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字頭」中茶股份IPO期間突擊分紅 存貨增長稱主動「儲備」

2020-12-23 騰訊網

作者:九月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7月3日,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茶股份」)在中國證監會官網披露招股書,擬在上交所上市。中茶股份本次擬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9375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12%,擬募集資金為5.4億元,主要投向「雲南普洱茶產能建設項目」以及「營銷網絡及品牌建設項目」。

中茶股份定位於全品類、一體化運營的品牌消費品公司,以「國飲中茶」為品牌主張,主營業務為各類茶葉及相關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中茶」為核心品牌,旗下還有「海堤」「猴王牌」「蝴蝶牌」「百年木倉」等子品牌,主要產品包括烏龍茶、普洱茶、花茶、紅茶、六堡茶、白茶、安化黑茶、綠茶及相關製品等。

流動資產六成為存貨,積壓還是儲備?

中茶股份存貨金額不斷增加,存貨周轉率與同行有較大差距。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中茶股份存貨帳面價值分別為6.60億元、7.15億元、9.67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8.38%、39.64%、45.75%,比例持續提升。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末,中茶股份流動資產中有超六成是存貨。

中茶股份對此表示,隨著生產經營、銷售規模的擴大,存貨規模呈快速增長趨勢。

中茶股份存貨金額持續增加,那麼其存貨周轉率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GPLP犀牛財經了解到,2017-2019年,中茶股份存貨周轉率分別為1.23、1.24、1.10,總體呈下降趨勢。而同期同行可比公司均值為2.74、2.68、2.00,可見,中茶股份存貨周轉率與同行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中茶股份稱,主要系主動增加存貨戰略儲備,用於未來生產和銷售。

與此同時,中茶股份也表示,如果未來茶葉市場需求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可能導致存貨的可變現淨值降低,將面臨存貨跌價損失的風險,從而對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IPO期間突擊分紅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中茶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為12.29億元、14.90億元、16.2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81億元、1.45億元、1.69億元。

中茶股份2019年營收雖仍增加,但與2018年營收增長幅度相比回落;而2019年的淨利潤雖較2018年有所增加,但仍未達到2017年的水平,盈利水平出現波動。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茶股份2020年5月6日召開的第一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上,董事會決議批准了該公司利潤分配方案,會議審議了利潤分配考慮因素及利潤分配預案,同意向股東進行利潤分配,利潤分配金額為1.4億元,也就是說中茶股份在申請上市前夕一下子分走了2019年超八成的淨利潤。

另外,據了解,中茶股份前身是新中國成立後貿易系統中最早建立的全國性專業總公司,統一經營和管理全國茶葉的收購、加工、出口和內銷業務,是新中國第一家國有茶葉公司,已有71年的歷史,然而截至招股書披露時間,中茶股份主要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均不足2%,行業地位和競爭優勢並不明顯。

