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茶股份發布招股書,能否成A股「茶葉第一股」?

2020-12-23 新京報

誰將成為A股市場「茶葉第一股」?中國證監會近日同時發布兩家茶企的招股書。其中,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茶股份」)擬募資5.4億元,用於普洱茶產能、營銷網絡及品牌建設項目。而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瀾滄古茶」)擬募資6.28億元用於營銷網絡建設、普洱茶技術及倉儲中心建設等項目。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茶行業目前資本化程度較低。據不完全統計,中茶股份、瀾滄古茶、華祥苑、安溪鐵觀音、八馬茶業、謝裕大、七彩雲南等茶企都曾欲闖關IPO,競爭A股市場「茶葉第一股」。

專家表示,隨著小罐茶等新生代茶企的不斷崛起,茶行業競爭已進入品牌化、規模化、專業化、規範化階段,「中茶股份此次IPO吹響了老牌茶企上市的號角,也成為老牌茶企創新升級的戰略手段」。

中糧集團實控55%股份

中茶股份的前身可追溯至1949年,是新中國成立後貿易系統中最早建立的全國性專業總公司,統一經營和管理全國茶葉的收購、加工、出口和內銷業務。1949年11月,中國茶葉公司(中國茶葉前身)成立,時任農業部副部長、被稱為「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出任第一任經理。1956年1月,中國茶葉出口公司成立,除了茶葉以外,又將咖啡和可可的業務囊括其中。

1961年1月,中國茶葉土產進出口總公司由中國茶葉出口公司和中國土產出口公司合併成立,統一經營茶葉和土產類商品的進出口業務。1970年1月,中國茶葉土產進出口總公司和中國畜產進出口總公司合併成立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總公司,經營茶葉、土產、畜產三大類商品的進出口業務。隨著時代和政策的改革,中國茶葉一直不斷合併和改革。直到1985年,中茶股份註冊成立,註冊資本為6.88億元。

目前,中茶股份旗下已成立中茶科技、中茶黃山、中茶湖南等14家一級控股子公司,擁有「中茶」「海堤」「猴王」等品牌,主要產品包括烏龍茶、普洱茶、花茶、紅茶、綠茶及相關製品等。

招股書顯示,目前中茶股份的股東有10位。其中,控股股東為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持有40%的股權;第二大股東是Polystone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持股比例為25%;天津紫茗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8個股東,持股在2%至7%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40%的股權,中土畜通過一致行動人中茶員工持股平臺控制公司15%的股權,中糧集團通過中土畜可合計間接控制中茶股份55%的股份,為實際控制人。

5家一級控股子公司去年虧損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中茶股份營收分別為12.29億元、14.9億元、16.28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75億元、1.45億元、1.66億元。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其14家一級控股子公司名單中,中茶雲南、中茶廈門、中茶福建淨利名列前三,2019年分別盈利7134.03萬元、5878.76萬元、4855.69萬元;而中茶融通、中茶雄安、中茶網絡、中茶黃山、中茶科技等5家在2019年處於虧損狀態。

根據招股書,中茶股份擬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9375萬股,募集資金計劃投資於兩個項目。一是投資2.9億元用於雲南普洱茶產能建設項目,利用2年時間改造和新建雲南鳳慶工廠。項目建成後,預計可實現緊壓茶加工產能3000噸/年,小包裝普洱散茶加工產能500噸/年,滇紅茶加工產能250噸/年。

二是投資2.51億元用於營銷網絡及品牌建設項目。中茶股份計劃3年內在全國大中型城市內新設50個營銷網點,單店面積200平方米左右。其中,網點建設佔項目費用40.39%,推廣費用佔57.65%。

