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鳳樓前明月新(洛陽紫微城往事

2020-12-16 騰訊網

在洛陽,有一個地方非常著名,卻不為人們所熟知,那就是紫微城。

紫微城在哪裡?就在隋唐洛陽城的西北隅。它的正南門是應天門,主要建築有明堂、天堂、九洲池……有人會說,這不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嗎?

對,紫微城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的名字。現在,我們來講講和它有關的那些往事。

唐玄宗重回紫微城

洛陽紫微城的正南門是應天門,也稱五鳳樓。中唐時期,大詩人白居易寫過《五鳳樓晚望》一詩,與他同時代的徐凝也在《洛城秋砧》中說:「三川水上秋砧發,五鳳樓前明月新。」

應天門稱五鳳樓,從唐玄宗時期就開始了。

唐玄宗名叫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兒子。公元685年,他在神都洛陽出生,當時其父李旦雖然在位,卻由祖母武則天臨朝稱制。武則天對李唐子孫看管很嚴,李隆基從小便生活在紫微城中,經歷了女皇登基、神龍政變等許多重大事件。

公元705年,武則天還政李唐。唐中宗李顯在紫微城通天宮(即明堂)登基,次年冬天回到長安。數年之後,他突然駕崩,野心勃勃的韋皇后把持了朝政。

李旦生性淡泊,甚至有些懦弱,李隆基卻極有膽識,處事果斷。他視曹操為偶像,小時候常自稱阿瞞。長大後,面對「後武則天時代」的一系列亂象,他與姑姑太平公主聯手剷除了韋氏勢力,將李旦重新扶上皇位。

公元712年,李旦將皇位讓給李隆基,自己當起了太上皇。這一年,李隆基只有28歲。次年,他誅殺了欲謀反的太平公主,改元開元,同時改中書省為紫微省,以宰相姚崇兼紫微令,中書舍人則稱紫微郎。

開元初年,政治清明,但關中糧食不足,常鬧饑荒。開元五年(公元717年)正月,唐玄宗帶著文武百官離開長安,就食洛陽,並下令「考使選人,鹹令都集東都」。在此之前,他已頒布《幸東都制》,命人修葺洛陽紫微城宮殿,明確實行兩京制。

到洛陽後,唐玄宗下詔大赦天下。對祖母武則天留下的「政治遺產」,他能毀就毀,能改就改,如立在皇城端門外的天樞,就被他毀了用來鑄錢。有人說武則天所建明堂不合古制,他便又改明堂為乾元殿,到冬至、元日時,在這裡接受眾人朝賀。

當然,也有一些是他樂於接受的。武則天時鑄有九鼎,列於明堂之內。太子賓客薛謙光曾任東都留守,他將武則天所制《豫州鼎銘》獻給唐玄宗,銘文最後是「上玄降鑑,方建隆基」,可理解為李隆基當皇帝實乃天意。唐玄宗十分高興,還讓史官記錄下來,昭告天下。

見證開元盛世的遣唐使

就在這一年,唐玄宗在紫微城應天門接見了日本第八次遣唐使,其中有一個叫阿倍仲麻呂的人,後來留在了大唐。

關於日本國名的由來,史書記載與武則天有關。

《新唐書》中稱:「日本,古倭奴也。」《後漢書》中記載,東漢時倭奴國來洛陽朝貢,光武帝賜給倭王金印,上面就刻有「漢委(倭)奴國王」字樣。

在《說文解字》中,倭有順從的意思。倭人不喜歡這個名字,自稱「國近日所出」,更名日本。也有說法認為日本原是個小國,被倭兼併後,名字也被冒用。

武則天在位時,正式承認了這個名字。如唐代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記載:「武后改倭國為日本國。」當時距這批遣唐使來洛陽,也就二三十年的時間。

阿倍仲麻呂因「慕中國之風」,不肯回去,遂改名朝衡,一稱晁衡,留在了大唐。他後來考中進士,曾在洛陽整理典籍。詩人儲光羲與他交情深厚,寫有《洛中貽朝校書衡朝即日本人也》一詩,其中說:「萬國朝天中,東隅道最長。」

在乾元殿東廊,唐玄宗選拔了一批文學之士寫四部書,稱乾元書院。開元六年(公元718年),它被改稱麗正修書院,後移到明福門外,稱麗正殿書院。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四月,唐玄宗在集仙殿為眾人賜宴,遂改集仙殿為集賢殿,改麗正殿書院為集賢殿書院。