相關焦點

  • 烏龍茶市佔率不及2%,中茶股份IPO存貨逐年攀升
    雖然中茶股份為茶產業先行者,但報告期內,中茶股份主要茶類的市場佔有率依然處於較低水平《投資時報》研究員 呂貢俗話說,「開門七件事,茶米油鹽醬醋茶」。茶作為國飲,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享受與生活元素。然而,中國的茶企卻都困倒在資本化的難題下。
  • 突擊分紅使未分配利潤為負,豪森股份借IPO轉型有何勝算?
    在傳統汽車行業景氣度不斷走低的大環境中,上遊企業的突圍戰已經打響。面對諸多疑問,IPO申請已於近日註冊生效還未正式掛牌的豪森股份又該何去何從? 突擊分紅 招股書顯示,豪森股份在2017年~2019年,合計分紅1.45億元。
  • 營收增速放緩 中茶股份衝擊「茶葉第一股」能否成功?
    近期A股同時迎來兩家茶企的上市申請,分別是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茶股份」)和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茶葉第一股」之爭日趨激烈。據《每日財報》了解,中茶股份是新中國第一家國有茶葉公司,統一經營和管理全國茶葉的收購、加工、出口和內銷業務,2006年被認定為第一批中華老字號,2018年,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 「張小泉」謀求上市:業績藏隱憂、突擊分紅被疑「剪刀手」圈錢
    日前,快四百歲的老字號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張小泉」)準備衝刺創業板,一旦成功上市,其將成為A股市場上「剪刀第一股」。老字號借道資本市場做大做強無可厚非,但《金融投資報》記者發現,張小泉財務狀況優良,帳面擁有1.53億元貨幣資金,無長短期有息借款,卻趕在上市前突擊分紅3510萬。
  • 爭當A股「茶葉第一股」 上市前突擊大額分紅的中國茶葉為何IPO?
    值得注意的是,欲募資的中國茶葉並不差錢,上市前突擊大額分紅、帳面資金充裕。但業內人士認為,從中長期戰略發展來說,中國茶葉必須上市。 比如福建安溪鐵觀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曾於2012年申請A股上市,由於政策及市場變動等因素,於2013年終止上市計劃。 背靠中糧集團這棵「大樹」的中國茶葉,此次IPO能否搶佔A股茶葉股頭把交椅?上市前突擊大額分紅,帳面資金充裕,卻為何堅持IPO募資?《投資者網》就相關問題聯繫中國茶葉,但一直未收到公司回復。
  • 上市前夜突擊分紅,國泰新點國企改制放血衝科
    國泰新點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泰新點),也是一家主營智慧城市軟體開發與平臺運營的企業,7月30號衝刺科創板為證監會受理。擬發行8,25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保薦人、主承銷商為國泰君安證券。
  • 東鵬飲料IPO前突擊分紅3.6億元 依賴經銷商打價格戰
    梳理招股書可知,在業績增長的背後,公司產品結構單一、依賴經銷模式、銷售區域較集中,同時主導產品的市佔率距行業龍頭還有較大差距,償債能力也弱於同行。值得一提的是,東鵬飲料在遞交招股書申請書前一周突擊分紅3.6億元。
  • 農夫山泉和統一的茶葉供應商中茶股份衝擊IPO
    7月3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茶股份)招股說明書預披露文件。 文件顯示,本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佔公司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12%,即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9375萬股,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78,125萬股。
  • 中茶股份發布招股書,能否成A股「茶葉第一股」?
    中糧集團實控55%股份中茶股份的前身可追溯至1949年,是新中國成立後貿易系統中最早建立的全國性專業總公司,統一經營和管理全國茶葉的收購、加工、出口和內銷業務。1949年11月,中國茶葉公司(中國茶葉前身)成立,時任農業部副部長、被稱為「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出任第一任經理。
  • 新點軟體IPO:三年分紅金額超5億元 ​應收帳款壞帳或將造成存貨...
    新點軟體IPO:三年分紅金額超5億元 ​應收帳款壞帳或將造成存貨減值 中華網財經《IPO觀察》欄目出品12月3日,國泰新點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為「新點軟體」)首發科創板過會,國泰君安證券為主承銷商。
  • 新點軟體IPO:三年分紅金額超5億元 應收帳款壞帳或將造成存貨減值