針對上述募資計劃,7月6日,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聚焦普洱領域是因為普洱不僅有囤貨升值的空間,應用人群也較廣,適應了中國茶葉發展的趨勢,也匹配了消費端的核心需求和訴求;另一方面,新設營銷網點實際上是旗艦店的建設,是與粉絲建立黏性的一個場所,任何品牌都必須要有體驗感,有體驗感才能吸引粉絲,進而購買商品。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招股書還顯示,今後,中茶股份將以普洱茶、綠茶作為主要增長點,進一步完善品類布局,提高公司綜合競爭能力。此外,招股書也透露了茶產業存在「存貨跌價」風險。2017年至2019年,中茶股份存貨帳面價值分別為6.6億元、7.15億元和9.67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8.38%、39.64%和45.75%。

中茶股份在招股書中表示,如果未來茶葉市場需求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可能導致存貨的可變現淨值降低,將面臨存貨跌價損失的風險,從而對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多家茶企欲闖關A股

茶葉市場有多大?招股書披露,2009年以來,全球茶葉產量增速放緩,但整體仍保持增長態勢。根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統計,2019年國內茶葉年消費量達到202.56萬噸,較前一年增長11.50萬噸,增幅為6.02%;國內市場銷售額達2739.5億元,增幅2.95%。根據《中國茶葉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到2020年底,我國茶葉農業產值達到2000億-2200億元,經濟總量爭取突破5000億元大關。

不過,目前我國茶行業集中度低,企業數量多而分散,以中小、私營企業為主,達到一定規模並擁有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的品牌企業較少。根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發布的《中國茶葉企業發展報告》,2017年我國茶葉企業總數約為6萬餘家,其中,規模企業為1600餘家,僅87家企業總資產超過1億元,6家企業總資產超過10億元。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茶行業資本化程度仍較低,真正以茶業為主營的上市公司目前僅有港股一家——天福(開曼)控股有限公司(即天福茗茶),截至7月7日,其市值接近60億港元。

而值得注意的是,中茶股份招股書公布當日,瀾滄古茶也披露了招股書,擬在中小板上市,計劃發行不超過2000萬股,擬募資6.28億元,用於營銷網絡建設、普洱茶技術及倉儲中心建設等項目。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據不完全統計,除了中茶股份和瀾滄古茶以外,華祥苑、安溪鐵觀音、八馬茶業、謝裕大、七彩雲南等6家茶企均曾嘗試登陸A股,欲爭A股「茶葉第一股」。其中,八馬茶業、七彩雲南、瀾滄古茶和中國茶葉從2019年起陸續啟動了上市輔導程序。從目前註冊資本來看,中茶股份排名第一,遠超過其他7家茶企。

「隨著小罐茶、喜茶、奈雪的茶等新生代品牌的不斷崛起,目前茶行業的競爭已進入品牌化、規模化、專業化、規範化階段。」朱丹蓬認為,作為一家老牌茶企,中茶股份此次也是吹響了老牌茶企上市的號角。如今,整個茶行業都在進行創新升級的階段,如果中茶股份沒有跟上行業步伐,可能將會落後新生代品牌。