這是我國最早的官辦書院。當時,紫微令已改回中書令。唐玄宗對中書令張說寵信有加,特意讓他知院事,集賢學士也成了一種無比榮耀的身份。

當時正值開元盛世,張說屢勸唐玄宗封禪泰山。不過,他又擔心突厥趁機入侵,便與兵部郎中裴光庭商議增加守邊軍士。

裴光庭說:「封禪是向上天告成功的,這時候還擔心戎狄來犯,難以昭示天子盛德。不如這樣吧,四夷之中,突厥最為強大,他們屢屢來求和親,朝廷一直沒有同意,如今就派使者去召突厥大臣,讓他們跟著封禪泰山。只要突厥來了,其他戎狄都會參加,我們也可以高枕無憂了。」

張說聽了,點頭稱是。在他的周密安排下,當年十月,唐玄宗的封禪隊伍從洛陽紫微城出發了。與當年高宗封禪泰山一樣,這次的隊伍依然連綿數百裡不絕,但其中已沒有皇后及命婦的身影。

燈火還同不夜城

唐玄宗多才多藝,尤其精通音律,擅長書法。

他喜歡熱鬧。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從泰山封禪回來後,他就在紫微城廣達樓前大宴群臣。直至今日,人們仍能從大臣蘇頲(tǐng)的文字中感受到當時的熱烈氣氛。

在這首《廣達樓下夜侍酺(pú)宴應制》中,蘇頲寫道:「東嶽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會公卿。樓臺絕勝宜春苑,燈火還同不夜城。正睹人間朝市樂,忽聞天上管弦聲。酺來萬舞群臣醉,喜戴千年聖主明。」

蘇頲曾任宰相,襲爵許國公,與燕國公張說並稱「燕許大手筆」,是當時的文士之冠。他與李乂一起掌制誥時,唐玄宗曾對他說:「則天朝有李嶠、蘇味道,並稱蘇李,才冠當時。如今朕有你和李乂,也不比他們遜色。」

可惜的是,蘇頲寫完此詩後,僅過一年就去世了。唐玄宗痛惜不已,但在廣達樓前大宴群臣的習慣並未改變,如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八月初五,他的生日就是在這裡過的。

唐玄宗年輕時不崇佛、道,但隨著年紀增長,也有了追求「千秋萬歲」的念頭。從40多歲時開始,他將自己的生日定為千秋節,每年在這一天舉行宴飲及樂舞表演等,與百官、百姓同樂。

當時有個方士名叫張果,也就是傳說中的張果老。他自稱有神仙術,已經活了數千歲,武則天曾想見他,但多次徵召他都不肯來。唐玄宗更加誠心,派中書舍人徐嶠帶著璽書去迎,終於將張果迎入洛陽紫微城,「恩禮甚厚」。

唐玄宗將張果安置在集賢書院,可他堅決要求歸山。沒辦法,唐玄宗只好授他為銀青光祿大夫,然後放他回去了。後來張果去世,有人說是屍解,唐玄宗對神仙之術越發相信了。

除了廣達樓,唐玄宗也有在五鳳樓大宴群臣的記載。也就是說,紫微城「燈火還同不夜城」的景象並不鮮見。

然而,當他越來越追求享樂,開元盛世也漸至尾聲。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他將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玉環納入宮中,次年改元天寶。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好在紫微城仍在,即使改朝換代,也只是「五鳳樓前明月新」。(首席記者 張廣英)