    中華網財經《IPO觀察》欄目出品12月3日,國泰新點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為「新點軟體」)首發科創板過會,國泰君安證券為主承銷商。公司專注於為智慧城市中的智慧招採、智慧政務及數字建築三個細分領域提供以軟體為核心的智慧化整體解決方案。公司通過將AI和大數據等新興信息技術與相關行業信息化需求深度融合,提升軟體平臺智慧化程度。目前專注智慧招採、智慧政務及數字建築三大領域。
  • 存貨周轉率不及同行 對美業務或補繳關稅!嚴牌股份能否敲開IPO大門?
    但其應收帳款和存貨餘額均有逐年攀升態勢,且對美業務或將面臨加稅風險《投資時報》 研究員 董琳過濾是利用混合物各組分在同一溶劑中溶解度的差異,使不容固體與溶液分離開來的一種方法。這種過濾的方法正廣泛應用於冶金、鋼鐵、發電、炭黑、化工、水泥等行業。
  • 周六福衝刺IPO面臨考驗 加盟店猛增現金流卻不穩定
    近日,周六福的運營主體周六福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周六福」)更新了招股說明書, 擬在深交所上市,募資金額10.9億元。   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內」),周六福的營業收入為5.32億元、9.62億元、16.79億元和9.85億元,2017年的營收同比增長81%,2018年同比增長75%;同期淨
  • 擬IPO前投資機構突擊入股 盛美股份業績「過山車」背後隱憂浮現
    來源:投資者網《投資者網》 謝瑩潔頭頂「半導體」、「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等多個光環,盛美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盛美股份」)準備殺入科創板。從去年年中宣布IPO時的投資方競相入股,到今年提交招股書後被加速度問詢,外界對其的關注度可謂熱切。過去兩年,盛美股份不負眾望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 3000億茶葉市場無一A股公司 中茶股份、瀾滄古茶能否破局?
    7月初,伴隨著中茶股份和瀾滄古茶招股書(申報稿,下同)的先後披露,A股茶企的空白局面再一次有了改寫的希望。不過,兩家企業當前也都面臨著品牌建設不足、行業集中度較低、存貨金額高企等發展局限,而這似乎也是國內茶企資本化進程緩慢的重要因素。
  • 2分鐘讀財報|東鵬飲料IPO前突擊分紅3.6億元 依賴經銷商打價格戰
    此次IPO招股書公布一周前,東鵬飲料突擊分紅。根據東鵬飲料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資料,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0.00元(含稅),共計派現金股利3.6億元。公司實際控制人林木勤合計持有東鵬飲料56.41%的股份, 以此計算IPO前夕的3.6億元分紅中,林木勤大約可以拿走2.03億元,這不得不讓人對於「最豪分紅」背後的動機產生懷疑。同樣令人生疑的還有募資的投向。招股書資料顯示東鵬飲料擬公開發行新股40001萬股,擬募集資金不超過14.93億元。
  • 接手佳沃集團,中茶股份控股杭州龍冠
    新京報訊(記者 王思煬)12月14日,新京報記者從天眼查平臺獲悉,杭州龍冠實業有限公司(簡稱「杭州龍冠」)已發生股東變更,目前由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茶股份」)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分別持股60%、40%,佳沃集團不再控股杭州龍冠。
  • 家有珠寶卻差錢,周六福踏上IPO淘金路
    李偉柱間接持有公司67.24%股份,李偉蓬間接持有公司27.34%股份,李氏兄弟合計間接持有公司94.58%股份。公司也在招股書中指出,對加盟模式的過度依賴可能帶來一定的經營風險,若發生加盟商大規模地自主撤店停止經營或轉換品牌、無法續約店鋪租賃合同或聯營合同等情形,而公司又無法對渠道的類型布局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整,則產品銷售將面臨增長放緩甚至下降的風險,公司的經營發展也會受到不利影響。同時,隨著加盟店基數的不斷加大,在未來加盟店增長速度有逐漸降低的可能,導致主營業務收入存在增速降低的風險。
  • 金科股份:業績逆勢高質量增長 未來發展可期
    這樣的一份業績報告,無疑給國內房地產行業低迷行情中樹立起一個新成長標杆。面對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宏觀經濟形勢,加上今年新冠疫情來勢兇猛、始料未及,對所有企業來說,都是一場突擊考試,加速了優勝劣汰的過程。既有沉淪的企業,也有在危機中湧現出來的優秀企業。彼得·德魯克說,「動蕩時代最大的危險不是動蕩本身,而是仍然用過去的邏輯做事。」
  • 中茶、普洱IPO:千年文化,千億市場,為何跑不出像樣的茶企?
    早在2000年左右,中茶股份就曾謀求上市,後無疾而終。20年間,有福建安溪鐵觀音集團、華祥苑茶業、信陽毛尖集團、四川竹葉青茶業、杭州龍井茶業集團等茶業大佬也曾輪番衝擊IPO,但基本上都紛紛被拍在了沙灘上。而港股和新三板,雖然有多家茶葉企業,但大多數生存狀況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