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月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7月3日,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茶股份」)在中國證監會官網披露招股書,擬在上交所上市。中茶股份本次擬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9375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12%,擬募集資金為5.4億元,主要投向「雲南普洱茶產能建設項目」以及「營銷網絡及品牌建設項目」。
中茶股份定位於全品類、一體化運營的品牌消費品公司,以「國飲中茶」為品牌主張,主營業務為各類茶葉及相關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中茶」為核心品牌,旗下還有「海堤」「猴王牌」「蝴蝶牌」「百年木倉」等子品牌,主要產品包括烏龍茶、普洱茶、花茶、紅茶、六堡茶、白茶、安化黑茶、綠茶及相關製品等。
流動資產六成為存貨,積壓還是儲備?
中茶股份存貨金額不斷增加,存貨周轉率與同行有較大差距。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中茶股份存貨帳面價值分別為6.60億元、7.15億元、9.67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8.38%、39.64%、45.75%,比例持續提升。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末,中茶股份流動資產中有超六成是存貨。
中茶股份對此表示,隨著生產經營、銷售規模的擴大,存貨規模呈快速增長趨勢。
中茶股份存貨金額持續增加,那麼其存貨周轉率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GPLP犀牛財經了解到,2017-2019年,中茶股份存貨周轉率分別為1.23、1.24、1.10,總體呈下降趨勢。而同期同行可比公司均值為2.74、2.68、2.00,可見,中茶股份存貨周轉率與同行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中茶股份稱,主要系主動增加存貨戰略儲備,用於未來生產和銷售。
與此同時,中茶股份也表示,如果未來茶葉市場需求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可能導致存貨的可變現淨值降低,將面臨存貨跌價損失的風險,從而對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IPO期間突擊分紅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中茶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為12.29億元、14.90億元、16.2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81億元、1.45億元、1.69億元。
中茶股份2019年營收雖仍增加,但與2018年營收增長幅度相比回落;而2019年的淨利潤雖較2018年有所增加,但仍未達到2017年的水平,盈利水平出現波動。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茶股份2020年5月6日召開的第一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上,董事會決議批准了該公司利潤分配方案,會議審議了利潤分配考慮因素及利潤分配預案,同意向股東進行利潤分配,利潤分配金額為1.4億元,也就是說中茶股份在申請上市前夕一下子分走了2019年超八成的淨利潤。
另外,據了解,中茶股份前身是新中國成立後貿易系統中最早建立的全國性專業總公司,統一經營和管理全國茶葉的收購、加工、出口和內銷業務,是新中國第一家國有茶葉公司,已有71年的歷史,然而截至招股書披露時間,中茶股份主要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均不足2%,行業地位和競爭優勢並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