相關焦點

  • 五鳳樓前明月新(洛陽紫微城往事)
    在洛陽,有一個地方非常著名,卻不為人們所熟知,那就是紫微城。  紫微城在哪裡?就在隋唐洛陽城的西北隅。它的正南門是應天門,主要建築有明堂、天堂、九洲池……有人會說,這不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嗎?  對,紫微城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的名字。現在,我們來講講和它有關的那些往事。
  • 五鳳樓前明月新(洛陽紫微城往事
    在洛陽,有一個地方非常著名,卻不為人們所熟知,那就是紫微城。紫微城在哪裡?就在隋唐洛陽城的西北隅。它的正南門是應天門,主要建築有明堂、天堂、九洲池……有人會說,這不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嗎?對,紫微城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的名字。現在,我們來講講和它有關的那些往事。
  • 洛陽有個紫微城(洛陽紫微城往事)
    在洛陽,有一個地方非常著名,卻不為人們所熟知,那就是紫微城。紫微城在哪裡?就在隋唐洛陽城的西北隅。它的正南門是應天門,主要建築有明堂、天堂、九洲池……有人會說,這不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嗎?它的正南門是應天門,主要建築有明堂、天堂、九洲池……有人會說,這不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嗎?  對,紫微城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的名字。現在,我們來講講和它有關的那些往事。  宇文愷與紫微城  算起來,洛陽紫微城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
  • 從洛陽宮到神都(洛陽紫微城往事)
    在洛陽,有一個地方非常著名,卻不為人們所熟知,那就是紫微城。紫微城在哪裡?就在隋唐洛陽城的西北隅。它的正南門是應天門,主要建築有明堂、天堂、九洲池……有人會說,這不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嗎?大唐洛陽盛世長卷(局部) 寇衡 畫  在洛陽,有一個地方非常著名,卻不為人們所熟知,那就是紫微城。  紫微城在哪裡?就在隋唐洛陽城的西北隅。
  • 從洛陽宮到神都(洛陽紫微城往事)
    在洛陽,有一個地方非常著名,卻不為人們所熟知,那就是紫微城。紫微城在哪裡?就在隋唐洛陽城的西北隅。它的正南門是應天門,主要建築有明堂、天堂、九洲池……有人會說,這不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嗎?大唐洛陽盛世長卷(局部) 寇衡 畫  在洛陽,有一個地方非常著名,卻不為人們所熟知,那就是紫微城。  紫微城在哪裡?就在隋唐洛陽城的西北隅。它的正南門是應天門,主要建築有明堂、天堂、九洲池……有人會說,這不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嗎?
  • 女皇武則天和她的時代(洛陽紫微城往事)
    在洛陽,有一個地方非常著名,卻不為人們所熟知,那就是紫微城。  紫微城在哪裡?就在隋唐洛陽城的西北隅。它的正南門是應天門,主要建築有明堂、天堂、九洲池……有人會說,這不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嗎?  對,紫微城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的名字。現在,我們來講講和它有關的那些往事。
  • 洛陽網-洛陽晚報
    它的正南門是應天門,主要建築有明堂、天堂、九洲池……有人會說,這不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嗎?  對,紫微城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的名字。現在,我們來講講和它有關的那些往事。這個在紫微城登基的少年,就這麼無聲無息地消失在歷史深處。  轉眼過了千年。1989年,考古人員對應天門遺址進行發掘時,發現了唐哀帝李柷的即位玉冊。少年天子和紫微城的往事,穿越歷史煙雲,再次被人們提起。  玄武樓上,後唐末帝焚玉璽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歷史進入了紛亂的五代時期。
  • 央視中秋晚會上,驚豔世人的洛陽紫微城,深藏功與名
    晚會舞臺選址在紫微宮的應天門前,將應天門、明堂、天堂作為舞臺背景,亭臺樓閣、小橋流水,映襯著一輪碩大的圓月。它融中秋文化、家國情懷、民族特色於一體,充分體現了「抒發中華民族特有情感、熔鑄全球華人共同記憶」的理念。這臺晚會,最重要的亮點,莫過於紫微宮和應天門了。
  • 央視中秋晚會上,驚豔世人的洛陽紫微城,深藏功與名