新京報記者 歐陽曉娟 圖片來源 官網、招股書截圖

編輯 李嚴 校對 李項玲

相關焦點

  • 營收增速放緩 中茶股份衝擊「茶葉第一股」能否成功?
    近期A股同時迎來兩家茶企的上市申請,分別是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茶股份」)和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茶葉第一股」之爭日趨激烈。據《每日財報》了解,中茶股份是新中國第一家國有茶葉公司,統一經營和管理全國茶葉的收購、加工、出口和內銷業務,2006年被認定為第一批中華老字號,2018年,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 3000億茶葉市場無一A股公司 中茶股份、瀾滄古茶能否破局?
    雖然國內茶葉內銷總額逼近3000億元大關,但整個A股竟找不到一家以茶葉為主營業務的公司。7月初,伴隨著中茶股份和瀾滄古茶招股書(申報稿,下同)的先後披露,A股茶企的空白局面再一次有了改寫的希望。不過,兩家企業當前也都面臨著品牌建設不足、行業集中度較低、存貨金額高企等發展局限,而這似乎也是國內茶企資本化進程緩慢的重要因素。
  • 兩家茶企衝擊A股「茶葉第一股」 與白酒齊名的茶葉為何沒有一家...
    作為國內最傳統的產業之一,坐擁近3000億元市場的茶行業再次有企業衝擊「茶葉第一股」。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中國證監會近日同時發布兩家茶企的招股書。其中,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茶股份」)擬募資5.4億元,用於普洱茶產能、營銷網絡及品牌建設項目。而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瀾滄古茶」)擬募資6.28億元用於營銷網絡建設、普洱茶技術及倉儲中心建設等項目。
  • A股「茶葉第一股」要來了!資本介入複製白酒行業故事?
    原標題:A股「茶葉第一股」要來了! 摘要 【A股「茶葉第一股」要來了!資本介入複製白酒行業故事?】茶葉,是我國消費者日常的主要消費品之一。
  • 年入16億,A股即將迎來「茶企第一股」,中糧實控,厚樸為第二大股東
    如若奈雪の茶上市,將會是中國茶企市場第一股。而今,這一「預備第一股」悄悄被另一傳統茶葉品牌截了胡。投中網7月24日消息,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茶股份)日前已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請並已獲得受理。擬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9375萬股,募資金額5.4億元。
  • 爭當A股「茶葉第一股」 上市前突擊大額分紅的中國茶葉為何IPO?
    《投資者網》葛凡梅 尚無茶葉企業身影的A股市場,近期迎來了兩家茶企的上市申請,「茶葉第一股」之爭或將塵埃落定。 近日,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茶葉」)向上海證券交易所遞交招股書,申請A股上市,擬募集5.40億元用於雲南普洱茶產能建設、營銷網絡及品牌建設。而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瀾滄古茶」)也在同一日遞交了招股書,申請深交所上市。
  • 千億茶葉市場無A股公司 中茶瀾滄古茶IPO能否破局
    (原標題:千億茶葉市場無A股公司 中茶、瀾滄古茶IPO能否破局)
  • 農夫山泉和統一的茶葉供應商中茶股份衝擊IPO
    7月3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茶股份)招股說明書預披露文件。 文件顯示,本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佔公司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12%,即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9375萬股,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78,125萬股。
  • 茶葉賣不動了?烏龍茶市佔率不及2%,中茶股份IPO存貨逐年攀升
    雖然國內茶葉內銷總額接近3000億元,但整個A股市場卻鮮有主營茶葉的公司。近日,《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作為農夫山泉和統一的茶葉供應商,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茶股份)出現在了申請IPO的隊伍裡。為了拓展茶葉營銷渠道、加強品牌建設,中茶股份計劃將本次募集5.4億元資金分別投向雲南普洱茶產能建設和營銷網絡及品牌建設兩個項目。
  • 「中字頭」中茶股份IPO期間突擊分紅 存貨增長稱主動「儲備」
    7月3日,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茶股份」)在中國證監會官網披露招股書,擬在上交所上市。中茶股份本次擬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9375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12%,擬募集資金為5.4億元,主要投向「雲南普洱茶產能建設項目」以及「營銷網絡及品牌建設項目」。
