動性的提升,也體現出鹽城對上海想「留什麼」、想「出什麼」的仔細琢磨。
澎湃新聞注意到,鹽城市委書記戴源多次提出,要聚焦「上海總部、鹽城生產」、「上海需要、鹽城配套」、「上海成果、鹽城轉化」以及「上海市場、鹽城供給」的思路。
今年7月,華人運通豪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高合在上海發布,戴源一行到場見證。
這個項目,正是滬鹽各揚其長,通力合作的樣板之一。兩年前,鹽城市和華人運通控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華人運通(江蘇)技術有限公司,目標依託鹽城相對成熟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新能源整車、智能網聯技術等等。為了網羅各地人才,公司的技術研發中心放在了上海,生產基地則位於鹽城。
同樣是在今年,大豐港與上海港籤署了協議,在大豐港合資設立了貨櫃碼頭公司。這意味著,在鹽企業的外貿出口貨物,或將無需通過卡車運至上海港後再出去。
「什麼叫雙向接軌?就是讓他入股你(的公司),讓他把你的事當成他自己的事來做,這樣雙方就都有了積極性。」鹽城市一位官員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澎湃新聞從鹽城市發改委獲悉,在雙向互動的大格局下,今年上半年,鹽城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23個,12個超50億元以上的重特大項目成功籤約。
比如寶鋼鹽城鋼鐵有限公司,已於今年7月底正式註冊。未來,寶鋼將在鹽城濱海港工業園區新建2000萬噸級的「綠色、智慧、精品」鋼鐵生產基地。
還有新能源產業。目前,遠景智慧能源、上海電氣已經先後在鹽城落戶。預計到2020年,鹽城市風電裝機容量將突破750萬千瓦,目標直指「海上三峽」。
軟硬體同步發力「接軌」上海產業之外,鹽城還扮演著「上海重要農副產品基地」的角色。公開數據顯示,近幾年,鹽城每年都供給了整個上海農副產品市場的約10%。
目前,鹽城已經開通和上海319家醫院的門診聯網結算,而這個數字在去年還只是21。這搞得萬宏有些不敢相信,「數據報到我之後,我還特意打電話過去,讓他們核對一下,結果發現並沒有報錯。」
這一年來,到鹽城旅遊的上海人也越來越多。
鹽城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陳錦還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近一年,到鹽城旅遊的客人中有40%左右都來自上海。這個比例,在前幾年還只是20%~30%的樣子。
陳錦還表示,針對上海遊客,鹽城出臺了一些政策。比如,鹽城在上海多地設置了直通鹽城景區的大巴車,並推出了包含21個景區的年卡,一年200元不限次數。面對即將到來的高鐵時代,鹽城已經提前在高鐵站附近建設遊客集散中心。未來,遊客到站後,即可到附近的集散中心,乘車前往鹽城各大景點。
未來這一周,鹽城將在上海開展新一輪的旅遊推介。據陳錦還介紹,一系列活動中,甚至包括了「社區行」,鹽城生態旅遊資源將深入到上海市普陀區的兩個社區進行路演。
此外,鹽城市總工會等部門也在積極對接上海。畢竟,要打造上海生態旅遊康養基地,上海大量60歲以上的退休職工是可以爭取和吸引的對象。
還有市房管局,看似和接軌上海關係不大的他們也去過上海,學習物業管理行業監管、老舊小區整治及加裝電梯、房產交易及信息化等方面的先進理念。
接軌上海,鹽城在硬體和軟體上同時發力。澎湃新聞從鹽城市發改委獲悉,在營商環境方面,鹽城將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最高標準,參照上海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計劃」,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高質量的政務服務環境。從而,讓上海客商到了鹽城,享受到和上海無差別的服務。
正如萬宏所說,鹽城全面接軌上海,遠遠不是說「從上海拉幾個項目過來,拉幾車人過來旅遊這麼簡單的。」
長三角一體化「加速期」新坐標下的鹽城價值事實上,如何在開放沿海、接軌上海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差別化競爭力」,是鹽城近幾年一直在深入思考的課題。
澎湃新聞注意到,在積極與上海互動的同時,鹽城也在「融入長三角」,提出要站在長三角一體化的新坐標繫上,主動把鹽城發展「置於國家戰略中」去考量。
放眼整個長三角,鹽城有什麼?
鹽城市一位官員表示,當地也正在積極思考這個問題。首先,鹽城有空間。鹽城面積達1.7萬平方公裡,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
有「飛地」。依託大豐「飛地」而起的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是上海市唯一由市級層面與外地合作共建的合作園區。
有「開放」,作為韓資高地的鹽城,坐擁長三角地區唯一的對韓合作國家級平臺,也就是中韓(鹽城)產業園。
鹽城市商務局黨委書記、局長王亞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中韓產業園的重要意義在於,這不僅僅是鹽城的產業園,更是長三角的、國家的對外合作平臺。
還有明顯的生態優勢。就在今年7月,位於鹽城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型遺產空白。
這些,都有望成為鹽城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今年年中的鹽城市委全會上,市委書記戴源提出,要在總量擴張的同時注重質量提升,要與「萬億城市」比質量,與同一方陣的兄弟城市比速度。
2018年,鹽城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了5487億元,位居江蘇第七。如果說,萬億級的寧蘇錫屬於第一方陣,南通、徐州和常州位居第二方陣,當下的鹽城算是領跑第三方陣。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城市之間走向互聯互通,長三角城市群格局當下正面臨重構。
據公開報導,連接鹽城、南通和上海的鹽通、滬通鐵路,預計將在明年底前建成通車。屆時,鹽城人去上海,只需一個多小時。
同時,串聯徐州、宿遷、淮安和鹽城的徐宿淮鹽鐵路,今年底就將通車。搭上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徐州,鹽城前往京津冀,以及中西部的通道也瞬間打通。
澎湃新聞從鹽城市發改委獲悉,下一步,將推動鹽城、淮安、揚州、泰州城市組團聯動協調發展,創新打造「長三角北翼都市圈」。
此外,鹽城還將積極爭取和推動淮安~鹽城~南通~上海方向的高鐵作為京滬第二通道建設,從而輻射帶動蘇北、沿海等區域發展。
鹽城市發改委副主任萬宏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長三角最大的後發優勢,就在蘇北沿海,「鹽城有這個自信」。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