    晚會舞臺選址在紫微宮的應天門前,將應天門、明堂、天堂作為舞臺背景,亭臺樓閣、小橋流水,映襯著一輪碩大的圓月。它融中秋文化、家國情懷、民族特色於一體,充分體現了「抒發中華民族特有情感、熔鑄全球華人共同記憶」的理念。這臺晚會,最重要的亮點,莫過於紫微宮和應天門了。
  • 央視中秋晚會上,驚豔世人的洛陽紫微城有什麼來頭?
    《河南志•卷三•隋城闕古蹟》記載:「宮城曰紫微城,其城象紫微宮,因以名。」因而,隋煬帝遷都洛陽、將宮城稱為紫微宮,都是在遵循「擇國之中立宮」的規劃設計理念。隋朝紫微城分為七個小城:中為洛城(即大內),是皇帝理朝和居住之所,是象天樞;左右四城,包括東西夾城、東西隔城,為四輔星;北側有二城:曜儀城、圓璧城,為禁軍宿衛之所。這七個小城與北鬥七星相對,是典型寓意的紫微宮。
  • 像素洛陽紫微城:95後用方塊還原隋唐紫微城
    像素洛陽紫微城:95後用方塊還原隋唐紫微城 【像素洛陽紫微城 :95後用方塊還原隋唐紫微城】都說建築是
  • 高築樓颱風雨中——五鳳樓記
    五鳳樓是隋唐洛陽城宮城的正南門,初稱則天門,唐玄宗開元年間稱為五鳳樓。五鳳樓是歷史名樓,見證了歷史的風雲變幻,是洛陽的文化地標。五鳳樓側,古蹟眾多,文化厚重。  五鳳樓萬國朝聖圖 聶劍帆 畫  五鳳樓是隋唐洛陽城宮城的正南門,初稱則天門,唐玄宗開元年間稱為五鳳樓。五鳳樓是歷史名樓,見證了歷史的風雲變幻,是洛陽的文化地標。
  • 高築樓颱風雨中——五鳳樓記
    五鳳樓是隋唐洛陽城宮城的正南門,初稱則天門,唐玄宗開元年間稱為五鳳樓。五鳳樓是歷史名樓,見證了歷史的風雲變幻,是洛陽的文化地標。五鳳樓側,古蹟眾多,文化厚重。五鳳樓是歷史名樓,見證了歷史的風雲變幻,是洛陽的文化地標。五鳳樓側,古蹟眾多,文化厚重。  隋唐宮門五鳳樓  關於五鳳樓,《元河南志》這樣記載:「(洛陽)宮城,曰紫微城。」「南面四門,正門曰則天門。」「門上飛觀相夾,門外即朝堂。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以其太奢,命行臺僕射屈突通焚之。
  • 《天涯明月刀手遊》五鳳樓觀景拍照技巧
    五鳳樓是天涯明月刀手遊中的景觀之一,很多小夥伴都想上五鳳樓去拍照,但是都不太清楚怎麼飛上去,那麼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五鳳樓的拍照方法,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天涯明月刀手遊》五鳳樓觀景拍照技巧,還不清楚的小夥伴趕緊來看看吧。
  • 《天涯明月刀手遊》五鳳樓觀景拍照技巧
    五鳳樓是天涯明月刀手遊中的景觀之一,很多小夥伴都想上五鳳樓去拍照,但是都不太清楚怎麼飛上去,那麼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五鳳樓的拍照方法,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天涯明月刀手遊》五鳳樓觀景拍照技巧,還不清楚的小夥伴趕緊來看看吧。
  • 天涯明月刀手遊五鳳樓觀景怎麼拍照
    天涯明月刀手遊中五鳳樓是遊戲中的景觀之一,所以很多玩家都想在五鳳樓拍照,那麼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五鳳樓觀景的拍照方法吧。天涯明月刀手遊五鳳樓觀景拍照技巧1、這個五鳳樓觀景的位置就是在開封的右上角,可以看到一個塔,如圖所示。
  • 直擊洛陽!央視中秋晚會出現了多少洛陽景點?應天門打頭陣
    應天門是隋唐洛陽城·宮城——紫微城的正南門,俗稱五鳳樓。始建於隋大業元年(605年),重建於唐高宗顯慶元年。2013年修建的新天堂為外五層內九層,象徵武則天九五之尊的歷史地位。內部九層主要是對中心柱遺址的保護性展示工程。
  • 天涯明月刀手遊五鳳樓觀景怎麼拍照
    天涯明月刀手遊中五鳳樓是遊戲中的景觀之一,所以很多玩家都想在五鳳樓拍照,那麼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五鳳樓觀景的拍照方法吧。天涯明月刀手遊五鳳樓觀景拍照技巧1、這個五鳳樓觀景的位置就是在開封的右上角,可以看到一個塔,如圖所示。2、需要玩家飛到這個塔頂,這個難度還是非常高的。畢竟很高,而且玩家無法一層一層往上爬,由於這個有空氣牆,所以需要玩家直接一鼓作氣飛上去才行。
  • 讀白居易五鳳樓詩 說應天門前世今生
    前幾日我路過定鼎路,看到新修的應天門角樓四起,威風八面,高大巍峨,已經蔚為大觀了。  前幾日我路過定鼎路,看到新修的應天門角樓四起,威風八面,高大巍峨,已經蔚為大觀了。  建造時間:隋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建造項目:隋煬帝遷都洛陽打造東都城時的重要工程;所處位置:隋唐洛陽城宮城正南門,南與皇城正門端門、郭城正門定鼎門相對應,北與明堂、玄武門、龍光門相對應,處於隋唐洛陽城南北軸線上。
  • 洛陽應天門前世與今生
    應天門是紫微城正南門,原名則天門,神龍元年(705年)避武則天諱改稱應天門,又稱五鳳樓,是朝廷舉行登基、改元、大赦、宴會及接見萬國來使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場所。隋代的時候稱之為則天門、紫微宮門,鄭的時候,也就是王世充政權的時候,改稱為順天門,李世民攻佔東都洛陽後,因其大過奢華而火焚之。