  • 接手佳沃集團,中茶股份控股杭州龍冠
    新京報訊(記者 王思煬)12月14日,新京報記者從天眼查平臺獲悉,杭州龍冠實業有限公司(簡稱「杭州龍冠」)已發生股東變更,目前由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茶股份」)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分別持股60%、40%,佳沃集團不再控股杭州龍冠。
  • 「茶葉第一股」終於要來了?年收16億,中國茶葉衝A
    中國茶葉成立於1949年,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國有公司,致力於向消費者提供以茶葉為主的產品及相關服務。且中國茶葉在茶企列表中排名第一,連續多年在茶行業百強中排名第一,然而至今仍未登陸任何資本市場。中國茶葉此次提交招股書,擬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9375萬股,募資5.4億元,用於雲南普洱茶產能建設項目和營銷網絡及品牌建設項目。
  • 「茶葉第一股」背後:普洱茶的山頭與江湖
    (南方周末記者 盧寶宜/圖) 很多人不知道,中國作為茶葉大國,在整個A股市場卻沒有一家茶企。 2020年7月3日,證監會披露,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茶」)和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瀾滄古茶」)都向上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茶葉第一股」躍入人們的視野。
  • 「中國茶王」之:中國茶葉VS.瀾滄古茶,A股「茶葉第一股」花落誰家?
    近幾年,標榜著「天然+高品質原料」的新式茶飲以其飛速發展也帶動了傳統茶葉的銷量提升。是的,今天風雲君不講新式茶飲,一起來聊聊它們背後的傳統茶葉行業。一、茶葉上市公司少,背景大不同(一)誰將成為A股「茶葉第一股」?
  • 中茶股份函侵權,股肱重臣被退休改任原因可否公開?
    12月14日晚,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通過郵箱給道亦有道傳媒發來一封《侵權警告函》,函中指稱道亦有道傳媒全網平臺編發的《中茶股份突現「人事地震」,股肱重臣聘期未到陸續被退休改任》一文,涉嫌侵害中茶股份公司商業信譽、商業秘密等權利,要求刪撤稿件並道歉。
  • 中國茶葉衝擊A股「茶葉第一股」 募資超5億元擴大產能與營銷品牌|...
    來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本期《產業新股》關注的IPO企業為: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茶葉」),申請上市地為上海證券交易所,保薦機構是中信建投證券,目前上市申請材料已獲證監會受理, 完成接收。本次IPO中國茶葉擬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9375萬股,佔公司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12%。
  • 「中茶武陵綠」搶灘石門茶葉高地
    本報訊(通訊員  李飛  賀新初 文/圖)5月24日下午,第十一屆石門茶文化節活動暨「中茶武陵綠」項目啟動儀式在市城區步行街隆重舉行。開幕式上,常德市政府、石門縣政府和中茶湖南公司共同啟動彩球,標誌著中糧集團布局石門茶葉產業鏈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中茶湖南公司由世界500強企業中糧集團旗下中茶股份全資控股,是省委、省政府實施「央企入湘」的戰略成果。
  • 中茶、普洱IPO:千年文化,千億市場,為何跑不出像樣的茶企?
    而那些沒有稀缺性的茶葉呢?則往往被稱為「口糧茶」,在家隨便泡泡,既不珍惜,也不講究。因此,中國的茶葉消費,就這樣硬生生地被割裂成兩個市場。新三板茶葉第一股謝裕大,市值僅為3.54億元。說不好聽一點,這些股票也就值一個「殼」的價格。今年7月3日,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中茶股份)和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普洱瀾滄)分別在證監會網站披露了招股書。中國資本市場的茶葉公司,有望迎來一波轉機。中茶股份「中」字當頭,是央企中糧集團旗下企業。
  • 中國三千億茶葉市場 為什麼沒有百億茶企?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中國三千億茶葉市場,為什麼沒有百億茶企 | 快消欒談中國有句俗話叫「茶酒不分家」。在中國的文化中,茶葉和白酒都屬於嗜好品,有著很多的共通性,按市場規模,中國白酒市場約有5000億元,茶葉市場也有近3000億元,但在A股市場裡,兩者的情況卻是完全不同。今年以來,18家白酒股的行情可謂驚心動魄,而A股裡卻還沒有一家茶葉上市公司。
  • 中茶海堤嚴控茶葉產業鏈
    3月10日,「茶葉衛生安全工作會議」在福州舉辦,中茶廈門公司副總經理陳美柑在工作會議上表示。 嚴守國內外食品安全標準 2017年是中茶公司按照國資委、中糧集團要求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第一年,中茶公司設立烏龍茶、黑茶、普洱茶、綠茶四個品類事業部,此次會議是中茶烏龍茶事業部首次共同舉辦茶葉衛生安全工作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